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蔡丰

作品数:36 被引量:172H指数:7
供职机构:上海市杨浦区中心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上海市卫生局科研基金上海市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理学更多>>

文献类型

  • 23篇期刊文章
  • 11篇会议论文
  • 1篇专利
  • 1篇科技成果

领域

  • 34篇医药卫生
  • 2篇理学

主题

  • 18篇腰椎
  • 16篇椎间盘
  • 13篇腰椎间盘
  • 13篇腰椎间盘突出
  • 13篇腰椎间盘突出...
  • 13篇突出症
  • 13篇椎间盘突出
  • 13篇椎间盘突出症
  • 10篇微创
  • 10篇骨折
  • 9篇手术
  • 6篇疗效
  • 5篇低温消融
  • 5篇治疗腰椎间盘...
  • 5篇治疗腰椎间盘...
  • 5篇髓核
  • 5篇消融
  • 5篇内固定
  • 4篇腰椎间盘突出...
  • 4篇症治

机构

  • 29篇上海市杨浦区...
  • 6篇同济大学附属...
  • 1篇上海交通大学
  • 1篇同济医科大学...

作者

  • 36篇杨安礼
  • 36篇蔡丰
  • 26篇刘亮
  • 14篇姚勐炜
  • 12篇涂意辉
  • 11篇蔡珉巍
  • 8篇刘晓东
  • 7篇黄河清
  • 6篇黄强
  • 5篇樊天佑
  • 4篇张琰
  • 3篇刘晓东
  • 3篇郭震
  • 3篇薛华明
  • 3篇蔡明巍
  • 2篇李德亨
  • 1篇蔡岷巍
  • 1篇林兆华
  • 1篇洪水棕
  • 1篇杜靖远

传媒

  • 7篇颈腰痛杂志
  • 5篇中国矫形外科...
  • 2篇中国医药指南
  • 2篇中国骨与关节...
  • 1篇河北医学
  • 1篇生物医学工程...
  • 1篇解剖与临床
  • 1篇实用临床医药...
  • 1篇中国医药指南...
  • 1篇中国骨与关节...
  • 1篇中国组织工程...
  • 1篇第三届全国解...
  • 1篇全国中西医结...
  • 1篇中华医学会第...
  • 1篇全国中西医结...
  • 1篇第十六届全国...
  • 1篇2007SI...

年份

  • 1篇2022
  • 1篇2017
  • 1篇2016
  • 2篇2015
  • 1篇2014
  • 2篇2013
  • 3篇2012
  • 1篇2011
  • 2篇2010
  • 3篇2009
  • 4篇2008
  • 4篇2007
  • 1篇2006
  • 3篇2005
  • 5篇2004
  • 1篇2003
  • 1篇2002
36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应用钢板内固定治疗肱骨近端骨折的疗效分析被引量:18
2011年
目的分析应用钢板内固定治疗肱骨近端骨折的手术方法及临床疗效。方法对收治的肱骨近端骨折109例,采用钢板内固定治疗82例,其中三叶草钢板32例,解剖型锁定钢板50例。结果 68例获得随访时间8~12个月,其功能按Neer评分判定:优47例,良11例,可7例,差3例,优良率85.3%。结论钢板内固定治疗肱骨近端骨折具有创伤小、对软组织影响少、固定牢靠、并发症少、骨折愈合率高及可早期功能锻炼等优点,是治疗肱骨近端骨折较理想的内固定物。
刘亮蔡丰刘晓东杨安礼
关键词:肱骨近端骨折三叶草钢板锁定钢板内固定
下腰部神经根管的解剖学观察及临床意义被引量:7
2007年
目的探讨腰骶神经根管的形态、结构、走行及比邻组织病理改变的特点,提高对病因的认识和临床诊疗水平。方法选择5具无脊柱疾患的成人腰骶椎段标本,依照后路椎管及神经根管手术探查的习惯入路,分别对下腰部椎管和神经根管后方冠状面、神经根管后壁、前壁及椎间盘横断面进行解剖及观察。结合临床78例腰骶椎手术患者的椎管和神经根管探查所见,相互印证。结果下腰部神经根自硬膜囊穿出后,随着序列的下降,与硬膜囊的夹角也随之减小,而出发点则随之升高;在途径椎管内及椎间管内两个阶层中,前段一般不受退变及异常应力作用产生形变,增厚的黄韧带多为致病因,后段为纤维管道,不越过间盘组织,可能与骨退变及增生有更大的相关性。结论神经根自硬膜囊发出后,因序列不同,出发点及角度均不同,与椎间盘关系亦不同,在作髓核摘除时应避免损伤;在整个神经根行走径路中,均可由自身的增生退变或以合并存在的形式导致途径的神经根发生嵌压引发临床症状和体症,由于病变部位和病变组织性质不同,手术方法也不同。
刘亮杨安礼蔡丰
关键词:下腰椎神经根管
一种用于脊柱手术的微创牵开器及关联方法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脊柱手术的微创牵开器及关联方法,具体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包括固定杆,所述固定杆两端均设有牵开机构;所述牵开机构包括定位杆,所述第二固定块与固定杆固定连接,所述定位杆底部设有第一固定块,所述定位杆底端...
刘晓东蔡丰张琰刘亮杨安礼
文献传递
髓核低温消融联合臭氧注射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价值被引量:5
2007年
目的探讨应用等离子髓核低温消融联合臭氧注射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治疗。方法2005年6月-2006年6月,对80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行髓核低温消融联合臭氧注射术并作术后随访分析。结果全部病例术后3-6个月随访,优64例、良10例、可4例、差2例,优良率92.5%。结论应用髓核低温消融联合臭氧注射术的优势互补技术是一种行之有效的微创治疗方法,从而使治疗效果达到最大化,使局部损伤降低到最小化,拓展了适应证,扩大了微创技术在腰椎间盘突出症治疗中的应用空间。
杨安礼刘亮姚勐炜蔡珉巍蔡丰
关键词:低温消融臭氧腰椎间盘突出症微创
椎体成形术骨水泥渗漏的原因分析及预防对策被引量:24
2010年
目的分析椎体成形术骨水泥渗漏的原因、后果及预防措施和应对策略。方法应用椎体成形术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136例232侧,椎体血管瘤10例20侧,其中PVP 52例96侧,PKP 94例156侧。结果出现椎间隙内渗漏16例;椎旁软组织渗漏6例;穿刺针道拖尾渗漏4例;未出现椎管内硬膜外渗漏及椎旁静脉渗漏。渗漏患者疼痛视觉模拟评分由术前平均8.6分降低为术后24 h 2.5分,2个月后平均2.9分。无渗漏患者术前平均8.9分则降为术后24 h2.4分,2个月后3.0分,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椎管内和静脉渗漏可能导致瘫痪和肺栓塞等灾难性后果,但通过规范操作和正确对策可以加以预防和避免,而椎间隙、椎旁及针道渗漏不影响手术缓解疼痛疗效。
刘亮蔡丰杨安礼
关键词:椎体成形术骨水泥渗漏
微创消融治疗椎间盘源性腰腿痛的中远期疗效分析被引量:1
2014年
中壮年患者腰腿痛最常见的原因之一是腰椎间盘病变,有些患者病程迁延多年,反复发作,有些患者因抗拒手术或不能耐受手术,微创介入消融方法可以作为一种有效而实用的治疗选择。2005年以来,我院对783例因椎间盘病变所致的腰腿痛患者利用多种微创消融方法及叠加治疗,并对其中、远期疗效和转归进行随访、统计和分析,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本组783例,男476例,女307例,年龄19-77岁,平均43.6岁,病程2月-8.5年,平均1.5年。按照临床症状分为两组:其中诊断为椎间盘源性腰痛的单纯性腰痛47例,
刘亮蔡丰张琰杨安礼刘晓东
关键词:腰椎间盘突出症中远期随访
半肩关节置换术治疗复杂性肱骨近端骨折的疗效分析被引量:26
2012年
[目的]分析应用半肩关节置换术治疗复杂性肱骨近端骨折的适应证、手术方法及临床疗效。[方法]对应用半肩关节置换术治疗的复杂性肱骨近端骨折39例进行回顾性分析,根据Neer分型,三部分骨折5例,三部分骨折合并肩关节脱位3例,四部分骨折27例,四部分骨折合并肩关节脱位4例,采用Neer评分系统对肩关节进行术后功能评估。[结果]本组病例全部得到随访,随访时间6~36个月,平均24个月,Neer评分:优28例,良7例,可4例,优良率83.5%,肩关节平均活动范围:外展100°,外旋30°。[结论]对复杂性肱骨近端骨折行人工半肩关节置换术,术中注意肩袖的有效修复和大小结节正确重建,结合早期关节功能锻炼,治疗效果满意。
蔡丰刘晓东刘亮杨安礼
关键词:肱骨近端骨折肩关节关节成形术
微创手术方法治疗旋前、后外旋型三踝骨折的临床分析
目的:探讨微创手术治疗旋前/后外旋型三踝骨折的手术方法及疗效.方法:本组68例,Ⅳ度旋前-外旋型30例;旋后-外旋型38例,其中Ⅲ度9例,Ⅳ度27例.开放性损伤6例,伴有胫距关节脱位34例,下胫腓分离17例,内侧三角韧带...
刘亮蔡丰刘晓东杨安礼
关键词:三踝骨折微创手术
高龄股骨粗隆间骨折手术并发症的术前评估及围手术期处理
目的:分析高龄患者股骨粗隆间骨折手术相关并发症的原因,提出预防的方法,探讨术前评估对预后的指导意义。方法:2 005年1月至2009年6月,收治高龄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205例,男96例,女109例,年龄70-95岁,平均...
蔡丰刘亮杨安礼
关键词:高龄股骨粗隆间骨折围手术期处理术前评估手术并发症
文献传递
经皮与开放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治疗单节段无神经症状胸腰椎骨折的临床对比研究被引量:15
2015年
目的对比分析经皮与开放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治疗单节段无神经症状胸腰椎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 2011年1月至2014年1月,我院对经皮微创椎弓根螺钉内固定58例患者与同期44例开放手术患者临床资料进行比较和随访分析,研究围手术期相关指标、影像学指标、视觉模拟疼痛评分(visual analog scale,VAS)、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swestry disability index,ODI)、中远期疗效等指标。结果微创组手术切口长度平均(6.6±0.8)cm,术中出血量平均(55±27.6)ml,住院时间平均(7.9±2.6)天,下床时间平均(4.3±1.7)天,开放组手术切口长度平均(15.1±2.7)cm,术中出血量平均(213±54.5)ml,住院时间平均(16±5.2)天,下床时间平均(10.5±3.2)天,微创组明显优于开放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手术时间、置钉准确率、椎体高度的恢复、术后6个月、1年的ODI指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经皮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是治疗单节段无神经症状胸腰椎骨折的理想微创方法,具有创伤小,恢复快,疗效确切等优点,中远期疗效与开放性手术相似。
刘亮蔡丰刘晓东李德亨张琰杨安礼
关键词:胸椎脊柱骨折
共4页<1234>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