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陈国辉

作品数:12 被引量:2H指数:1
供职机构:广州美术学院更多>>
相关领域:艺术历史地理文学文化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12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6篇艺术
  • 4篇历史地理
  • 1篇经济管理
  • 1篇电子电信
  • 1篇建筑科学
  • 1篇文化科学
  • 1篇文学

主题

  • 3篇展览
  • 2篇艺术
  • 2篇粤港
  • 2篇粤港两地
  • 2篇书画
  • 2篇全国美展
  • 2篇美展
  • 2篇鉴藏
  • 1篇代表作
  • 1篇地图
  • 1篇雕塑
  • 1篇雕塑化
  • 1篇行商
  • 1篇艺术传播
  • 1篇艺术风格
  • 1篇影响因素
  • 1篇油画
  • 1篇油画创作
  • 1篇语言形态
  • 1篇园林

机构

  • 12篇广州美术学院
  • 1篇广东机电职业...
  • 1篇广东农工商职...
  • 1篇澳门城市大学

作者

  • 12篇陈国辉
  • 1篇林粤湘
  • 1篇李宏
  • 1篇谭天

传媒

  • 4篇书画世界
  • 2篇荣宝斋
  • 2篇美术学报
  • 1篇美术
  • 1篇湖北美术学院...
  • 1篇河北画报
  • 1篇人文天下

年份

  • 1篇2025
  • 2篇2024
  • 4篇2023
  • 3篇2022
  • 1篇2020
  • 1篇2008
12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寄文托赋今章融合——康里巎巎草书代表作研究
2024年
康里巎巎是元代书法大家,其草书风格多样,变化丰富,颇具特色。本文以康里巎巎草书作品的诗文内容和书风特色为研究对象,对其草书代表作品《李白〈古风〉诗卷》《柳宗元〈梓人传〉卷》《柳宗元〈谪龙说〉卷》和《屈原〈渔父辞〉册》的内容、技法、结字、美学进行剖析,深入阐述其草书寄文托赋、今章融合的艺术风格。
陈国辉陈定俏
关键词:草书
潘飞声与清末民初粤港两地书画家的酬唱、鉴藏、交谊考辩
2023年
本文旨在通过相关史料挖掘,对《潘兰史独立图》轴背后的潘飞声与清末民初粤港商地书画家的酬唱、鉴藏、交谊的历史细节加以考辩,以期呈现香港文人书画圈的交谊网络,更为丰富地折射出清末民初粤港两地诗文绘画风气的移植、交流与互动。
陈国辉
关键词:酬唱鉴藏
全国美展模式的生成——论1929年教育部第一届全国美展的展览模式被引量:1
2008年
1929年教育部第一次全国美展是中国近代美术史上一件具有划时代意义的盛事。它上承总结了自20世纪初叶以来各种形式规模的美术展览会的经验,下开持续到今天仍生机勃勃的全国美展的先河。重新梳理和研究1929年教育部第一届全国美展,对中国的全国美展模式的生成与发展,进行一种客观的、历史的、准确的描述和评价具有非常重要的价值和意义。
谭天陈国辉
关键词:全国美展展览模式展览规模
『画学不是一件死物』——论高奇峰画学思想与艺术风格
2020年
“岭南三杰”(又称“二高一陈”,即高剑父、高奇峰、陈树人)所处的年代,正值清末民初政治社会变动空前剧烈的时期。他们在辛亥革命期间的一言一行,都是中国知识分子“以天下为己任”的体现。辛亥革命过后,“岭南三杰”也踏上不尽相同的道路,早年追随孙中山革命的“岭南三杰”从政治舞台转向艺术舞台。广东光复后,继而全国光复,高剑父急流勇退,“永不做官”;而高奇峰则“萧然物外,不问政事,益肆力于画”,自设“美学馆”授徒自给,后来在珠江沙头岛筑楼取名“天风楼”,亦有超然物外之致。
陈国辉
关键词:政治舞台清末民初高剑父光复超然物外
革命人道主义精神的控诉——黄新波香港时期版画艺术风格及其成因解析被引量:1
2022年
本文通过分析黄新波香港时期版画作品中革命人道主义精神控诉的艺术风格分析,钩沉其绘画风格生成的社会环境、艺文人际网络、图像借鉴的图像谱系,以期更为清晰地勾勒与呈现黄新波香港时期版画创作的艺术特质与精神风貌。
陈国辉林颖琪
关键词:版画创作艺术风格
20世纪三四十年代中国画家在英属马来亚的美术展览及其接受
2025年
本文结合萨义德的“旅行理论”对20世纪三四十年代中国画家在英属马来亚的美术展览及其接受语境钩沉与分析,同时剖析其价值与意义。进而指出,中国画家在英属马来亚举办展览,不仅是艺术上的交流,更是文化认同和情感认同的传递。英属马来亚华人社群对展览的支持不仅显示了他们对母国文化的认同,也体现了他们对抗日战争的支持和对中国民族精神的坚守。在展览活动中,中国画家和英属马来亚华人艺术家社群形成了一种共同体验和共同目标,不仅加强了两地艺术家之间的联系和认同,还可能对身份认同和权力关系产生积极影响,促进了英属马来亚华人社群的凝聚力和团结性。
陈国辉林粤湘
关键词:艺术传播
“新工笔”创作的文化视域、语言形态及方法论
2023年
“新工笔”,作为一种近年来水墨领域变革的艺术现象的概念指称,随着相关的展览、批评、出版、拍卖、学术研讨会等艺术活动的推广而逐渐被大家熟悉与接受。但是,对于“新工笔”创作的问题与情境,学术界似乎仍然谈得还不够透彻,有些问题仍值得反思。本文将从文化视域、语言形态及方法论来分析“新工笔”创作的思想观念与语言变革等相关问题,以期能获取新的对话资源与启发。
陈国辉杨艺帆
关键词:文化视域语言形态方法论
基于GAN的特定剪纸艺术的智能生成方法
2024年
剪纸艺术是一种具有深厚文化底蕴和广泛群众基础的民间艺术形式,其独特的艺术魅力和广泛的应用价值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然而,传统的剪纸艺术创作过程往往依赖艺术家的手工制作,不仅耗时且对艺术家的技能要求较高。因此,如何实现特定剪纸艺术的智能生成,提高剪纸艺术的创作效率和作品质量成为当前亟待解决的问题。近年来,随着深度学习和生成对抗网络(GAN)等技术的不断发展,计算机生成艺术作品的能力得到极大的提升,GAN作为一种生成模型,其生成的图像具有较高的质量和真实性,为特定剪纸艺术的智能生成提供新的解决方案。通过对GAN的分析,提出一种基于GAN的特定剪纸艺术智能生成方法。在预处理阶段,将剪纸艺术转化为适合GAN处理的图像数据集,接着利用GAN的生成能力,对预处理后的图像数据进行训练和生成,最后通过后处理阶段,将生成的剪纸艺术进行优化和调整,得到符合特定要求的剪纸艺术品。
谢莉莉陈国辉
关键词:剪纸艺术
中南美术专科学校时期油画创作的苏联影响因素之接受研究
2023年
中南美专时期的油画创作在吸收和发扬延安文艺精神传统的同时,主要借鉴苏联的美术创作体系。本文通过搜集中南美术专科学校时期教师们油画创作对苏联影响因素之接受路径、接受风格等史料,试图钩沉和分析其面貌、特色以及价值所在,乃至进一步挖掘其对当代广美油画教学与创作的经验意义。
陈国辉
关键词:油画创作
基于地图分析视角下广州十三行潘家园林的演变史考
2022年
本文以地图为媒介分析广州十三行首富潘家园林的发展演变历史,考辨不同时期的园林形态发展面貌和所遭遇到的误读与破坏,从而寻找到修复历史场景的依据所在,为广州城市历史片区的还原和整体保护提供相应的历史参考与图像佐证。
李宏陈国辉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