庄月娥
- 作品数:8 被引量:35H指数:4
- 供职机构:福建医科大学附属泉州第一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福建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重症医学护理中人性化管理理念的运用探析被引量:7
- 2017年
- 目的:重症医学护理中人性化管理理念的运用探析。方法:2016年11月-2017年2月从笔者所在医院的重症护理人员中随机选取40名,根据所运用的不同管理理念,将全部重症护理人员分为两组,即对照组(20名)和试验组(20名),对照组护理人员运用传统的护理管理理念,试验组护理人员运用人性化管理理念,对照组护理人员和试验组护理人员负责60例笔者所在医院2016-2017年就诊的重症患者的护理工作,观察两组护理人员的工作积极性及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结果:试验组护理人员的工作积极性均有明显提高,试验组的工作积极性是(97.57±6.68)分,对照组的工作积极性是(80.24±4.39)分;试验组的护理满意度是96.7%,对照组的护理满意度是7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重症医学护理中人性化管理理念的运用可以有效提高护理人员的工作积极性,促进护患关系的和谐发展,有利于提高患者的护理满意度,值得临床推广运用。
- 庄月娥
- 关键词:人性化管理理念
- 液囊空肠管在预防急性脑卒中患者卒中相关性肺炎中的应用被引量:7
- 2017年
- 目的探讨液囊空肠管对急性脑卒中患者卒中相关性肺炎(stroke associated pneumonia,SAP)的预防效果。方法便利抽样法选择2014年5月至2015年4月在福建医科大学附属泉州第一医院神经内科住院的80例急性期脑卒中患者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分别给予留置液囊空肠导管、普通复尔凯鼻胃管,评价并比较两组患者置管后2周的SAP发生率及置管后1、2周的白蛋白水平。结果置管后2周,观察组患者SAP的发生率为12.5%(5/40),对照组患者SAP的发生率为32.5%(13/4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588,P=0.032);两组患者置管后1、2周白蛋白水平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留置液囊空肠管能够减少需要肠内营养的急性脑卒中患者SAP的发生,值得在临床中进一步推广应用。
- 陈丽珍易冬娟陈丽月庄月娥黄梅治
- 关键词:急性脑卒中卒中相关性肺炎液囊空肠管
- 早期神经肌肉电刺激联合自制康复床上座椅疗法对机械通气ICU获得性衰弱患者的应用效果被引量:12
- 2023年
- 目的:分析早期神经肌肉电刺激(NMES)联合自制康复床上座椅疗法对机械通气ICU获得性衰弱(ICU-AW)患者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19年7月到2021年12月在福建医科大学附属泉州市第一医院重症医学科机械通气ICU-AW患者100例。入选患者根据入院先后顺序将2019年7月到2020年8月进行机械通气ICU-AW患者分为对照组(n=50),采用常规康复护理结合NMES疗法,将2020年9月到2021年12月进行机械通气ICU-AW患者分为研究组(n=50),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联合康复床上座椅疗法。在治疗期间观察与记录两组患者的医学研究理事会(MRC)评分、ICU-AW患病率,统计机械通气时间、入住ICU时间、总住院时间、血液流变学指标以及护理满意度情况。结果:第5、10天时,对照组的MRC总评分、上肢与下肢评分明显低于第1天时(P<0.05),而研究组第10天时以上评分低于第1天(P<0.05)。第1天时,两组的MRC总评分、上肢与下肢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差异(P>0.05);第5、10天时,研究组MRC总评分、上肢与下肢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第1天时,两组的ICU-AW患病率与ICU谵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差异(P>0.05);第5、10天时,研究组ICU-AW患病率与ICU谵妄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第10天,两组血液流变学指标高剪切粘度、血浆粘度、全血低剪切粘度和红细胞聚集均较第1天时明显减小(P<0.05),且研究组血液流变学指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的机械通气时间、首次下床时间、入住ICU时间、总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5)。出院时,研究组的满意度为96.0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0.00%(P<0.05)。结论:NMES联合自制康复床上座椅疗法干预机械通气ICU-AW患者,可以有效提高MRC评分与肌力,降低ICU-AW患病率与ICU谵妄发生率,缩短机械通气时间、首次下床时间、入住ICU时间、总住院时间,改善血液流变学指标,提高满意度,值得临床推广。
- 庄月娥黄玲蔡晶晶李焕根
- 关键词:机械通气重症监护病房
- 基于信息智能化的决策支持对重症ICU患者失禁性相关皮炎的预防价值
- 2025年
- 目的:探究基于信息智能化的决策支持对重症监护病房(ICU)患者失禁性相关皮炎(IAD)的预防价值。方法:将我院ICU2023.4-2024.4收治的113例大便或(和)小便失禁重症患者随机分为A(57例)、B(56例)两组,两组均给予重症失禁患者常规护理,其中A组在此基础上增加基于信息智能化的决策支持进行干预。干预后,比较两组患者IAD严重程度(轻度、中度、重度);比较两组患者皮损愈合时间、ICU住院时间、总住院时间;比较两组患者舒适度[舒适状况量表(GCQ)];比较两组患者其他并发症(压疮、尿路感染、真菌性皮疹)发生率。结果:A组患者干预后IAD严重程度明显轻于同时间B组(P<0.05);A组患者皮损愈合时间、ICU住院时间、总住院时间及并发症发生率均明显小于同时间B组(P<0.05);A组和B组在干预后的GCQ评分相比于干预前出现显著提升,且A组提升幅度明显更大(P<0.05)。结论:基于信息智能化的决策支持能缓解ICU失禁患者IAD,并有效预防其他相关并发症,有助于提高患者舒适度。
- 郑美仙庄月娥
- 关键词:重症决策支持
- 系统性健康教育在提高早产儿家长护理能力中的效果分析被引量:4
- 2016年
- 目的:探讨系统性健康教育在提高早产儿家长护理能力中的效果分析。方法:选取某院2013年4月-2014年7月收治的80例早产儿,将其随机分成观察组及常规组,各40例。常规组在出院前给予常规口头健康教育;观察组出院前在常规组的基础上给予系统性健康宣教的优质护理,对比两组的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家长护理知识合格率显著高于常规组,观察组早产儿出院后的患病率明显低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系统性健康教育在提高早产儿家长护理能力、降低早产儿出院后患病率等方面效果显著,值得临床方面应用和推广。
- 林艳艳庄月娥施春兰
- 关键词:优质护理系统性健康教育
- 预防ICU患者气管插管非计划性拔管的护理体会被引量:2
- 2009年
- 为提高ICU插管病人的护理质量,分析非计划性拔管的原因,并提出进行相关知识的培训,有效固定导管,合理使用镇静剂及肢体约束等防范措施。
- 庄月娥张玉美
- 关键词:非计划性拔管ICU护理防范
- 肌电生物反馈疗法联合智能通络治疗仪对脑卒中偏瘫患者上肢功能障碍的康复效果
- 2025年
- 目的:探讨肌电生物反馈疗法联合智能通络治疗仪对脑卒中偏瘫患者上肢功能障碍的康复效果。方法:选取脑卒中偏瘫患者132例,根据患者接受的康复疗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66例。观察组采用肌电生物反馈疗法与智能通络治疗仪结合康复功能训练的综合疗法,对照组给予肌电生物反馈疗法。比较两组偏瘫上肢运动功能(肩部功能、手功能及腕肌功能)、屈曲与伸展下患肢肌电积分值(肱二头肌及肱三头肌)、肩关节活动度(外展、外旋、内旋)与Barthel指数的日常生活能力(ADL)情况。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前肘关节肱二头肌与肱三头肌肌电积分(iEMG)、偏瘫侧区上肢运动功能、肩关节活动度及ADL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的肘关节屈曲下肱二头肌、肱三头肌iEMG较治疗前提高(P<0.05),伸展下肱二头肌iEMG较治疗前降低,肱三头肌iEMG较治疗前提高(P<0.05),且观察组以上指标iEMG改善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后肩部、手、腕肌功能评分分别为(26.77±4.28)、(15.35±2.46)、(8.13±2.52)分,较治疗前[(12.23±2.76)、(6.54±1.34)、(2.36±0.46)分]显著提高(P<0.05),观察组以上指标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后肩关节活动度外展、外旋、内旋分别为(90.77±8.35)°、(45.36±5.33)°、(52.55±5.86)°,较治疗前[(61.23±6.35)°、(26.33±4.65)°、(32.44±3.87)°]显著增大(P<0.05),观察组肩关节活动度大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后ADL评分为(62.45±5.25)分,较治疗前[(33.35±4.85)分]显著增大(P<0.05),观察组ADL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肌电生物反馈疗法联合智能通络治疗仪可增强脑卒中偏瘫患者的屈曲与伸展下患肢肌电能力,增强肩关节活动度,最终改善上肢运动功能与患者生活质量。
- 陈美君郑锦红王美春庄月娥
- 关键词:肌电生物反馈疗法上肢功能
- ICU护理人员自我效能感与患者安全文化感知关系研究被引量:3
- 2020年
- 目的探析ICU护理人员的自我效能感和患者安全文化感知间的关系,为护理安全管理提供依据。方法以本院2020年3—4月ICU中心的43名护理人员作为调查对象,均接受自我效能感量表(GSES)与患者安全文化测评问卷调查,分析两者结果间的相关性。结果通过调查,本研究ICU护理人员GSES平均得分为(22.91±4.18)分,患者安全文化感知总得分(83.44±5.48)分;Pearson相关性表明,ICU护理人员的自我效能感和患者安全文化感知呈正相关性(P <0.05)。结论 ICU护理人员自我效能感和患者安全文化感知密切相关,医院管理者应重视并制定针对性措施强化科室护士自我效能感,提高患者安全文化感知度,以确保患者临床护理安全性和有效性。
- 庄月娥
- 关键词:ICU护理人员自我效能感安全文化感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