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磊
- 作品数:5 被引量:21H指数:1
- 供职机构:太仓市第一人民医院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Oxford第三代单髁系统治疗单纯膝关节内侧间室骨关节炎患者的初期疗效
- 2016年
- 目的:探讨采用膝关节单髁置换系统(UKA)治疗单纯膝关节内侧间室骨关节炎患者的初期临床疗效,为临床治疗单纯膝关节内侧间室骨关节炎方案选择提供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采用膝关节单髁置换系统治疗单纯膝关节内侧间室骨关节炎患者23例(23膝)。对所有患者进行随访,分别从手术切口长度、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疼痛(VAS评分)、术后首次直腿抬高时间、平均住院天数,术后1年膝关节活动度(ROM),术后1年及末次随访HSS评分进行分析。结果:所有患者均获完整随访。无1例患者出现感染、血管神经损伤、术后衬垫脱位等并发症。1例术后1个月因骨水泥松动行全膝关节翻修术,2例报告膝关节残余疼痛,不剧烈可耐受。经统计学分析,相比于全膝关节表面置换文献报道,本组患者在手术切口长度、术中出血量、术后VAS评分、首次直腿抬高时间及平均住院天数等方面具有显著优势。结论:膝关节单髁置换系统只重建病变的间室、保留正常的间室和正常的韧带结构,具有创伤小,术后恢复快,患者满意度高等优点,对于经严格选择的膝关节单间室骨关节炎患者其初期疗效优于全膝关节表面置换。
- 王磊沈伟中蒋忠骆园
- 关键词:关节成型术全膝关节表面置换
- 胫骨结节楔形截骨在复杂初次膝关节置换中的应用被引量:1
- 2016年
- 目的 探讨胫骨结节楔形截骨技术在膝关节僵直患者行初次膝关节表面置换术中的应用,分析其临床疗效及手术技巧,为临床手术方案选择提供参考。方法 2005年5月至2014年10月太仓市第一人民医院及苏州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共采用膝关节表面置换治疗膝关节僵直患者23例23膝,其中男8例,女15例;年龄52~75岁,平均62岁。从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ue scale,VAS)、膝关节功能评分(knee society score,KSS)及膝关节活动度(range of motion,ROM)方面进行评价。结果 所有患者手术顺利,未发生感染、血管神经损伤、骨折不愈合等并发症。所有患者均获随访,随访时间12~45个月,平均35个月,截骨处均于5个月内愈合。VAS评分由术前平均(5.25±1.56)分(4~8分)降低至术后(1.26±0.64)分(0~4分),KSS评分由术前平均(42.76±7.80)分(35~56分)提高到术后(90.05±17.24)分(67~92分),膝关节活动度由术前(52.36±24.45)°(15°~80°)改善为末次随访(90.15±17.56)°(60°~110°)。结论 胫骨结节截骨技术是一种增加膝关节暴露安全有效的方法,楔形截骨可以分散螺钉承载的应力,在截骨块断端间给予持续动力加压,增加截骨块愈合概率,纠正下肢力线,取得满意的临床疗效。
- 王磊沈伟中蒋忠孙俊英骆园
- 关键词:膝关节僵直人工膝关节置换
- 胫骨结节楔形截骨技术在膝关节强直患者初次膝关节置换术中的应用
- [目的]探讨胫骨结节楔形截骨技术在膝关节强直患者行初次膝关节表面置换术中的应用,分析其临床疗效及手术技巧,为临床手术方案选择提供参考.[方法] 2005年5月~2014年10月太仓市第一人民医院及苏州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共采...
- 骆园沈伟中蒋忠王磊
- 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围手术期治疗策略被引量:20
- 2013年
- 目的探讨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围手术期治疗策略。方法回顾性分析351例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探讨围手术期术前准备、麻醉方式、手术方式及术后处理对预后的影响。结果 351例均安全度过手术,仅1例术后死于广泛心肌梗死,术后并发症较少。结论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麻醉和手术的耐受性下降,手术风险较大。术前准备充分、尽早手术、采用合理的麻醉方式及微创手术、精心护理能减少并发症及降低手术风险。
- 蒋忠沙蕉王磊赵秀华杨昀
- 关键词:老年人股骨粗隆间骨折围手术期外科手术
- PFNA治疗不同AO分型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围手术期隐性失血的差异
- 2018年
- 目的探讨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PFNA)治疗不同AO分型股骨粗隆间骨折中患者围手术期隐性失血的差异。方法选取2014年1月—2016年3月就诊于该院行PFNA治疗的80例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按AO分型分为两组,A1型组35例,A2型组45例。比较两组隐性失血量、围术期指标和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A1组隐性失血量为(281.3±37.4)mL,A2型组隐性失血量为(356.8±43.2)m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1型组术中出血量、输血量及首次下地时间等围术期指标均优于A2型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1型组褥疮、下肢深静脉血栓、坠积性肺炎、泌尿系感染、切口愈合不良等发生率与A2型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1型组并发症总发生率低于A2型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PFNA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时隐性失血不容忽视,与A2型骨折患者相比,A1型骨折患者的隐性失血量较低且术中输血量少、恢复快、并发症少。
- 唐伟华倪昀皓王磊陈俊峰
- 关键词: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