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陈红娟

作品数:11 被引量:24H指数:3
供职机构:中国人民解放军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机械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11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9篇医药卫生
  • 2篇机械工程

主题

  • 5篇护理
  • 3篇衰竭
  • 3篇重症
  • 3篇呼吸衰竭
  • 3篇呼吸衰竭患者
  • 2篇营养指标
  • 2篇重症监护
  • 2篇监护
  • 2篇鼻饲
  • 2篇ICU
  • 1篇队员
  • 1篇心率
  • 1篇心衰
  • 1篇修补术
  • 1篇药品
  • 1篇药物
  • 1篇药物不良
  • 1篇药物不良反应
  • 1篇营养泵
  • 1篇营养管

机构

  • 11篇中国人民解放...

作者

  • 11篇陈红娟
  • 2篇李爽
  • 2篇张岩
  • 2篇于蕾
  • 1篇刘洋
  • 1篇黄伟
  • 1篇张璐
  • 1篇何伟康
  • 1篇张盟
  • 1篇刘阳

传媒

  • 3篇中国医疗器械...
  • 3篇中国城乡企业...
  • 1篇吉林医学
  • 1篇中国医学伦理...
  • 1篇天津护理
  • 1篇医学信息
  • 1篇中文科技期刊...

年份

  • 1篇2025
  • 3篇2024
  • 1篇2022
  • 3篇2021
  • 1篇2020
  • 1篇2017
  • 1篇2010
1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腹内压监测在ICU重症患者肠内营养管理中的应用被引量:7
2020年
目的:探讨腹内压监测在指导ICU重症患者早期肠内营养(EN)的应用效果。方法:将2018年1至12月236例入住ICU并实施EN的危重患者,随机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采用ICU常规的护理方法。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自制一次性膀胱内压测量器监测腹内压,并根据腹内压情况给予相应的对症治疗。比较两组患者喂养不耐受并发症的发生率和7 d喂养达标率。结果:观察组患者腹泻、胃残余量增加、呕吐/返流、便秘等喂养不耐受并发症低于对照组,7 d喂养达标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在肠鸣音减弱上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使用自制一次性膀胱内压测量器监测腹内压能减少ICU危重患者早期EN的并发症发生。
陈红娟贾晓颖
关键词:重症患者腹内压监测肠内营养
综合护理在呼吸衰竭患者中的应用效果研究
2024年
目的分析呼吸衰竭患者应用综合护理的干预效果,探究患者的有效护理措施。方法选择2021年1—12月中国人民解放军联勤保障部队天津康复疗养中心收治的108例呼吸衰竭患者为本次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54例。对照组应用常规护理,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应用综合护理。比较两组的临床效果。结果护理前,两组患者肺功能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观察组FVC、FEV_(1)以及FEV_(1)/FVC分别为(2.46±0.54)L、(1.64±0.23)L、(76.31±9.93)%,优于对照组的(2.18±0.23)L、(1.35±0.27)L、(65.38±8.73)%,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前,两组患者心率及呼吸频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观察组心率及呼吸频率分别为(80.37±3.14)、(20.14±2.23)次/min,优于对照组的(93.03±3.04)、(25.22±2.51)次/min,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呼吸衰竭患者应用综合护理,可以改善肺功能指标、心率及呼吸频率,值得临床推广与应用。
李爽张盟陈红娟宋立丽张岩
关键词:综合护理呼吸衰竭肺功能心率
人性化优质护理在呼吸衰竭患者中的应用价值
2024年
目的 探讨对呼吸衰竭患者实施人性化优质护理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2020年6月—2021年5月中国人民解放军联勤保障部队天津康复疗养中心重症医学科收治的呼吸衰竭患者136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68例。对照组应用常规护理模式,观察组实施人性化优质护理干预。比较两组应用效果,包括血气指标与心率、心理状态、生活质量水平和对护理工作满意度等方面。结果 护理前,两组患者血气指标、心率、生活质量水平、SAS、SDS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观察组血气指标、心率有所改善且优于对照组,观察组生活质量评分高于对照组,SAS、SDS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护理满意率为94.12%,高于对照组的80.8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4.912,P<0.05)。结论 对于呼吸衰竭患者而言,在治疗期间给予人性化优质护理可切实改善临床指征及生命指征、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并且患者负性情绪得以减轻,相比常规护理,患者满意度更高,值得临床应用。
张岩陈红娟翟冀弘
关键词:呼吸衰竭
基于安宁疗护核心素养的医学照护能力框架构建与提升策略研究
2025年
结合国内外研究及临床现状,论述基于安宁疗护核心素养的医学照护能力框架构建与提升策略。研究结果显示,构建基于安宁疗护为核心素养的医学照护能力框架尤为重要,安宁疗护需要具备的核心能力有全面评估和制定个性化方案的能力、有效的沟通能力、跨学科团队协作能力、持续学习与自我提升的能力。要将上述能力纳入构建基于安宁疗护为核心的医学照护能力框架中,能够进一步提高照护质量。但在安宁疗护医学照护能力框架构建过程中存在政策支持落实难、人才队伍专业性差、服务模式单一且不规范、社会接受度低、跨学科合作与资源整合难等一系列问题。提出通过加大政策支持力度、培养综合型人才、发展安宁照护模式多元化、提高社会认可度、加大跨学科合作与资源整合力度的有效对策,可以有效提升医学照护人员的核心素养和专业能力,进而推动安宁疗护服务的发展和完善。
丁胜华刘永梅陈红娟王微微赵胜男
关键词:安宁疗护
不同鼻饲泵注方式对ICU危重患者产生的影响分析被引量:6
2022年
目的:分析不同鼻饲泵注方式对ICU危重患者产生的影响。方法:将ICU危重患者50例根据鼻饲泵注方式不同将其分为A组(n=17,持续5h,间隔3h)、B组(n=17,持续2h,间隔1h)与C组(n=16,持续24h泵注)。结果:三组患者腹泻、便秘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在胃潴留发生率的比较上组间差异显著,P<0.05。三组患者鼻饲泵注第1天与第11天组间与组内各项营养指标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三种鼻饲泵注方式均可以取得一定效果,其中A组与B组对于胃肠道反应的控制更为理想,而结合医疗人员三班倒的倒班方式可以将续5h,间隔3h作为理想的鼻饲泵注方式。
张璐陈红娟
关键词:ICU危重便秘营养指标
鼻饲泵营养泵持续鼻饲在重症监护患者中的应用效果被引量:7
2021年
目的:分析对于重症监护患者来说鼻饲泵营养泵持续鼻饲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本研究的对象为2019年3月~2021年3月收治的50例重症监护患者,根据其鼻饲方式的不同分为两组,25例患者给予鼻饲泵营养泵持续鼻饲,另外25例患者给予注射器分次鼻饲,分别将其作为观察组与对照组。结果:统计学分析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各项营养指标、病情状况后可知,观察组患者与对照组患者在护理后各项营养指标的比较上存在显著统计学差异,P<0.05;而护理前差异并不显著,P>0.05。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差异显著,P<0.05。结论:在实施重症监护患者治疗的过程中,鼻饲泵营养泵持续鼻饲的应用不仅有助于患者各项营养指标与病情状况的改善,同时,也降低了并发症的发生概率。
于蕾耿娟娟陈红娟
关键词:重症监护营养指标并发症
提高灾害护理预备队员灾害护理能力培训模式分析
2017年
探讨提升灾害护理预备队员灾害护理能力的培训模式。方法:通过回顾性分析四川某三甲医院护理人员在5.12汶川地震、4.14玉树地震、4.20雅安地震等三次灾害救援中的灾害护理能力,制定并完善相应培训方式及内容,采用护理部集中培训与挑选的六个科室轮转培训,再由所选科室有实地救援经验的专职培训老师集中培训与临床带教老师“一对一”跟班随机培训,最后进行随机与情境演练相结合的方式进行考核。结果:灾害护理预备队员的心理素质、应急、抢救与处置能力明显提高,能尽快协同医生进行院内急、危、重症患者的抢救,为医院灾害救援队输送了人才。结论:目前的灾害护理能力培训模式有利于护理人员在较短时间内掌握灾害护理知识及技能,培养一支救援专业知识强、技能过硬、心理素质良好的灾害护理救援队伍。
刘洋宋丽萍陈红娟李婧妍
关键词:救援护理管理
集束化护理对40例ICU重症肺炎患者的护理效果被引量:2
2024年
目的 对重症监护室(ICU)重症肺炎患者采用集束化护理的效果展开分析,为ICU重症肺炎患者的护理提供帮助。方法 选择2022年1月—2023年4月中国人民解放军联勤保障部队天津康复疗养中心ICU收治的重症肺炎80例患者作为样本。根据随机盲选的方式分为一般组和集束组各40例。一般组患者接受常规护理,集束组患者则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接受集束化护理。比较两组机械通气时间、退热时间、ICU住院时间、急性生理与慢性健康Ⅱ(APACHEⅡ)评分及不良事件发生率。结果 集束组机械通气、退热、ICU住院时间均明显短于一般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入院时,两组APACHEⅡ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护理第3天、第5天和第7天,集束组APACHEⅡ评分低于一般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集束组不良事件发生率为2.50%,明显低于一般组的2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135,P<0.05)。结论 在ICU重症肺炎患者住院后,通过集束化护理的方案对其展开护理,可以获得良好的效果,患者的各项指标恢复更优,病情能得到快速的缓解,而且出现不良事件的风险也明显降低,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翟冀弘陈红娟李爽
关键词:集束化护理重症监护室重症肺炎
无创呼吸机在ICU心衰合并呼吸衰竭患者治疗过程中的应用价值被引量:1
2021年
目的:分析无创呼吸机在实施ICU心衰合并呼吸衰竭患者治疗过程中的应用价值。方法:纳入2019年2月~2021年2月在本院ICU接受心衰合并心力衰竭的患者50例为观察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了接受常规治疗+无创呼吸机治疗的观察组与接受常规治疗的对照组,每组各有患者25例。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相关指标无明显差异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相关指标与对照组患者存在显著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呼吸状况与对照组患者相比存在显著差异,P<0.05。结论:对于在ICU接受治疗的心衰合并呼吸衰竭患者来说无创呼吸机在常规治疗基础上的应用,有助于患者相关临床指标的改善,获得了更为理想的呼吸状况。
耿娟娟于蕾陈红娟
关键词:ICU心衰呼吸衰竭无创呼吸机
腹腔镜腹股沟疝修补术患者围手术期快速康复护理效果被引量:2
2021年
目的对腹腔镜腹股沟疝修补术围手术期患者应用快速康复护理,通过探究,统计所得数据,总结并阐述其护理效果.方法病例选取我院2019年1月-2020年10月收治的进行腹腔镜腹股沟疝修补术患者80例,将其随机分为两组,采用常规护理方法的为对照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实施快速康复护理的为观察组,护理结束后,分别统计两组患者首次肛门排气时间、首次下床时间、住院时间、患者满意度等一系列反应护理效果的指标参数,同时利用NRS评分对患者的疼痛感受进行评分,根据所得数据,对两种护理方式临床疗效进行对比,得出结论.结果采取快速康复护理的观察组患者的首次肛门排气时间、首次下床时间、住院时间等一系列反应护理效果的指标参数均优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的疼痛感评分低于对照组,且患者及家属对护理的满意程度更高,在并发症方面,观察组患者发生概率更低,安全性更高.结论将快速康复护理应用于腹腔镜腹股沟疝修补术围手术期患者的护理中是十分必要的,相对于常规护理,具有恢复正常活动时间快、术后疼痛轻、住院时间短等优点,有效地提高了患者的满意度,效果理想,且安全性更高,在临床上具有重要意义,值得广泛应用.
刘阳陈红娟黄伟
关键词:围手术期快速康复护理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