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素华
- 作品数:6 被引量:28H指数:2
- 供职机构:深圳市第三人民医院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超声预测单绒毛膜双羊膜囊双胎选择性宫内生长受限儿妊娠结局被引量:13
- 2013年
- 双胎选择性宫内生长受限(selective intrauterine growthrestriction,sIUGR)发病率约为10%~15%,双胎妊娠中约15%生长受限胎儿突发胎死宫内(intrauterine fetal death,IUFD),另一胎儿如幸存,其神经系统和心血管系统并发症明显增高,约20%合并神经系统后遗症。目前超声多普勒是诊断、监测及预测sIUGR围产儿预后最主要的手段。与IUFD有关的超声指标主要为Ⅱ型,但易出现Ⅱ型与Ⅲ型检测误差。
- 王素华王立晶
- 关键词:绒毛膜心舒期
- 妊娠期抗逆转录病毒治疗后CD_(4)应答水平与乙型肝炎宫内感染率的相关性被引量:1
- 2022年
- 目的:对妊娠期抗逆转录病毒治疗后CD_(4)应答水平与乙型肝炎(乙肝)宫内感染率的关系进行研究。方法:选取成功妊娠的慢性乙肝患者45例接受抗逆转录病毒治疗,未接受抗逆转录病毒治疗的患者45例作为对照组,对其治疗前后CD_(4)应答水平、新生儿慢性乙肝宫内感染、产妇分娩后慢性乙肝宫内感染进行分析,同时总结CD_(4)应答水平与乙肝宫内感染率的关系。结果:两组孕妇身体基本情况之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经过治疗后CD_(4)应答水平和宫内感染情况之间则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着治疗时间延长,经过抗逆转录病毒治疗的孕妇体内CD_(4)细胞水平出现回升,且能够有效降低新生儿发生慢性乙肝宫内感染率和产妇分娩后慢性乙肝宫内感染率,同时观察到产后出血的发生减少,而未治疗的孕妇体内CD_(4)细胞数量减少且乙肝宫内感染率大大增加。结论:妊娠期抗逆转录病毒治疗能够阻断乙肝病毒传播,增高了CD_(4)应答水平,提升了孕妇的免疫力,同时降低了新生儿乙肝宫内感染率,故该治疗方法值得临床广泛推广应用。
- 王素华黄海燕
- 关键词:妊娠期抗逆转录病毒治疗
- 妊娠期乙肝患者服用替诺福韦后阻断宫内乙肝病毒传播疗效及安全性被引量:2
- 2020年
- 目的:探讨乙肝患者妊娠期服用替诺福韦后阻断乙型肝炎病毒宫内传播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回顾性收集本院不同时期收治的乙型肝炎妊娠孕妇临床资料,2011年1月-2014年12月446例(对照组)行常规干预;2015年1月-2018年12月591例(观察组)妊娠24~28周起服用替诺福韦。观察两组血清HBV DNA载量、围生期不良反应、新生儿成长发育情况(身长、头围和体质量)及婴儿高病毒载量阳性情况。结果:血清HBV DNA载量,观察组服药前与对照组比较无差异(P>0.05),分娩前观察组病毒载量[(3.21±0.14)×10^8拷贝/ml]低于对照组[(7.14±1.09)×10^8拷贝/ml],围生期不良反应发生率观察组(1.7%)低于对照组(3.8%)(均P<0.05)。新生儿身长、头围、体质量等观察组与对照组比较无差异(P>0.05),婴儿高病毒载量阳性发生率观察组无发生,对照组为0.7%(P<0.05)。结论:乙型肝炎孕妇妊娠期服用替诺福韦可有效降低母婴病毒传播几率,降低婴儿高病毒载量的阳性率,且未增加胎儿不良结局发生,值得临床应用。
- 崔璐蔡秋娥王淼王素华
- 关键词:替诺福韦母婴传播阻断
- 乙型肝炎表面抗原阳性孕妇绒毛组织中乙型肝炎病毒标记物和载脂蛋白H检测
- 2020年
- 目的探讨血液乙型肝炎表面抗原(HBsAg)阳性孕妇早期流产的绒毛组织中乙型肝炎病毒(hepatitis Bvirus,HBV)标记物检测及高危因素与载脂蛋白H(apolipoprotein H,Apoh)表达的关系。方法选取2017年1月至2018年5月在深圳市第三人民医院行早期流产的41例血液HBsAg阳性孕妇的绒毛组织和血液样本,应用荧光定量qRT-PCR方法测定绒毛组织中HBVDNA含量,并检测孕妇入院时血液HBVDNA及乙型肝炎标志物的表达水平。采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绒毛组织中神经胶质细胞缺失蛋白1、HBsAg和Apoh的表达情况。结果41例血液HBsAg阳性孕妇的绒毛组织HBV DNA的阳性率为29.27%(12/41),显著低于孕妇血液中HBV DNA的阳性率(53.66%,22/41),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5.025,P=0.043);绒毛组织中,HBsAg和Apoh阳性率分别为17.07%(7/41)和19.51%(8/41);Apoh在绒毛组织HBsAg阳性组表达率71.4%(5/7),高于HBsAg阴性组(8.8%,3/3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4.487,P=0.000),Apoh在绒毛组织HBsAg阳性组表达率71.4%(5/7),高于HBVDNA阳性组25%(3/1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3.909,P=0.048)。结论血液HBsAg阳性孕妇早期流产绒毛组织可检测出HBVDNA和出现HBsAg表达;绒毛组织中Apoh表达在绒毛HBsAg阳性者高于绒毛HBVDNA阳性者。
- 王素华王素华李彦洁王淼王淼崔璐
- 关键词:乙型肝炎病毒绒毛膜绒毛载脂蛋白H生物学标记物
- 孕妇HBV感染对胎儿生长发育的影响
- 2014年
- 目的研究孕妇HBV感染对胎儿生长发育的影响。方法分别选取我院HBsAg阳性(阳性组)与健康产妇(阴性组),对其胎儿出生时的体重、身长、FGR发生率以及胎盘的体积进行研究,采用t检验和x2检验统计分析各组之间的差异性,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果 HBsAb阳性组新生儿的体重、身长、胎盘体积小于阴性组,FGR发生率明显高于阴性组,HBeAg阳性组胎盘体积小于阴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孕妇HBV感染会影响胎儿的生长发育,导致新生儿出生体重偏低,孕妇胎盘体积有所缩小,另外新生儿HBsAb可对胎盘进行保护。
- 王素华沙文琼
- 关键词:HBV新生儿胎儿生长发育胎盘
- 磁共振在诊断妊娠胎盘植入的临床意义被引量:12
- 2014年
- 目的探讨磁共振在诊断妊娠胎盘植入的临床意义。方法妊娠胎盘植入患者57例,比较超声与磁共振(MR)表现,以及联合检查的情况。结果 MR对妊娠胎盘植入的诊断符合率为84.2%(48/57),超声对妊娠胎盘植入的诊断符合率为78.9%(45/57),两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MR联合超声检查的诊断符合率为98.2%(56/57),显著高于MR、超声二者单独检查的诊断符合率(P<0.05)。结论 MR对妊娠胎盘植入具有一定的临床诊断价值,但与超声联合检查能够进一步提高妊娠胎盘植入的检出率,有助于术前做出正确诊断,避免误诊和漏诊,为临床治疗提供可靠的参考依据。
- 王素华沙文琼
- 关键词:胎盘植入妊娠核磁共振超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