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宏学 作品数:23 被引量:32 H指数:3 供职机构: 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 更多>> 发文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 黑龙江省自然科学基金 更多>> 相关领域: 医药卫生 文化科学 经济管理 更多>>
扁桃体感染与IgA肾病 被引量:3 2016年 1968年Berger等首次提出IgA肾病(IgA nephropathy,IgAN),其表现特征是循环中半乳糖缺失的IgA1比例异常增高,IgA免疫复合物沉积于肾小球系膜,导致系膜细胞增生。IgAN是我国最常见的原发性肾小球疾病。研究表明患者体内异常增多的IgA是IgAN发生、发展的重要因素。 付瑶 贺敬 李卉宁 孟宏学 耿敬姝关键词:IGA肾病 原发性肾小球疾病 免疫复合物沉积 系膜细胞增生 IGAN 肾小球系膜 微卫星不稳定性在头颈部鳞状细胞癌中的研究进展 2024年 头颈部鳞状细胞癌患者可从抗程序性死亡受体1及其配体(PD-1/PD-L1)的免疫治疗中获益,但是相对较低的反应率阻碍了这种治疗方法在头颈部鳞状细胞癌治疗中的临床应用。而高度微卫星不稳定型肿瘤抗PD-1/PD-L1治疗的客观反应率较高。目前,国内关于头颈部鳞状细胞癌中微卫星不稳定性患病率、发病机制和临床疗效的数据有限。本文介绍微卫星不稳定性的发生机制及检测方法,总结微卫星不稳定性在头颈部鳞状细胞癌中的研究现状。 郭颖 程亚林 杨鑫鑫 孟宏学关键词:头颈部鳞状细胞癌 微卫星不稳定 免疫治疗 发病机制 患病率 病理学专业硕士学位研究生与规范化培训衔接的研究 被引量:3 2022年 由于病理学专业硕士学位研究生的培养方式仍处于摸索阶段,没有规范性的制度与措施,导致病理学专业硕士学位研究生与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的衔接呈现出许多问题。本研究以作者所处单位病理科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出现的问题为基础,结合国内病理科相关现状,思考并研究了相应的问题与解决措施,旨在解决临床病理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与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衔接的相关问题,为今后制度及规范的确立提供思路。 孟宏学 杨鑫鑫关键词:病理学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下临床病理学教学转变的实践与思考 被引量:4 2020年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暴发后,线上教育作为主要教学手段应运兴起。在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初期,线上教育全面普及并取得了一定的教学成果。今后,如何将现有的线上教育成果巩固保持并与线下教育紧密融合是当前的临床医学教育重点关注的问题。本文以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病理科在疫情不同阶段的专业硕士研究生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教育为例,旨在为复工复学状态下线上教育与线下教学合理衔接模式的探索提供思路。 孟宏学 郭宸旭 马荣关键词:病理学 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 免疫检查点在头颈肿瘤中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 2020年 免疫检查点是指对于免疫系统进行负性调节的一组因子,与肿瘤的免疫逃逸机制密切相关,免疫检查点抑制剂已成为肿瘤免疫治疗的新策略。头颈肿瘤是当今世界第八大常见恶性肿瘤,约90%为鳞状细胞癌,致死率逐年递增,头颈鳞癌免疫检查点及其抑制剂受到广泛关注并开始被深入研究。近期免疫检查点PD1-PDL1抑制剂已被批准用于治疗晚期头颈鳞癌,同时其他免疫检查点的针对性研究也日益增多,如B7蛋白家族其他成员、CTLA-4、LAG-3等。针对这些免疫检查点的临床试验以及药物开发也在同时进行。这预示着免疫检查点靶向治疗已经成为临床上解决头颈部肿瘤的新趋势,然而当前缺乏对于头颈部肿瘤免疫检查点治疗的概括与总结,因此本文结合当前最新的文献与报道对于头颈部肿瘤的免疫检查点及其相关临床治疗进行了探讨与研究。 杨鑫鑫 孟宏学 耿敬姝关键词:头颈肿瘤 抑制剂 IgA肾病与微生物免疫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4 2021年 IgA肾病(IgAN)是最常见的慢性肾小球肾炎之一,但明确的病因和发病机制仍不清楚。该疾病与多种潜在机制有关,其中黏膜免疫反应是重要的致病因素之一。而微生物产生的IgA蛋白酶和细胞因子都会在免疫作用中引起相应的组织学改变。目前,微生物的多样性分析与IgAN患者的临床疗效和预后有紧密的联系。随着致病机制相关研究的开展,许多IgAN的临床治疗数据也逐渐被发现。因此,探讨IgAN与微生物相关的免疫机制对IgAN的有效治疗具有重要意义。 朱安超 杨鑫鑫 候云晶 孟宏学关键词:IGA肾病 免疫机制 微生物多样性 扁桃体切除术 微小残留病灶检测在实体瘤中的应用及进展 被引量:2 2023年 肿瘤经过不同方式的治疗后,仍有可能存在部分残留的肿瘤细胞。我们将残留在患者体内,与原发肿瘤表型相似的少量恶性肿瘤细胞称之为微小残留病灶/分子残留病灶(minimal residual disease/molecular residual disease,MRD)。MRD是肿瘤复发的重要原因之一,MRD检测的优势是可以较影像学等传统检查方式更早地发现肿瘤细胞的存在。 杨鑫鑫 孟宏学关键词:微小残留病灶 MRD CTC CTDNA 基线及治疗中的外周血炎性及营养参数对晚期头颈鳞癌患者免疫疗效及预后的预测价值 2025年 目的:评估包括嗜酸性粒细胞计数在内的外周血炎性及营养参数对晚期头颈鳞癌患者的免疫疗效和预后的预测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年1月至2022年12月期间在我院接受免疫治疗的74例晚期头颈鳞癌患者的临床资料。收集并计算患者免疫治疗前及治疗两周期后的外周血炎性及营养参数,包括嗜酸性粒细胞(eosinophil,EOS)计数、纤维蛋白原/白蛋白比值(fibrinogen to albumin ratio,FAR)、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neutrophil to lymphocyte ratio,NLR)、血小板/淋巴细胞比值(platelet to lymphocyte ratio,PLR)。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 curve,ROC)曲线,评估外周血炎性及营养参数对近期疗效的预测价值。使用Kaplan-Meier方法绘制生存曲线,单因素和多因素分析使用Cox比例风险模型。根据多因素分析结果,使用R软件包rms构建免疫治疗预后评估的列线图。结果:免疫治疗前EOS0、NLR0、PLR0及两周期治疗后EOS2、FAR2、NLR2、PLR2对晚期头颈鳞癌患者近期疗效有一定的预测价值(AUC均大于0.5)。治疗前EOS0较高、NLR0、PLR0水平较低患者具有更长总生存期(P<0.05)。两周期治疗后,EOS2较高、FAR2、NLR2、PLR2水平较低患者有更长的总生存期(P<0.01)。EOS0、NLR0和FAR2是晚期头颈鳞癌患者免疫治疗后总生存期的独立预测因素。纳入EOS0、NLR0和FAR2构建预后列线图,模型C指数为0.813。结论:晚期头颈鳞癌患者免疫治疗基线EOS0、NLR0、PLR0及两周期治疗后EOS2、NLR2、PLR2、FAR2对近期疗效有一定预测价值,EOS0、NLR0和FAR2与患者免疫治疗后的总生存期密切相关。 程亚林 郭颖 赵香宇 杨鑫鑫 孟宏学关键词:头颈鳞癌 预后标志物 三级淋巴结构:肿瘤免疫治疗的预后因素与新兴靶点 被引量:3 2024年 三级淋巴结构(TLS)是指非生理条件下由于长期发生炎症而形成的异位淋巴组织,是架构在成纤维细胞网络上的淋巴细胞聚集体,包含两个重要的结构区域——T细胞区和滤泡B细胞区。TLS在肿瘤中以不同的成熟状态存在,最终形成生发中心,其内含有T滤泡辅助细胞和滤泡树突状细胞,并且与B细胞紧密联系。近年研究明确了新生的TLS的关键特征、相关的生物标志物及检测手段,进一步阐述了TLS通过刺激相关的肿瘤抗原调控淋巴细胞的浸润,以增强抗肿瘤免疫效应的作用机制。对TLS与肿瘤患者临床获益之间的相关性研究结果表明,TLS可作为包括免疫治疗在内的生物治疗的良好预后和预测因素。目前,研究者正在开发诱导TLS形成的技术,包括使用趋化因子、细胞因子、抗体、抗原提呈细胞或合成支架等。在“冷肿瘤”和“热肿瘤”中诱导TLS新生联合抑制炎性环境的治疗剂或免疫检查点抑制剂的方案,代表了肿瘤治疗的新希望。 候云晶 杨鑫鑫 孟宏学关键词:免疫治疗 生物治疗 生发中心 实体瘤三级淋巴结构检测与判读 被引量:2 2024年 肿瘤的发生过程复杂多变,针对肿瘤的治疗手段不断在发展。免疫检查点抑制剂(immune checkpoint inhibitors,ICIs)在大量实体瘤中获得了持久反应[1]。然而,并非所有患者均能从中受益,这就需要可靠的生物学标志物来筛选适宜人群和预测免疫治疗疗效。三级淋巴结构(tertiary lymphoid structures,TLSs)是位于肿瘤微环境(tumor microenvironment,TME)中的异位淋巴组织,主要是以聚集成团的B细胞为核心,外周围绕T细胞,形成滤泡样结构。此外,成纤维细胞形成的基质网络提供了TLSs发生的结构支撑,位于外周的高内皮微静脉(high endothelial venules,HEVs)作为一种特化的血管通过招募淋巴细胞聚集提供了TLSs发生的启动基础。树突状细胞(dendritic cells,DCs)、滤泡树突状细胞(follicular dendritic cells,FDCs)、巨噬细胞、中性粒细胞以及浆细胞也分布于TLSs中[2]。不同细胞可被不同的标志物染色,用于TLSs的鉴定和识别。近年国内外的研究结果证实,实体瘤TLSs的形成象征免疫细胞的浸润及对肿瘤杀伤作用的增强,是免疫治疗的重要组成部分,与免疫治疗的疗效和患者预后密切相关[2]。基于其对肿瘤免疫治疗的预测作用,TLSs已成为生物学标志物研究的热点之一,但仍缺乏完善统一的TLSs病理评估方法。因此,亟需提高对TLSs检测与判读的认识,本文将对此进行系统阐述,以增加病理医师在工作实践中的理解与共识。 邓姝哲 杨鑫鑫 耿敬姝 孟宏学关键词:实体瘤 判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