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吴述平

作品数:14 被引量:16H指数:3
供职机构:江苏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江苏省博士后科研资助计划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化学工程文化科学一般工业技术环境科学与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11篇期刊文章
  • 3篇会议论文

领域

  • 6篇化学工程
  • 3篇一般工业技术
  • 3篇文化科学
  • 2篇环境科学与工...
  • 2篇理学
  • 1篇自动化与计算...
  • 1篇农业科学

主题

  • 4篇纤维
  • 4篇纳米
  • 2篇电纺
  • 2篇电纺丝
  • 2篇植物纤维
  • 2篇水处理
  • 2篇思维
  • 2篇纤维素
  • 2篇木质素
  • 2篇纳米纤维
  • 2篇解聚
  • 2篇静电纺
  • 2篇静电纺丝
  • 2篇壳聚糖
  • 2篇课程
  • 2篇甲基
  • 2篇教学
  • 2篇纺丝
  • 2篇复合材料
  • 2篇半纤维素

机构

  • 14篇江苏大学
  • 3篇江苏省农业科...
  • 1篇农业农村部农...

作者

  • 14篇吴述平
  • 4篇朱脉勇
  • 3篇孙恩惠
  • 3篇曲萍
  • 2篇黄红英
  • 1篇靳红梅
  • 1篇申小娟
  • 1篇聂仪晶
  • 1篇张侃

传媒

  • 3篇生物质化学工...
  • 2篇功能材料
  • 1篇化工新型材料
  • 1篇化工时刊
  • 1篇应用化工
  • 1篇高分子通报
  • 1篇大学化学
  • 1篇广州化工

年份

  • 2篇2025
  • 2篇2024
  • 4篇2022
  • 1篇2021
  • 4篇2017
  • 1篇2016
14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HMF制备FDCA的新型催化工艺研究进展被引量:5
2022年
生物质转化为高附加值化学品是解决目前化石能源枯竭和全球变暖问题的有效途径,5-羟甲基糠醛(HMF)被认为是最重要的平台化合物之一,可通过氧化、加氢和开环等反应制备出许多高附加值有机化合物,其中2,5-呋喃二甲酸(FDCA)被认为是最有前景的化学品,能够代替目前广泛使用的石油基聚酯单体对苯二甲酸(PTA),用于合成生物可降解聚酯聚呋喃二甲酸乙二醇酯(PEF)。本文系统地综述了通过电化学催化氧化、光催化氧化和生物催化法将HMF制备成FDCA的新型工艺。这些催化工艺不同于传统的热解催化,其不需要高温高压,没有有害溶剂和昂贵的催化剂等,具有高效、绿色和可持续的优点。但还存在一些问题,如电化学催化法需要特殊且稳定的电解质以及对仪器设备有较高的要求;光催化法存在成本较高和能量转化率较低的问题;生物催化法有着制备周期长和反应中间体受抑制的问题。通过分析这些方法取得的成果及目前存在的问题,为未来FDCA的高效催化转化提供可行的思路。
蔡佳伟李亢悔蒋涌泉吴述平
关键词:5-羟甲基糠醛光催化法生物催化法
天然高分子静电纺丝水处理膜的研究进展被引量:3
2022年
膜分离技术具有高效、节能、选择性好、操作简单等优点,是目前非常流行的水处理技术,有着巨大的应用前景。静电纺丝纳米纤维膜以其高孔隙率、孔径均匀、比表面积大、易于制备等独特性能已成为膜分离技术的重要发展方向。本文综述了一维纳米结构、核壳和中空结构以及多级结构静电纺丝纳米纤维材料的制备原理、结构和性能,着重介绍了以天然高分子材料制备的静电纺丝纳米纤维材料在重金属、染料吸附过滤,油水分离和海水淡化领域的研究进展和应用现状,展望了其应用前景和未来发展趋势。
李亢悔蔡佳伟张自航吴述平
关键词:静电纺丝纳米纤维天然高分子水处理
木质素优先解聚对碳水化合物影响的研究进展
2024年
木质纤维素类生物质是丰富的可再生资源,有潜力替代化石资源来生产清洁燃料和化工产品。将木质纤维素类生物质全组分转化利用,既减少了环境污染,又提高了资源利用率。木质素的优先解聚是实现木质纤维素类生物质全组分高值转化的有效途径之一。本文综述了木质素优先解聚策略对木质素解聚产物及碳水化合物的影响,包括还原催化、氧化催化、碱催化、酸催化、水热、热解等6种不同催化方法的研究进展,以及各个解聚方法的反应机理,并且对不同解聚方法的优缺点进行了分析:还原催化解聚,酚类单体产率高,可以保留绝大部分碳水化合物;氧化催化解聚反应条件温和,可以使用廉价、绿色的氧化剂将木质素转化为低聚物或芳香族单体,并且可以保留高质量的纸浆;碱催化和酸催化常用于预处理阶段使原料进入膨胀状态,并使碳水化合物尤其是半纤维素降解,导致木质素解聚产物难以分离;水热解聚操作简单,反应温和,但在木质素解聚的同时纤维素和半纤维素也会逐渐水解;热解可同时生成木质素衍生的酚类和糖衍生物,但是产物选择性较低,对下游分离存在较大障碍。最后对木质素优先解聚的研究重点和发展方向进行了展望。
刘国祥孙恩惠黄红英吴述平靳红梅曲萍
关键词:木质纤维生物质碳水化合物纤维素半纤维素
生物基纳米胶囊的合成与应用研究进展
2022年
综述了生物基纳米胶囊的配方和理化特性,重点介绍了纳米胶囊制备方法的最新研究进展,提出了纳米胶囊应用的挑战和机遇。纳米胶囊是由无毒聚合物膜构成的纳米级囊泡系统,其外壳在纳米尺度上封装内部活性物质,在所需的时间范围内将活性成分输送到正确位置并控制释放。纳米胶囊能够更有效地使用活性成分,保护这些物质以在不利环境中被降解,实现可控释放和精确靶向,在药物输送、营养保健品、食品工业、生物技术、自愈材料、纳米机器人、农业和环境等领域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吴述平马俊杰陶江涛
关键词:纳米胶囊生物材料封装
新媒体技术环境下高校化学教学模式的探索与实践被引量:3
2022年
近年来,网络信息技术飞速发展,新媒体技术已广泛渗透到高校的各个角落,对教育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化学作为理工科大学教育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应充分利用新媒体技术创新课程教学方式,实现教学现代化,增强大学生学习化学的热情,使化学课程向更高层次发展。本文在探讨化学课程教学现状的基础上,阐述了新媒体技术发展给教学带来的机遇和挑战,并提出化学课程教学发展策略,通过新媒体技术拓展教育渠道,丰富教育内容,扩大教育覆盖面,希望能为广大的化学教育工作者提供一些参考。
吴述平张侃朱脉勇聂仪晶
关键词:新媒体技术化学教育教学模式
半纤维素-氨基葡萄糖-锌(Ⅱ)复合物的抗菌及抗氧化性能研究
2017年
抗菌抗氧化材料近年来成为食品功能材料、生物医用材料、环境工程材料领域的研究热点。利用美拉德反应制备了半纤维素-氨基葡萄糖-锌(Ⅱ)复合物(HGZC),通过紫外吸收、褐变强度、荧光变化、红外光谱、X射线衍射、抗氧化和抗菌活性等方法研究了反应动力学及产物的结构与性能。结果表明,HGZC具有无定形结构,并形成了席夫碱的Zn(Ⅱ)配合物。紫外吸收表明Zn(Ⅱ)能抑制半纤维素与氨基葡萄糖之间的美拉德反应。HGZC具有较高的抗氧化活性,最大DPPH自由基清除率为85.6%。同时,HGZC具有良好的抗菌功能。聚合物基体和锌之间的协同效应增强了HGZC的抗菌和抗氧化活性。
吴述平代祥子石龙方迪李建安王维
关键词:半纤维素氨基葡萄糖抗菌活性抗氧化活性
羧甲基壳聚糖基复合材料的制备及其用于吸附污水中重金属的研究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工业化的不断提高,水中重金属污染问题已经引起了国际社会的广泛关注。污水中存在多种重金属,如铜(Cu),锌(Zn)和铁(Fe),但这些重金属作为低浓度的微量营养素时只有在过量时才有毒,而其他重金属如铅(...
阚加瑞代祥子吴述平朱脉勇
关键词:重金属离子三元复合材料重金属羧甲基壳聚糖
文献传递
仿生聚合物反应器的设计、自导向催化及在环境处理中的应用
环境中的一些有机染料污染物及有害的中间体易溶于水,具有高毒性,且难以通过生物降解。化学催化降解技术是处理这类有机污染物的一大方法。金属纳米粒子对于水中污染物的降解具有很高的催化活性,但是在进行实际催化过程中很容易发生团聚...
魏文静朱脉勇吴述平申小娟李松军
关键词:金属纳米粒子
文献传递
分析化学教学中的创造性思维培养与教学策略被引量:3
2016年
分析化学是获得物质的化学组成、含量、形态和结构信息的一门科学。随着社会的发展、科技的进步和人类探索领域的不断拓展,人们对分析化学提出了更为复杂的任务和更高的要求。因此,在课程教学过程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和创造能力,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和创新意识是教学工作者面临的严峻挑战。本文就结合笔者自身经验对分析化学教学中的创造性思维培养与教学策略进行探讨。
吴述平
关键词:分析化学课程教学创造性思维教学策略
原位合成二氧化锰解聚木质素对植物纤维拆解的影响
2025年
通过在秸秆纤维中原位生成二氧化锰来解聚木质素,进而促进秸秆纤维的拆解。使用SEM、XRD、XPS等方法表征原位生成二氧化锰,并通过范式洗涤法表征了秸秆纤维中木质素的去除率,最后通过打浆抄纸对拆解后的秸秆纤维进行实际应用测试。结果表明:在硫酸锰浓度为0.04 mol/L,高锰酸钾浓度为0.0267 mol/L时,原位生成的二氧化锰对秸秆纤维中的木质素去除效果较好,木质素质量分数较二氧化锰生成前下降了51.51%;生成二氧化锰后的木质素提取率为3.23%,相较于生成二氧化锰之前的4.05%降低了20.2%;木质素重均相对分子质量(M_(w))从反应前的37071降低到12968,相对分子质量降低了65.02%。在应用测试中,二氧化锰生成后的纸张拉伸应力4.00 N/mm^(2),抗张指数9.38 N·m/g和环压强度7.98 N·m/g,较处理前分别提升了61.3%、47.9%和93.2%。
李浩赵奕然陈国强孙恩惠吴述平曲萍
关键词:二氧化锰木质素解聚植物纤维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