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廖思斯

作品数:19 被引量:33H指数:3
供职机构:宁波卫生职业技术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浙江省教育科学规划课题宁波市哲学社会科学规划课题宁波市教育科学规划课题更多>>
相关领域:文化科学医药卫生哲学宗教更多>>

文献类型

  • 2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2篇医药卫生

主题

  • 2篇婴幼
  • 2篇婴幼儿
  • 2篇教育
  • 2篇康复
  • 2篇家庭
  • 2篇家庭教育
  • 2篇发育障碍
  • 1篇婴儿
  • 1篇早期家庭教育
  • 1篇早期教育
  • 1篇家庭早期教育
  • 1篇ICF

机构

  • 2篇宁波卫生职业...

作者

  • 2篇朱晨晨
  • 2篇廖思斯

传媒

  • 2篇中国康复理论...

年份

  • 2篇2025
19 条 记 录,以下是 1-2
排序方式:
0-3岁发育障碍婴幼儿早期家庭教育与康复:基于ICF的目标设置与服务体系研究
2025年
目的 基于《国际功能、残疾和健康分类》(ICF)的生物-心理-社会模式,构建针对0~3岁发育障碍婴幼儿的家庭早期教育与康复理论框架。方法 融合生态系统理论、神经可塑性理论、家庭系统理论和世界卫生组织康复理念,构建涵盖生物、心理、社会和政策维度的家庭教育与康复体系。结果 依据ICF框架,在运动、语言、认知、情感和社交等领域设定操作化干预目标,并结合不同类型发育障碍,制定个性化目标;家庭教育与康复体系包含早期筛查与评估、个性化干预方案制定、家庭教育与康复训练、持续监控与调整、数字赋能与远程指导、残疾预防与家庭教育和康复6个领域,全面的功能和需求评估、整体教育与康复方案制定、教育与康复方案实施、动态评估与反馈、总结与转介5个阶段。结论 本研究构建了5阶段家庭早期教育与康复方法体系,为婴幼儿全方位康复提供有效框架。ICF框架为发育障碍婴幼儿早期干预提供了理论与实践指导。
朱晨晨廖思斯潘建明夏币华洪宁杰
关键词:婴幼儿发育障碍家庭教育康复
0~3岁发育障碍婴幼儿家庭早期教育和康复的政策架构与支持系统研究
2025年
目的探讨0~3岁发育障碍婴幼儿家庭早期教育和康复支持系统的政策基础,构建基于《国际功能、残疾和健康分类》(ICF)、融合家庭早期教育和康复服务的全人、全生命周期支持体系,并提出相应的支持体系架构和建构路径以及治理模式。方法分析世界卫生组织儿童康复政策、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残疾儿童早期教育指导、美国《残疾人教育法》、欧盟儿童康复政策和中国残联“十四五”规划等政策文件,研究家庭早期教育和康复的相关政策架构和主要内容,系统分析支持体系的构成、实现路径及治理模式。结果支持系统由早期筛查与评估、家庭教育与家长培训、咨询与个性化教育和康复支持、社区支持与资源整合以及远程数字支持平台构成。提出了构建早期筛查和评估、家庭教育和家长培训、咨询和个性化康复支持、社区支持和资源整合、远程数字支持平台5个系统的实现路径。强调多学科联合、跨部门协同和远程数字平台支持等治理机制,以构建从标准化评估到跨部门联动的连续性服务链的服务支持体系。结论基于ICF模式的全人观和全生命周期发展理念,以及健康服务连续体的指导思想,为0~3岁发育障碍儿童家庭早期教育和康复提供了系统的理论与政策支持。通过多学科联合、跨部门协同以及数字平台应用,构建科学、连续且以儿童为中心的支持系统,不仅有助于早期发现和精准干预,还将推动家庭、社区与专业机构多方协同,实现残疾预防、康复与保健服务的有机融合,进而提升儿童功能和家庭生活质量。
朱晨晨廖思斯刘悦潘建明朱竹林夏币华谢莹
关键词:婴儿发育障碍家庭教育康复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