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文献类型

  • 5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5篇医药卫生

主题

  • 3篇动脉
  • 3篇血压
  • 2篇高血压
  • 2篇冠状
  • 2篇冠状动脉
  • 1篇动脉斑块
  • 1篇动脉疾病
  • 1篇动脉硬化
  • 1篇心病
  • 1篇心脏
  • 1篇心脏重构
  • 1篇血管
  • 1篇血压晨峰
  • 1篇血压正常
  • 1篇血压正常高值
  • 1篇血症
  • 1篇炎性
  • 1篇炎性因子
  • 1篇增厚
  • 1篇正常高值

机构

  • 5篇福建医科大学

作者

  • 5篇李培英
  • 5篇黄馨
  • 4篇吴志坚
  • 3篇郭益红
  • 3篇袁鹏超
  • 3篇沈庆乐
  • 2篇林美明
  • 1篇林裴琦
  • 1篇肖用挑
  • 1篇林闽溪

传媒

  • 1篇心血管康复医...
  • 1篇吉林医学
  • 1篇上海医学
  • 1篇临床合理用药
  • 1篇心血管病防治...

年份

  • 3篇2016
  • 1篇2008
  • 1篇2007
7 条 记 录,以下是 1-5
排序方式:
关于血压正常高值与踝肱脉搏波波速度(baPWV)及人体动脉硬化的探究被引量:1
2016年
目的探究关于血压正常值与踝肱脉搏波波速度(baPWV)以及人体动脉硬化的关系,以供临床参考以及研究。方法本次研究对象从2013年2月-2016年3月于我院进行体检的人员中选取300例,之后根据临床检验后,分为血压理想组(150例)以及血压正常高值组(150例),探究2组受检人员的总胆固醇、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尿酸、C反应蛋白、踝壁指数、颈动脉膜中层厚度、踝肱脉搏波波速度的差异性。结果通过本文研究中可以看出,血压正常高值组的总胆固醇、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尿酸、C反应蛋白、颈动脉膜中层厚度、踝肱脉搏波波速度等指标与血压理想组指标相比较,存在较大差异(P〈0.05),血压正常高值组受检人员的踝壁指数与血压理想组受检人员相比较(P〉0.05)。结论血压正常高值与踝肱脉搏波波速度以及人体动脉硬化具有一定关系,而踝肱脉搏波波速度可以作为人体动脉硬化的一个指标,针对临床检验患者的踝肱脉搏波波速度指标,可以有效评估患者的动脉硬化程度,从而为患者早期疾病进行一定的预防,可应用推广。
郭益红吴志坚李培英黄馨袁鹏超
关键词:血压正常高值
瑞舒伐他汀对轻中度高血压伴高脂血症患者炎性因子及踝臂指数的影响被引量:1
2016年
目的观察瑞舒伐他汀对轻中度高血压伴高脂血症患者炎性因子和踝臂指数的影响。方法将轻中度高血压伴高脂血症患者114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57例。对照组给予常规降压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瑞舒伐他汀治疗。治疗后比较2组患者各项血脂指标、超敏C反应蛋白(hs-CRP)、血压、踝臂指数(ABI)变化以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治疗前2组患者血清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和hs-CRP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患者TC、TG、LDL-C和hs-CRP水平均降低,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2组患者的收缩压、舒张压和ABI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患者的舒张压、收缩压、ABI均改善(P<0.05),但2组间舒张压和收缩压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ABI高于对照组(P<0.05)。2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经过对症治疗以及间断性停药等措施后,2组不良反应均得到有效缓解。结论瑞舒伐他汀治疗高血压伴高脂血症疗效显著,能有效改善患者血脂和血管内皮功能,有效抑制患者的炎性反应和动脉粥样硬化进程,且不会明显增加患者的不良反应,值得临床广泛推广。
郭益红吴志坚李培英黄馨袁鹏超
关键词:瑞舒伐他汀高血压高脂血症炎性因子踝臂指数
高血压患者急性冠状动脉事件与血压晨峰的关联性被引量:1
2016年
目的:探究高血压患者急性冠状动脉事件发生概率和血压晨峰之间的关联性。方法:随机选取收治的血压晨峰数值超过35 mm Hg的高血压患者100例,设为观察组,另选本院同期收治血压晨峰数值低于32.6 mm Hg的高血压患者100例,设为对照组。对两组患者进行平均时间为2年的随访,对比其动态血压参数以及急性冠状动脉事件发生概率。结果:相对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清晨动脉压以及急性冠状动脉事件发生概率等明显高很多,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24 h平均动脉压和清晨脉压相对于对照组患者虽然稍高,但两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高血压患者血压晨峰和急性冠状动脉事件发生概率两者之间呈现出正相关联系,可以视为引发冠状动脉事件的独立高危因素,需要临床高度重视。
郭益红吴志坚李培英沈庆乐黄馨袁鹏超
关键词:高血压急性冠状动脉血压晨峰
冠心病患者颈动脉斑块与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的关系
2008年
目的:探讨老年冠心病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与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FGF)的关系和临床意义。方法:bFGF测定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测定(ELISA)法。结果:bFGF含量:正常对照组(30例)为(247.82±9.45)μg/ml,硬斑组(89例)为(280.74±12.70)μg/ml,较正常对照组显著增加(P<0.05);软斑组(39例)为(317.16±13.42)μg/ml,混合斑块组(25例)为(340.84±11.76μg/ml),较正常对照组均显著增加(P<0.05);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Ⅰ型(38例)为(250.31±11.60)μg/ml,Ⅱ型(80例)为(270.11±13.12)μg/ml,Ⅲ型(10例)为(350.12±14.30)μg/ml,Ⅱ、Ⅲ型的bFGF水平较正常对照组非常显著增加(P均<0.01)。结论:bFGF水平反映老年冠心病的颈动脉粥样硬化程度,有一定参考价值。
沈庆乐李培英林闽溪林裴琦肖用挑林美明黄馨
关键词: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老年人冠状动脉疾病
高血压病患者血清基质金属蛋白酶-1、3、9水平的变化与心脏重构的关系
2007年
目的旨在探讨基质金属蛋白酶(MMP)-1、3、9在高血压病患者心脏重构中的变化及两者的关系.方法选择50例住院的高血压患者,男42岁,女8例,平均年龄为(68±6)岁。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检测MMP-1、3、9水平。对照组20例,平均年龄为(59±4)岁,均为排除心、脑、肝、肾、糖尿病等疾患的健康人。结果对照组MMP-1、3、9分别为(119.4±10.2)、(66.12±7.9)、(45.9±10.2) ng/mL,室间隔厚(IVS)<11 mm者分别为(145.6±9.1)、(84.1±9.0)、(57.7±7.8) ng/mL,IVS>11 mm者分别为(164.7±6.4)、(132.4±8.3)、(66.3±9.1) ng/mL,室间隔增厚者MMP-1、3、9水平均高于对照组(P值均<0.05),IVS>11 mm者MMP-1、3、9水平均高于IVS<11 mm者。结论MMP-1在正常血管壁不表达,其主要作用是降解细胞外基质中Ⅰ型和Ⅲ型胶原,在心脏重构中起重要作用。MMP-3能激活其他MMPs,在细胞外基质降解中发挥关键作用。MMP-9是明胶酶的一种,参与了人类各种生理病理过程。
沈庆乐李培英张存琪黄馨吴志坚林美明
关键词:心脏重构室间隔增厚正常血管生理病理明胶酶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