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春艳
- 作品数:6 被引量:8H指数:2
- 供职机构:唐山市丰南区医院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抗氧化应激在脓毒症肾损伤中的干预作用相关研究
- 佟苏东李秋梅周春艳史国辉
- 课题针对抗氧化应激药物对于脓毒症急性肾损伤的作用,采用盲肠结扎穿刺法复制大鼠脓毒症肾损伤模型,通过测定肾组织MDA含量、SOD活力及肌酐变化等指标来观察氧化应激在脓毒性肾损伤的作用,并观察抗氧化应激药物对肾脏的保护作用。...
- 关键词:
- 关键词:脓毒症肾损伤药物治疗
- 重组人脑利钠肽在急性广泛前壁心肌梗死介入术后的研究
- 2022年
- 研究分析在急性广泛前壁心肌梗死介入术后采取重组人脑利钠肽(rhBNP)的应用效果。方法 本次研究选取我院接受急性广泛前壁心肌梗死介入术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研究的起始时间、终止时间分别在2021年2月、2022年5月,这段时间共收治患者86例,将上述患者以随机数字表法等分为两组,即为观察组(采取rhBNP治疗)与对照组(采取常规西药治疗),每组43例。比较两组的临床疗效。结果 两组的心输出量、LVEDV、LVEF、治疗总有效率、LVESV、hs-CRP、BNP、cTnⅠ、NT-proBNP、miRNA-18a、YKL-40指标水平、不良心血管事件发生率进行对比存在差异,观察组前三项指标高于对照组,而剩余指标则都要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在急性广泛前壁心肌梗死介入术后患者采用rhBNP治疗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有利于患者的术后恢复,推广价值较高。
- 周春艳
- 关键词:重组人脑利钠肽急性广泛前壁心肌梗死临床疗效
- 芪参益气滴丸联合硝普钠对急性心梗PCI术后射血分数保留性心衰的疗效
- 2022年
- 对冠心病PCI术后患者在使用芪参益气滴丸之后,相应的心功能情况、患者营养情况进行观察,同时对存在的机理加以分析。方法 随机选取患者共计80例,并分为两组,一组是治疗组,另一组是对照组。前者治疗采用临床常规治疗,后者在常规治疗上增加口服芪参益气滴丸。观察三个阶段患者心功能情况和患者营养指标:第一阶段,PCI术前;第二阶段,术后24小时;第三阶段,术后6个月。其中患者心功能指标有BNP、LVEDD和LVEF;患者营养指标有RBP、PAB和Hb。结果 在术后6个月阶段,患者心功能指标上,BNP、LVEDD两大指标上观察组相比于术前要低,而比术前高的指标为LVEF,其中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对照组方面比术前低的指标只有BNP;患者营养指标上,相比于术前,包括RBP、Hb和PAB三大指标都较高,其中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至于对照组没有显著营养指标改变。结论 针对冠心病PCI术后患者而言,采用芪参益气滴丸予以治疗,不仅仅有助于患者心功能改善,同时有助于患者营养指标改善。
- 周春艳
- 关键词:芪参益气滴丸营养指标
- 尿毒清联合辛伐他汀治疗慢性肾功能衰竭疗效观察被引量:5
- 2014年
- 目的:研究尿毒清颗粒联合辛伐他汀治疗慢性肾功能衰竭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64例早期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按照1:1比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2例。对照组采用常规疗法进行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应用尿毒清颗粒和辛伐他汀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结果:治疗8周后治疗组Ccr高于对照组,SCr与BUN低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整体治疗效果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早期应用尿毒清联合辛伐他汀对患者进行治疗,可有效逆转肾功能衰减进程,延缓病情进展。
- 周春艳佟苏东
- 关键词:肾功能衰竭清热解毒剂
- 心电图在肺栓塞诊疗中的应用研究
- 2023年
- 评估心电图技术在肺栓塞治疗中的疗效并评估其在临床实践中的重要性。方法从某医院收治的2022年1月至2022年12月肺栓塞病例中抽样98例,将其随机地分割成研究组(49例)和对照组(49例)。,对照组患者采用肺血管造影进行试验,研究者采用心电图进行试验,对比分析2组肺栓塞病人的心电图数据,以评估其心电图诊断准确性,并观察其可能出现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2组患者的诊断准确度均较高,但研究组的准确性更为突出(94.1%),对照组的准确性为87.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不良反应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采用动态心电图诊断急性肺栓塞的诊断正确率高、不良反应少。
- 周春艳
- 关键词:急性肺栓塞动态心电图肺血管造影
- BMI对2型糖尿病患者臂踝脉搏波传导速度的影响被引量:3
- 2018年
- 目的探讨不同体质量指数(BMI)水平对2型糖尿病患者臂踝脉搏波传导速度(baPWV)的影响。方法采用前瞻性队列研究,以参加2010-2011、2012-2013、2014-2015年开滦健康体检且进行baPWV检测的2 524例糖尿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排除50例身高、体质量资料缺失者,最终纳入统计分析的观察对象为2 474例。依据BMI将研究人群分为健康组(BMI<24kg/m^2)、超重组(BMI 24~<28kg/m^2)和肥胖组(BMI≥28kg/m^2),对影响baPWV的相关因素进行多因素线性回归分析及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健康组、超重组、肥胖组的平均baPWV分别为(1 793.24±425.81)、(1 716.21±361.62)、(1 682.59±340.61)cm/s(P<0.01);在校正其他因素后的多元线性回归分析中,BMI与baPWV呈负相关(P<0.01);影响baPWV的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与健康组相比,超重组、肥胖组其OR分别为0.671(95%CI 0.537~0.840)、0.650(95%CI0.490~0.863),各组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在2型糖尿病患者,特别是在男性患者中,随着BMI的升高,baPWV逐渐减少,BMI与baPWV呈负向关联。
- 刘晖安洁刘春红陈朔华杨建松周春艳邓曦东吴寿岭
- 关键词:体质量指数臂踝脉搏波传导速度动脉僵硬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