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熊昕

作品数:6 被引量:27H指数:3
供职机构:郴州市第一人民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湖南省医药卫生科研计划课题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6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6篇医药卫生

主题

  • 3篇新生儿
  • 3篇早产
  • 3篇早产儿
  • 3篇产儿
  • 2篇代谢
  • 2篇糖皮质
  • 2篇糖皮质激素
  • 2篇糖皮质激素性
  • 2篇糖皮质激素性...
  • 2篇糖皮质激素性...
  • 2篇皮质
  • 2篇皮质激素
  • 2篇激素
  • 2篇激素性
  • 2篇骨代谢
  • 2篇骨密度
  • 2篇骨质
  • 2篇骨质疏松
  • 2篇骨质疏松症
  • 1篇代谢指标

机构

  • 6篇郴州市第一人...
  • 1篇南华大学
  • 1篇郴州市第三人...

作者

  • 6篇熊昕
  • 3篇谭若锟
  • 1篇阳睿
  • 1篇龚晓琴
  • 1篇侯彰华
  • 1篇欧阳向东
  • 1篇李芬
  • 1篇刘海峰

传媒

  • 2篇中华内分泌外...
  • 1篇山东医药
  • 1篇现代生物医学...
  • 1篇湘南学院学报...
  • 1篇医学信息(中...

年份

  • 1篇2025
  • 1篇2024
  • 1篇2023
  • 1篇2021
  • 1篇2020
  • 1篇2011
6 条 记 录,以下是 1-6
排序方式:
静脉营养在早产儿中的应用被引量:4
2011年
目的:探讨静脉营养在早产儿应用中的临床意义。方法:将60例早产儿分为两组,治疗组是使用静脉营养治疗的早产儿;对照组未使用静脉营养的早产儿。结果:胃肠道外营养组出院前体重增长、病程较对照组有明显增加。结论:早产儿予以静脉营养有较重要的临床意义。
阳睿熊昕
关键词:胃肠道外营养脂肪乳剂新生儿早产儿
糖皮质激素性骨质疏松症患儿骨代谢水平与维生素D和维生素K水平的关系研究
2025年
目的研究糖皮质激素性骨质疏松症(GIOP)患儿骨代谢水平与维生素D和维生素K水平的关系。方法选取2022年10月至2024年12月湖南省郴州市第一人民医院新生儿科收治的120例GIOP患儿(GIOP组)及同期接受糖皮质激素治疗但无骨质疏松患儿(对照组)为研究对象,测定两组骨密度(BMD)、骨代谢生化指标及血清25-羟基维生素D[25(OH)D]、维生素K1(VitK1)、维生素K2(VitK2)水平,对比不同25(OH)D、VitK1、VitK2水平的GIOP患儿BMD及骨代谢指标并分析其相关性,多元线性回归分析影响GIOP患儿BMD低的独立因素。结果GIOP组BMD、血清25(OH)D、VitK1、VitK2水平较对照组更低(t=33.03、42.22、65.30、86.16,P<0.05),而Ⅰ型原胶原N-端前肽(PⅠNP)、β胶原降解产物(β-CTX)、骨钙素N端中分子片段(N-MID)水平较对照组更高(t=17.98、34.78、2.58,P<0.05);不同维生素D、K水平GIOP患儿VitK1、VitK2、BMD、PⅠNP、β-CTX、N-MID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54.31、36.77、82.32、32.40、22.80、5.23,P<0.05),其中维生素D、K缺乏的患儿BMD最低,PⅠNP、β-CTX、N-MID水平最高;GIOP患儿25(OH)D、VitK1、VitK2水平与BMD呈正相关(r=0.54、0.39、0.47,P<0.05),而与PⅠNP、β-CTX、N-MID呈负相关(r=-0.43、-0.34、-0.38、-0.39、-0.45、-0.44、-0.29、-0.32、-0.51,P<0.05);25(OH)D、VitK1、VitK2为GIOP患儿BMD低的保护因素(t=-2.76、-2.55、-3.51,P<0.05),PⅠNP、β-CTX、N-MID、激素使用时间为危险因素(t=2.48、2.19、2.22、2.06,P<0.05)。结论GIOP患儿骨代谢水平与维生素D和维生素K水平有密切关系,随维生素D和维生素K水平下降,其BMD降低更明显,因此应及时合理地为此类患儿补充维生素D、维生素K。
熊昕李芬陈礼娟谭若锟谢志慧
关键词:糖皮质激素性骨质疏松症骨代谢维生素D维生素K
骨硬素启动子甲基化与儿童糖皮质激素性骨质疏松症的相关性研究被引量:1
2024年
目的探究骨硬素(sclerostin,SOST)启动子甲基化与儿童糖皮质激素性骨质疏松症(glucocorticoid induce-dosteoporosis,GIOP)的相关性。方法选择湖南省郴州市第一人民医院北院儿童医院收治的儿童GIOP的患者(66例)作为观察组,同时选择应用糖皮质激素治疗但骨量处于正常范围的患儿作为对照组(72例),对比所有患儿的一般资料,并通过腰椎定量计算机断层扫描(quantitative computed tomography,QCT)对计算机断层扫描(computed tomography,CT)采集的数据处理进行骨密度检测,通过生化分析仪检测骨代谢相关指标的水平;通过荧光定量PCR检测SOST的mRNA表达,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SOST蛋白含量的表达;通过甲基化特异聚合酶链反应(methylation specific 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MSP)检测SOST基因启动子甲基化状态,对比并分析影响GIOP的危险因素并评估各指标对GIOP患儿的诊疗价值。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中儿童的激素应用时间与激素当前剂量的水平均较高,同时其骨代谢指标β-胶原降解产物(β-collagen degradation product,β-CTX)(t=9.87,P<0.01)、I型胶原氨基端延长肽(typeⅠprocollagenamino-terminal peptide,P1NP)(t=16.09,P<0.001)、骨桥蛋白(osteopontin,OPN)(t=21.32,P<0.001)、N端骨钙素(N-MID)(t=15.21,P<0.01)表达水平显著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而在骨密度方面,观察组患儿的相关水平较低(t=22.49,P<0.001),同时其SOST mRNA(t=9.48,P<0.01)及蛋白含量(t=7.70,P<0.01)的表达显著下调,且观察组患儿SOST呈现甲基化状态。Pearson分析结果显示,观察组患儿血清SOST蛋白含量水平与β-CTX(r=-0.16,P=0.012)、P1NP(r=-0.35,P=0.021)、OPN(r=-0.25,P=0.043)、N-MID(r=-0.09,P=0.036)水平呈现负相关性,同时由Logistic回归分析可知P1NP(SE=0.35,P<0.001)、OPN(SE=0.37,P<0.001)和SOST(SE=0.33,P<0.001)高表达是影响儿童GIOP发生的危险因素,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结果显示SOST的曲线下面积为0.874(95%CI:0.824~0.934),灵敏
胡欣陈礼娟谭若锟熊昕
关键词:甲基化状态骨密度检测骨代谢指标糖皮质激素性骨质疏松症
不同喂养策略对极低出生体重早产儿近期临床结局的影响被引量:3
2023年
目的探讨不同喂养策略对极低出生体重早产儿近期临床结局的影响,为早产儿喂养选取最优方案提供依据。方法选择郴州市第一人民医院新生儿重症监护室收治的极低出生体重早产儿144例为研究对象,根据家属母乳喂养意愿及母亲疾病情况将早产儿分成母乳喂养组和配方奶喂养组,并根据家属喂养愿意进一步分为母乳缓慢喂养组(n=49)、母乳快速喂养组(n=29)、配方奶缓慢喂养组(n=42)、配方奶快速喂养组(n=24)。比较四组喂养指标、早产儿并发症和生长发育指标。结果与缓慢喂养组比较,快速喂养组达到全肠道喂养时间、肠外营养时间更短,胃肠外营养相关胆汁淤积发生率、晚发败血症发生率更低(P<0.05);配方奶喂养组比母乳喂养组喂养不耐受发生率更高(P<0.05)。四组新生儿恢复出生体重日龄、新生儿坏死性小肠结肠炎(≥2期)发生率、住院期间生长发育指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极低出生体重早产儿采用母乳快速喂养可以缩短达到全肠道喂养及肠外营养使用的时间,降低胃肠外营养相关胆汁淤积、喂养不耐受及晚发败血症的发生率,同时并不增加新生儿坏死性小肠结肠炎的发病率,有利于改善极低出生体重早产儿的近期结局。
陈礼娟熊昕侯彰华龚晓琴
关键词:肠内营养极低出生体重儿新生儿坏死性小肠结肠炎
腺苷蛋氨酸联合白蛋白治疗新生儿黄疸的临床疗效及对血清γ-谷氨酰转移酶、胰岛素样生长因子水平的影响被引量:10
2020年
目的:探讨腺苷蛋氨酸联合白蛋白治疗新生儿黄疸的临床疗效及对患儿血清γ-谷氨酰转移酶、胰岛素样生长因子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2017年3月至2019年3月我院收治的203例新生儿黄疸患儿,按照随机数表法分为观察组(n=105)和对照组(n=98)。对照组采用白蛋白治疗,观察组采用腺苷蛋氨酸联合白蛋白治疗。观察及对比两组治疗疗效,黄疸消退时间及黄疸指数水平,治疗前后胆红素各项指标、γ-谷氨酰转移酶、胰岛素样生长因子、转铁蛋白水平的变化。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92.38%(97/105) vs. 80.61%(79/98)](P<0.05);黄疸消退时间及黄疸指数水平均显著低于对照组[(4.15±0.82) d vs.(5.31±0.92) d,(56.02±7.36)μmol/L vs.(82.86±9.32)μmol/L](P<0.05);间接胆红素、结合胆红素、总胆红素水平均显著低于对照组[(108.75±6.21) d vs.(146.03±7.32) d,(7.49±0.85)μmol/L vs.(9.57±1.02)μmol/L,(117.80±6.52)μmol/L vs.(151.09±8.34)μmol/L](P<0.05);γ-谷氨酰转移酶、胰岛素样生长因子均显著低于对照组[(56.01±6.45) U/L vs.(89.56±10.73) U/L,(19.30±2.17) ng/L vs 26.78±3.67) ng/L](P<0.05);而转铁蛋白水平均显著高于对照组[(1.96±0.27)g/L vs.(1.60±0.24)g/L](P<0.05)。结论:腺苷蛋氨酸联合白蛋白治疗新生儿黄疸的临床疗效显著优于单用白蛋白治疗,其可有效改善患儿的黄疸临床症状,降低血清胆红素、γ-谷氨酰转移酶、胰岛素样生长因子水平。
熊昕谭若琨刘海峰李丽霞陈礼娟
关键词:腺苷蛋氨酸白蛋白新生儿黄疸Γ-谷氨酰转移酶
接受布地奈德雾化吸入治疗的支气管肺发育不良早产儿骨密度变化观察被引量:9
2021年
目的观察布地奈德雾化吸入治疗对支气管肺发育不良(Bronchopulmonarydysplasia,BPD)早产儿骨密度(Bone mineral density,BMD)的影响。方法BPD早产儿222例,其中胎龄24^(+1)~28周59例、胎龄28^(+1)~32周者173例,胎龄24^(+1)~28周患儿分为治疗A组32例与对照A组17例,胎龄28^(+1)~32周的患儿分为治疗B组97例、对照B组。治疗组(治疗A、B组)出生即刻采用雾化吸入布地奈德混悬液,0.5 mg/次,2次/天,15分钟/次。对照组(对照A、B组)进行对症治疗。分别于治疗4、8、12周时采用超声骨质测定仪测量患儿左足跟部BMD(BMD4、BMD8、BMD12)。结果与BMD4比较,治疗组(治疗A、B组)及对照组(对照A、B组)BMD8、BMD12升高(P<0.05),与BMD8比较,治疗组(治疗A、B组)与对照组(对照A、B组)BMD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治疗A、B组)中治疗时长<2周与≥2周者BMD12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布地奈德雾化吸入治疗对BPD早产儿部BMD没有影响。
熊昕谭若锟陈礼娟欧阳向东
关键词:骨密度早产儿支气管肺发育不良布地奈德雾化吸入疗法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