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建松
- 作品数:53 被引量:344H指数:13
- 供职机构:西南林业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云南省教育厅科学研究基金国家科技攻关计划云南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建筑科学生物学天文地球更多>>
- 永平城市林木树冠覆盖与热环境相关性研究
- 2025年
- 基于遥感影像数据解译土地覆盖类型,通过地表温度反演获得研究区地表温度,采用样方法获取群落特征信息,以特大和巨大林木树冠斑块的面积、周长和形状指数作为自变量,降温率为因变量,进行Pearson相关性分析和回归分析,探究永平县城市林木树冠覆盖与热环境的相关性。结果表明:研究区不透水面面积>林木树冠覆盖面积>水体面积>裸土地面积>农田面积,不透水面占整个研究区面积的67.89%,林木树冠覆盖占20.39%,面积较大的林木树冠覆盖主要分布在附属绿地和防护绿地,公园绿地的林木树冠覆盖面积相对较小。地表温度随林木树冠覆盖斑块特征变化,面积的改变对地表温度的影响较大,小型斑块面积小但数量多且连接聚集程度高,同样能够影响地表温度。林木树冠覆盖在密集建筑中表现低温,水体呈稳定低温状态,表明林木树冠覆盖与水体均具有良好的降温作用。群落特征的降温效果表现为乔-草>乔-灌-草>乔-灌植被型,常绿>落叶树种,植被结构占比平均的群落具有更好的降温效益。林木树冠覆盖与热环境的相关性存在季节差异,相关性权重秋季>夏季>春季>冬季,林木树冠覆盖斑块特征与降温率的相关性表现为面积>周长≈形状指数。在城市建设过程中可以优先考虑优化城区滨河绿地,增加滨河绿地林木树冠覆盖的面积,补植高大乔木,注重树种调控,从而改善城市热环境。
- 杨嘉绮彭建松符盟可凯勒
- 关键词:树冠热环境树种
- 腾冲市中心城区生态空间网络构建被引量:6
- 2021年
- 城镇化进程不断加快,导致景观斑块日益破碎化,生态网络构建能改善斑块间的景观连通性,对保护生态环境、提升生态系统服务功能具有重要意义。以腾冲市中心城区为例,运用形态学空间格局分析方法(MSPA)和景观连通性指数识别生态源地,基于ArcGIS软件最小成本距离模型(MCR)构建研究区潜在生态廊道,利用重力模型判断廊道的重要性。1)结合MSPA与景观连通性分析,将得到的斑块重要性(dPC)值>1排序前12的斑块作为重要生态源地,增强了源斑块选择的科学性,避免以往人为选择的主观性;2)基于ArcGIS软件MCR模型生成66条潜在生态廊道,定量分析物种于多斑块间迁移的最佳路径;3)利用重力模型定量评价源斑块间的相互作用力,科学判断重要廊道(强度>300)、一般廊道,分析斑块间生态廊道的重要性,最终得到研究区生态网络。通过结合多种方法来进行分析研究,以期为景观破碎化地区构建生态空间网络提供理论参考和科学依据。
- 代继平朱坤周天宇彭建松
- 关键词:生态网络中心城区
- 曲靖市森林生态系统固碳释氧的生态效益被引量:16
- 2022年
- 为探索曲靖市森林生态系统的固碳释氧生态效益。根据2016年云南省曲靖市森林资源二类清查数据,采用材积源生物量方法以及碳税法和造氧成本法,对高原山地城市曲靖市森林生态系统的固碳释氧生态效益及价值进行评估。计算树种之间的平均生物量范围为9.35~73.13 t/hm^(2),净生产力为3.29~19.49 t/(hm^(2)·a),单位面积柳杉(Cryptomeria fortunei)固碳释氧能力最强,柏木(Cupressus funebris)固碳释氧能力最弱,云南松(Pinus yunnanensis)、华山松(Pinus armandii)等乡土树种生物量与生产力最高,远离城区的宣威市和会泽县森林生态系统的固碳释氧价值量最大。曲靖市森林生态系统固碳总量为542.42×10^(4)t/a;价值量为65.09×10^(8)元/a;释放氧气总量为1452.15×1010^(4)t/a;价值量为145.21×10^(8)元/a;全市森林生态系统固碳释氧总量1994.57×1010^(4)t/a;总价值为210.30×10^(8)元/a;占曲靖市GDP总量的7.97%。森林生态系统固碳释氧总价值和GDP占比远高于同类型其他城市。
- 朱坤彭建松张文莉黄丽李晓红代继平
- 关键词:森林生态系统固碳释氧生态价值
- 林木树冠覆盖与热环境动态变化及相关性
- 2025年
- 【目的】树冠覆盖对区域热环境有显著缓解作用,揭示树冠覆盖对热环境的调节机制,为研究区绿地结构优化提供数据支撑和理论参考。【方法】以昆明市呈贡区为研究对象,基于2014—2023年多时期卫星和遥感影像数据,运用多尺度分割和辐射传输方程法等方法,分析树冠覆盖与地表温度的时空演变特征,并定量研究两者间的相关性。【结果】1)2014—2023年,研究区林木树冠覆盖斑块中巨型斑块面积最大,树冠覆盖面积总体增长11.07 km^(2),其中2020年树冠覆盖面积最小、斑块数量最多、破碎化程度最高;2)近10年来呈贡区平均温度呈“先降后升”趋势,次高温和高温长期占据主导,2017—2020年变化最显著,平均温度上升2.32℃,近年来热环境虽有所改善,但高温区域仍占较大比例,需优化绿地布局以缓解热环境;3)林木树冠覆盖和热环境的主轴始终保持在东北-西南方向,且方向变化不显著,空间格局呈放射状分布,热环境平均中心整体向西南方向发生迁移;4)研究区树冠覆盖斑块与降温率显著正相关,相关性表现为面积>形状指数>周长,降温效果表现为形状指数>周长>面积;斑块降温效果存在明显阈值效应,即面积>20 hm^(2)、周长>40 km或形状指数>1.7时,降温效果显著减弱。【结论】近10年来,研究区树冠覆盖斑块的破碎化程度呈现明显波动,平均温度呈“先降后升”趋势,树冠覆盖的空间格局呈现“核心区集聚强化”的变化模式,增加树冠覆盖斑块周长和形状指数的降温效果较好。基于研究结果,提出水平结构优化、垂直空间调控及系统协同布局的“三维协同”优化策略,通过多维度协同以提升降温效果,缓解热环境效应。
- 赵奇李松辉彭建松
- 关键词:热环境
- 昆明市水热分异特点与园林树木引种潜力被引量:1
- 2006年
- 通过分析昆明市水分和热量条件的分异特点,结合昆明市园林树木引种实践,论证了昆明市园林树木引种潜力和主要限制因子,提出了昆明市引种园林树木的方法.
- 彭建松肖辉柴勇
- 关键词:园林树木引种水热条件
- 基于城市色彩规划理论的城中村改造研究——以昆明市为例
- 2011年
- 针对当前城中村改造过程中的城市风貌问题,以昆明市为例,应用城市色彩规划理论进行剖析,探讨城中村改造区色彩对城市色彩的影响,提出基于城市色彩意象的城中村改造设计应遵循的途径。
- 樊智丰毕忠松彭建松
- 关键词:城市色彩城中村
- 腾冲市建成区树冠覆盖及其树种多样性分析被引量:5
- 2022年
- 森林城市是城市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载体,而林木树冠覆盖水平和木本植物多样性,反映腾冲市城区森林建设成效。通过对树冠覆盖和树种多样性的探讨,以期为腾冲市城市森林建设提供有益借鉴。以2019年Google Earth全色历史影像为基础,利用e Cognition 9.0软件解译,结合多尺度分割算法和最邻近分类法处理。计算其树冠覆盖率及其他土地类型比例,按照随机抽样原则,通过实地调查,选取94个样地。结果表明,腾冲市建成区林木树冠覆盖面积11.01 km^(2),林木树冠覆盖率为38.90%,腾冲市建成区潜在树冠覆盖面积为3.17 km^(2),能达到的树冠覆盖率最大理论值为51.10%,各斑块之间进行有机衔接,形成森林生态网络体系,木本植物39科、83属、117种,香樟(Cinnamomum bodinieri)优势明显,腾冲市树种数量之间存在明显差异。木本植物多样性水平较高,大科对该区系的构建起重要作用,属种系数70.94%,为极高属系数。腾冲市建成区绿地是以乔灌为主的森林景观,绿地空间利用比较充分。主城区生境较为简单,高树种多样性可能是近些年来腾冲市森林城市建设的结果,进一步说明城市森林建成对城市实现绿色可持续发展起到积极作用。
- 朱坤代继平彭建松颜麟陈思瑞刘云侠
- 关键词:植物多样性建成区
- 昆明市城市道路绿化中植物多样性现状及评价被引量:27
- 2002年
- 实地调查昆明市北片区的 1 1条道路和 2座立交桥绿地 ,通过对其植物物种丰富度和组成分析 ,物种出现频率比较 ,常绿植物、乡土植物多样性比较 ,植物观赏性状多样性分析 ,探讨了昆明市道路绿化中的植物多样性问题 ,对其不足之处提出了改进建议 .
- 林萍彭建松普晓兰马建武
- 关键词:城市道路绿化植物多样性
- 基于景观格局的石林彝族自治县景观生态风险评价被引量:1
- 2024年
- 基于石林彝族自治县2000—2020年遥感影像,利用ENVI、ArcGIS以及Fragstats4景观分析软件对研究区景观结构的组成及转变进行量化处理,建立石林县生态风险评价体系。结果表明:1)耕地占石林县总面积的50%以上,2000—2020年耕地面积减少27.51 km^(2),不透水面面积增加41.60 km^(2),林地、草地面积变化不活跃,但在2010—2020年呈下降趋势。2)20年间石林县综合生态风险变化较为剧烈,风险指数在2010年达到峰值(0.3129),其中水体景观作为高危风险景观,其指数在2010年高达2.3793;耕地作为石林县对景观生态影响最大的因子,其贡献权重高达52%。3)由于强烈的人类活动,研究区以高生态风险区为主,占研究区总面积的66.5%。总之,整个研究期间,石林彝族自治县的生态环境呈现局部改善和部分退化并存的状态,景观生态安全呈现较好的趋势,建议从调节当地产业结构入手,针对不同风险区制定相应措施,妥善处理生态保护与经济建设之间的关系。
- 苗雪金京冷从斌陈鑫可凯勒彭建松
- 关键词:土地利用生态风险
- 西藏色季拉山种子植物区系分析被引量:27
- 2003年
- 色季拉山有种子植物1391种,隶属于491属,103科。其中裸子植物3科,9属,16种;被子植物100科,482属,1375种。色季拉山种子植物属的区系成分以温带成分为主,达324属,占总属数的73 4%,在植物区系的组成中居重要位置。种的区系成分以中国特有种占比例最大(573种,占总种数的41 49%),它们多是构成色季拉山优势植被类型的建群种和优势种的主要成分。类平均聚类分析表明,色季拉山种子植物区系与纬度偏北的太白山、中条山、太行山和太岳山植物区系比较接近,与纬度相近的庐山、木林子、神农架等植物区系差异较大。
- 柴勇彭建松张国学
- 关键词:色季拉山种子植物区系分析温带植被类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