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允
- 作品数:7 被引量:20H指数:3
- 供职机构:新昌县人民医院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决策树模型在肛肠外科患者中医药治疗管理中的应用
- 2022年
- 目的:分析决策树模型在肛肠外科患者中医药治疗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随机选择医院2021年1月至2022年1月收治的110例需要应用中医药治疗的肛肠外科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均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5例。对照组患者中医药治疗期间予以常规治疗管理,观察组患者中医药治疗期间应用决策树模型进行治疗管理。观察两组患者管理前后的临床治疗管理质量,比较两组患者管理后的治疗效果、康复情况、满意度。结果:管理前两组患者在风险评估、病证诊断、方药配伍、预后评估等方面的评分比较差异不显著(P>0.05),管理后观察组患者在风险评估、病证诊断、方药配伍、预后评估等方面的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的疼痛持续时间、水肿消退时间、创面愈合时间、住院时间等,均显著短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在风险管理、细节管理、疼痛管理、康复管理等方面的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决策树模型在当下中医药领域中具有良好的应用效果,不仅对提升临床治疗管理质量以及治疗效果具有积极作用,而且还可以进一步加快患者康复进程,提高其临床治疗管理满意度。
- 陈文山钱峻陈允赵甜甜
- 关键词:决策树模型中医药治疗
- 中医扩肛加激素注射治疗痔术后瘢痕性肛管狭窄的临床研究被引量:1
- 2015年
- 目的:探讨中医扩肛加激素注射治疗痔术后瘢痕性肛管狭窄的临床效果。方法:将收治的环状混合痔术后瘢痕性肛管狭窄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研究1组、研究2组及对照组,其中研究1组和研究2组均采用中医扩肛加激素注射治疗,而对照组则仅给予中医扩肛治疗,比较3组患者的临床症状评分结果差异。结果:对照组患者在术后1个月、术后2个月的肛门直径均较本组治疗前明显下降,而研究1组、研究2组的肛门直径则与治疗前比较无明显差异;另外,在术后2个月对照组的肛门直径较研究1组、研究2组明显下降,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3.21、3.10、3.69,P<0.05)。研究1组、研究2组及对照组患者在术后1个月、术后2个月的症状总积分均较本组治疗前明显改善,而其中研究组1组和研究2组在术后2个月的改善程度明显优于对照组,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5.69、8.11,P<0.05)。研究1组、研究2组及对照组患者在术后1个月、术后2个月的排便困难、排泄物直径、坠痛、排便时间等症状积分均较本组治疗前明显改善,而其中研究组1组和研究2组在术后2个月的改善程度明显优于对照组,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10.32、11.52、7.82、5.69、6.21、6.34、4.58、4.49,P<0.05)。结论:中医扩肛法联合复方倍他米松注射液注射治疗具有明显的减轻环状混合痔术后瘢痕性肛管狭窄的形成,具有良好的临床防治效果。
- 钱峻刘纪炎陈允孙锞
- 关键词:激素
- 消肿止痒方熏洗对促进肛瘘术后创口愈合的临床研究
- 2023年
- 分析消肿止痒方熏洗对促进肛瘘术后创口愈合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本院普外肛肠科于2021年3月-2023年2月收治的100例肛瘘手术患者,随机纳入A组、B组,每组50例。A组术后予以消肿止痒方熏洗,B组术后不用任何洗剂。对比2组的临床指标(创面渗液天数、住院天数、创面愈合天数)、疼痛程度(VAS得分)、创面面积、创口愈合率、创面分泌物情况(少量、中等、大量)。结果 A组创面渗液天数、住院天数、创面愈合天数均短于B组,P<0.05;A组术后各时间点的VAS得分低于B组,P<0.05;A组术后各时间点的创面面积小于B组,P<0.0;A组术后第14、21、28天的创口愈合率均高于B组,P<0.05;创面分泌物情况中,A组少量的构成比高于B组,P<0.05。结论 消肿止痒方熏洗在肛瘘术后创口愈合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显著,可减轻患者术后疼痛,促进创面愈合,减短患者病程,且能提高创口愈合率,减少创面分泌物,值得推广、应用。
- 赵甜甜陈允
- 关键词:熏洗肛瘘创口愈合
- 不同术式对Ⅲ-Ⅳ度痔疮的临床疗效及促炎因子变化分析被引量:9
- 2017年
- 目的分析不同术式对Ⅲ~Ⅳ度痔疮的临床疗效及促炎因子变化情况。方法从本院选取447例重度痔疮患者,并按照治疗方法将其分为治疗组(PPH)223例和对照组(外剥内扎术)224例,分析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及血清促炎因子含量变化情况。结果治疗组围术期各项指标及治疗有效率均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分析,在肛周红肿及术后出血方面,有统计学差异(P<0.05),而在吻合口缩窄及尿潴留方面无差异(P>0.05);两组患者术前血清促炎因子IL-6、IL-1及TNF-α水平比较均无统计学差异(>0.05),而治疗组患者术后血清促炎因子IL-6、IL-1及TNF-α水平均低于对照组,均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PPH在治疗重度痔疮患者中优于外剥内扎术。
- 陈允钱峻
- 关键词:重度痔疮吻合器痔上黏膜环切术促炎因子
- 分时挂线与传统挂线治疗肛周脓肿的疗效评估被引量:4
- 2017年
- 目的探究分时挂线与传统挂线方式治疗肛周脓肿的疗效。方法选取2014年3月至2016年9月在本院行肛周脓肿手术治疗的患者150例,随机分为实验组72例和对照组78例。对照组为传统的一期挂线引流方式,实验组为拔除引流管后再挂浮线,两组手术方式相同。术后2月对两组患者进行电话随访,并运用统计学软件分析对比两组在治疗效果、并发症发生率及预后方面的差异。结果实验组治疗总有效率为88.9%,对照组为79.5%,两组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实验组的住院时间(16.9+1.8天)及脓腔愈合时间(27.2+5.6天)均短于对照组(23.1+2.5天,38.9+6.3天),且实验组VAS疼痛量表评分(2.47+0.35)低于对照组(6.13+0.29),均有统计学差异(P<0.05);实验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分时挂线与传统Ⅰ期挂线方式在肛周脓肿的治疗效果上无明显差异,但分时挂线并发症发生率较低且预后较好,值得临床推广。
- 陈文山孙锞陈允
- 关键词:肛周脓肿并发症
- Ki-67、AE1/AE3、p53在结直肠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被引量:5
- 2023年
- 目的探讨Ki-67、AE1/AE3、p53在结直肠癌(CRC)患者癌组织中的表达、临床意义及相关性研究。方法收集2021年1月至2022年6月于本院手术治疗的76例CRC患者癌组织标本,选取同病例癌旁组织标本作为对照。免疫组化法检测组织标本中Ki-67、AE1/AE3、p53表达水平,分析三种蛋白表达水平与CRC临床病理学参数之间的关系及CRC患者癌组织中三种蛋白表达之间的相关性。结果CRC患者癌组织中Ki-67、AE1/AE3、p53表达阳性率显著高于癌旁组织,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CRC患者癌组织中Ki-67、AE1/AE3、p53阳性表达与淋巴结是否存在转移、病理分化程度、TNM分期及浸润深度之间存在相关性(P<0.05),同时Ki-67和AE1/AE3阳性表达还与肿瘤直径之间存在相关性(P<0.05)。CRC患者癌组织中Ki-67表达与AE1/AE3和p53表达呈正相关(rs=0.591、0.334,P<0.05);AE1/AE3表达和p53表达也呈正相关(rs=0.441,P<0.05)。结论CRC患者Ki-67、AE1/AE3、p53阳性表达水平与淋巴结是否转移、病理分化程度、TNM分期及浸润深度之间有关,且三者之间具有相关性。随CRC患者病情发展,这些指标出现异常表达,为结直肠癌的临床诊断和治疗提供一定的理论参考。
- 陈允陈文山
- 关键词:结直肠癌KI-67蛋白P53基因
- 直肠癌患者分别行经肛门局部切除和经腹直肠癌根治性手术治疗的效果观察被引量:1
- 2019年
- 文章对125例直肠癌患者分别行经肛门局部切除和经腹直肠癌根治性手术治疗,分析两种手术方法治疗距肛缘小于8 cm的T1期直肠癌患者术后整体临床疗效。结果显示,肛门局部切除术治疗距肛缘小于8 cm的T1期直肠癌,基本可以达到经腹直肠癌根治性切除术治疗后的效果,并且在对患者性功能、排便功能的术后影响方面,肛门局部切除术干扰更小。
- 陈允陈文山
- 关键词:直肠癌经肛门局部切除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