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吴志东

作品数:6 被引量:30H指数:3
供职机构:广州开发区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广州开发区科技计划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6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6篇医药卫生

主题

  • 2篇临床免疫
  • 2篇抗体
  • 2篇病变
  • 2篇病毒
  • 1篇蛋白抗体
  • 1篇液基薄层
  • 1篇液基薄层细胞
  • 1篇液基薄层细胞...
  • 1篇乙型
  • 1篇乙型肝炎
  • 1篇乙型肝炎病毒
  • 1篇乙型肝炎病毒...
  • 1篇阴道
  • 1篇阴道镜
  • 1篇阴道镜检
  • 1篇阴道镜检查
  • 1篇上皮
  • 1篇上皮内
  • 1篇年龄
  • 1篇年龄段

机构

  • 6篇广州开发区医...
  • 2篇中山大学孙逸...

作者

  • 6篇吴志东
  • 2篇肖亮博
  • 2篇黄彩凤
  • 2篇吴振勇
  • 1篇方伟祯
  • 1篇强瑞雪
  • 1篇丁睿
  • 1篇朱海勇
  • 1篇麦娣
  • 1篇郑戈
  • 1篇温丽娟

传媒

  • 2篇深圳中西医结...
  • 1篇国际医药卫生...
  • 1篇中国实用医药
  • 1篇中国当代医药
  • 1篇医学检验与临...

年份

  • 1篇2020
  • 3篇2019
  • 1篇2018
  • 1篇2014
6 条 记 录,以下是 1-6
排序方式:
临床免疫检验质量控制的相关性措施对检验结果准确性和可靠性的影响被引量:16
2018年
目的探讨临床免疫检验质量控制的相关性措施对检验结果准确性和可靠性的影响。方法 112例进行治疗的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成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56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方式进行血液样本检测,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加强对临床免疫检验质量控制,比较两组患者质量控制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质量控制总有效率为98.21%,明显高于对照组的57.14%,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加强临床免疫检验质量控制有助于提升检验质量的有效性,值得临床推广。
吴志东丁睿
HPV E6/E7 mRNA检测在ASC-US患者分层处理中的应用研究被引量:1
2014年
目的 探讨HPV E6/E7 mRNA检测在意义不明确的宫颈不典型鳞状上皮细胞(ASC-US)患者分层处理中的应用.方法 对312例薄层液基细胞学检查结果为ASC-US的患者进行HPV E6/E7mRNA检测.结合病理诊断资料,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312例患者中,上皮细胞正常或炎症样变211例(67.63%),其中HPVE6/E7mRNA阳性率为43.40%(92/211);低度鳞状上皮内病变(LSIL)66例(21.15%),其中HPV E6/E7 mRNA阳性率为71.21% (47/66);高度鳞状上皮内病变(HSIL)35例(11.22%),其中HPV E6/E7 mRNA阳性率为91.18% (32/35).HPV E6/E7 mRNA对LSIL/HSIL的诊断敏感性为78.22%,特异性为56.40%,阳性预测值为46.20%,阴性预测值为84.40%.结论 HPV E6/E7 mRNA检测可以应用于ASC-US患者分层处理,避免对宫颈高度病变的漏诊.
吴志东
关键词:E6E7ASC-US鳞状上皮内病变
甲状腺功能5项检测结果分析与意义
2019年
目的:研究甲状腺功能5项检测结果的分析与意义。方法:纳入2017年1月至6月广州开发区医院确诊为甲状腺疾病患者112例,根据患者的疾病类型,将患者分为甲退组(甲状腺功能减退,n=56)、甲亢组(甲状腺功能亢进,n=56),同时,纳入56例同时间段在本院进行体检且结果显示健康的体检者作为对照组,对所有组别均进行甲状腺5项检测,研究检测结果对临床疾病诊断的意义。结果:甲减组与对照组:甲减组患者的抗甲状腺球蛋白抗体(A–TG)、抗甲状腺过氧化物酶抗体(A–TPO)、游离三碘甲状腺原氨酸(FT3)、血清游离甲状腺激素(FT4)水平,均显著低于对照组人群,促甲状腺激素(TSH)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人群,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甲亢组与对照组:甲亢组患者的FT3、FT4、A–TG、A–TPO水平,均显著高于对照组人群,TSH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人群,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对于甲状腺疾病患者的临床诊断以及疾病类型的辨别来说,甲状腺功能5项检测结果有着较好的效果。
吴志东肖亮博朱海勇吉哲茹麦娣陈敏霞
关键词:甲状腺功能抗甲状腺球蛋白抗体抗甲状腺过氧化物酶抗体
不同年龄段儿童呼吸道感染EB病毒IgM抗体与病毒DNA的关系研究被引量:3
2020年
目的:探讨不同年龄段儿童呼吸道感染E B病毒(EBV)IgM抗体与病毒DNA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5月~2019年12月本院180例儿童呼吸道感染患儿的临床资料,均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血清EBVIgM抗体,并经荧光探针P C R法检测EBV-DN A。分析不同年龄段患儿EBVIgM抗体、EBV-DNA检测结果及两种方法关系。结果:180例患儿EB V-DNA检测阳性率45.00%,高于EB VIgM抗体的28.89%(P<0.05);矣1岁、1~3岁患儿EB V-DNA检测阳性率高于EBVIgM抗体(P<0.05);>3~6岁患儿EBVIgM抗体、EBV-DNA阳性率高于矣1岁、1~3岁、6~12岁患儿(P<0.05);Spearson相关性分析显示,EBVIgM抗体、EBV-DNA阳性率呈正相关(P<0.05);EBVIgM抗体、EBV-DNA总符合率为82.78%。结论:3~6岁儿童呼吸道感染患儿EBVIgM抗体、EBV-DNA阳性率相对较高,且EBVIgM抗体、EBV-DNA阳性率呈正相关,两种方法总符合率较高。
吴振勇吴志东肖亮博黄彩凤强瑞雪
关键词:儿童呼吸道感染EBV-DNA年龄段
TCT、HPV-DNA分型联合阴道镜检查在宫颈病变筛查中的应用价值被引量:6
2019年
目的分析液基薄层细胞检测(TCT)、人乳头瘤病毒分型检测(HPV-DNA)联合阴道镜检查对宫颈病变筛查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7年1月~2018年6月我院同时做TCT、HPV-DNA分型和阴道镜检查的70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检查异常者做病理学检查,以病理学结果及分级为诊断结果。结果 700例TCT阳性检出率为17.1%(120例),包括无明确意义的非典型细胞的改变(ASCUS)阳性率为12.7%(89例),低度鳞状上皮内病变(LSIL)阳性率为3.0%(21例),高度鳞状上皮内病变(HSIL)阳性率为1.1%(8例),鳞状细胞癌(SCC)阳性率为0.3%(2例),另外HPV-DNA阳性检出率为7.4%(52例),阴道镜阳性率为9.6%(67例)。其后的病理活检中CINⅠ检出率2.9%(20例),CINⅡ检出率为1.9%(13例),CINⅢ检出率为1.0%(7例),浸润癌检出率为0.6%(4例);HPV-DNA阳性的CINⅠ检出率为2.0%(14例),CINⅡ检出率为1.3%(9例),CINⅢ检出率为0.6%(4例)及浸润癌检出率为0.3%(2例)。TCT、HPV联合阴道镜检查的病理结果准确率高于常规TCT联合HPV检查,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者浸润癌的检测结果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三者中以TCT灵敏度最高,其次为阴道镜,HPV-DNA分型灵敏度最低;以阴道镜特异度最高,其次为HPV-DNA分型,TCT特异度最低。结论TCT、HPV-DNA分型、阴道镜3者联合检查能有效提高宫颈病变阳性检出率,是一种高效的宫颈病变筛查方法 ,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值得推广。
吴志东吴振勇黄彩凤温丽娟郑戈
关键词:液基薄层细胞检测阴道镜检查宫颈病变
乙型肝炎病毒慢性感染的临床免疫学检测的重要性被引量:4
2019年
目的:探讨乙型肝炎病毒慢性感染的临床免疫学检测的重要性。方法:选择2017年1月至2018年1月来广州开发区医院进行乙型肝炎病毒慢性感染治疗的4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列为本研究的观察组。选择同期来广州开发区医院接受健康检查的40例乙型肝炎检查的健康体检者,将其纳入对照组。均给予两组研究对象临床免疫学检测,比较两组研究对象免疫学指标。结果:慢性乙型肝炎、肝细胞癌以及肝硬化患者IL–4、IL–12及干扰素–γ(IFN–γ)水平均高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肝细胞癌患者IL–4高于慢性乙型肝炎及肝硬化患者,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慢性乙型肝炎、肝细胞癌以及肝硬化患者ALT、TBIL浓度均高于对照组,ALB浓度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的ALT明显高于肝硬化和肝细胞癌患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肝细胞癌患者的ALT明显高于肝硬化患者,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但TBIL、ALB浓度与肝硬化患者无显著性差异,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加强对乙型肝炎病毒慢性感染患者的免疫学检测,其有助于反应出患者肝损伤程度,为临床检验以及判断患者乙型肝炎疾病提供参考依据。
吴志东方伟祯
关键词:乙型肝炎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