苑丽丽
- 作品数:4 被引量:10H指数:2
- 供职机构:济宁市第一人民医院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甲巯咪唑致粒细胞缺乏症2例被引量:2
- 2014年
- 甲状腺功能亢进症(以下简称甲亢)最常见的病因是Graves病(以下简称GD)。针对甲亢有3种疗法,即抗甲状腺药物(antithyroid drugs,ATD)治疗、放射性131I治疗和手术治疗。药物治疗是甲亢的一线治疗方案,比较常用的药物有甲巯咪唑和丙硫氧嘧啶,但不良反应也较常见,如皮疹、肝功能损伤、WBC降低等,严重者会导致粒细胞缺乏。
- 苑丽丽张阳樊琳琳黄承明谭建
- 关键词:甲巯咪唑抗甲状腺药粒细胞缺乏症
- 颅内间变性血管外皮细胞瘤伴骨转移一例
- 2019年
- 笔者报道了1例颅内间变性血管外皮细胞瘤(AHPC)伴骨转移的病例,从临床表现、影像学检查尤其是全身骨显像检查以及术后病理综合分析了该病特点。并通过文献复习加深了对AHPC骨转移的认识。多数恶性肿瘤常见骨转移,而颅内AHPC是一种少见的中枢神经系统肿瘤,较少发生骨转移。通过全身骨显像发现了该例患者多处骨骼病变,术后病理提示颅内AHPC骨转移,因此提示恶性肿瘤尤其是少见骨转移者应把骨显像检查作为随访的一个重要检查,对于早期发现骨转移、确定临床分期及治疗方案的选择等都是至关重要的。
- 苑丽丽谭建吴德坤朱雁冬朱亚丽黄承明
- 关键词:血管外皮细胞瘤中枢神经系统肿瘤全身骨显像骨骼病变间变性术后病理
- 甲状腺结节术前检查对其良恶性诊断的预测价值被引量:8
- 2020年
- 目的探讨预测甲状腺结节(TN)良恶性的术前检查指标。方法收集济宁市第一人民医院2016年2月至2019年2月接受甲状腺手术的513例TN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男性111例、女性402例,年龄13~80(49.02±12.95)岁。以患者术后病理结果为“金标准”,分为良性组(275例)和恶性组(238例)。检测患者的血清促甲状腺激素(TSH)、甲状腺球蛋白(Tg)、甲状腺球蛋白抗体(TgAb)和甲状腺过氧化物酶抗体(TPOAb)的水平。患者行甲状腺超声和甲状腺静态显像检查,采用超声甲状腺影像报告和数据系统进行分级。采用t检验、卡方检验及Mann-Whitney秩和检验比较2组患者的基本资料;采用单因素回归、Logistic多因素回归对所有指标进行分析,并预测甲状腺癌的相关危险因素。结果2组TN患者的年龄(χ^2=26.716,P=0.000)、体重指数(t=−2.301,P=0.022)、结节功能状态(χ^2=16.882,P=0.001)、结节直径大小(χ^2=151.817,P=0.000)、TSH水平(Z=−4.430,P=0.000)和超声检查(χ^2=225.712,P=0.000)均存在差异,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2组患者的性别、肿瘤家族史、文化程度、合并症、体重、身高、Tg、TgAb和TPOAb水平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TN患者的年龄、体重、文化程度、TSH和Tg水平、结节直径大小、超声检查(OR=1.004、0.980、0.514、1.280、1.002、1.222、0.589,均P<0.05)可能与甲状腺癌相关。Logistic多因素回归分析结果显示,TSH水平(OR=1.198,P=0.046)、年龄(OR=0.962,P=0.001)和结节直径大小(OR=0.251,P=0.000)是甲状腺癌的独立危险因素,超声检查(OR=16.390,P=0.000)预测意义较大。结论超声检查对预测甲状腺癌有重要意义,结合患者年龄、血清TSH水平和结节直径大小,预测甲状腺癌的价值可能更大。
- 苑丽丽朱亚丽段崇玲郭猛黄承明安琳
- 关键词:甲状腺结节甲状腺肿瘤超声检查促甲状腺激素
- sTg联合多模态影像对DTC术后再次^(131)I治疗患者颈部淋巴结转移的诊断价值
- 2025年
- 目的探讨刺激性甲状腺球蛋白(sTg)联合治疗剂量^(131)I SPECT/CT显像及颈部超声对分化型甲状腺癌(DTC)术后再次^(131)I治疗患者颈部淋巴结转移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21年12月至2024年7月济宁市第一人民医院收治的102例DTC术后甲状腺球蛋白抗体阴性且sTg≥1.0 ng/ml行再次^(131)I治疗的患者,其中男性37例、女性65例,年龄(45.5±11.7)岁,范围19~75岁。所有患者^(131)I治疗前1 d检测血清sTg并完成颈部超声检查,治疗后72~96 h行^(131)I全身显像(WBS)及颈胸部^(131)I SPECT/CT显像。以组织病理学检查结果或临床综合诊断结果为"金标准",根据患者有无颈部淋巴结转移分为淋巴结转移组和非转移组。计量资料的组间比较采用Mann-WhitneyU检验。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评估sTg及^(131)I SPECT/CT显像中颈部病灶感兴趣区(ROI)最大标准摄取值与同层面胸锁乳突肌ROI的平均标准摄取值的比值(R/M)对DTC术后再次^(131)I治疗患者颈部淋巴结转移的诊断效能,并计算曲线下面积(AUC),根据最大约登指数确定sTg及R/M的最佳临界值。纳入sTg、R/M及颈部超声检查结果进行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并构建综合诊断模型。评估单独sTg及其联合多模态影像对DTC术后再次^(131)I治疗患者颈部淋巴结转移的诊断效能。采用Delong检验比较不同方法(单独sTg、sTg联合超声、sTg联合^(131)I SPECT/CT、综合诊断模型)的AUC的差异。结果(1)淋巴结转移组(47例)与非转移组(55例)患者血清sTg水平分别为27.05(10.75,53.79)ng/ml和4.41(1.71,4.66)ng/ml,R/M分别为2.15(1.97,2.36)和1.55±0.20,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Z=-6.175、-5.719,均P<0.001);sTg和R/M诊断DTC术后再次^(131)I治疗患者颈部淋巴结转移的AUC分别为0.878(95%CI:0.788~0.968)和0.927(95%CI:0.862~0.991),最佳临界值分别为22.32 ng/ml和1.89。(2)sTg联合颈部超声诊断的AUC为0.926(95%CI:0.863~0.988),与单独sTg诊断的AUC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Z=
- 朱雁冬高春丽郑中航苑丽丽段崇玲李晓艳安琳
- 关键词:甲状腺球蛋白碘放射性同位素体层摄影术发射型计算机体层摄影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