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熊宇

作品数:39 被引量:179H指数:7
供职机构:重庆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更多>>
发文基金:重庆市科技攻关计划重庆市教育委员会科学技术研究项目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生物学文化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37篇期刊文章
  • 1篇学位论文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38篇医药卫生
  • 1篇生物学
  • 1篇文化科学

主题

  • 15篇流感
  • 8篇结核
  • 8篇病毒
  • 6篇肺结核
  • 5篇疫情
  • 5篇流感样病例
  • 5篇流行病
  • 5篇流行病学
  • 5篇流行性
  • 5篇流行性感冒
  • 5篇感冒
  • 4篇多态
  • 4篇多态性
  • 4篇易感
  • 4篇流行病学特征
  • 4篇基因
  • 4篇甲型
  • 4篇甲型H1N1...
  • 4篇冠状
  • 4篇冠状病毒

机构

  • 34篇重庆市疾病预...
  • 12篇重庆医科大学
  • 3篇西南医科大学
  • 2篇中国疾病预防...
  • 1篇西南大学
  • 1篇四川省疾病预...
  • 1篇上海市宝山区...
  • 1篇重庆市北碚区...

作者

  • 39篇熊宇
  • 21篇李勤
  • 14篇赵寒
  • 13篇漆莉
  • 13篇龙江
  • 10篇肖达勇
  • 8篇凌华
  • 7篇易娟
  • 7篇陈熙
  • 6篇李革
  • 6篇陈爽
  • 6篇李柏松
  • 5篇宿昆
  • 4篇冯燕
  • 4篇戚小东
  • 4篇叶盛
  • 4篇肖邦忠
  • 4篇喻臻
  • 4篇马颖
  • 3篇张敏

传媒

  • 5篇预防医学情报...
  • 5篇现代预防医学
  • 4篇重庆医学
  • 3篇疾病监测
  • 3篇国际流行病学...
  • 2篇重庆医科大学...
  • 2篇中国热带医学
  • 2篇热带病与寄生...
  • 2篇保健医学研究...
  • 2篇中文科技期刊...
  • 1篇卫生研究
  • 1篇中华预防医学...
  • 1篇广东微量元素...
  • 1篇热带医学杂志
  • 1篇华南预防医学
  • 1篇寄生虫病与感...
  • 1篇医学教育探索

年份

  • 3篇2025
  • 5篇2024
  • 2篇2023
  • 1篇2022
  • 3篇2021
  • 4篇2020
  • 1篇2018
  • 6篇2016
  • 1篇2013
  • 3篇2012
  • 1篇2011
  • 4篇2010
  • 4篇2008
  • 1篇2007
39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课堂教学质量网络评价系统应用现状及效果被引量:1
2008年
目的:了解课堂教学质量网络评价系统的应用现状、效果和存在的问题,为科学评教提出完善与改进的建议和措施。方法:以重庆医科大学在校本科生为对象进行问卷调查;用Epidata3.02软件包录入数据,用SAS8.2软件包进行资料分析。结果:①课堂教学质量网络评价系统的可及性不理想,多数学生对上网评教路径不熟悉;②学生对待教学评价缺乏积极性和主动性;③学生有交流的愿望,但老师对评教重视度不足;④现行评价指标及网络评价系统还需完善。结论:需进一步加强宣传和教育,提高师生对网评系统作用及意义的认识,改进和完善评价指标体系,促进评价与教学实际情况的密切相联。
李革熊宇张显德向萍
关键词:课堂教学质量网络
2010年重庆市流感监测结果分析被引量:3
2012年
目的分析重庆市2010年流感流行特征,为制定防控策略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重庆市2010年流感监测结果进行描述性流行病学分析,主要包括各级医疗机构报告的临床诊断病例、哨点医院流感监测、暴发疫情监测及网络实验室流感样病例病原学监测情况。结果 2010年,重庆市报告甲型H1N1流感病例61例,死亡1例,发病率为0.21/10万,病死率为1.61/10万;报告病例数居26种乙类传染病中第6位。报告季节性流感955例,死亡1例,发病率为3.36/10万,病死率为0.104 7/10万;报告病例数居11种乙类传染病中第5位。2010-01甲型H1N1型为优势毒株;2~6月以季节性B型为优势毒株;7~9月以季节性A型流感为优势毒株,10~12月以A型和B型交替出现。病例分布于全市34个区县,报告病例数居前3位的是涪陵区、渝中区和永川区。报告病例男∶女=1.25∶1,职业以儿童和学生为主。2010年全市报告流感样病例(ILI)相关暴发疫情12起,共报告病例295人,经采样监测,其中10起(83.3%)确认为流感疫情;疫情以3~4月和7~8月为高峰;10起为学校疫情,占83.33%;2起为医院内感染,占16.67%。结论 2010年重庆市流感总体处于低发、散发状态。学校是流感暴发的重点场所,学生是罹患的重点人群。
肖达勇熊宇李勤龙江凌华张敏冯燕陈爽
关键词:流感
重庆市2009~2014年甲型H1N1流感病毒分离株HA基因变异分析被引量:3
2016年
目的对2009-2014年分离得到的甲型H1N1流感病毒进行血凝素(HA)基因测序分析,与世界卫生组织(WHO)推荐疫苗株A/California/07/2009(H1N1)比对,研究其基因变异情况。方法按分离时间及地点不同,选取47株2011-2014年分离得到的甲型H1N1流感病毒进行测序,同时选取既往已有的25株2009年甲型H1N1流感病毒的序列结果,经分子生物学软件进行核苷酸及氨基酸序列分析,并绘制系统进化树。结果 2009、2011-2014年的新型甲型H1N1流感病毒与疫苗株均位于一个大的分枝下,各病毒间的关系均较近。72株分离株的HA基因总的核苷酸差异在0-2.7%之间,氨基酸差异在0-3.1%之间;与疫苗株A/California/07/2009(H1N1)的核苷酸差异在0.4%-2.4%之间,氨基酸差异在0.9%-3.1%之间。氨基酸变异情况随着年份增加累积得更多,但在氨基酸序列上仍显示为低致病性流感病毒特征;2009年有9株病毒株丢失481位的糖基化位点,2013年有6株病毒株增加位于162位的糖基化位点。结论 WHO推荐的甲型H1N1疫苗总体上对重庆地区的人群仍有较好的保护作用,但随着时间推移,部分甲型H1N1流感病毒株可能已发生抗原漂移,需继续对其监测。
叶盛喻臻陈爽凌华熊宇李勤
关键词:甲型H1N1流感病毒HA基因
重庆市新型冠状病毒肺炎聚集性疫情流行特征分析被引量:2
2021年
目的了解重庆市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聚集性疫情的流行特征,为改进防控措施提供依据。方法采用2020年1月1日至3月14日重庆市卫生健康委员会官方网站、重庆市政府新闻发布、全国传染病监测信息系统、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信息系统调查报告和重庆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COVID-19聚集性疫情调查报告,分析重庆市COVID-19聚集性疫情流行特征。结果重庆市2020年1月1日至3月14日共报告COVID-19聚集性疫情120起,涉及感染者551例,其中确诊病例439例,占全市确诊病例数的76.2%(439/576),无症状感染者112例,占全市无症状感染者的93.3%(112/120)。以家庭聚集性疫情为主,占聚集性疫情总数的68.3%(82/120)。高峰期在1月19日至2月6日。29个区县均有报告,占全市区县数量的74.3%(29/39)。首发病例具有武汉及周边旅居史的聚集性疫情占79.2%(95/120)。结论重庆市COVID-19聚集性疫情以家庭聚集性疫情为主,首发病例的发病-诊断时间长于散发病例。
夏宇熊宇李勤杨琳宿昆赵寒李柏松陈熙漆莉
关键词:聚集性疫情
Sp110基因与肺结核易感相关性研究被引量:4
2008年
目的:研究Sp110基因rs1135791r、s722555r、s116799831r、s3948464位点基因多态性与重庆市汉族人群肺结核发病的关系。方法:采用病例对照研究设计,检测rs1135791r、s722555r、s116799831r、s3948464位点SNP多态性,用SAS软件进行显著性检验。结果:(1)Sp110基因rs1135791 CT基因型r、s722555 GG基因型r、s116799831 GG基因型r、s3948464 CC基因型在病例组的频率明显高于对照组;(2)病例组rs1135791 C等位基因r、s722555 G等位基因r、s116799831 G等位基因r、s3948464C等位基因频率都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rs1135791 C/Tr、s722555 A/Gr、s116799831 A/Gr、s3948464 C/T可能是重庆市汉族人群肺结核易患的危险因素。
熊宇周丹陶杨李革
关键词:肺结核
重庆市活禽市场从业人员感染禽流感的风险调查被引量:3
2016年
目的通过对重庆市活禽市场从业人员进行人禽流感防控知识和职业防护行为调查,结合环境禽流感病毒监测结果,评价该人群感染禽流感风险,为制定该类人群人禽流感防控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选取重庆市8个区(县)14家禽市场,采用自行设计问卷,对从业人员开展人禽流感防控知识、行为调查;用现场查看和访谈方式收集活禽市场现状与管理情况。结果 96名活禽市场从业人员人禽流感防控知识的总知晓率为18.5%,对传染源、相关疫苗、高危人群、传播途径和早期症状的知晓率分别为41.9%、21.3%、10.4%、7.3%和5.2%。主要途径为电视(94.8%)和网络(26.0%)。从业人员工作时佩戴口罩、手套、工作服和防护鞋的比例分别为5.2%、13.1%、28.7%和45.2%,接触禽类后有91.7%的人用水洗手。有30.2%选择去正规医疗机构诊治,有36.8%的人会主动告知涉禽职业。活禽市场管理不到位,消费者可零距离挑选活禽。2014年在调查的活禽市场环境标本禽流感阳性率为34.7%(247/711),其中H5亚型阳性率为18.3%(130/711)、H9亚型阳性率为16.5%(117/711)。结论重庆市部分活禽市场未进行规范管理,从业人员人禽流感相关知识知晓率低,防护意识和行为较差,存在较高感染风险。
龙江向伦辉李勤肖达勇赵寒戚晓东宿昆熊宇夏宇陈熙施国庆
关键词:人禽流感知识
新型冠状病毒感染大流行期间公共卫生与社会措施对流感影响的研究进展被引量:3
2024年
公共卫生与社会措施(PHSMs)是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疫情防控的重要措施之一,同时对流感病毒的传播也起到了一定的抑制效果,但其有效性尚未得到充分证实。本研究基于各PHSMs在控制流感病毒传播方面有效性的最新证据,对新型冠状病毒感染大流行期间各国PHSMs实施策略及其对流感影响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为优化流感防控策略提供科学证据。
李周蓉赵勇李婷婷姜科杨钰隆熊宇李勤漆莉
关键词:流感
Sp110基因5’-UTRrs11679983SNP与肺结核易感相关性研究被引量:4
2008年
[目的]探讨Sp110基因5’-UTR rs11679983位点单核苷酸多态性对重庆籍汉族人群肺结核易感性的影响。[方法]采用病例-对照研究,选择100名初治涂阳肺结核患者和106名非结核病对照,运用ASA-PCR技术检测研究对象的基因型,比较Sp110基因5’-UTR rs11679983位点基因型频率及等位基因频率分布。[结果]Sp110基因5’-UTR rs11679983位点A/A、A/G、G/G基因型频率在病例组分别为21.00%、56.00%、23.00%;对照组分别为41.51%、54.72%、3.77%,两组间基因型分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8.11,P﹤0.001)。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rs11679983A/G与肺结核相关(OR=2.84,95%CI:1.76~4.59,P﹤0.001)。[结论]Sp110基因rs11679983位点基因多态与肺结核易感性相关。
陶杨周丹李革蔡家春胡代玉熊宇贾庆良秧茂盛
关键词:单核苷酸多态性肺结核易感性
重庆市新型冠状病毒肺炎传染性分析被引量:4
2020年
目的了解重庆市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确诊病例和无症状感染者的密切接触者感染状况,评估不同暴露状态下的新型冠状病毒肺炎传染风险。方法收集截至2020年4月30日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信息系统中重庆市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感染者及其密切接触者的报告信息,进行流行病学、临床表现和核酸检测结果等统计,计算不同特征、不同暴露状态下的密切接触者感染和续发率。结果共追踪调查176例感染者和2000名密切接触者,总感染率为6.80%,续发率为4.35%。有基础性疾病者感染率为25.00%(24/96),显著高于无基础疾病者(χ^2=52.71,P<0.01);确诊病例、无症状感染者的密切接触者感染率分别为7.48%和2.6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8.50,P<0.01);发病后和潜伏期接触的感染率分别为9.94%和3.2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5.84,P<0.01);不同接触方式的感染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9.02,P<0.01)。结论重庆市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感染者的密切接触者的总体感染率较高,确诊病例的传染性强于无症状感染者,基础性疾病者感染和患病的风险更大,症状期的传染性强于潜伏期,共同居住生活方式、娱乐活动、聚餐接触方式为高危因素。
赵寒熊宇杨琳宿昆夏宇李柏松李勤
关键词:密切接触者感染率传染性
2010—2019年重庆市0~14岁儿童流行性感冒特征分析
2025年
目的分析2010—2019年度重庆市0~14岁儿童流感流行特征,为儿童流感防控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收集2010—2019年重庆市流感样病例(influenza-like illness,ILI)及流感病毒核酸检测结果,采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对0~14岁儿童流感流行特征进行分析。结果2010—2019年重庆市7家哨点医院0~14岁儿童ILI占门急诊就诊总数的比例为1.28%(308360/24126199),累计采集儿童ILI样本39449例,阳性率为15.47%,其中甲型流感3568例,乙型流感2529例。不同年份、年龄组、季节之间阳性率以及流感病毒毒株构成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其中6~14岁儿童阳性率最高(23.83%),冬季阳性率最高(25.54%),而不同性别间流感病毒阳性率以及同性别之间流感病毒毒株构成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0~14岁儿童ILI样本检测结果显示2010、2011、2016年为乙型流感病毒株占比较大,其余年份均为甲型流感病毒株占比较大。结论重庆市0~14岁儿童流感阳性率高,6~14岁儿童是流感的高发人群,流行季节以冬季为主,不同年度流行优势毒株型别不同,各型别交替循环,需持续监测。
付晓庆熊宇李柏松杨举乐李知晋漆莉
关键词:流行性感冒儿童
共4页<1234>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