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敏
- 作品数:11 被引量:44H指数:4
- 供职机构:四川省第二中医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四川省科技支撑计划四川省自然科学基金四川省中医管理局科研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中医综合方案分期动态全程干预中风病的临床疗效评价研究被引量:3
- 2017年
- 目的:评价中医综合方案分期、动态、全程干预中风病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多中心、单盲、分层区组随机、阳性对照研究方法,将病程1~14天的合格受试者随机分为治疗组(57例)和对照组(58例),对照组给予西医综合方案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加载中医综合方案治疗,评价其疗效。结果:经治6月,2组患者的肢体运动功能、言语功能、面神经功能均得到改善,肌痉挛均得到控制,日常生活能力均得到提高(均P<0.01);在肢体运动功能、言语功能的改善程度,肌痉挛的控制程度,日常生活能力的提高程度上,治疗组比对照组更显著(P<0.01或P<0.05)。结论:本文采用的中医综合方案,是治疗中风病的有效方案。
- 周建伟赵菁菁张继成谢慧君王敏
- 关键词:中风病中医疗法
- 浅谈痹症的针灸论治
- 2020年
- 针灸治疗痹症疗效确切,创伤小,方便简单,无药物依赖性,值得进一步推广。痹,即痹阻不通,指人体机表,经络因受风,寒,热等引起的以肢体关节及肌肉酸痛,麻木,重着,屈伸不利,甚或关节肿大灼热疼痛为主症的一类病症。临床上有渐进性或反复发作性的特点,在我国该病多发于冬春阴雨季节,潮湿和寒冷是重要的秀发因素。初起以邪实为主,在机表、皮内、经络;中后期如若失治、误治,病延日久,正虚邪恋,可呈现虚中夹实的复杂证候。
- 韩静王敏
- 关键词:毫针刺血艾灸离子导入
- 穴位中药离子导入合并中药巴布膏敷贴疗法治疗膝骨性关节炎长期随访评价被引量:11
- 2018年
- 目的:观察穴位离子导入联合中药敷贴治疗膝骨性关节炎关节疼痛的长期临床疗效,为制定膝骨性关节炎的中医外治方案提供可靠的临床试验依据。方法:采用多中心、随机、对照研究方法,将符合纳入排除标准的117例膝骨性关节炎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试验组采用穴位中药离子导入联合中药巴布膏敷贴,对照组采用扶他林乳胶剂导入联合酮洛芬贴片敷贴,两组受试者每天接受1次治疗,连续治疗14次。以疼痛强度、疼痛频度、疼痛持续时间等疼痛相关指标为主要指标,以关节功能、生活质量等疾病相关指标为次要指标,分别进行治疗结束时及结束后12周、结束后24周随访评价。结果:治疗结束时各指标改善治疗组优于对照组,组间对比均有显著差异(P<0.01),随访期各指标试验组均较治疗前极显著改善(P<0.01),WOMAC疼痛强度总分在12周、24周随访时试验组优于对照组(P<0.05)。疼痛频度、WOMAC关节功能总分、AIMS2-SF总分在12周随访时试验组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穴位离子导入联合中药敷贴操作方便、安全,相对于西药组能有效改善膝骨性关节炎患者疼痛症状、功能活动障碍及生活质量,且具有较好的远期效应。
- 严攀周建伟吴楠赵菁菁皮燕张林王敏
- 关键词:膝骨性关节炎穴位离子导入中药敷贴
- 调肝和胃针刺法治疗胃食管反流病(肝胃郁热证)临床疗效研究被引量:1
- 2024年
- 观察调肝和胃针刺法治疗胃食管反流病(肝胃郁热证)的临床疗效。方法:将符合纳入标准的70名患者随机均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最终符合疗效分析者共66例,其中治疗组33例,对照组33例。对照组采用艾司奥美拉唑镁肠溶片进行基础治疗,治疗组在基础治疗的基础上加调肝和胃针刺法治疗。以烧心、反酸主症,中医症候及生活质量等为观察指标,评价其疗效和安全性。结果:①治疗后两组患者烧心、反酸主症均得到改善(均P<0.05),且在改善的程度上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②治疗组治疗后烧心、反酸、胸骨后疼痛、胃脘灼痛、脘腹胀满、嗳气呃逆等中医症候均得到改善(均P<0.05);对照组治疗后烧心、胸骨后疼痛得到改善(均P<0.05),而反酸、胃脘灼痛、脘腹胀满、嗳气呃逆则改善不明显(均P>0.05);治疗后患者烧心、反酸、脘腹胀满的改善程度,治疗组优于对照组(均P<0.05)。③治疗后两组患者生活质量得到改善,但改善的程度组间无差异(P>0.05)。④中医症候疗效:治疗组总有效率87.87%,对照组60.60%。治疗组的总有效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调肝和胃针刺法治疗胃食管反流病(肝胃郁热证),能够提高单用艾司奥美拉唑镁治疗的临床疗效。
- 王敏王欣欣周建伟
- 关键词:针刺胃食管反流病临床随机对照试验
- 胃脘痛(慢性胃炎)诊疗方案
- 2020年
- 中医药治疗胃脘痛较之西医的精细化,方法的多样化。胃脘痛指两侧肋骨下缘连线以上至鸠尾的梯形部位发生疼痛为主症。多因外邪犯胃、饮食不节、情志不畅、脾胃虚弱等所致。本病相当于西医的急慢性胃炎、消化性溃疡、胃神经症、胃癌等胃脘疼痛为主要症状者。本诊疗方案适用于慢性胃炎。
- 韩静王敏
- 关键词:中医药辩证论治诊疗
- 桃红四物汤加味配合火针治疗下肢静脉曲张临床观察被引量:8
- 2016年
- 目的:观察桃红四物汤加味配合火针治疗下肢静脉曲张的疗效。方法:将72例下肢静脉曲张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各36例),治疗组采用桃红四物汤加味配合火针治疗,对照组单纯火针治疗,比较两组对曲张程度、曲张范围、胀痛、水肿、皮疹及不良反应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组完成34例,愈显率73.5%;对照组完成33例,愈显率51.5%(P<0.05),治疗组优于对照组。结论:桃红四物汤加味配合火针治疗下肢静脉曲张具有较好临床疗效,对改善曲张范围、皮疹方面尤为明显。
- 何克强张世俊童明欧杨登秀王敏
- 关键词:下肢静脉曲张桃红四物汤加味火针放血治疗
- 基于真实世界的中风病中医药研究进展
- 2025年
- 真实世界研究(RWS)作为经典随机对照试验的补充和发展,以真实环境下收集真实数据的特点成为临床研究的热点领域。在诸多疾病领域中,中风病是富有复杂性和挑战性的研究领域之一,中医药对中风病的认识和治疗积累了丰富的理论基础和实践经验。基于RWS获得中医药干预中风病的临床数据,可以产出影响医疗卫生决策的真实世界证据。文章基于RWS和中风,从中医证候研究、干预方式研究、预测和预后研究、统计学方法、卫生经济学评价方面进行总结,以期为今后开展中医药治疗中风病高质量的RWS提供参考。
- 李春雨周建伟赵菁菁王敏
- 关键词:中医药中风卒中
- 中药针刺综合方案治疗中风病急性期临床研究被引量:7
- 2016年
- 目的:评价中药针刺综合方案治疗中风病急性期的疗效。方法:采用随机对照研究方法,将病程1-3天的合格受试者随机分为治疗组(28例)和对照组(28例),2组均给予西医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给予中药、针刺相结合的综合方案治疗,评价其疗效。结果:经治14天,2组伴有意识障碍患者的意识障碍均得到改善(均P〈0.01),但组间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2组患者的病损程度均得到一定程度的恢复(均P〈0.01),且恢复的程度治疗组比对照组更显著(P〈0.05)。结论:以中药、针刺相结合综合方案介入中风病急性期的治疗,在减轻患者病损程度方面的疗效较单纯西医治疗更突出。
- 周建伟赵菁菁张继成谢慧君王敏
- 关键词:中风急性期中医疗法
- 特发性面神经麻痹诊疗常规
- 2020年
- 中医治疗较之西医的精细化,方法的多样性。中医称:口亦称口僻。口唇歪斜于一侧。一旦机体正气不足,劳逸适度,或外邪侵袭,致面部经络组滞,气血痹阻,手、足太阳和手、足阳明经筋功能失调故发本病。西医特发性面神经麻痹亦称面神经炎或贝尔氏麻痹,是茎乳孔内面神经非特异性炎症所致的病侧面部肌肉瘫痪和口眼歪斜的一种周围神经疾病。
- 王敏韩静
- 关键词:针灸选穴中药汤剂
- 针灸中药整合方案治疗中风病恢复期/后遗症期肢体功能障碍的真实世界研究
- 2025年
- 目的:探讨针灸中药整合方案治疗中风病恢复期/后遗症期肢体功能障碍的临床疗效。方法:纳入4家协作医院的中风病恢复期/后遗症期肢体功能障碍患者,依据医院性质和患者意愿队列入组,分为治疗组(70例)和对照组(57例),采用倾向评分匹配法(PSM)控制混杂偏倚后两组各纳入40例。所有患者均给予西医康复方案治疗,在此基础上治疗组给予针灸中药整合方案治疗,两组疗程均为3个月。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治疗14 d、治疗1月和3月的Fugl-Meyer(FMA)评分,以及治疗前后美国国立卫生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和Barthel(BI)指数评分。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FMA评分在治疗14 d、1月、3月后均明显升高(P<0.05);两组治疗3月的LS均值差最大(8.2,95%CI 3.87~12.53)。两组患者BI评分升高(P<0.01),NIHSS评分下降(P<0.01);治疗组NIHSS评分下降幅度和BI评分上升幅度大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联合西医康复方案治疗基础上,针灸中药整合方案治疗中风病恢复期/后遗症期肢体功能障碍患者,可以显著减轻神经功能缺损程度,促进肢体运动功能恢复,更有利于患者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的提高,且远期疗效明显。
- 周建伟李春雨赵菁菁王敏李怡王雪梅张昭李永坡陈宏伟
- 关键词:中风肢体功能障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