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吴侃

作品数:13 被引量:269H指数:8
供职机构:四川大学华西公共卫生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四川省自然科学基金四川省科技厅软科学项目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政治法律更多>>

文献类型

  • 13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3篇医药卫生
  • 1篇政治法律

主题

  • 6篇老年
  • 5篇老年人
  • 3篇养老
  • 3篇影响因素
  • 2篇养老模式
  • 2篇中国老年人
  • 2篇中老年
  • 2篇中老年人
  • 2篇日常生活活动
  • 2篇日常生活活动...
  • 2篇生活活动能力
  • 2篇肥胖
  • 2篇城乡
  • 1篇医疗服务价格
  • 1篇诊所
  • 1篇社会支持
  • 1篇身心
  • 1篇身心健康
  • 1篇时长
  • 1篇睡眠

机构

  • 13篇四川大学
  • 1篇四川大学华西...

作者

  • 13篇吴侃
  • 11篇罗会强
  • 7篇任晓晖
  • 3篇刘丹萍
  • 2篇李念
  • 1篇李宁秀
  • 1篇潘杰
  • 1篇胡晓
  • 1篇杨展

传媒

  • 5篇四川大学学报...
  • 2篇现代预防医学
  • 2篇中国全科医学
  • 1篇中国医院管理
  • 1篇中华流行病学...
  • 1篇医学与哲学(...
  • 1篇成都医学院学...

年份

  • 1篇2025
  • 6篇2017
  • 6篇2016
13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基于地区差异视角下的老年人自评健康影响因素分析被引量:10
2016年
目的了解我国不同地区老年人自评健康状况的现状及差异,并探究其自评健康状况的影响因素。方法数据来源为2013年中国健康与养老全国追踪调查(China Health and Retirement Longitudinal Study,CHARLS)数据,利用有序logistic模型进行影响因素的分析。结果东部地区老年人自评健康状况优于中、西部地区〔(偏回归系数分别为0.252(P<0.01)、0.338(P<0.001)〕。性别、户口类型、教育年限、人均消费性支出、吸烟、饮酒状况、社会活动参与度、慢性病患病情况、生活满意度对老年人自评健康影响显著。结论老年人自评健康存在地区差异。卫生政策应适当的向中、西部倾斜,合理布局中、西部卫生资源;大力发展中、西部经济,不断缩小地区间经济和教育水平差异;同时倡导健康的生活方式。
罗会强钱佳慧吴侃曹裴娅任晓晖
家庭支持对我国老年人身心健康影响的城乡差异研究被引量:23
2017年
目的了解我国城乡老年人身心健康及社会支持的现状,并探究不同家庭支持类型对老年人身心健康影响的城乡差异。方法本研究数据来源于2013年中国健康与养老全国追踪调查(China Health and Retirement Longitudinal Study,CHARLS)数据。生理健康用日常生活自理能力(ADL)/工具支持型生活自理能力(IADL)量表测量,心理健康用流行病学调查用抑郁量表(CES-D)测量。家庭支持包括经济支持、日常照料和情感慰藉。利用二分类logistic模型进行影响因素的分析。结果子女的经济支持对农村老年人的生理健康存在积极影响(P<0.05);子女的精神慰藉对农村老年人的心理健康存在积极影响(P<0.01);子女日常照料对城乡老年人的身心健康均存在积极影响(P<0.01)。结论家庭支持对老年人身心健康的影响存在明显的城乡差异,农村老年人身心健康对家庭支持的依赖性高于城市老年人。应不断完善老年人正式社会支持体系,减小城乡差距。同时继续发挥家庭支持对老年人身心健康的作用。
罗会强吴侃钱佳慧曹裴娅任晓晖
关键词:家庭支持老年人身心健康城乡差异
中国中老年关节炎患病现状及其影响因素分析被引量:6
2017年
目的了解中国中老年人的关节炎患病现状及其影响因素,为促进我国中老年人健康和探讨预防措施提供依据。方法研究数据来源于2013年中国健康与养老追踪调查资料,运用二分类logistic回归方法分析关节炎患病率与社会人口学特征(年龄、性别、地区、文化程度),除关节炎以外经医生诊断的其他慢性疾病(高血压、血脂异常、糖尿病、癌症、慢性肺炎、肝脏疾病、心脏病、中风、肾脏疾病、胃肠道疾病、哮喘)和其他健康相关的因素(吸烟状况、饮酒状况、夜晚睡眠时间、午休时间)及心理健康状况(抑郁症状)的关系。结果我国中老年关节炎患病率为30.8%。农村地区居民,夜晚睡眠时间少、饮酒者,有抑郁症状者,患高血压、慢性肺炎、肝脏疾病、心脏病、肾脏疾病、胃肠道疾病和哮喘者关节炎患病风险高。结论中国中老年关节炎患病率高,应积极采取预防控制措施,促进中国中老年人的健康。
曹裴娅吴侃钱佳慧罗会强任晓晖
关键词:中老年人关节炎影响因素
成都市居民对“医养结合”养老需求分析被引量:14
2016年
旨在了解成都市居民对医养结合养老模式的认知情况,为医养结合养老模式发展提供参考依据。随机抽取成都市8个社区,采用社会支持评定量表和医养结合需求量表对其进行调查。结果发现,成都市居民对医养结合养老方式知晓率为14.06%,社会支持情况总分为(36.37±6.75)分;医养结合养老需求方面:对老年专科医生和专业护理人员需求分别为58.4%和79.5%。成都市居民对医养结合养老方式知晓率低,社会支持情况不理想,应根据需求和经济情况适宜发展医养结合规模,避免医疗和养老资源投入不足和浪费,合理有效发展医养结合养老模式。
吴侃胡晓杨展刘丹萍
关键词:社会支持养老模式
慢性病对中国老年人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影响的调查研究被引量:54
2016年
目的探讨患慢性病数量和种类对中国老年人日常生活活动能力(ADL)的影响。方法于2015年11月—2016年3月使用中国健康与养老追踪调查2013年全国追踪数据对60岁及以上且接受ADL调查的7 970例受试者进行分析,根据受试者慢性病患病情况及ADL和工具性日常生活自理能力(IADL)的损失情况,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慢性病数量及种类对老年人ADL和IADL的影响。结果 7 970例受试者中,无慢性病1 762例(22.1%),患1~3种慢性病5 061例(63.5%),患4~6种慢性病1 059例(13.3%),患≥7种慢性病88例(1.1%);慢性病患病率位列前3的依次为关节炎/风湿(37.6%,2 999/7 970)、高血压(35.8%,2 857/7 970)、胃部疾病(24.2%,1 928/7 970);ADL损失率为23.8%(1 898/7 970),IADL损失率为35.4%(2 822/7 970)。不同慢性病数量者ADL、IADL损失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01);患有高血压、血脂异常、糖尿病、慢性肺部疾病、心脏病、脑卒中、肾脏疾病、胃部疾病、精神情感问题、记忆相关疾病、关节炎/风湿、哮喘者ADL损失率高于无相应慢性病者(P〈0.05);患有高血压、恶性肿瘤、慢性肺部疾病、心脏病、脑卒中、肾脏疾病、胃部疾病、精神情感问题、记忆相关疾病、关节炎/风湿、哮喘者IADL损失率高于无相应慢性病者(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在具体慢性病不作为自变量时,患慢性病数量是影响老年人存在ADL和IADL损失的因素(P〈0.001);具体慢性病作为自变量时,高血压、血脂异常、糖尿病、慢性肺部疾病、心脏病、脑卒中、肾脏疾病、胃部疾病、记忆相关疾病、关节炎/风湿是影响老年人ADL损失的因素(P〈0.05);慢性病数量为1~3种和4~6种、恶性肿瘤、慢性肺部疾病、心脏病、脑卒中、精神情感问题、记忆相关疾病、关节炎/风湿是影响老年人IADL损失的因素(P〈0.05)。结论�
钱佳慧曹裴娅吴侃罗会强任晓晖
关键词:慢性病老年人日常生活活动
成都市中老年人对“医养结合”养老模式认知现状及其影响因素分析被引量:44
2017年
目的研究目前成都市中老年人对"医养结合"养老模式的认知现状,分析影响其选择的因素,为促进成都市"医养结合"模式发展进行宣传,并提出相关政策建议。方法在成都市社区中随机抽取45岁及其以上的中老年人进行问卷调查,对结果进行统计学描述及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本次调查中,选择自我和家庭养老的居民比例为91.1%,选择社区和机构养老仅为8.9%。84.9%的居民不了解医养结合养老模式,仅15.1%的居民知道和基本了解,且中年居民知晓率高于老年人,有21.7%的中老年居民有意愿选择医养结合养老模式养老,中年人群高于老年人群,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影响成都市社区居民选择医养结合养老模式的因素有文化程度、婚姻情况、是否患慢性病、养老方式、了解情况等因素。结论成都市社区居民对医养结合养老模式知晓程度低,不了解该养老模式的作用和意义,相关部门应加大宣传力度,提高居民知晓率,促进我国医养结合模式有针对性和方向性发展。
吴侃曹裴娅钱佳慧罗会强刘丹萍
中国老年人日常生活活动能力损失现况及影响因素分析被引量:41
2016年
目的 分析中国老年人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现况及影响因素,探讨有效维持及提高老年人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的方向。方法 利用中国健康与养老追踪调查2013年全国追访调查数据,收集中国≥60岁老年人社会人口学特征以及日常生活活动情况。以洗澡、进食、上下床、穿衣、如厕、排便6个项目评估基本日常生活活动能力(ADL);以做家务、做饭、使用电话、服药、购物、理财6个项目评价工具性日常生活活动能力(IADL)。使用χ2检验比较不同人群ADL和IADL损失情况的差别,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老年人ADL和IADL损失的影响因素。结果 中国老年人的ADL损失率为23.8%、IADL损失率为35.4%;ADL损失率排前3位的项目依次为如厕、洗澡和上下床;IADL损失率排前3位的项目依次为使用电话、做家务、理财。女性、年龄越大、文化程度越低、居住在中西部地区、患慢性病种类越多、残疾的老年人其ADL和IADL损失的可能性均更高;离婚或分居、丧偶的老年人更可能ADL损失,农业户口的老年人更可能IADL损失。结论 应采取综合性防治措施延缓或减轻中国老年人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的损失,同时为日常生活行为能力损失的老年人提供及时、适宜的照料。
钱佳慧吴侃罗会强曹裴娅任晓晖
关键词: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老年人影响因素
医务人员医疗服务价格满意度及影响因素分析
2025年
目的了解医务人员对所在地现行医疗服务价格的满意度及影响因素。方法采用随机抽样法对四川省D市的1863名公立医院的医务人员展开问卷调查,对指标进行统计描述,采用χ2检验进行单因素分析,采用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探索影响因素。结果医务人员对价格的总体满意度为33.3%,诊查类为56.9%,手术类为42.8%。影响满意度的主要因素有对价格政策了解程度、认为政策重要程度、患者反馈价格不合理的情况、患者就医行为受到价格影响的情况。结论医务人员对医疗服务价格满意度低,对价格政策认知不足,应通过提高医务人员政策认知水平、调整诊查及手术类项目价格等方面提高医务人员医疗服务价格满意度。
张佳潘杰吴侃
关键词:医疗服务价格
药品零差价政策对四川省县级公立医院住院次均费用的影响——基于灰色关联和结构变动分析被引量:34
2017年
目的探讨药品零差价政策实施后对四川省县级公立医院患者住院次均费用的影响,观察各影响因素的变动情况,提出应对相关变化的政策建议。方法对2010-2015年四川省县级公立医院住院次均住院费用数据进行灰色关联法和结构变动度分析,定量评价各年份住院费用各因素之间的关联程度和结构变动。结果在6年间次均住院费用增长31.68%,药品零差价政策实施后,药费的关联度最大(1.000 0),其次是以卫生材料费和化验费为主要构成的其他费用(0.888 8);结构变动贡献率中,其他费用(卫生材料费和化验费等)的结构变动贡献率最大(37.05%),其次是药费(23.91%),两者的累计贡献率为60.96%,是主要影响次均住院费用的因素。结论药品零差价政策,初见成效,药品费用占住院次均费用比例出现下降趋势,以卫生材料和化验费为主的其他费用增长明显,关联性强,结构变动贡献率大,整体变动结构不太合理,建议进一步完善药品零差价政策实施,控制其他费用增长,建立县级公立医院合理的激励和监管机制。
吴侃罗会强李念林凯李宁秀
关键词:灰色关联分析
我国老年人腹型肥胖和睡眠时长关系研究被引量:7
2017年
目的了解我国老年人腹型肥胖以及睡眠时长的现状,探究不同睡眠时长与老年人腹型肥胖发生的风险关联。方法数据来源为2013年中国健康与养老全国追踪调查(China Health and Retirement Longitudinal Study,CHARLS)数据。根据睡眠时长将受访对象进行分组,采用卡方检验比较不同睡眠时长老年人之间的差异;利用二分类logistic模型分析睡眠时长和其他社会学因素及生活习惯等对腹型肥胖发生的影响。结果睡眠时长过短和过长的男性老年人患肥胖的风险分别是睡眠时长正常的老年人的1.627倍(95%CI:1.286~2.060,P<0.05)和1.499倍(95%CI:1.009~2.228,P<0.001);女性老年人各睡眠时长组间肥胖风险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文盲、曾经吸烟、患有≥3种慢性病和社会活动参与度低都是发生腹型肥胖的危险因素。结论睡眠时长过短、过长都会增加男性老年人患腹型肥胖的风险,但对女性老年人影响不大。不良的生活习惯及精神状态也会增加患腹型肥胖的危险。
罗会强曹裴娅左宗力吴侃钱佳慧任晓晖
关键词:腹型肥胖老年人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