韦俊宏 作品数:34 被引量:101 H指数:7 供职机构: 西南大学 更多>> 发文基金: 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 更多>> 相关领域: 生物学 农业科学 医药卫生 文化科学 更多>>
谷氏菌素生物合成调控基因gouR的功能研究 谷氏菌素属于核苷肽类抗生素,具有抗革兰氏阳性菌、革兰氏阴性菌、支原体及及抗病毒等活性。本研究以谷氏菌素产生菌-禾粟链霉菌为实验材料,从分子水平揭示谷氏菌素生物合成的调控机制,为抗生素的产量提高奠定基础。谷氏菌素生物合成基... 韦俊宏 牛国清 谭华荣关键词:生物合成基因簇 文献传递 重庆地区取食高粱的草地贪夜蛾与玉米粘虫肠道细菌比较 被引量:28 2019年 草地贪夜蛾( Spodoptera frugiperda )于2019年5月被发现已经入侵至重庆地区, 6月底在江津地区的高粱地中也发现了少量的草地贪夜蛾,同时还发现了大量玉米粘虫( Mythimna seperata ).通过分离培养同一生境内的草地贪夜蛾和玉米粘虫的肠道细菌,结合16S rDNA测序完成了这两种害虫肠道优势菌属水平的鉴定,共分离得到了19个细菌分离株,其中分离自草地贪夜蛾肠道细菌归为5个属,分别为欧文氏菌属(Erwinia),不动杆菌属(Acinetobacter),肠杆菌属(Enterobacter),肠球菌属(Enterococcus),假单胞菌属(Pseudomonas).分离自玉米粘虫肠道细菌归为6个属,分别为克雷伯氏菌属(Klebsiella),不动杆菌属(Acinetobacter),寡养单胞菌属(Stenotrophomonas),肠球菌属(Enterococcus),金黄杆菌属(Chryseobacterium),芽孢杆菌属(Bacillus).同时我们也对采自玉米地和高粱地的草地贪夜蛾肠道微生物优势菌进行了比较分析,在江津高粱地中的草地贪夜蛾中没有发现克雷伯氏菌,但该菌在巫山、巫溪玉米地的草地贪夜蛾中大量存在.结论为进一步研究草地贪夜蛾幼虫肠道核心微生物群奠定了基础. 顾偌铖 唐运林 吴燕燕 牛小慧 李青晏 郭志斌 向丽 蒋睿轩 雷云飞 刘秀 胡源 包佳玲 李田 韦俊宏 潘国庆 周泽扬关键词:高粱 玉米粘虫 肠道细菌 重庆地区3株球孢白僵菌的分离鉴定 被引量:3 2019年 我国是农业和林业大国,农林害虫的危害造成了严重的经济损失,同时化学防治也导致了环境污染等诸多问题.因此,开发基于虫生真菌的生物农药意义重大.为了丰富虫生真菌菌种资源,以野外感染白僵菌的蝽蟓及室内感染的家蚕僵虫样品为实验材料,采用多种培养基,分离获得了3株虫生真菌菌株,分别为来自蝽蟓的NB-1,PW-1菌株和来自家蚕的JCY菌株,形态学观察结果表明,各菌株的培养特征与白僵菌属菌株较为一致;分子生物学鉴定表明,各菌株rDNA ITS序列与GenBank中白僵菌属球孢白僵菌多个菌株同源性高达99%,因此将菌株NB-1,PW-1和JCY均鉴定为球孢白僵菌( Beauveria bassiana );生物学特性观察发现不同菌株间分生孢子产生量存在显著差异,分离自蝽蟓僵虫的球孢白僵菌PW-1,NB-1分生孢子产量分别为(7.55±0.15)×10^7个/mL,(6.30±0.40)×10^7个/mL,均高于家蚕分离株JCY,其产孢量仅为(3.02±0.22)×10^7个/mL.结论为后续研发针对包括草地贪夜蛾在内的农林害虫生物杀虫剂奠定了菌种基础. 吴燕燕 唐运林 顾偌铖 李恬恬 包佳玲 李田 李春峰 韦俊宏 潘国庆 周泽扬关键词:球孢白僵菌 虫生真菌 蝽蟓 家蚕 一种生产目标蛋白的重组载体、重组杆状病毒及其构建方法和应用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生产目标蛋白的重组载体、重组杆状病毒及其构建方法和应用,属于基因工程技术领域。本发明以pFast‑Dual为骨架载体,还包含昆虫杆状病毒p6.9启动子、pH启动子、GP64信号肽序列、目标蛋白基因和纯化标... 韦俊宏 范有鹏 包佳玲 付晓雨 李春峰 潘国庆 周泽扬盐酸四环素在制备微孢子虫抑制剂和制备预防或治疗微孢子虫病药物中的应用 本发明属于生物医药技术领域,具体涉及盐酸四环素在制备微孢子虫抑制剂和制备预防或治疗微孢子虫病药物中的应用。本发明利用盐酸四环素和大部分目前临床上常用的化合物,分别对可以感染家蚕的家蚕微粒子虫,可以感染人类和其他哺乳动物的... 韦俊宏 朱洪林 李春峰 周泽扬云南地区草地贪夜蛾肠道细菌的分离及鉴定 被引量:17 2020年 草地贪夜蛾(Spodoptera frugiperda)自2019年1月入侵中国以来,现已蔓延至全国25个省份.为了解草地贪夜蛾的肠道微生物的组成,近期该课题组在云南蒙自地区的玉米地采集了草地贪夜蛾幼虫及成虫,通过分离培养结合16S rDNA测序鉴定其肠道细菌分离株的种属.在幼虫肠道中分离到32个细菌分离株,通过16S rDNA序列同源聚类可归为4个属,分别为克雷伯氏菌属(Klebsiella)、肠球菌属(Enterococcus)、沙雷氏菌属(Serratia)和摩根菌属(Morganella),其中克雷伯氏菌属(Klebsiella)丰度最高,为53.1%;在成虫肠道中分离到16个细菌分离株归为5个属,分别为不动杆菌属(Acinetobacter)、克雷伯氏菌属(Klebsiella)、微球菌属(Micrococcus)、假单胞菌属(Pseudomonas)和肠杆菌属(Enterobacter),其中不动杆菌丰度最高,为56.0%.该研究首次对入侵中国的草地贪夜蛾成虫肠道细菌进行分离鉴定,为后续研究草地贪夜蛾生物学适应性等重要问题奠定了基础. 李青晏 唐运林 蒋睿轩 张永红 朱峰 白兴荣 顾偌铖 吴燕燕 吴玉娇 陈洁 李田 李春峰 韦俊宏 潘国庆 潘国庆关键词:肠道细菌 成虫 重庆地区玉米黏虫僵虫体内虫生真菌的分离鉴定 被引量:4 2020年 玉米黏虫(Mythimna separata)是一种常见的鳞翅目害虫,具有暴发性和迁飞性,对农作物危害严重.虫生真菌是昆虫病原微生物中的最大类群,可以有效地控制自然界中害虫的种群数量.为了防治玉米黏虫和与玉米黏虫相近的草地贪夜蛾,丰富虫生真菌菌种资源,以采自重庆江津高粱地中的玉米黏虫僵虫为实验材料,运用传统培养方法分离鉴定了6株真菌.经过形态学观察和分子生物学鉴定将这6株真菌归类于3个属,分别为镰刀菌属(Fusarium)、青霉属(Penicillium)以及鬼伞属(Coprinellus).虫生真菌能够引发昆虫感染发病,将害虫的种群数量长期控制在较低水平以下,在生物防治方面很有意义.此次分离纯化得到镰刀菌属(Fusarium)和青霉属(Penicillium)的真菌均有潜在的杀虫能力,鬼伞属(Coprinellus)真菌具有防治线虫的潜力,这些真菌对玉米黏虫和草地贪夜蛾的杀虫效果还有待于进一步的实验研究. 耿敬可 吴燕燕 顾偌铖 唐运林 韦俊宏 潘国庆 潘国庆关键词:虫生真菌 适用于链霉菌的T7RNA聚合酶表达盒PhT7及其表达载体和应用 本发明涉及一种适用于链霉菌的T7 RNA聚合酶表达盒PhT7及其表达载体和应用,适用于链霉菌的T7 RNA聚合酶表达盒PhT7核苷酸序列如SEQ ID NO.2所示,该序列根据链霉菌的密码子偏好优化设计,因此能够在链霉菌... 韦俊宏 周泽扬 田金金文献传递 谷氏菌素生物合成相关蛋白系统及其编码基因簇与应用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谷氏菌素生物合成相关蛋白系统及其编码基因簇与应用。本发明提供的蛋白组,由蛋白1-蛋白25组成;本发明还提供了基因簇,其核苷酸序列可为序列表中序列1所示的DNA分子,本发明的实验证明,本发明提供了与谷氏菌素... 谭华荣 李磊 牛国清 韦俊宏文献传递 家蚕BmNPC2蛋白与BmNPV GP64互作关键位点的鉴定 2025年 由家蚕核型多角体病毒(Bombyx mori nucleopolyhedrovirus, BmNPV)感染导致的家蚕血液型脓病给蚕桑产业造成巨大损失,然而BmNPV与宿主的互作机制至今仍然不明晰。前期的研究发现,BmNPC2可显著促进BmNPV感染,BmNPC2蛋白能够直接与BmNPV的囊膜蛋白GP64互作,敲除BmNPC2影响病毒粒子在晚期内体中的膜融合效率。为了鉴定BmNPC2蛋白与病毒囊膜蛋白GP64的互作关键位点,首先通过同源建模以及酵母双杂交试验,筛选出BmNPC2蛋白与囊膜蛋白GP64互作的2个关键区段。随后,将这两个区段位点的氨基酸进行逐个突变,酵母双杂交试验结果表明N95、D97、P105为关键互作位点。在敲除BmNPC2基因的BmE细胞中回补突变3个关键位点的BmNPC2蛋白后,细胞中BmNPV的病毒相对载量显著低于回补野生型BmNPC2蛋白组。以上结果表明,BmNPC2的这3个关键位点的突变显著减弱了BmNPV的感染能力,这些结果将为进一步解析BmNPV侵染家蚕的分子机制提供参考。 蔡雅妮 范有鹏 杨忠华 韦俊宏 潘国庆 李春峰关键词:家蚕 BMNPV 定点突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