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程晓丹

作品数:2 被引量:15H指数:1
供职机构:郑州市中心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2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2篇医药卫生

主题

  • 2篇内障
  • 2篇白内障
  • 1篇眼内
  • 1篇眼内感染
  • 1篇眼前节
  • 1篇预防白内障
  • 1篇摘除
  • 1篇植入
  • 1篇植入术
  • 1篇生物显微镜
  • 1篇视觉质量
  • 1篇手术
  • 1篇术后
  • 1篇人工晶状体
  • 1篇人工晶状体植...
  • 1篇人工晶状体植...
  • 1篇显微镜
  • 1篇内感染
  • 1篇晶状体
  • 1篇晶状体植入

机构

  • 2篇郑州市中心医...

作者

  • 2篇冯强
  • 2篇程晓丹
  • 1篇冉文瑛
  • 1篇徐红
  • 1篇朱冬梅

传媒

  • 1篇中华医院感染...
  • 1篇中外医疗

年份

  • 2篇2016
2 条 记 录,以下是 1-2
排序方式:
青光眼不同手术式前后眼前节结构的变化
2016年
目的分析青光眼单纯小梁切除手术和小梁切除联合白内障摘除人工晶状体植入手术2种术式对青光眼患者眼前节的影响。方法随机选取2013年5月—2015年5月于该院住院行青光眼治疗的患者(共50例64眼)作为研究对象,对于患者视力≥0.3者,选为单纯组,采用小梁切除手术;患者视力<0.3者,选为联合组,选择小梁切除联合白内障摘除人工晶状体植入手,UBM测量手术前后中央前房深度(ACD)、小梁虹膜夹角(TIA)、房角开放距离(AOD)参数,同时监测手术前后眼压。结果青光眼患者术前后眼压有显著改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单纯组手术后平均(14.72±1.84)mm Hg,联合组手术后平均(13.96±1.68)mm Hg。两组术后眼压明显降低(P<0.001),两组间术后眼压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单纯组手术前后中央前房深度、小梁虹膜夹角、房角开放距离与术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组手术前后前房结构改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联合组中央前房深度、房角开放距离、小梁虹膜夹角参数,术前分别为(1.90±0.312)mm、(0.259±0.10)mm、(18.90±5.42)°,术后分别为(3.51±20.291)mm、(0.528±0.14)mm、(33.03±6.79)°。结论联合组的眼前节改变优于单纯组,对合并白内障的闭角型青光眼患者建议行青白联合术。
冯强程晓丹
关键词:超声生物显微镜视觉质量
不同消毒方式预防白内障患者术后眼内感染的临床效果分析被引量:15
2016年
目的比较不同消毒方式预防白内障患者术后眼内感染的临床疗效,为临床工作提供依据。方法选取2012年5月-2015年8月医院进行白内障超声乳化手术的10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所有患者随机分为3组:A组患者33例术前聚维酮碘冲洗1次,B组患者33例术前聚维酮碘冲洗两次,C组患者34例术前术后聚维酮碘各冲洗1次;比较各组患者术前与术后细菌的检出率,术后感染的发生率和术后症状评分及泪液分泌;采用SPSS 16.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A组患者术前共12例,占36.36%检查细菌培养阳性;B组术前11例,占33.33%细菌培养阳性;C组12例,占36.36%细菌培养结果阳性,各组患者的细菌培养结果阳性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患者术后病原菌检出率、症状评分和泪液分泌(Slt)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术前聚维酮碘冲洗二次可降低白内障患者术后眼内感染的发生风险,且不增加不良反应发生率。
冯强程晓丹朱冬梅徐红冉文瑛
关键词:聚维酮碘白内障眼内感染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