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晶晶
- 作品数:12 被引量:54H指数:5
- 供职机构:苏州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苏州市科技发展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硼替佐米致周围神经病变和急性心衰1例并文献复习被引量:3
- 2016年
- 硼替佐米(bortezomib)是一种可逆性的蛋白酶抑制剂[1,2],可选择性地与蛋白酶体活性位点的苏氨酸结合,通过干扰蛋白酶体20S亚单位的糜蛋白酶/胰蛋白酶活性从而影响蛋白质降解。2003年美国食品和药物管理局批准该药用于复发难治性多发性骨髓瘤(multiple myeloma,MM)患者的治疗。
- 夏凡马晶晶包健安
- 关键词:硼替佐米多发性骨髓瘤周围神经损伤急性心功能衰竭
- 大剂量甲氨蝶呤致严重急性肾损伤1例被引量:9
- 2017年
- 大剂量甲氨蝶呤(high—dose methotrexate,HD.MTX,〉1g·m^-2)常被用于治疗具有侵袭性的肿瘤,包括骨肉瘤、淋巴瘤和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MTX在不同患者或同一患者病程不同时期,在体内代谢和排泄过程存在着很大的差异,排泄延迟常常会造成急性肾损伤。影响患者的治疗和预后。
- 颜楠马晶晶夏凡
- 关键词:甲氨蝶呤急性肾损伤药物治疗
- 药学干预对临床帕洛诺司琼止吐预防性使用的影响
- 目的:探讨临床药师的药学干预对临床帕洛诺司琼止吐预防性使用的影响.
方法:在这项回顾性研究中,设立一名专职临床药师自2015年11月至2016年4月对全院帕洛诺司琼的止吐预防性使用进行药学干预.随后,随机抽取医...
- 周芷筠马晶晶钟海利温金华陈璿瑛
- 关键词:帕洛诺司琼合理用药临床药师药学干预
- 门诊癌痛和慢性疼痛患者信息化管理平台的建立与实践被引量:16
- 2018年
- 目的:实现门诊癌痛和慢性疼痛患者的规范化管理与随访。方法:设计并建立门诊癌痛和慢性疼痛患者信息化管理平台,包括信息录入、信息查询、提前配药提示、档案统一管理、定期筛选去除多余病历等版块,介绍该平台使用时首诊、复诊、随访患者开具麻精药品的流程。比较平台建立前后档案管理情况和处方合理性,统计平台建立后药师建议采纳情况。结果:信息化管理平台建立后,患者档案的完善情况和处方的合理性有了明显改善。与平台建立前比较,问题档案的比例从42.96%降至7.06%(P<0.05);不合理处方的比例从4.39%降至1.19%(P<0.05)。药师针对疼痛控制较差的患者和存在不良反应的患者共提出建议1 542条,建议采纳率为63.62%。结论:该平台的建立有效完善了门诊癌痛和慢性疼痛患者的档案管理,提高了处方的合理性,同时也发挥了药师在门诊疼痛治疗中的作用。
- 龚晓英马晶晶虞勋程姣郑晓娴
- 关键词:疼痛门诊患者药学服务
- 妇科住院患者术后感染的病原菌分布及相关因素分析被引量:2
- 2020年
- 目的:分析妇科住院患者术后感染的病原菌分布及其相关因素,以期为感染的有效防控提供参考。方法:选取2017年8月—2018年12月间医院收治的3177例实施妇科手术患者资料,分析医院感染患者病原菌的部位及种类,以单因素及多因素Logistic分析术后感染的相关因素。结果:3177例妇科手术患者发生医院感染51例,其感染发生率为1.61%;患者标本共检出病原菌55株,其中革兰阴性菌29株,革兰阳性菌23株,真菌3株;感染部位主要为泌尿系统、手术部位和血液;采用单因素及多因素Logistic分析结果显示,术前住院天数>5 d、恶性肿瘤是妇科手术患者医院感染的独立相关因素(P<0.05)。结论:妇科住院患者术后感染的主要病原菌为革兰阴性菌、革兰阳性菌,感染部位主要为泌尿系统、手术部位和血液;术前住院天数>5 d、恶性肿瘤是妇科手术患者医院感染的独立相关因素,临床上应结合危险因素,根据病原菌药敏情况选用抗菌药物。
- 高媛叶小卉马晶晶
- 关键词:妇科手术医院感染
- 蒙特卡洛模拟评价老年人鲍曼不动杆菌感染中比阿培南的给药方案被引量:5
- 2016年
- 目的为本院老年患者鲍曼不动杆菌(ABA)感染合理使用比阿培南提供依据。方法收集本院105株ABA菌株,采用二倍琼脂稀释法检测比阿培南的最低抑菌浓度(MIC),运用蒙特卡洛模拟(MCS)评价比阿培南6种给药方案300 mg(q24 h/q12 h/q8 h/q6 h)及600 mg(q24 h/q12 h),计算达标概率(PTA)和累积反应分数(CFR)。结果对老年人ABA菌群,比阿培南所有方案的CFR均不达标,最高为25.1%;对MDRAB菌群,比阿培南方案能达到的最高CFR为12.95%;对S-AB菌群,600mg(q12 h)和300 mg(q12 h/q 8 h/q6 h)方案的CFR>90%。结论本院老年人鲍曼不动杆菌感染的经验治疗,不建议使用比阿培南单药给药方案,目标治疗时,65~74岁的老年人,当MIC≤1 mg·L^(-1)时可选择;≥75岁的老年人,当MIC≤4 mg·L^(-1)时才可选用比阿培南。
- 曹秀芳马晶晶高杰张险峰朱建国包健安杭永付
- 关键词:比阿培南老年人鲍曼不动杆菌蒙特卡洛模拟
- 甲氨蝶呤排泄延迟致多器官损伤
- 2016年
- 1例59岁男性患者因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行大剂量甲氨蝶呤(MTX,15 g,8 g/m2)化疗。首次静脉滴注MTX约10 min(约0.8 g)时,患者出现头胀、面红、发冷,停药,静脉注射地塞米松5 mg,约5 min后症状缓解,继续滴注MTX,约10 min时再次出现相同症状,遂停药。第2次静脉滴注相同剂量MTX约10 min(约0.8 g)时上述症状复现,停药并给予对症治疗后缓解。停药后5 d,患者出现臀、骶尾处红斑、胸部丘脓疱疹,咽喉疼痛,MTX 血药浓度为0.38μmol/L;次日体温升至39.5℃,WBC 0.36×10^9/L,中性粒细胞计数0.22×10^9/L,scr 151μmol/L,粪便潜血试验阳性。考虑为MTX所致过敏反应及其排泄延迟所致多器官损伤。予亚叶酸钙100 mg静脉滴注、1次/6 h,同时予抗过敏、抗感染、营养支持等对症治疗。停药后14 d,患者皮疹基本消退,scr 96μmol/L;停药后26 d,患者WBC 6.34×10^9/L,中性粒细胞计数4.77×109/L,粪便潜血试验阴性。
- 马晶晶高杰
- 关键词:甲氨蝶呤皮疹白细胞减少肾功能不全
- 药学服务在癌痛患者门诊治疗中的作用——设组对比癌痛咨询与回访指导的效果被引量:7
- 2018年
- 药师通过制定门诊癌痛患者咨询和回访指导制度,对90例患者进行随机分组和药学干预。结果显示,该制度切实可行,临床药师全程化参与门诊癌痛的治疗工作,提高了患者的疼痛缓解程度和依从性,降低了不良反应,发挥了药师在门诊癌痛治疗中的作用。
- 龚晓英刘睿娟虞勋马晶晶金鸿宾郑晓娴
- 关键词:癌痛门诊患者药学服务
- 淋巴瘤患者甲氨蝶呤排泄延迟伴多器官功能损伤
- 1例59岁男性患者因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行大剂量甲氨蝶呤(15g)化疗.化疗第一天、第二天甲氨蝶呤分别静滴20min(约1.6g)和10min后(约0.8g),患者出现头胀、面红、发冷,停药,予地塞米松、异丙嗪等处理,并暂...
- 马晶晶高杰
- 关键词:甲氨蝶呤皮疹
- 早期宫颈癌患者术后盆腔淋巴囊肿形成的因素分析被引量:11
- 2020年
- 目的探讨影响早期宫颈癌患者手术后盆腔淋巴囊肿形成的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1月至2017年12月164例早期宫颈癌患者根治术后的病历资料,47例术后发生盆腔淋巴囊肿。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影响宫颈癌根治术后盆腔淋巴囊肿的因素。结果 164例宫颈癌患者中术后共47例发生淋巴囊肿(28. 66%),发生时间为术后7~336天(中位时间为54天)。淋巴囊肿位于右侧盆腔15例,左侧盆腔11例,双侧盆腔21例。淋巴囊肿直径为2. 6~12. 4 cm。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不同手术方式、使用器械、盆腔淋巴结切除范围、术后引流时间和术后是否放疗与盆腔淋巴囊肿发生有关(P<0. 05)。Logisitic多因素回归分析结果显示,腹腔镜手术(OR=0. 415)和术中使用超声刀(OR=0. 394)在术后盆腔淋巴囊肿的形成的保护因素(P<0. 05);腹主动脉旁淋巴结清扫(OR=2. 696)、引流管拔出时间(OR=1. 902)与术后放疗(OR=3. 245)为术后盆腔淋巴囊肿形成的独立危险因素(P<0. 05)。结论盆腔淋巴囊肿为宫颈癌根治术后的常见并发症,通过采取个体化的合理治疗措施有助于使盆腔淋巴囊肿的发生率降低。
- 顾乔迟池奚玲奚玲陈友国马晶晶
- 关键词:宫颈癌淋巴囊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