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德生
- 作品数:7 被引量:13H指数:2
- 供职机构:内蒙古民族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内蒙古自治区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森林脑炎患者医院感染危险因素调查分析被引量:1
- 2014年
- 目的探讨森林脑炎患者发生医院感染的危险因素,为有效防范森林脑炎患者院内感染的发生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540例森林脑炎住院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将发生院内感染的患者作为观察组,按1∶1的比例选择同期内未发生院内感染的森林脑炎患者作为对照组,对影响因素进行相关变量的单因素分析和多因素的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 540例森林脑炎患者发生院内感染48例,感染率8.89%;感染部位为呼吸道感染占72.91%,泌尿系感染占18.75%,菌血症占6.25%;logistic回归显示年龄大于或等于40岁、住院天数大于或等于4周、呼吸机使用、泌尿系插管、动静脉置管、ICU住院天数大于或等于7d、抗菌药物使用天数(≥7d)以及抗菌药物联用等均为森林脑炎患者发生院内感染的危险因素(P<0.05)。结论森林脑炎患者较易发生院内感染,医院应根据其危险因素采取针对性的预防控制措施。
- 史瑀李泽文穆金智殷翠香陆德生
- 关键词:森林脑炎医院感染
- 基于质谱的代谢组学在病毒性疾病相关研究中的应用
- 2020年
- 随着代谢组学及其相关技术的发展,关于代谢组学研究的范围愈发广泛,同时关于病毒性疾病代谢组学相关研究愈发兴起。一些学者应用质谱技术研究HIV、慢性肝炎和病毒性肺炎等病毒性疾病的代谢组学时发现机体产生一些特异性代谢产物,这些代谢产物对疾病的发生、发展起到预判和疗效监测作用,可为疾病研究提供新的思路。本文现就质谱在HIV、慢性肝炎、人乳头瘤病毒和病毒性肺炎代谢组学研究中的应用进行综述。
- 陆德生杜彦丹
- 关键词:代谢组学质谱病毒性疾病代谢产物
- 液质联用技术在蜱传脑炎代谢组学的应用研究
- 目的:探讨液质联用技术检测蜱传脑炎(TBE)患者外周血清代谢物,寻找特征代谢物作为TBE患者早期筛查、诊断检测指标。了解特征代谢物的代谢通路信息。 方法:选取30例内蒙古林业总医院的TBE患者作为实验组,30例同期健康...
- 陆德生
- 关键词:蜱传脑炎疾病诊断代谢组学生物标志物
- 文献传递
- 森林脑炎血清代谢组学研究及特征代谢物筛选
- 2023年
- 目的采用超高效液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UPLC-MS)检测森林脑炎(TBE)患者外周血清,筛选得到特征性代谢物,用于TBE患者早期筛查和诊断试验。方法采用UPLC-MS平台,对2018年4—12月内蒙古林业总医院神经内科住院的30例TBE患者及30例同期体检健康者进行对比分析,结合多元统计分析方法筛选与鉴定特征代谢标志物,统计分析所得特征代谢物对TBE的诊断效能。结果共筛选出47种代谢离子,最终鉴定出12种特征代谢物,共有5种特征代谢物表达下降,其中3种代谢物区分效能较高,另有7种表达上升、其中6种区分效能较高。结论利用UPLC-MS技术平台检测TBE患者血清特征代谢物是一种有效的方法,其确定的植物鞘胺醇、前列腺素E2乙醇酰胺、胆固醇硫酸盐3种特征代谢物或可成为TBE前期筛查、诊断的检测标准。
- 欧乐平陆德生杜彦丹
- 关键词:森林脑炎代谢组学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
- Snail基因甲基化与TGFβ1诱导前列腺癌细胞发生EMT的相关性研究被引量:7
- 2019年
- 目的探讨Snail基因甲基化与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诱导前列腺癌细胞上皮间质转化(EMT)过程的相关性。方法TGFβ1诱导前列腺癌PC3、DU145细胞,通过细胞形态、划痕及侵袭实验筛选EMT明显的细胞系;利用Westernblot、RT PCR技术检测该细胞系EMT时相关Marker表达的变化,确定EMT过程中的决定性转录因子;沉默组蛋白去甲基化酶KDM4A的表达,观察前列腺癌细胞形态学及转录因子Snail表达的变化;收集前列腺良性增生组织(对照组)及Gleason分级四级以上的前列腺癌组织(实验组)各60例,检测Snail、E cadherin和Vimentin的表达。结果细胞形态学变化、划痕及侵袭实验证明TGFβ1诱导后前列腺癌细胞PC3具有明显的迁移及侵袭能力;Westernblot、RT PCR实验表明PC3细胞EMT时E cadherin表达下调,Snail1和Vimentin表达上调,其中Snail1变化最为明显。免疫组化结果显示对照组E cadherin细胞膜表达强阳性,Vimentin、Snail细胞质表达弱阳性;实验组E cadherin细胞膜表达弱阳性,Vimentin、Snail细胞质表达强阳性。沉默KDM4A表达,PC3细胞由间质转变为上皮形态,Snail1表达上调。结论Snail1甲基化富集程度改变与TGFβ1诱导前列腺癌细胞上皮间质转化相关。
- 杜彦丹牛艺卿郑海军王晓艳姜玉海陈海秋李寅雁孙刚李春雨陆德生孙辉
- 关键词:前列腺癌TGFΒ1SNAIL1
- 基于质谱技术对森林脑炎患者血清代谢组学的研究被引量:3
- 2022年
- 目的利用代谢组学技术对森林脑炎致病机制进行可视化分析,寻找与疾病发生发展相关的生物标志物。方法利用高效液相色谱-四级杆飞行时间质谱(UPLC-QTOF-MS)技术,对59例森林脑炎患者与39例健康人群进行对比分析,结合多元统计分析方法进行标志物筛选。结果共筛选得到144种差异代谢物,通过代谢通路富集分析发现,差异代谢物覆盖了多种氨基酸通路,以及多个脂类相关的代谢通路包括脂蛋白生物合成、花生四烯酸生物合成、白三烯生物合成。结论质谱技术联合多元统计方法可用于疾病病程生物标志物的挖掘,为后续疾病的诊断及预后提供了理论基础。
- 王晓艳李翔肖翔陆德生张仕华杜彦丹
- 关键词:森林脑炎代谢组学
- 2014-2016年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细菌耐药趋势分析被引量:2
- 2017年
- 目的通过了解2014-2016年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s)细菌耐药性发展趋势,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2016年该院临床分离的884株产ESBLs细菌对各类抗菌药物的耐药趋势。结果分离出的8 848株多重耐药菌依次为产ESBLs大肠埃希菌占58.3%,产ESBLs肺炎克雷伯菌32.4%,产ESBLs奇异变形菌占7%,产ESBLs产酸克雷伯菌占2.4%。药敏结果显示,产ESBLs大肠埃希菌对哌拉西林/他唑巴坦和头孢哌酮/舒巴坦的耐药性明显下降;对头孢哌酮的耐药性明显上升,产ESBLs肺炎克雷伯菌对庆大霉素的耐药性明显下降,产ESBLs奇异变形菌,对喹诺酮类的耐药性呈明显下降,产ESBLs产酸克雷伯菌对各类抗菌药物的耐药性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医院应严格根据微生物室的细菌耐药性监测结果合理选用抗菌药物,加强病原菌耐药性监测,采取相应措施控制耐药菌株的传播。
- 殷翠香史瑀陆德生
- 关键词:多重耐药菌耐药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