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翔
- 作品数:14 被引量:36H指数:4
- 供职机构:宜宾市第二人民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四川省宜宾市科技计划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宜宾地区遗传咨询患儿细胞遗传学分析
- 2019年
- 目的探讨宜宾地区遗传咨询患儿染色体异常情况及其临床特点,为临床诊治提供资料。方法对2013年1月~2018年11月在宜宾市第二人民医院遗传咨询患儿300例进行染色体核型分析,并分析染色体核型异常患儿临床资料。结果300例遗传咨询患者中检出染色体异常178例,检出率59.33%。其中常染色体异常161例(90.45%),主要为21-三体综合征(88.76%),临床表现为特殊面容、精神运动发育滞后和不同程度智力低下,其余为染色体结构异常3例(1.69%);性染色体异常17例(9.55%),主要为特纳综合征(5.62%),临床表现为身材矮小、原发闭经、第二性征发育不良,性反转7例(3.93%),依据男女性性反转临床表现有较大差异。结论本地区遗传咨询患儿染色体异常检出率较高,主要为21-三体综合征,染色体异常临床表现具有较大的异质性。
- 罗立余燕刘翔胡陶玉朱松林
- 关键词:细胞遗传学染色体
- 血清胃蛋白酶原Ⅰ、Ⅱ对胃部疾病诊断的价值
- 目的:探讨血清胃蛋白酶原Ⅰ(PG Ⅰ)、胃蛋白酶原Ⅱ(PG Ⅱ)及胃蛋白酶原比值(PGⅡ/PGⅠ)对胃部疾病诊断的价值。方法:收集2017年2月-2017年4月于宜宾市第二人民医院诊断的17例急性胃炎患者、56例慢性胃炎...
- 胡伟王国兵刘翔成晓蓉
- 血细胞分析仪检测网织血小板(RP)诊断血液相关疾病的临床意义研究被引量:1
- 2018年
- 目的分析血细胞分析仪检测网织血小板(RP)诊断血液相关疾病的临床意义。方法选择2016年9月至2018年3月150例血液病患者,其中50例骨髓造血功能障碍患者设定为A组,50例造血干细胞恶性克隆性疾病患者设定为B组,50例为血小板破坏增加出血性血液疾病患者,同时选择同期的健康体检者50例为对照组,均采用血细胞分析仪检测。结果 A组患者的RP百分比明显低于健康体检者,B组患者RP百分比明显高于健康体检者,同时两组患者的血小板含量也明显少于健康体检者(P<0.05)。C组患者诊断准确率明显高于B组(P<0.05),A组诊断准确率最低。结论血细胞分析仪属于快速、简单的检测仪器,能有效区分血液相关疾病,其安全性和稳定性较高,为临床治疗提供准确的数据。
- 朱松林周英莉罗立刘翔胡陶玉郑凡
- 关键词:血细胞分析仪网织血小板
- 老年非小细胞肺癌患者放化疗院内感染的因素分析被引量:12
- 2023年
- 目的 回顾性分析老年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NSCLC)患者放化疗院内感染的病原菌构成及危险因素,以期为临床诊治提供参考。方法 回顾性分析多中心3家三级医院收治的老年NSCLC放化疗院内感染患者172例(作为观察组),选择同期来院放化疗但未发生院内感染的200例患者设为对照组。收集2组患者的一般资料及临床资料,得出患者感染的病原菌分布,采用单因素分析观察组患者感染的危险因素,再利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对上述有差异的因素进行进一步分析。结果 观察组172例共检出188株病原菌,其中革兰氏阴性菌(Gram negative bacteria,G^(-))占多数,且以呼吸道感染为主。单因素分析显示,年龄、肿瘤分期(tumor node metastasis classification,TNM)、表面抗原分化簇4受体/表面抗原分化簇8受体(differentiation cluster 4 receptor/differentiation cluster 8 receptor,CD4+/CD8+)比值、中性粒细胞计数、预防性使用抗菌药物、应用激素、化疗周期及化疗方案是老年NSCLC放化疗患者并发院内感染的危险因素,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年龄≥75岁、肿瘤TNMⅢ-Ⅳ期、化疗周期数≥4、多药联用化疗方案、应用激素、 CD4+/CD8+<1.33及中性粒细胞数<1.0×10~9·L^(-1)是老年NSCLC患者放化疗期间医院感染的独立危险因素,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老年NSCLC放化疗患者院内感染以G^(-)菌及呼吸道感染为主,且高危因素较多,包括年龄、肿瘤TNM分期、CD4+/CD8+比值、中性粒细胞计数、预防性使用抗菌药物、应用激素、化疗周期及化疗方案等,临床上需注意。
- 刘翔胡陶玉李丹
- 关键词:放化疗
- 多发性骨髓瘤患者的CD38^(+)CD138^(+)浆细胞表面Notch1的表达水平及临床意义被引量:1
- 2022年
- 目的:探究多发性骨髓瘤患者的CD38^(+)CD138^(+)浆细胞表面Notch1的表达水平及其临床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血液科于2020年8月—2021年3月收治的29例多发性骨髓瘤患者作为研究组,同时随机选取同一时期内于我院进行体检的29例健康人作为对照组。研究组患者采用硼替佐米联合地塞米松治疗,检测两组骨髓样本中CD38^(+)CD138^(+)浆细胞和CD38^(+)CD138-浆细胞表面Notchl的表达水平。结果:研究组骨髓液中CD38^(+)CD138^(+)浆细胞表面Notch1的表达率为(62.35±19.64)%,显著高于研究组CD38^(+)CD138-浆细胞、对照组CD38^(+)CD138^(+)浆细胞以及对照组CD38^(+)CD138-浆细胞;研究组患者在初期和进展期骨髓液CD38^(+)CD138^(+)浆细胞表面Notch1表达率分别为(62.35±19.64)%、(45.58±10.44)%,均高于研究组缓解期的(39.34±8.23)%和对照组的(29.90±7.28)%(P<0.05)。结论:在多发性骨髓瘤患者骨髓液中CD38^(+)CD138^(+)浆细胞表面Notch1表达较高,并且患者的治疗效果越好,Notch1表达量越低,在多发性骨髓瘤的检测、进展、治疗和预后中发挥极其重要的意义。
- 刘翔胡陶玉
- 关键词:CD38CD138NOTCH1多发性骨髓瘤浆细胞
- γ干扰素释放分析对类风湿患者结核检测的意义
- 目的:评价IGRA方法对结核潜伏性感染的检测,为类风湿患者进行结核检测和生物制剂使用提供指导.方法:选取宜宾第二人民医院2015年-2017年收治患者164例,分为健康组(n=56)、类风湿组(n=87)、类风湿合并结核...
- 胡伟胡孝彬王国兵刘翔
- 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外周血TLR4、血清TNF-α水平变化及临床意义被引量:10
- 2019年
- 目的探讨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外周血Toll样受体4(TLR4)、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选择2015年6月~2018年3月四川省宜宾市第二人民医院收治的103例AMI患者作为研究组,根据并发症情况分为无并发症组(29例)、并发症组(55例)和死亡组(19例);根据治疗效果,患者分为治愈组(43例)、好转组(40例)和无效组(20例)。另外选择同期51例参加体检的胸痛患者作为对照组。对比研究组和对照组受试者外周血TLR4、血清TNF-α及冠脉病变(Gensini)评分,同时观察外周血TLR4、血清TNF-α及Gensini评分对AMI亚组及疗效的影响,另外分析外周血TLR4与血清TNF-α的相关性,及两者与Gensini评分的相关性。结果研究组患者外周血TLR4、血清TNF-α及Gensini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 <0.05);并发症组和死亡组患者外周血TLR4、血清TNF-α及Gensini评分明显高于无并发症组,死亡组患者外周血TLR4、血清TNF-α及Gensini评分显著高于并发症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与治愈组比较,好转组和无效组患者外周血TLR4、血清TNF-α及Gensini评分均明显升高,无效组患者外周血TLR4、血清TNF-α及Gensini评分均显著高于好转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AMI患者外周血TLR4与血清TNF-α及Gensini评分呈正相关(r=0.751、0.703,P <0.05),同时血清TNF-α与Gensini评分呈正相关(r=0.729,P <0.05)。结论 TLR4和TNF-α参与AMI的发生及发展,还可以评估临床治疗效果,为临床治疗AMI提供新的治疗靶点。
- 胡伟王国兵胡孝彬刘翔
- 关键词:急性心肌梗死TOLL样受体4肿瘤坏死因子-Α
- 宜宾地区4659例羊水细胞染色体核型分析被引量:4
- 2019年
- 目的分析羊水细胞染色体核型及不同产前诊断指征的胎儿染色体异常检出情况,为临床遗传咨询提供资料。方法对2014年1月至2018年11月在我院产前诊断的孕妇4659例行羊膜腔穿刺术取羊水进行细胞培养、染色体核型分析。结果 4659例羊水细胞中检出染色体异常123例,检出率为2.64%。其中21-三体占50.41%,47,XXX、47,XXY和45,X/46,XX等性染色体异常占21.14%,18-三体占13.82%,平衡易位、罗伯逊易位和其他结构异常等共占14.55%。产前诊断指征中异常染色体检出率以无创筛查异常最高为100%,依次为夫(妇)染色体异常(23.53%)、超声异常(2.99%)、不良孕产史(2.67%)、高龄妊娠(2.58%),唐氏筛查高风险(1.65%)及其他指征(0.63%)。结论羊水细胞染色体核型分析可有效检出胎儿染色体异常,及时终止妊娠可以避免该类患儿出生,无创筛查是最有效的产前诊断指征。
- 罗立余燕朱松林刘翔胡陶玉
- 关键词:羊水染色体产前诊断
- 血浆G蛋白偶联受体15配体在系统性红斑狼疮中的表达及临床应用价值
- 2024年
- 目的探讨G蛋白偶联受体15配体(GPR15L)在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患者中的表达水平及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在回顾性队列中采用实时荧光定量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qPCR)检测63例SLE患者(SLE组)和57例健康对照者(对照组)外周血G蛋白偶联受体15(GPR15)mRNA、GPR15L mRNA表达水平;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SLE组、对照组、50例类风湿关节炎(RA)患者(疾病对照组)血清GPR15L蛋白表达水平;分析血清GPR15L与SLE患者实验室指标、疗效的关系。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血清GPR15单独以及联合常见自身抗体指标诊断SLE的效能。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探讨SLE发病的独立危险因素。结果与对照组比较,SLE组外周血GPR15 mRNA、GPR15L mRNA水平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64、P<0.0001);SLE组血清GPR15L表达高于疾病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01)。SLE患者血清GPR15L蛋白表达水平与GPR15L mRNA以及疾病活动度均呈正相关(r=0.3013,P=0.0164;R=0.3617,P=0.0036),与补体C3、C4水平呈负相关(r=-0.3412,P=0.0062;R=-0.3384,P=0.0067)。ROC曲线显示,血清GPR15L鉴别SLE组与对照组的曲线下面积(AUC)为0.8708,鉴别SLE组与疾病对照组的AUC为0.7655;血清GPR15L联合anti-SSA诊断SLE的效能显著提高,AUC为0.8952。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GPR15L蛋白以及GPR15L mRNA升高是SLE发病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SLE患者血清GPR15L蛋白水平显著升高与SLE疾病活动度密切相关,GPR15L异常表达可能在SLE的发病机制中发挥重要作用。
- 方华刘翔陈江王国兵
- 关键词:系统性红斑狼疮趋化因子疾病活动度自身抗体
- 高通量血液透析在终末期肾脏病患者中的应用效果
- 2024年
- 分析高通量血液透析在终末期肾脏病中的应用效果评价。方法 参与对象选择我院收治的120例终末期肾脏病患者,最早2022年1月入院,最晚2023年12月入院,基于透析技术研究分成2组,涉及组别1为对照组,实施低通量血液透析(LFHD),组别2为研究组实施高通量血液透析(HFHD)。比较两组透析后的实验室指标、生活质量(SF-36)以及透析期间的并发症发生率。结果 研究组Hb、TP、Alb、HDL高于对照组(P<0.05),CRP、TG、CHOL、LDL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实验室指标差异显著(P<0.05)。研究组PF、RP、GH、BP评分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SF、VT、RE、MH评分无明显差异(P>0.05)。研究组透析期间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HFHD可有效改善终末期肾脏病的透析疗效和患者的营养状况,对提高患者生活质量有积极意义,具有临床普及应用价值。
- 金嘉晖解德琼刘翔胡伟
- 关键词:高通量血液透析终末期肾脏病生活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