龚义仁
- 作品数:45 被引量:95H指数:4
- 供职机构:南昌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毒鼠强急性中毒及救治(附15例报止)
- 本文报告15例经毒物鉴定证实的毒鼠强急性中毒,计男8例,女7例,年龄4-72 岁,均为经消化道误服中毒。本组资料提示毒鼠强中毒的潜伏期短,发病快,病情进展迅速,均在误食后30分钟内发病,死亡病例均发生在中毒后120分钟内...
- 龚义仁
- 关键词:急性中毒毒鼠强毒鼠强中毒
- 文献传递
- 急性毒鼠强中毒血清酶谱检测及临床意义被引量:61
- 2000年
- 龚义仁
- 关键词:急性毒鼠强中毒血清诊断
- 慢性阻塞性肺病低氧血症与心肌酶谱关系的探讨被引量:3
- 2002年
- 吴天明张晨玲龚义仁
- 关键词:慢性阻塞性肺病低氧血症心肌酶谱急性发作期
- 纳络酮强化治疗急性胰腺炎的疗效观察
- 2005年
- 目的:探讨纳络酮强化治疗急性胰腺炎的临床效果。方法:45例急性胰腺炎患者在常规治疗:胃肠减压、抗感染、抑制腺体分泌以及皮质激素的基础上,加用纳络酮2.0~2.4mg/d静脉滴注,持续3~10d。结果:治疗5d后,血尿淀粉酶明显下降,症状体征缓解,2周后趋于正常。3例转外科手术治疗,42例均治愈出院,治愈率达93.3%(42/45)。结论:纳络酮强化治疗急性胰腺炎,效果确切,改善了预后,降低死亡率,值得临床应用。
- 吴天明龚义仁
- 关键词:纳络酮急性胰腺炎
- 甲状腺机能亢进性周期性麻痹12例报告
- 2000年
- 龚义仁
- 关键词:甲状腺功能亢进症周期性疾病病例报告
- 流行性出血热病人血凝抑制抗体分型的临床意义
- 1989年
- 我省是流行性出血热高发区。80年代以来发病人数不断增加,临床特征亦不断发生变化。这种变化可能是受人群免疫水平变化。医疗技术进步的影响,也可能是与病毒种株变异有关。1986年严玉辰等报告血凝抑制试验可用于出血热病人的血清分型,我们用此方法对1987年12月至1988年6月南昌及高安两地住院的部分出血热病人进行了血清分型并结合临床进行分析。材料和方法一、材料1.血凝素抗原:由中国预防医学科学院流研所提供。
- 余叔侃龚义仁陈士彬易冬英刘树雄金本炽熊何根
- 关键词:流行性出血热血清分型
- 毒鼠强急性中毒致心脏损害47例
- 本文报告47例毒鼠强急性中毒合并心脏损害的观察结果,男31例,女16例,年龄20~43岁,36岁例为误服,11例自服中毒,47例均于进食含毒鼠强的食物于30分钟左右发病,发生恶心、呕吐、抽搐及意识障碍等,3例发生心搏骤停...
- 吴天明龚义仁
- 关键词:毒鼠强急性中毒心脏损害
- 文献传递
- 急性中毒血浆渗透量的初步观察(附12例报告)
- 1993年
- 血浆或血清渗透量是了解血液中溶质分子或(和)离子数量的重要理化指标。正常时稳定在狭小范围内。为了探索急性中毒时,病人血浆渗透量的变化,我们于1991年起,使用LBSJ854-A型冰点渗量计,对12例急性中毒病人的血浆渗透量进行了检测,现报告如下。一、临床资料 1.性别与年龄:男性4例,女性8例;年龄9~48岁,平均27.3岁。 2.临床诊断标准与中毒类别:有机磷农药中毒5例、食物中毒4例、CO中毒2例、氯氰酯中毒1例。二、材料与方法病人入院后即抽取静脉血3ml,置37℃恒温水浴箱中30分钟,然后经80-2型离心器以2000转/分速度离心15分钟,取上层血浆0.
- 龚义仁
- 关键词:中毒血浆急症
- 急性农药中毒的护理
- 1993年
- 急性农药中毒的护理问题十分重要,现将有关护理论文综合如下。 1.主动及时掌握患者的中毒情况:通过对患者,特别是家属及护送人员进行详细的了解,从而尽快明确诊断,提高抢救成功率。 2.洗胃:凡服毒者,不论服毒时间长短、病情轻重,洗胃都越早、越彻底越好。服毒24小时后,胃液中仍可有残毒存在,故不应因服毒时间长而放弃洗胃。每次灌洗液应控制在500ml左右,因一次进入量过多,毒物易通过肠道,从而增加毒物的吸收。灌洗液要全部抽出,始终保持出入量相等。在洗胃过程中患者应变动体位,按摩胃区,以减少洗胃的“盲区”。
- 汪小玲王家柃林新华陈明华李江石瞿英谢满张金珍陈瑛周燕龚义仁
- 关键词:农药中毒护理学
- 病毒性肝炎与消化性溃疡联系初探——(附55例报告)
- 1990年
- 报告病毒性肝炎伴有确诊的消化性溃疡病患者55例,肝炎前有溃疡病史者33例,肝炎合并溃疡病22例,后者发生率11‰(22/1963)。以慢性活动性肝炎合并溃疡病较多,占12.1%。55例中胃溃疡22例;十二指肠球部溃疡30例;胃和十二指肠球部复合溃疡4例。并就其两者之间的相互关系和影响进行了讨论。
- 龚义仁李登墉吴国龙
- 关键词:病毒性肝炎消化性溃疡病因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