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崔峥

作品数:8 被引量:6H指数:2
供职机构:东北大学秦皇岛分校更多>>
发文基金:河北省高等教育学会高等教育科学研究课题河北省社会科学基金河北省教育厅高等学校英语教学改革立项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文化科学语言文字经济管理更多>>

文献类型

  • 7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4篇文化科学
  • 3篇语言文字
  • 1篇经济管理

主题

  • 3篇英语
  • 3篇教学
  • 2篇课堂
  • 2篇教学模式
  • 2篇翻译
  • 2篇高校
  • 1篇大学英语
  • 1篇导师
  • 1篇导师制
  • 1篇调节论
  • 1篇动机
  • 1篇选课
  • 1篇选课制
  • 1篇英文
  • 1篇英语语境
  • 1篇英语专业
  • 1篇英语专业课程
  • 1篇英语专业课程...
  • 1篇语境
  • 1篇软环境

机构

  • 7篇东北大学

作者

  • 7篇崔峥
  • 2篇李冰
  • 2篇王红
  • 1篇卞少辉

传媒

  • 1篇中国校外教育
  • 1篇现代商贸工业
  • 1篇河北工程大学...
  • 1篇才智
  • 1篇新校园(上旬...
  • 1篇中国科技期刊...
  • 1篇中国科技经济...

年份

  • 1篇2021
  • 2篇2015
  • 3篇2014
  • 1篇2013
8 条 记 录,以下是 1-7
排序方式:
中英导师制在高校创新型人才培养中的作用
2015年
创造性思维对于科技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起着重要作用。高校是为社会培养人才的温床,由此可见,高校教育在创新型人才培养中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本文通过对牛津大学招生录取制度、导师制、选课制和课堂教学模式与中国高校进行对比分析,探讨了值得中国高校借鉴的牛津大学人才培养模式的优势,以期为社会培养具有创新能力的复合型人才,以满足社会发展和经济的进步的需要。
崔峥
关键词:录取制度导师制选课制课堂教学模式
英语专业课程设置改革与创新人才的培养
2015年
创造性思维对于科技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起着重要作用。传统英语专业培养模式已不能满足当今社会发展对英语人才的需求。因此,英语专业课程设置必须进行改革,培养具有创新素质的复合型英语人才以满足当今社会对英语人才的需求。论述了进行英语专业课程设置改革的必要性,并探讨了何为创新型高素质英语人才,并提出课程改革的新模式,以期为社会培养具有创新能力的复合型人才。
崔峥
关键词:英语专业课程设置
高校公共英语语境教学指导下的词汇翻译策略
2014年
传统的翻译教科书和参考书多以句子为例讲解词汇翻译原则和技巧,课堂教学中的译例也是以句子为主.这种以句子为中心的教学方法有一个明显的弊病:使学生过多地注意句子的翻译技巧,而忽视了译文的语篇性.教师以句子为中心进行词汇教学也常常觉得讲不清、说不透,因为词汇译得好不好的最终评判在于它是否在其所在语境中发挥了应有的功能.
李冰王红崔峥
关键词:翻译策略英语语境教学指导高校翻译技巧翻译原则
SPOC深度学习模式构建与学习效能实证研究被引量:3
2021年
当今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的学习方式盛行,但学生的学习效果并没有实质性提高,学习过程常停留在浅层学习层面,网络学习因此被称为“滋生浅层学习的温床”。SPOC是将MOOC与传统课堂教学相结合的一种混合式教学模式,是MOOC的继承、完善与超越,从MOOC到SPOC,为学生从浅层学习向深度学习转变提供了多维度支持。本文拟探讨经典SPOC模式与完全线上SPOC教学模式在英语口语与演讲课程中的搭建与运用,并比较两种教学模式以及学习效能的异同,以完善SPOC的本土化特点,使SPOC教学模式在特定教学对象中针对性更强,适用性更强,更利于学习深度的提高。
崔峥
秦皇岛市软环境建设中的英文标识语翻译规范化研究
2014年
城市中的英文标识语极大地方便了人们的生活,也在中外交流中发挥了积极的作用。但某些标识语的英语翻译状况却不容乐观。本文搜集了秦皇岛市公共场所的英语及双语标识,从汉英翻译及文化语境的角度分析了某些歧义现象产生的原因,并有针对性地提出一些规范化建议。
王红崔峥
关键词:软环境标识语翻译规范
英语的工具性与英语工具型动机激发在大学英语教学中的作用被引量:1
2014年
动机可能是解释一项任务成功与否最常用的一个词汇了。在语言学习中,动机可以分为工具型动机和融入型动机。但一直以来,工具型动机在外语学习中都备受诟病,被视作是一种与应试考试相联系的一种动机。这实际上是对英语的工具性认识不清。但随着对大学英语教学改革的深入研究,我们应该对工具型动机有新的认识,并使其发挥积极的作用。
李冰惠良红崔峥
关键词:英语工具型动机大学英语
基于社会文化理论的二语课堂互动话语建构及实证研究被引量:2
2013年
在社会文化理论框架之下,对国内外二语课堂互动话语研究现状进行归纳和总结,目的是将社会文化理论教学观和课堂互动话语策略有机结合起来,并通过社会文化理论中调节论、内化论、最近发展区理论和活动理论等核心理论在二语课堂中应用的论述,有力地佐证社会文化理论对二语课堂的互动话语研究的积极推动作用。理论研究最终在二语课堂中教师提问和学生反馈实证研究中得到进一步深化。
卞少辉崔峥
关键词:社会文化理论调节论最近发展区教师提问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