邹伟红
- 作品数:9 被引量:8H指数:1
- 供职机构:广东省人民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广东省医学科学技术研究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电气工程更多>>
- 危重症患儿亚低温治疗的护理对策及安全性评价
- 目的 探讨重症患儿亚低温治疗常见问题护理策略及安全性评价.方法 回顾性分析广东省人民医院2010年7月-2015年3月实施亚低温治疗的危重症患儿共28例,男18例,女10例,年龄5个月~14岁.病毒性脑炎15例,心肺复苏...
- 陈佩玲申叶林昌艳军李泉铮邹伟红詹淑清郭予雄
- PICU患儿早期肠内营养支持耐受性评估及针对性护理干预的效果分析
- 2025年
- 目的:分析儿童重症监护病房(PICU)患儿早期肠内营养支持耐受性,并评估针对性护理干预的效果。方法:选择2022年1月1日至2023年12月31日广东省人民医院PICU收治的68例重症患儿,倾向性评分(1∶1)匹配后将患儿分为对照组(34例,常规早期肠内营养支持护理)和观察组(34例,早期肠内营养支持耐受性评估+针对性护理干预),对比两组营养达标率、营养指标以及喂养不耐受发生率。结果:干预后,观察组营养达标率97.06%,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6.4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两组血清总蛋白(TP)、白蛋白(ALB)、血红蛋白(Hb)和体质指数(BMI)均较干预前升高,且观察组较对照组更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喂养不耐受发生率8.82%,显著低于对照组的55.8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PICU患儿接受早期肠内营养支持耐受性评估和针对性护理干预效果显著,可改善营养指标,提高营养达标率,降低喂养不耐受发生率,值得临床推广。
- 胡颖梅陈佩玲刘冬丽邹伟红郭予雄
- 关键词:儿童重症监护病房早期肠内营养支持耐受性针对性护理干预
- 一种一次性双负压抗反流吸痰内胆及其吸痰装置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一次性双负压抗反流吸痰内胆及其吸痰装置,其中吸痰内胆包括吸痰内胆本体、两个具有抗反流作用的吸入口、一个负压口、第一吸引连接管、第二吸引连接管、第三吸引连接管;所述的吸入口、负压口设置在吸痰内胆本体的腔...
- 钟灵秀刘冬丽王江霞陈佩玲邹伟红
- 文献传递
- 危急、重症患儿院际转运529例分析
- 2012年
- 目的:分析、评价院际转运在危重患儿救治中的效果。方法:2009年8月至2011年8月共转运接收危急、重症患儿529例,其中男352例,女177例。年龄2d~15岁,体重2.5~80kg,转运花费时间20~990min,转运医院共104家,病种类型中心血管系统疾病占32.7%,呼吸系统疾病占25%,神经系统疾病占16.3%,传染病占11%,血液系统疾病占3.6%,消化系统疾病占2.5%,多器官功能损害占3.2%,中毒占0.7%,溺水占0.6%,脓毒败血症占0.8%,其他占3.8%。成立专业的转运团队,转运前详尽的评估、转运中重点是维持稳定,有预见性的发现和处理病情变化。结果:本组病例转运中无死亡,住院死亡13例,死亡率2.5%。结论:一套完整的转运系统能保证院际转运的安全,使危重患儿能得到及时有效的救治。
- 昌艳军林晓源申叶林邹伟红
- 关键词:危重患儿
- 一种用于吸痰管路的冲洗固定装置
- 一种用于吸痰管路的冲洗固定装置,包括固定环、主管路、第一支管、第二支管和第三支管;主管路的一端连接有瓶塞穿刺器,主管路的另一端分别连接第一支管、第二支管和第三支管,主管路上设有夹止开关,第一支管、第二支管和第三支管上均设...
- 邹伟红吴美贤庄森培董俊超张雷
- 一次性儿童骨髓留置针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一次性儿童骨髓留置针。本实用新型的一次性儿童骨髓留置针包括穿刺部件以及固定部件;所述穿刺部件包括穿刺针芯以及输液器连接接头,所述固定部件包括固定基体以及固定件,所述穿刺针芯的一端与所述输液器连接接头连...
- 郑贵浪郭予雄陈佩玲邹伟红
- 文献传递
- 危急、重症患儿院际转运529例分析
- 由于诊断、治疗水平的不同,一些危急、重症患儿需要从下级医院转送至上级医院,或从治疗条件不足的医院转送至具备重症监护病房的医院。此类患儿在院际转运过程中,容易因原发疾病本身的进程或转运条件的限制而发生病情的急剧变化,导致病...
- 昌艳军林晓源申叶林邹伟红
- 关键词:重症患儿疾病护理临床疗效
- 文献传递
- 危急、重症患儿院际转运529例分析
- 由于诊断、治疗水平的不同,一些危急、重症患儿需要从下级医院转送至上级医院,或从治疗条件不足的医院转送至具备重症监护病房的医院。此类患儿在院际转运过程中,容易因原发疾病本身的进程或转运条件的限制而发生病情的急剧变化,导致病...
- 昌艳军林晓源申叶林邹伟红
- 关键词:重症患儿患儿家属
- 文献传递
- 28例危重症患儿亚低温治疗的护理被引量:8
- 2016年
- 总结28例危重症患儿亚低温治疗的护理经验。其护理要点:降温期预防寒颤,控制体温,防止体温波动过大;亚低温维持期,做好肺部感染、压疮、电解质紊乱等并发症观察及护理;复温期严格控制体温上升速度,防止复温性休克发生。28例患儿在亚低温治疗过程中,并发寒颤5例,电解质紊乱6例,压疮1例,呼吸抑制1例,肺部感染1例。1例患儿家属要求出院放弃亚低温治疗,27例患儿顺利完成亚低温治疗,病情好转。
- 陈佩玲昌艳军郭予雄申叶林邹伟红钟月梅詹淑清
- 关键词:亚低温治疗危重症患儿护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