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文献类型

  • 8篇期刊文章
  • 2篇会议论文

领域

  • 10篇医药卫生

主题

  • 7篇乳腺
  • 6篇乳腺癌
  • 6篇腺癌
  • 3篇疗效
  • 2篇新辅助治疗
  • 2篇预后
  • 2篇乳腺癌早期
  • 2篇乳腺癌早期诊...
  • 2篇手术
  • 2篇手术治疗
  • 2篇钼靶
  • 2篇护理
  • 2篇超声
  • 1篇蛋白
  • 1篇多普勒
  • 1篇多普勒超声
  • 1篇多西他赛
  • 1篇血脑
  • 1篇血性
  • 1篇血肿

机构

  • 10篇定州市人民医...
  • 1篇河北医科大学...
  • 1篇河北大学
  • 1篇沧州市中心医...
  • 1篇河北北方学院...
  • 1篇秦皇岛市第一...
  • 1篇邢台市人民医...
  • 1篇邯郸市中心医...
  • 1篇保定市第一中...
  • 1篇河北工程大学...

作者

  • 10篇刘娜
  • 3篇高晶磊
  • 1篇陈平莲
  • 1篇马力
  • 1篇胡崇珠
  • 1篇张亮
  • 1篇高建朝
  • 1篇李超
  • 1篇郝鑫
  • 1篇何文博

传媒

  • 2篇现代中西医结...
  • 1篇肿瘤防治研究
  • 1篇陕西医学杂志
  • 1篇河北医科大学...
  • 1篇中国科技期刊...
  • 1篇中文科技期刊...
  • 1篇中文科技期刊...

年份

  • 2篇2025
  • 1篇2024
  • 3篇2023
  • 1篇2017
  • 3篇2016
1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TCbHP与AC-THP方案新辅助治疗HER2阳性乳腺癌真实世界疗效和安全性比较被引量:5
2023年
目的比较真实世界临床实践中TCbHP方案与AC-THP方案新辅助治疗HER2阳性乳腺癌患者的疗效、安全性和耐受性。方法回顾性收集2019年6月1日—2021年12月31日在河北省各地市11家三级甲等医院接受TCbHP方案或AC-THP方案新辅助治疗并完成既定手术的HER2阳性乳腺癌患者病例资料,比较两种方案的总体病理完全缓解(tpCR)率、3级以上不良事件发生率、既定治疗方案完成率。结果共纳入110例患者,其中TCbHP方案78例、AC-THP方案32例,均采用3周方案。TCbHP组tpCR率高于AC-THP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64.10%vs.56.25%,P=0.441)。TCbHP组与AC-THP组的乳腺pCR率、腋窝pCR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70.51%vs.56.25%,P=0.150;78.21%vs.84.38%,P=0.462)。探索性分析发现,HR阳性患者中TCbHP组的tpCR率显著高于AC-THP组(51.11%vs.22.22%,P=0.036)。HR阴性患者中,AC-THP组的tpCR率有高于TCbHP组的趋势,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100%vs.81.82%,P=0.088)。TCbHP组3级以上不良事件发生率略高于AC-THP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12.82%vs.9.38%,P=0.753),全组无死亡病例。TCbHP组和AC-THP组的人群既定方案完成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92.31%vs.90.63%,P=0.718)。结论在真实世界的临床实践中,TCbHP方案和AC-THP方案新辅助治疗HER2阳性乳腺癌的疗效确切,安全性、耐受性良好。两种方案的tpCR率无显著差别,AC-THP方案可考虑作为HER2阳性乳腺癌新辅助治疗的优选方案之一。
耿丹胡崇珠郝鑫宋瑞王久洁代颖蒲朋朋高建朝张亮刘娜张豪云冯志龙
关键词:乳腺癌新辅助治疗HER2阳性
钼靶X射线联合彩色多普勒超声在乳腺癌早期诊断中的临床应用被引量:47
2016年
目的探讨钼靶X射线检查联合彩色多普勒超声在乳腺癌早期诊断中的价值。方法选择乳腺癌患者72例进行研究,术前分别行钼靶X射线及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将两种方法的检查结果与术后组织病理学检查结果进行对比,比较2种检查方法以及联合检查对乳腺癌诊断的准确性,良、恶性病灶的确诊率以及钙化病灶的检出率。结果钼靶X射线和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的准确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检查的准确率高于单一检查方法(P<0.05)。钼靶X射线检查恶性病灶的确诊率和钙化病灶的检出率高于超声检查,而超声检查的良性病灶确诊率高于钼靶X射线检查,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钼靶X射线和彩色多普勒超声在乳腺癌早期诊断中各有优势,两者联合应用可显著提高早期乳腺癌诊断的准确性,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高晶磊仝淑丽刘娜
关键词:多普勒超声乳腺癌
乳腺癌病灶的超声特点与保乳根治术预后的相关性策略研究
2023年
分析乳腺癌病灶的相关超声特点,明确超声特点和保乳根治术预后之间的关系,明确乳腺癌患者有效的干预策略。方法 对2020至2022年中本院诊治的60例乳腺癌患者实施医学观察,在实施保乳根治术之前均执行超声诊断,基于病情复发的现象进行小组划分,有良好组以及不佳组,前组有30例、后组有30例,归纳超声基本特征,分析其和预后两者的关系。结果 利用超声进行检查,形状特点、内部回声特点和后方回声特点等项目之间有着不明显的统计学意义,p>0.05。然而钙化特点、边界特点与淋巴结转移以及血流分布等之间有着明显的统计学意义,p<0.05;实施赋值的方式处理存在统计学差异的多个因素,即钙化特点(粗钙化=0、细钙化=1)、边界特点(清晰=0、不清晰=1)、淋巴结转移(否=0、是=1)、血流分布(否=0、是=1),将这些因素统计在自变量的范围,对不佳预后结果统计在因变量额范围,开展具体的二元Logistic回归关系研究,实际情况如表2所示,即影响乳腺癌手术预后效果的危险因素包含细钙化形式、血流分布形式、淋巴出现转移以及边界不够清晰。结论 通过乳腺癌病灶的超声特点研究,关联着预后效果,即粗钙化情况、没有血流分布情况与边界清晰情况都促进乳腺癌患者的预后恢复。
刘娜
关键词:超声特点保乳根治术
微创旋切手术与常规手术治疗良性乳腺肿物的临床对比研究
2023年
分析良性乳腺肿物应用手术诊治的有效性,比较微创旋切手术以及常规手术的临床疗效。方法 时间选取2022年,对存有良性乳腺肿物的200例患者进行调查分析,基于手术诊治的模式划分两个小组,分别记作微创诊治组与常规诊治组,统计患者身体指标的变化的治疗效果。结果 微创诊治组手术平均时间均值(15.20±4.10)min、手术操作平均出血量均值(41.52±4.50)ml、手术诊治的瘢痕平均大小均值(3.02±0.76)mm,均优于常规诊治组,p<0.05;微创诊治组出现皮肤色素沉积情况有3例患者、瘙痒情况有1例患者、皮肤疼痛情况有4例患者,并发症出现率为70.0%,小于常规诊治组14.0%,p<0.05;微创诊治组的心率以及血压指数,均优于常规诊治组,p<0.05;微创诊治组对美观程度的分数评估均值为(82.41±7.43)、满意程度的分数平均均值(83.46±5.28),高于常规诊治组(61.24±6.34)、(63.01±4.70),p<0.05。结论 良性乳腺肿物的临床治疗,应首选微创旋切形式,及时规避患者出现并发症,减少患者手术出血量与瘢痕大小,在提高治疗效果的同时适应了患者的美观度需求。
刘娜
关键词:常规手术临床疗效
多西他赛联合吉西他滨新辅助治疗乳腺癌疗效观察被引量:3
2017年
目的观察多西他赛联合吉西他滨新辅助治疗乳腺癌患者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将60例乳腺癌患者平均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治疗组先进行多西他赛联合吉西他滨新辅助化疗,化疗2周期后进行手术;对照组直接进行手术。治疗组化疗结束后先对药物疗效进行评价,并根据手术后2组保乳率、根治性切除率、术后并发症及术后3年生存率评价多西他赛联合吉西他滨新辅助治疗乳腺癌的疗效及安全性。结果 2组均顺利完成手术,均无手术死亡者。治疗组保乳率为36.7%,手术根治性切除率为86.7%,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36.7%,术后3年生存率为93.3%;对照组保乳率为20.0%,手术根治性切除率为63.3%,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33.3%,术后3年生存率为67.7%。治疗组保乳率、根治性切除率及术后3年生存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均<0.05)。2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多西他赛联合吉西他滨新辅助治疗乳腺癌能够有效提高保乳率、根治性切除率及3年生存率,值得临床上推广应用。
刘娜高晶磊仝淑丽
关键词:多西他赛吉西他滨新辅助治疗乳腺癌
槲皮素对乳腺癌细胞的影响及作用机制实验研究
2024年
目的:探讨槲皮素对乳腺癌细胞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方法:将人乳腺癌MDA-MB-231细胞分为空白对照组(无药物干预)、低、中及高剂量槲皮素组(分别加入10、20、40μmoL/L槲皮素共培养)和顺铂组(加入3 mg/L顺铂共培养)。显微镜下观察各组细胞形态。Transwell实验检测各组细胞侵袭能力。划痕实验检测各组细胞迁移能力。流式细胞仪检测各组细胞凋亡率。免疫印记实验检测细胞因子信号转导抑制蛋白1(SOCS1)、信号传导及转录激活蛋白3(STAT3)表达。结果:空白对照组MDA-MB-231细胞呈不规则状生长,分布较紧密。低、中剂量槲皮素组MDA-MB-231细胞间隙变大,数目减少,细胞质变浑浊,而高剂量槲皮素组及顺铂组MDA-MB-231细胞形态呈片状球形,并出现肿胀破裂且数目减少。与空白对照组比较,低、中及高剂量槲皮素组MDA-MB-231细胞侵袭数目、划痕距离、STAT3水平降低,凋亡率、SOCS1水平升高(均P<0.05)。低、中及高剂量槲皮素组MDA-MB-231细胞侵袭数目、划痕距离、STAT3水平依次降低,凋亡率、SOCS1水平依次升高(均P<0.05)。高剂量槲皮素组与顺铂组细胞侵袭数目、划痕距离、凋亡率及STAT3、SOCS1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槲皮素能够抑制乳腺癌细胞侵袭和转移,促进细胞凋亡,其机制可能与上调SOCS1、抑制STAT3表达有关。
胥柏宇宋立强刘娜陈平莲
关键词:乳腺癌槲皮素细胞侵袭细胞转移
临床护理路径用于微创颅内血肿碎吸术救治脑出血脑疝患者的效果观察
目的:研究脑出血脑疝患者微创治疗过程中的临床护理路径对其恢复情况的影响。方法:选择66例患者进行随机数字表法分组,每组n=33,对照组与观察组各采取不同的护理方案,分别是神经内科常规护理与临床护理路径做比较,评价护理措施...
刘娜
关键词:脑出血脑疝微创颅内血肿碎吸术临床护理路径
麦默通乳腺微创旋切手术与开放手术治疗乳腺良性肿块的疗效比较被引量:1
2016年
探讨麦默通乳腺微创旋切手术与开放手术治疗乳腺良性肿块的疗效。方法 于 2015 年 6 月到 2016 年 6 月间,在我院选择 60 例乳腺良性肿块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患者随机分为开放组(n=30)和微创组(n=30),给予开放组患者进行开放手术治疗,给予微创组患者进行麦默通乳腺微创旋切手术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 微创组患者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住院时间、瘢痕长度与开放组相比均明显较优,P<0.05。微创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与开放组相比明显较低,P<0.05。结论 麦默通乳腺微创旋切手术治疗乳腺良性肿块疗效优于开放手术,临床运用价值更高。
何文博马力刘娜李超
关键词:开放手术乳腺良性肿块疗效
良姿体位护理对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后期肌痉挛及平衡功能预后的影响研究
目的:分析研究给予缺血性脑卒中患者良姿体位护理对肌痉挛及平衡功能的影响。方法:以计算机随机抽样法从2023年1月-2024年12月于我院治疗的缺血性脑卒中患者中抽取74例,并划分为对照组(n=37)与研究组(n=37),...
刘娜
关键词:缺血性脑卒中肌痉挛日常生活能力
钼靶X线联合螺旋CT在乳腺癌早期诊断中的临床价值被引量:36
2016年
目的探讨钼靶X线检查联合螺旋CT在乳腺癌早期诊断中的价值。方法选择乳腺癌患者84例,术前分别行钼靶X线及螺旋CT检查,将2种方法的检查结果与术后组织病理学检查结果进行对比,比较2种检查方法以及联合检查对乳腺癌诊断的敏感度、特异度、准确度、阳性预测值和阴性预测值,腋窝淋巴结转移检出率以及钙化病灶的检出率。结果钼靶X线检测阳性率(79.8%,67/84)和CT检查阳性率(82.1%,69/84)均较病理检查阳性率(92.9%,78/84)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钼靶X线+CT检查阳性率(90.5%)与病理检查阳性率(94.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病理检查比较,CT检查的敏感度和准确度略高于钼靶X线检查,钼靶X线+CT联合检查的敏感度、准确度、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均高于单项钼靶X线或CT检查。病理的腋窝淋巴结转移率(83.3%,70/84)高于钼靶X线检出率(61.9%,52/84)(P<0.05);钼靶X线钙化病灶检出率(52.4%,44/84)高于螺旋CT钙化病灶检出率(33.3%,28/84)(P<0.05)。结论钼靶X线和螺旋CT在乳腺癌早期诊断中各有优势,两者联合应用对乳腺癌早期诊断的准确度有明显的提高,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仝淑丽高晶磊刘娜
关键词:乳腺肿瘤钼靶X线检查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