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秦燕

作品数:51 被引量:639H指数:13
供职机构:中国地质科学院矿产资源研究所更多>>
发文基金:中国地质调查局地质调查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央级公益性科研院所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更多>>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理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化学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39篇期刊文章
  • 6篇专利
  • 4篇会议论文
  • 2篇学位论文

领域

  • 40篇天文地球
  • 6篇理学
  • 3篇环境科学与工...
  • 2篇化学工程
  • 1篇农业科学

主题

  • 29篇同位素
  • 18篇矿床
  • 14篇氧同位素
  • 13篇成矿
  • 7篇地质
  • 7篇找矿
  • 7篇同位素组成
  • 6篇地球化
  • 6篇地球化学
  • 6篇锆石
  • 5篇盐矿
  • 5篇盐矿床
  • 5篇锂矿
  • 5篇钨矿
  • 5篇硝酸盐
  • 5篇硝酸盐矿床
  • 5篇裂解
  • 4篇定年
  • 4篇气体
  • 4篇锆石SHRI...

机构

  • 49篇中国地质科学...
  • 10篇中国地质大学...
  • 7篇宜昌地质矿产...
  • 5篇安徽省地质调...
  • 5篇东华理工大学
  • 4篇长安大学
  • 3篇国家地质实验...
  • 3篇四川省地质矿...
  • 2篇成都理工大学
  • 2篇国土资源部
  • 2篇合肥工业大学
  • 2篇河北地质大学
  • 2篇广西壮族自治...
  • 1篇安徽工业经济...
  • 1篇桂林理工大学
  • 1篇中国科学院
  • 1篇中国石油天然...
  • 1篇四川省地质调...
  • 1篇广东省大宝山...
  • 1篇湖南省地质矿...

作者

  • 51篇秦燕
  • 26篇王登红
  • 21篇李延河
  • 17篇侯可军
  • 10篇范昌福
  • 10篇王成辉
  • 10篇胡斌
  • 6篇高建飞
  • 5篇王岩
  • 5篇梅玉萍
  • 5篇陈郑辉
  • 4篇万德芳
  • 4篇吴礼彬
  • 4篇于扬
  • 4篇黄凡
  • 4篇刘锋
  • 3篇李建康
  • 3篇田世洪
  • 3篇刘善宝
  • 3篇应立娟

传媒

  • 10篇岩矿测试
  • 6篇地质学报
  • 6篇矿床地质
  • 5篇地球学报
  • 3篇中国地质
  • 3篇地学前缘
  • 2篇地质论评
  • 2篇大地构造与成...
  • 1篇中国科技成果
  • 1篇中国科学:地...
  • 1篇中国地质学会...

年份

  • 3篇2025
  • 6篇2024
  • 3篇2023
  • 1篇2022
  • 2篇2021
  • 5篇2020
  • 3篇2019
  • 4篇2015
  • 3篇2014
  • 1篇2013
  • 7篇2012
  • 1篇2011
  • 6篇2010
  • 2篇2009
  • 3篇2008
  • 1篇2007
5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采矿废石中重金属元素在表生条件下的淋滤迁移
本文工作以凤凰山铜矿田药园山矿床的采矿废石为主要研究对象,通过动态淋滤实验探索表生环境下重金属的淋滤迁移的影响因素,分析重金属在采矿废石中的迁移转化特性.动态淋滤实验考查了重金属从采矿废石中淋出的浓度与淋溶液的pH值以及...
秦燕
关键词:采矿废石重金属元素
文献传递
Fe同位素的MC-ICP-MS测试方法被引量:10
2012年
过渡族元素同位素研究是新兴的研究领域和国际研究前沿,是同位素地球化学研究的热点。本研究利用Neptune型多接收等离子质谱(MC-ICP-MS),采用标准-样品-标准交叉校正和以Cu为内标的方法对仪器的质量歧视进行校正,对浓度效应、基质效应、干扰元素扣除和测试的长期重现性进行了检验,建立了高精度的Fe同位素测试技术。这两种校正方法对实验室标准HSPIFe在一段时间内δ56Fe和δ57Fe的测试结果分别为0.08‰(2SD)和0.14‰(2SD)分析精度达到国际同类实验室水平,测试结果在误差范围内与文献值完全一致。
侯可军秦燕李延河
关键词:FE同位素MC-ICP-MS基质效应
一种微量硝酸盐样品的氮氧同位素测量装置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微量硝酸盐样品的氮氧同位素测量装置。包括:自动进样器、气体预浓缩装置、色谱柱和质谱仪;所述气体预浓缩装置包括:第一冷阱、第二冷阱、第三冷阱、第四冷阱和六通阀;第一冷阱和第二冷阱串联,第二冷阱连接六通阀...
秦燕范昌福胡斌李延河 田有荣
文献传递
新疆吐-哈地区硝酸盐矿床氮、氧同位素组成特征及成矿机制被引量:5
2012年
新疆吐-哈地区硝酸盐矿床是新近发现的资源量达到2.5亿吨的世界第二大硝酸盐矿床.但吐-哈地区硝酸盐矿床的研究程度很低,关于矿床的成因还存在很大争论.本文利用新建立的硝酸盐氮、氧同位素分析方法,对吐-哈地区库姆塔格、小草湖等六个典型硝酸盐矿床的氮、氧同位素组成进行了系统测定.结果表明吐-哈地区硝酸盐矿床的δ15NAir值变化范围很大,为0.7‰~27.6‰,但集中分布在2‰~6‰之间,与大气及大气成因硝酸盐的氮同位素组成相近;δ18OV-SMOW值异常高,为35.4‰~47.9‰,与微生物形成的硝酸盐的氧同位素组成明显不同,而与大气成因硝酸盐的δ18O值相似.综合硝酸盐的氮、氧同位素组成特征提出新疆吐-哈地区硝酸盐矿床中的硝酸盐主要来源于大气成因硝酸盐气溶胶.大气成因硝酸盐是普遍存在,但只有在气候长期极度干旱,生物活动极其微弱的条件下才能富集形成硝酸盐矿床.结合地质背景提出了不同类型硝酸盐矿床的形成机制.
秦燕李延河刘锋侯可军万德芳张成
关键词:硝酸盐矿床
新疆吐哈地区气溶胶的氮氧同位素组成及硝酸盐矿床成因的指示意义
<正>随着同位素地球化学的发展,氮、氧同位素开始广泛运用到各个领域。硝酸盐中氮氧同位素组成可以为识别硝酸盐的来源提供直接的手段。在国内,李延河、秦燕等(秦燕等,2008,2012;Li et al.,2010;李延河等,...
秦燕范昌福胡斌李延河
关键词:硝酸盐矿床成矿预测氧同位素氮同位素
文献传递
湖南瑶岗仙钨矿成岩成矿作用年代学研究被引量:58
2009年
湖南瑶岗仙钨矿床位于南岭东西构造带中部,加里东隆起带与印支-燕山凹陷带的交汇部位。区内出露地层有寒武系、泥盆系、石炭系和侏罗系,其中寒武系和泥盆系为含矿的主要层位。矿体赋存于燕山早期花岗岩体内外接触带。笔者在前人对矿床的地质构造、岩石地球化学以及同位素年代学等方面研究的基础上,采用SHRIMP铀-铅、铷-锶等时线和铼-锇等时线定年方法,对瑶岗仙花岗岩体及赋存于岩体内外接触带的黑钨矿-石英脉进行精确定年,获得岩体锆石SHRIMP铀-铅年龄为(170.7±2.2)Ma(置信度95%,n=12,MSWD=1.7),产于岩体外接触带寒武系地层中的黑钨矿-石英脉年龄为(175.8±4.1)Ma(置信度95%,MSWD=0.88),产于岩体内接触带的黑钨矿-石英脉年龄为(156±3)Ma(置信度95%,MSWD=0.20),产于外接触带石英脉中的辉钼矿年龄为(170±5)Ma。测定结果表明,瑶岗仙钨矿床的形成至少经历了两个成矿期,分别对应于J1/J2过渡期与J2/J3过渡期。今后的深部找矿工作尤其是杨梅岭矿段深部应该注意寻找两个时期分别形成的石英脉型和矽卡岩型矿体。
王登红李华芹秦燕梅玉萍陈郑辉屈文俊王彦斌蔡红龚述清何晓平
关键词:成岩成矿作用年代学
安徽青阳百丈岩钨钼矿床成岩成矿年龄测定及地质意义被引量:52
2010年
百丈岩钨钼矿床是在老矿点基础上新查明的中型层控夕卡岩型钨钼矿床。文中对含矿岩体和矿石进行了成岩成矿年龄测定,获得百丈岩细粒花岗岩锆石SHRIMP U-Pb年龄为(130±1.5)Ma(n=14,MSWD=0.69),浸染状辉钼矿Re-Os同位素等时线年龄为(136.3±2.6)Ma(n=5,MSWD=0.64),模式年龄为(133.5±1.9)~(135.6±2.0)Ma。综合区域最新获得的高精度测年数据分析,结果表明,百丈岩钨钼矿床形成于早白垩世,和与之有密切成因关系的花岗岩体成岩是同期的,属于燕山晚期陆壳重熔型花岗质岩浆侵位的产物。
秦燕王登红李延河王克友吴礼彬梅玉萍
关键词:SHRIMPU-PBRE-OS锆石辉钼矿
广西大厂锡多金属矿田深部碳酸盐岩的碳、氧同位素特征及其对于深部找矿的意义被引量:5
2014年
以广西大厂超大型锡多金属矿田深部钻探 ZK39-1钻孔获得的新鲜岩心为研究对象,详细分析了钻遇中下泥盆统灰岩样品的碳、氧同位素组成及矿化元素含量。结果表明,各类样品的δ18OV-SMOW为12.07‰~24.31‰,钻孔深度1000 m以下岩心样品的δ18OV-SMOW明显偏低;δ13CV-PDB为-4.6‰~1.7‰,1000 m以下样品的δ13CV-PDB逐步降低。岩心碳、氧同位素组成负异常的部位同时也出现了矿化元素显著的正异常,由此推测1000 m深度以下存在热液流体活动。研究表明,钻孔岩心碳酸盐岩样品的碳、氧同位素组成的变化规律可以提供蚀变作用及相关流体的重要信息,可作为一种重要的找矿标志,从而为深部找矿勘查提供科学依据。
秦燕王登红梁婷李建康
关键词:氧同位素深部找矿
广东大宝山铜矿Fe-Cu-S同位素特征及其对成因探讨和找矿方向的启示
2025年
经过^(65)年的开发利用和科学研究,关于古生代海底喷流作用是否参与了大宝山铜矿的成矿过程,至今仍存在不同的看法。Fe和Cu同位素是研究成矿过程和示踪物质来源的有效工具。本文通过Fe、Cu和S同位素的分析,探讨了大宝山铜矿的成矿过程及其物质来源。大宝山铜矿δ^(57)Fe和δ^(65)Cu值总体范围分别为0.49‰~0.82‰和1.29‰~0.69‰。绿泥石-绿帘石-阳起石矽卡岩和矽卡岩型铜矿石的δ^(57)Fe值偏低,表明形成矽卡岩的成矿流体相较于围岩富集Fe的轻同位素。大宝山黄铜矿δ^(65)Cu值总体分布范围为1.29‰~0.51‰,变化范围达1.8‰,表明高温成矿过程中铜同位素发生分馏。气液相分离、硫化物从流体中沉淀和流体与大气水的混合共同控制了黄铜矿的铜同位素分馏。铜品位和黄铜矿δ^(65)Cu值表现出空间分带特征,B3、B5线较B0、B9线铜矿化好,与之对应的是,B3、B5线中黄铜矿富轻Cu同位素。空间分带特征结合黄铜矿δ^(65)Cu的最小值(1.29‰)共同指示B5线深部仍有找矿潜力。大宝山铜矿的Fe-Cu-S同位素组成与全球典型斑岩-矽卡岩型铜矿的同位素组成相似,特别是548个样品(本文和前人研究)的硫同位素δ^(34)S值集中变化于2‰~2‰,反映岩浆参与成矿的特点,与喷流沉积型铜矿的硫同位素特征差异显著。
赵晨辉王登红王成辉秦燕赵如意刘武生张熊蒋金昌李挺杰
关键词:FE同位素S同位素矽卡岩型斑岩型
广西大石围天坑中洞洞穴硝石的成因
2025年
我国岩溶洞穴硝石数量多、分布广,是古代采硝制作火药的主要对象,在古代战争和社会发展中发挥了重要作用。虽然岩溶洞穴硝石的开采历史悠久,但研究程度低,成矿机制不明。本文对广西大石围天坑中洞正在形成的洞穴硝石开展野外地质调查和氮、三氧同位素研究。发现中洞下部连接地下暗河,地面和洞壁上发育很多与下部洞穴连通的喷气孔,白色硝石粉末均围绕这些喷气孔集中分布,硝酸盐等气溶胶正从这些气孔中喷发出来。硝石的氮氧同位素具有土壤铵硝化形成硝酸盐的典型特征,提出这些硝酸盐来自地下暗河河水。河水中部分硝酸盐等易溶盐类组分随着河水蒸发进入水汽中以气态形式在洞穴中迁移。该硝石洞由一系列巨大洞厅和狭窄洞道组成,这种天然的多级气体压缩制冷系统是形成洞穴硝石的关键。当溶洞内气流由容积巨大的洞厅进入狭窄的洞道时,压力增大,流速加快,温度升高;相反,当气流穿过狭窄的洞道进入容积巨大的洞厅时,由于压力突然释放,气体温度快速下降,水汽中溶解的硝酸盐等盐类组分逐渐达到过饱和,析出形成盐类气溶胶沉降。盐类饱和析出的先后顺序与其溶解度大小相反,溶解度最小的硫酸盐类首先析出沉降,在洞穴系统下部的洞厅富集;然后是溶解度较大的氯化物类,在中部的洞厅聚集;溶解度最大的硝酸盐类,最后在上部洞厅/洞口聚集成矿。地下暗河与上部洞口的距离越大,洞厅数量越多,不同溶解度的盐类分离得越彻底,形成的硝石品位越高;积累时间越长,形成的洞穴硝石规模越大。
秦燕范昌福李延河刘锋孙鹏程胡斌
关键词:气溶胶
共6页<123456>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