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秀梅 作品数:5 被引量:44 H指数:4 供职机构: 徐州市传染病医院 更多>> 相关领域: 医药卫生 更多>>
临床药学监护对肝功能损害患者疗效及用药安全性的影响 被引量:10 2019年 目的探讨临床药学监护对肝功能损害患者的临床应用效果以及对用药安全性的影响。方法选择2016年6月至2017年5月在我院治疗的315例肝功能损害患者的临床资料,依据药学监护方式的不同,分为对照组(常规药学监护,158例)与观察组(按照项目流程给予规范药学监护,157例),比较两组肝功能指标[总胆红素(total bilirubin,TBil)、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partate aminotransferase,AST)、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anine transaminase,ALT)]、复诊率与用药依从性。结果两组入院时TBIL、AST、ALT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 >0.05),干预1周后两组TBIL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 >0.05),而在其他时间段各肝功能指标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05);出院后半个月,两组复诊率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 >0.05);出院后3个月与6个月,观察组复诊率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05);出院后半个月,两组用药依从性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 >0.05);出院后3个月与6个月,观察组用药依从性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05)。结论肝功能损害患者在治疗过程中接受临床药学监护,效果显著,可有效保护肝功能,利于提高复诊率以及用药依从性。 史秀梅 胡永领 谢士宁 赵艳艳关键词:临床药学监护 肝功能指标 用药依从性 我院质子泵抑制剂临床应用131例合理性分析 被引量:20 2012年 目的了解该院质子泵抑制剂(PPI)的临床应用情况。方法从该院2011年1~6月病区出院病历中,每个病区每月随机抽取10份病历,共计480份,其中使用PPI病历131份,对病历中PPI适应证描述、给药方案及途径进行回顾性统计与分析。结果 131份病例中用于改善消化道不适最多为58例(44.27%),防治上消化道出血24例(18.32%),预防应激性溃疡13例(9.92%),预防激素引起溃疡10例(7.63%),未明确描述26例(19.85%)。157种给药方案中,仅有9种方案采用了口服给药,分别为"奥美拉唑20mg,qd,po"2种,"奥美拉唑20mg,bid,po"4种,"奥美拉唑20mg,tid,po"3种。其余148种方案均采用注射给药,采用最多的3种方案分别为"注射用奥美拉唑60mg,qd"占35.67%,"注射用奥美拉唑40mg,qd"占19.11%,"注射用奥美拉唑60mg,bid"占13.38%。结论该院使用PPI存在不合理用药现象,临床使用应严格掌握用药指征及用法、用量,避免无适应证及超剂量使用。 史秀梅关键词:质子泵抑制剂 合理用药 肝功能损害患者临床药学服务模式的探索及效果评价 被引量:9 2018年 目的观察肝功能损害患者临床药学服务模式的效果,探索药学服务路径。方法选取我院2016年6月-2017年5月收治的315例肝功能损害患者,按照患者入院时间,将2016年6月-2016年11月158例入院者纳入对照组,将2016年12月-2017年5月157名入院者纳入观察组。观察组患者根据Child-Turcotte-Pugh(CTP)评分对患者进行肝损害分级并给予规范临床药学服务,对照组仅接受常规药学服务,比较两组患者药物药效学、经济学、合理用药、药学服务效果等各项指标,总结临床药学服务模式的实施效果。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8.09%,高于对照组的89.87%;观察组的住院时间、住院总费用、保肝用药费用、用药总费用及用药总费用占住院费用比例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ADR发生率为13.92%,高于观察组的6.37%;观察组药学服务知晓率、依从性、满意度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规范化临床药学服务模式在提高肝功能损害患者治疗效果、降低治疗费用、保证合理用药、提高药学服务效果方面均具有积极意义,可予以优化与推广。 史秀梅 胡永领 梁艳丽 赵艳艳 王洁 谢士宁关键词:肝功能损害 药学服务模式 合理用药 临床药师 某院近年来抗菌药物使用频度与耐药性和病原菌分布情况的相关性分析 被引量:8 2018年 目的分析抗菌药物使用频度(DDDs)与耐药性和病原菌分布情况的相关性。方法收集2015年1月~2017年12月抗菌药物DDDs、病原菌的分布情况及常见病原菌耐药率进行统计分析,抗菌药物DDDs与菌株耐药性的相关性采用Pearson相关性分析。结果 2015年~2017年期间我院使用排序前十位的抗菌药物为头孢菌素类、喹诺酮类和吡咯类抗真菌药三大类抗菌药;常见革兰阴性菌为大肠埃希菌和肺炎克雷伯菌,其中头孢吡肟、头孢呋辛的DDDs与大肠埃希菌耐药率成正相关(P <0.05);常见革兰阳性菌为表皮葡萄球菌、溶血葡萄球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其中左氧氟沙星的DDDs与溶血葡萄球菌的耐药率呈正相关(P <0.05)。结论抗菌药物DDDs与病原菌耐药性存在一定的相关性,临床上应有计划地、科学地分批、分期替换使用抗菌药物,有效降低耐药菌株的产生。 史秀梅 胡永领 梁艳丽 赵艳艳 王洁 谢士宁关键词:抗菌药物 耐药性 富马酸丙酚替诺福韦治疗慢性乙型肝炎获得病毒学应答后肝纤维化逆转的影响因素 2025年 目的探讨慢性乙型肝炎(CHB)患者接受富马酸丙酚替诺福韦治疗并获得病毒学应答后肝纤维化逆转的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23年11月至2024年2月徐州市传染病医院收治的120例CHB患者病历资料,患者均接受富马酸丙酚替诺福韦治疗12个月。依据肝纤维化是否发生逆转,将120例获得病毒学应答的患者分为肝纤维化逆转组(n=44)、无肝纤维化逆转组(n=76)。比较患者治疗前、治疗3个月后病毒载量、肝功能指标[谷丙转氨酶(ALT)、谷草转氨酶(AST)、总胆红素(TBIL)]、肝纤维化指标[透明质酸(HA)、层粘连蛋白(LN)、Ⅲ型前胶原(PC-Ⅲ)、Ⅳ型胶原(Ⅳ-C)]及肝硬度值变化,比较肝纤维化逆转组、无肝纤维化逆转组患者的病毒载量、肝功能指标及肝硬度值,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经富马酸丙酚替诺福韦治疗并获得病毒学应答的CHB患者肝纤维化逆转的影响因素。结果CHB患者治疗3个月后的HBVDNA、ALT、AST、TBIL、HA、LN、PCⅢ、Ⅳ-C、肝硬度值明显低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性别、年龄、饮酒史、吸烟史及治疗前ALT、AST、TBIL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无肝纤维化逆转组患者的治疗前HBV DNA、肝硬度值明显高于肝纤维化逆转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治疗前HBVDNA、肝硬度值的高水平均是CHB患者接受富马酸丙酚替诺福韦治疗并获得病毒学应答后肝纤维化逆转的影响因素(P<0.05)。结论治疗前HBVDNA、肝硬度值的高水平表达是CHB患者接受富马酸丙酚替诺福韦治疗并获得病毒学应答后肝纤维化逆转的影响因素,在临床应进行早期干预和密切监测,以提高治疗效果并延缓纤维化进展。 李娅敏 吕新蕾 史秀梅 王月云 盛欧 卜高峰 成松 谢士宁关键词:慢性乙型肝炎 病毒学应答 肝纤维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