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张萌

作品数:1 被引量:1H指数:1
供职机构:北京大学化学与分子工程学院化学生物学系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理学更多>>

文献类型

  • 1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篇理学

主题

  • 1篇蛋白
  • 1篇蛋白-蛋白相...
  • 1篇蛋白相互作用
  • 1篇探针
  • 1篇相互作用
  • 1篇交联
  • 1篇光交联
  • 1篇非天然氨基酸
  • 1篇分子
  • 1篇分子伴侣

机构

  • 1篇北京大学
  • 1篇北京分子科学...

作者

  • 1篇刘君
  • 1篇陈鹏
  • 1篇张萌

传媒

  • 1篇中国科学:化...

年份

  • 1篇2012
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
排序方式:
利用光交联探针研究pH值调控的蛋白-蛋白相互作用被引量:1
2012年
pH值是几乎影响到所有蛋白质分子表面电荷分布和相关结构变化的关键因素,许多蛋白质分子之间的相互作用也受到pH值的调控.近年来,基于非天然氨基酸的光交联探针被广泛应用于捕捉活细胞内的蛋白-蛋白相互作用.然而,由于环境pH值的改变往往导致蛋白质分子结构、带电性质的显著变化,因此现有的非天然氨基酸光交联探针难以实现在极端pH值条件下对相互作用的蛋白质分子的捕获和研究.本文将介绍本课题组新近发展的基于烷基双吖丙啶活性基团的非天然氨基酸光交联探针-DIZPK,通过这一探针,我们成功捕获到大肠杆菌中一种重要的酸性分子伴侣HdeA在膜间质内酸性胁迫过程中的作用对象.在捕获到的HdeA底物中,我们发现了两个膜间质中重要的分子伴侣蛋白:DegP和SurA.通过实验我们证明了在酸性胁迫条件下,DegP和SurA能够被HdeA保护不形成聚集体,并进而在随后的回复中性过程中能够协助HdeA对其他底物进行重折叠.这种不依赖于ATP的分子伴侣间协作模式可能起到了帮助肠道型细菌抵抗酸性胁迫的功能.基于上述实验结果,我们提出了一个"分子伴侣协同作用"的模型,用以阐释细菌利用抗酸性分子伴侣提高其在酸胁迫下逃逸的机理.推而广之,在原核和真核细胞中定点引入高可适性的非天然氨基酸光交联探针可广泛适用于在活体内探测众多的由pH值调控的蛋白-蛋白相互作用.
刘君张萌陈鹏
关键词:非天然氨基酸蛋白相互作用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