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覃仙玲

作品数:58 被引量:162H指数:9
供职机构:广西科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广西科学院基本科研业务费资助项目广西壮族自治区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生物学天文地球环境科学与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37篇期刊文章
  • 16篇专利
  • 5篇科技成果

领域

  • 16篇农业科学
  • 11篇生物学
  • 8篇天文地球
  • 7篇环境科学与工...
  • 3篇轻工技术与工...
  • 1篇自动化与计算...
  • 1篇医药卫生

主题

  • 12篇核酸
  • 10篇适配体
  • 10篇配体
  • 10篇球形棕囊藻
  • 10篇棕囊藻
  • 10篇核酸适配体
  • 8篇卵形鲳鲹
  • 8篇赤潮
  • 7篇养殖
  • 7篇弧菌
  • 6篇藻华
  • 6篇溶藻弧菌
  • 6篇细胞
  • 6篇免疫
  • 6篇核苷酸
  • 5篇污染
  • 5篇灵敏度
  • 5篇免疫原性
  • 5篇敏度
  • 4篇单胞菌

机构

  • 54篇广西科学院
  • 8篇河南师范大学
  • 7篇广西民族大学
  • 5篇暨南大学
  • 4篇广西壮族自治...
  • 3篇华南农业大学
  • 3篇南宁学院
  • 2篇广西师范学院
  • 2篇北部湾大学
  • 1篇大连民族学院
  • 1篇广西师范大学
  • 1篇中国海洋大学
  • 1篇广西壮族自治...

作者

  • 58篇覃仙玲
  • 24篇陈波
  • 19篇陈宪云
  • 19篇李菲
  • 17篇董德信
  • 13篇赖俊翔
  • 12篇姜发军
  • 11篇许铭本
  • 8篇张荣灿
  • 8篇陆家昌
  • 5篇雷富
  • 5篇柯珂
  • 4篇庄军莲
  • 4篇黄庶识
  • 3篇师德强
  • 3篇欧林坚
  • 2篇吕颂辉
  • 2篇王巧贞
  • 2篇徐轶肖
  • 2篇赵鹏

传媒

  • 13篇广西科学院学...
  • 8篇广西科学
  • 3篇海洋环境科学
  • 2篇中国抗生素杂...
  • 2篇生态科学
  • 2篇热带亚热带植...
  • 1篇海洋科学
  • 1篇水产学报
  • 1篇海洋通报
  • 1篇热带海洋学报
  • 1篇广东海洋大学...
  • 1篇海洋技术学报
  • 1篇生物过程

年份

  • 5篇2025
  • 2篇2024
  • 7篇2023
  • 5篇2022
  • 4篇2021
  • 3篇2020
  • 13篇2019
  • 7篇2018
  • 2篇2017
  • 7篇2016
  • 2篇2014
  • 1篇2011
58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具有溶藻能力的新属菌株及其对球形棕囊藻的应用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具有溶藻能力的新属菌株,保藏编号为CCTCC NO:M 2019404,分类命名为Mesobaculum littorinae M0103。该菌株筛选简单、容易培养,发明人还建立了相应培养方法。研究表明,...
李菲覃仙玲陈波潘信利姜发军李喆
文献传递
尖刺拟菱形藻和抑食金球藻碱性磷酸酶生理学特性的比较研究被引量:6
2014年
采用批量培养的方法,比较研究尖刺拟菱形藻(Pseudo-nitzschia pungens)和抑食金球藻(Aureococcus anophagefferens)两种海洋微藻碱性磷酸酶(Alkaline phosphatase,AP)的生理学特性,分析细胞内、外磷含量的变化对AP表达的调控。结果表明,尖刺拟菱形藻和抑食金球藻的AP均为诱导酶,藻的碱性磷酸酶活性(AP activity,APA)表达受到外部溶解态无机磷酸盐(Dissolved inorganic phosphate,DIP)与细胞内颗粒磷含量(Particulate phosphorus,PP)的共同调控。尖刺拟菱形藻APA对磷胁迫的灵敏度较高,在DIP尚高(1.80μmol·L–1)且PP充分(222.19 fmol·cell–1)的条件下,尖刺拟菱形藻就开始大量表达APA。而抑食金球藻则是在内外磷源都即将耗尽(DIP和细胞PP分别为0.26μmol·L–1和4.49fmol·cell–1)的条件下才开始大量表达APA。尖刺拟菱形藻的AP基本是结合在细胞上的,而抑食金球藻会释放一定量(6.1%—20.9%)的AP于水体中。抑食金球藻单位体积的最大APA约为尖刺拟菱形藻的73倍。尖刺拟菱形藻与抑食金球藻依靠AP水解溶解态有机磷(Dissolved organic phosphorus,DOP)的能力有差异。
覃仙玲欧林坚吕颂辉
关键词:碱性磷酸酶尖刺拟菱形藻
一种基于示踪剂法的港湾污染物浓度分布分析方法及系统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示踪剂法的港湾污染物浓度分布分析方法及系统,涉及污染物浓度分析技术领域,该方法包括:基于潮汐潮流特征计算港湾的纳潮量;基于示踪剂技术构建水交换模型,利用水交换模型计算港湾的水交换能力,并结合港湾的水交...
覃仙玲陈波张继云董德信陈宪云苏芯莹朱冬琳牙韩争
北部湾钦州港近江牡蛎重金属污染分析被引量:13
2017年
为近江牡蛎的食用安全及养殖环境监督管理提供科学依据,2015年7—11月在北部湾钦州港采集近江牡蛎样品,利用原子荧光光度计和原子吸收光谱仪测定近江牡蛎体内重金属含量,分析其污染程度。结果显示,调查海域牡蛎体内重金属平均含量从高到低依次为Zn>Cu>Cd>Cr>As>Pb>Hg,其中Zn、Cu含量较高,平均值分别为532.03、126.96 mg/kg。Cu参照《无公害食品水产品有毒有害物质限量》(NY 5073-2006),发现除了7月2号站样品未超标,其余样品均超标,超标率达89%。As参照《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中污染物限量》(GB 2762-2012),发现总超标率为11%,仅7月3号站样品存在超标。Pb、Hg含量较低,其平均值分别为0.02、0.009 mg/kg。重金属富集系数揭示近江牡蛎对Zn、Cu、Cd、Cr富集严重。膳食暴露评估方法显示,重金属的膳食摄入量低于联合国粮食和农业组织的食品添加剂联合专家委员会(JECFA)推荐的暂定每周摄入量,钦州湾近江牡蛎属于安全食用范围。
赵鹏张荣灿覃仙玲蓝文陆陈波胡宝清徐轶肖
关键词:近江牡蛎重金属
广西卵形鲳鲹小脑来源细胞系的建立及特征分析被引量:13
2018年
【目的】卵形鲳鲹(Trachinotus ovatus)是广西重要的海水经济鱼类,但近年来随着养殖规模扩大,各种病害侵染引起的疾病频繁暴发,给广西卵形鲳鲹养殖产业造成重大损失。建立卵形鲳鲹小脑来源的细胞系(Cell line from cerebellum of Trachinotus ovatus,TOCC),将有利于广西卵形鲳鲹养殖中病毒性病害的分离、鉴定和病害的侵染致病分子机理的研究,以及环境污染和变化的动态监测。【方法】采用胰蛋白酶消化法分离得到卵形鲳鲹小脑组织的原代细胞,并进行原代培养。待原代细胞铺满单层后进行传代培养。对稳定传代的TOCC进行18SrDNA基因测序分析,然后进行生长速率分析和染色体分析,并开展病原菌(溶藻弧菌Vibrio alginolyticus)胞外产物对TOCC的毒性分析。【结果】稳定传代的TOCC为成纤维样细胞,18SrDNA基因分析结果显示其来源于卵形鲳鲹;染色体核型分析发现TOCC具有二倍体特征,特征染色体数目为62条;不同培养条件下TOCC细胞的生长速率不同,28℃生长速度最快;病原菌胞外产物对TOCC具有明显的毒性。【结论】本研究成功建立广西卵形鲳鲹小脑组织来源的细胞系(TOCC)。细菌胞外产物对TOCC细胞毒性结果表明,该细胞系在一定范围内能够替代活体检测,实现体外细胞水平对广西海水养殖中病害侵染和环境污染物的快速检测,为养殖病害的有效预防提供技术支持。
余庆李菲覃仙玲陈宪云董德信牙韩争
关键词:细胞特征细胞毒性
球形棕囊藻北部湾株对不同形态磷源的利用及碱性磷酸酶特性研究被引量:7
2018年
【目的】探讨球形棕囊藻(Phaeocystis globosa)北部湾株BBW PG-01对不同磷源利用能力的差异以及碱性磷酸酶(Alkaline phosphatase,AP)特性,揭示溶解有机磷(Dissolved organic phosphorus,DOP)在该藻赤潮发生时的重要作用。【方法】在实验室培养条件下,以KH_2PO_4(PO_4^(3-))、核糖核酸(RNA)、葡萄糖-6-磷酸钠盐(G-6-P)、三磷酸腺苷二钠(ATP)和卵磷脂(LEC)作为磷源,对比研究BBW PG-01在这5种不同磷源培养条件下的生长特征及碱性磷酸酶活性(Alkaline phosphatase activity,APA),并结合磷饥饿条件下的无机磷吸收动力学及碱性磷酸酶动力学分析其对无机磷和有机磷的竞争机制。【结果】5种形态磷源均可被BBW PG-01利用,RNA为其最优生长磷源,而以大分子有机磷LEC为磷源时生长最差,两者最大细胞密度分别为4.40×10~8 cells/L和2.39×10~8 cells/L,水解大分子DOP可能需要更高的酶活性。动力学研究结果表明,在磷缺乏的条件下,BBW PG-01具有通过高亲和力来竞争磷源以维持生长的能力。【结论】球形棕囊藻北部湾株在AP的作用下,能够利用多种DOP进行生长,且在低磷条件下对无机磷(DIP)和DOP均具有较强的竞争能力,海洋中DOP可能是球形棕囊藻赤潮暴发和维持的重要磷源。
覃仙玲陈波赖俊翔陆家昌牙韩争
关键词:球形棕囊藻有机磷碱性磷酸酶
山口红树林土壤芽孢杆菌多样性及纤维素酶活性筛选研究被引量:4
2021年
为探究广西山口红树林保护区内土壤中芽孢杆菌的多样性,挖掘具有稳定性好、耐高温的纤维素酶活性菌株,本研究利用可培养技术和基于16S rRNA基因序列的系统发育树分析研究红树林土壤中可培养芽孢杆菌的多样性,并以羧甲基纤维素钠为唯一碳源,结合刚果红纤维素培养法、滤纸条崩解试验、纤维素酶活力测定法,对分离出的芽孢杆菌开展纤维素降解活性研究。结果表明,从红树林土壤中共分离出171株芽孢杆菌,隶属于4科12属40种,其中芽孢杆菌属为优势菌属;从中筛选出9株具有显著纤维素酶活性的芽孢杆菌,其中4株具有显著的热稳定性。广西山口红树林自然保护区内土壤中蕴含着十分丰富的可培养芽孢杆菌种类,且部分菌株呈现出显著的纤维素酶活性,具有较大的挖掘潜力。
李菲李喆覃仙玲黄庶识苏芯莹潘信利
关键词:土壤芽孢杆菌物种多样性纤维素酶活性
一种冷源外部风险预警预报系统
本发明提供一种冷源外部风险预警预报系统,包括地图调用模块、水动力模型、污染源预测模块、赤潮监测预测模块、海洋垃圾监测模块、海洋生物密度监测模块、漂移轨迹预测模块;所述的地图调用模块用于调用卫星地图数据,构建监控区域地图;...
董德信张继云赖俊翔韦聪覃仙玲麦策朱冬琳许铭本喜扬洋文莉莉
具有溶藻能力的新属菌株及其对球形棕囊藻的应用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具有溶藻能力的新属菌株,保藏编号为CCTCC NO:M 2019404,分类命名为Mesobaculum littorinae M0103。该菌株筛选简单、容易培养,发明人还建立了相应培养方法。研究表明,...
李菲覃仙玲陈波潘信利姜发军李喆
文献传递
广西沿海赤潮灾害发生与动力响应机制及监测预防技术研究
陈波牙韩争覃仙玲许铭本陆家昌董德信姜发军张荣灿朱冬琳高劲松李菲庄军莲雷富陈宪云柯珂邱绍芳张继云徐智昕
1.任务来源:2016年9月,广西壮族自治区科技厅以立项通知形式下达了“广西沿海赤潮灾害发生与动力响应机制及监测预防技术研究(项目合同编号:桂科AB16380282)”广西重点研发计划项目。2.应用领域和技术原理:该项目...
关键词:
关键词:赤潮防治治理方法
共6页<123456>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