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顺杰
- 作品数:18 被引量:21H指数:2
- 供职机构:遂宁市中心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辽宁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电气工程化学工程更多>>
- 人工髋关节置换术后感染的临床特点与干预措施分析被引量:8
- 2015年
- 目的探讨人工髋关节置换术后感染的临床特点及干预措施,为治疗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随机选取2012年2月-2015年2月289例行人工髋关节置换术患者的临床资料,探讨人工髋关节置换术后感染的临床特点及干预措施,对感染患者采取不同干预措施,评价关节功能的恢复效果,数据采用SPSS 13.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术后感染25例,感染率为8.65%;术后感染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血液各项指标均高于非感染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感染患者术后6个月,干预患者关节疼痛、活动、畸形和功能评分总评分达到(97.73±4.29)分,高于未干预患者的(78.84±3.45)分,干预患者髋关节功能恢复较好,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高龄、合并糖尿病、长期使用激素、血红蛋白和血清白蛋白含量低、手术时间长、引流时间长等多种因素均是髋关节置换术患者术后发生感染的高危因素,在采取干预措施后,患者髋关节功能有明显改善,临床疗效较好。
- 刘刚刘群杨顺杰王溶王坤
- 关键词:人工髋关节置换术术后感染干预措施
- 氨甲环酸对人工膝关节置换术后的临床疗效分析
- 目的 通过前瞻性的分析我院关节外科的52例骨性关节炎行人工膝关节置换术患者,从围手术期失血量,血红蛋白、红细胞比容变化、关节活动度及深静脉血栓形成情况等多个方面,来研究和探讨氨甲环酸对初次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术后失血量的影响...
- 叶永杰杨顺杰廖伟王志强银毅孙官军彭旭
- 关键词:氨甲环酸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术疗效
- 双膦酸盐和甲状旁腺激素对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手术后的影响被引量:10
- 2018年
- 目的探讨双膦酸盐和甲状旁腺激素对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OVCF)手术后的影响。方法前瞻性选取120例2013年4月至2017年8月入院进行治疗的OVCF患者,将120例患者随机分成四组,即对照组、唑来膦酸组、特立帕肽组和唑来膦酸联合特立帕肽组。在对所有患者进行椎体成形术(PVP)后分别给予四组患者钙尔奇、唑来膦酸、特立帕肽、唑来膦酸联合特立帕肽进行治疗。观察四组患者用药后的疗效、视觉模拟疼痛评分(VAS)、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DI)、骨密度(BMD)、血清I型前胶原N末端前肽(PINP)、I型胶原C末端肽(CTX-1)和不良反应。结果经4种用药方式治疗后的OVCF患者在治疗后均可显著提高患者术后愈合效果(P<0.05)。与对照组相比,特立帕肽组患者治疗后VAS评分较治疗前显著降低(P<0.05),同时PIPN和CTX值也显著降低,唑来膦酸组患者的ODI分值者显著降低(P<0.05),其中经唑来膦酸组联合特立帕肽治疗组的疗效最好,与其他几组比较差异最显著(P<0.01)。唑来膦酸组、特立帕肽组和联合用药组在年龄、性别和骨折时间的用药效果在VAS、ODI、RMD、PIPN、CTX值差异无显著性(P>0.05)。药物安全性研究发现,唑来膦酸和特立帕肽仅引起少数患者发生中度或重度的反胃、心悸、头痛或眩晕等症状,肝肾功能均未出现异常。结论与单独药物组比较,PVP术后采用特立帕肽联合唑来膦酸治疗OVCF的效果最好,能够显著降低患者疼痛以及骨转换标志物的浓度,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和骨密度,且不良反应较少。
- 杨顺杰米宁张智汪凡栋陈宇刘元彬
- 关键词: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椎体成形术唑来膦酸特立帕肽
- 核磁共振测量盂肱关节深度对肩袖肌腱炎的诊断价值
- 目的 本研究通过磁共振测量盂肱关节的冠状位和轴位深度,评估关节盂深度与肩袖肌腱病变二者之间的关系,以期对肩袖肌腱炎的诊断提供依据.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5年9月至2017年1月期间住院的肩袖肌腱炎并行肩关节核磁共振检查的...
- 杨顺杰叶永杰米宁
- 关键词:磁共振成像
- 一种角度可调节的肩关节前脱位复位架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角度可调节的肩关节前脱位复位架,包括环形卡板,所述环形卡板的左右两端固定连接有弹力带,通过在放置架的下表面中心处固定安装有连接块,连接块通过转轴活动安装在支撑架上端U形结构内部,便于放置架在支撑架的上...
- 杨顺杰米宁
- 文献传递
- 一种骨科医疗器械消毒装置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骨科医疗器械消毒装置,所述消毒液放置箱与水管接口处设有抽水泵,所述消毒槽上方设有存储箱,所述转轴上设有滚筒,所述滚筒上设有拉绳,述支撑架下端左侧壁设有拉绳座,且通孔内设有磁铁,所述支撑架内设有电磁铁。...
- 杨顺杰米宁
- 文献传递
- 关节镜微创治疗慢性跟痛症的疗效分析
- 2016年
- 探讨关节镜下跖筋膜松解、骨刺切除、跟骨减压术治疗慢性跟痛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分析2015年9月至2016年1月我科收治的慢性跟痛症患者11例,男2例,女9例,年龄41—70岁;于足跟疼痛处建立标志点,全麻满意,C臂透视辅助下于跟骨结节前缘跖筋膜两侧皮肤红白交界区建立内外侧入路,以钝头穿刺器分离皮下及跖筋膜之间,建立人工腔隙;关节镜下松解跖筋膜、磨钻切除跟骨骨刺、克氏针行跟骨减压;患者手术前后均行踝---后足评分系统(AOFAS)进行评分,术后随访3—6月。结果:11例患者术后均获随访,1月随访所有患者疼痛明显缓解,部分恢复日常活动;3月随访时1例患者活动后疼痛明显,活动受限,加用足弓垫后缓解;AOFAS评分由术前平均56.3改善到术后平均88.6分,疼痛评分由术前平均18.3分增加到术后平均32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术后总体优良率90.9%。术中、术后均未出现血管神经损伤、感染及皮肤坏死等并发症。结论:关节镜下跖筋膜松解、骨刺切除、跟骨减压治疗慢性跟痛症的疗效满意,创伤小,并发症少,恢复快;但跖筋膜松解程度需进一步随访研究。
- 孙官军银毅王志强叶永杰彭旭李清山杨顺杰
- 关键词:跟痛症跖筋膜炎跟骨骨刺关节镜
- 组合式金属垫块在伴有胫骨近端AORIⅡ型骨缺损的全膝关节置换中的应用
- 2016年
- 探讨组合式金属垫块在伴有胫骨近端AORIⅡ型骨缺损的全膝关节置换中应用的临床疗效。方法 以伴有胫骨近端骨缺损并内外翻畸形的膝关节骨关节炎或膝关节初次置换后假体松动的病例为研究对象。使用金属垫块的膝关节假体置换,分别记录术前、术后KSS评分、WOMAC评分及膝关节正侧位片。结果 术后随访平均随访18个月,术后1年膝关节KSS评分由术前35.5分(20-50分)提高到80.5分(74-95分)。WOMAC评分从术前的38分降低到术后2分。随访期间发现1例切口浅表感染,1例小腿肌间静脉血栓形成,治疗后症状完全消失。结论 在全膝关节初次置换或翻修手术中应用金属垫块修复胫骨平台骨缺损,操作方便,假体稳定性好,临床效果满意。
- 王志强叶永杰银毅孙官军彭旭李清山杨顺杰
- 关键词:关节成形术胫骨假体
- 钛网螺钉内固定治疗髌骨严重粉碎性骨折临床观察
- 目的 探讨钛网、微型螺钉内固定治疗髌骨严重粉碎性骨折的手术方法;评价其疗效及可靠性。方法 腰麻或硬膜外麻醉,仰卧位。髌前横切口,逐层显露暴露髌骨。切开内侧关节囊以便复位时触摸关节面是否平整及螺钉是否穿透。
- 杨顺杰叶永杰银毅
- 全膝关节置换术中应用鸡尾酒式混合镇痛剂的疗效评估
- 目的 研究鸡尾酒式混合镇痛剂对全膝关节置换术后患者镇痛效果及功能康复锻炼的影响.方法 选择拟行单侧全膝关节置换术的患者42例,术前对所有患者行膝关节静息疼痛VAS评分,将VAS评分相近的患者随机分配到观察组(A组)和对照...
- 叶永杰杨顺杰王志强银毅孙官军彭旭廖伟
- 关键词:全膝关节置换术鸡尾酒疗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