卫陈刚
- 作品数:22 被引量:24H指数:3
- 供职机构:秦皇岛市海港医院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正常与退变髓核细胞的变形能力被引量:3
- 2012年
- 背景:细胞的变形能力在较大程度上能反映出细胞结构与功能的改变,目前对髓核细胞在细胞力学方面的研究较少。目的:分析正常和退变髓核细胞的变形能力。方法:正常髓核组织和退变髓核组织分别取材于3例脊柱侧弯患者和3例椎间盘突出患者术中取出的废弃髓核组织,用胰蛋白酶和Ⅱ型胶原酶分离提取细胞,行原代培养,通过微管加载装置适宜负压下测量细胞在第4秒时吸入微管的长度,并行统计学处理。结果与结论:正常髓核细胞和退变髓核细胞所用的负压分别为(411.31±27.93)Pa,(434.24±46.26)Pa,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在4s时吸入长度分别为(2.20±0.92)μm,(2.48±0.71)μm,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结果可见在规定时间的情况下,吸入微管的长度基本相同时,退变髓核细胞所需要的负压较正常髓核细胞大,说明退变髓核细胞的变形能力比正常髓核细胞差。
- 任龙韬卫陈刚牛建鹏林树忠
- 关键词:髓核细胞退变椎间盘细胞力学
- 不同手术治疗方案治疗老年创伤性股骨粗隆间骨折的安全性分析
- 2020年
- 分析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不同手术治疗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将2015年3月~2017年3月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AO A1型)76例病患分为两组,采用PFNA治疗用于治疗B组的33例病患,比较两组。结果:A组临床指标水平及优良率均优于B组(P<0.05),但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内固定治疗外伤性股骨粗隆间骨折相比,早期人工关节置换效果更好、更准确。在临床工作中,应将患者的经济能力、身体健康和心理需求与安全性紧密联系起来,制定更加个性化的手术方案。
- 刘星明王彦人卫陈刚
- 关键词:安全性
- PFNA固定及人工关节置换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的疗效并对其安全性分析
- 2020年
- 比较PFNA联合人工关节置换术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的疗效。方法:选取2018年1月~ 2019年11月老年粗隆间骨折患者100例,分为对照组(50例)和观察组(50例)。对照组行人工关节置换术,观察组行PFNA固定失血量、并发症及住院时间。结果:两组治疗效果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手术时间、住院时间均少于对照组,对照组出血量少,总并发症发生率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PFNA固定人工关节置换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效果良好,但PFNA内固定并发症少,安全,有利于病患的康复。
- 刘星明王彦人卫陈刚杜建伟
- 关键词:人工关节置换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疗效安全性
- 闭合性跟腱断裂缝合术后患者的康复治疗及护理被引量:2
- 2018年
- 目的研究分析闭合性跟腱断裂缝合术后患者的康复治疗及护理对策。方法选取该院收治的50例闭合性跟腱断裂患者为研究对象。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措施,实验组进行对应康复护理措施。比较分析实验组与对照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生存质量及术后疼痛评分等临床指标。结果护理后,实验组VAS评分为(2.84±0.44)分,显著低于对照组评分(3.77±0.52)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生存质量评分为(87.20±6.44)分,显著高于对照组评分(80.32±7.33)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护理满意度为92.0%,显著高于对照组的8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对性康复护理应用于闭合性跟腱断裂缝合术后患者临床效果较为理想,可显著改善临床症状,提高生存质量,帮助患者尽快恢复健康,具有临床推广的意义。
- 徐淑梅卫陈刚单小耘
- 关键词:康复治疗护理措施
- 椎间孔镜下髓核摘除术前手术姿势模拟的效果分析
- 2017年
- 目的:探讨术前对患者进行手术中所要采取特殊姿势提前模拟演练的必要性。方法:选取我院自2014年9月—2016年10月腰椎间盘突出疾病行椎间孔镜下髓核摘除术患者31例,先后分为对照组15例和研究组16例;对照组依据常规方法进行围手术期常规护理指导,研究组在围手术期常规护理指导的基础上辅以术中所需特殊姿势的术前模拟演练指导。术后比较两组患者术中心理恐惧度以及术中与术者配合的满意度。结果:术中患者心理恐惧度评分研究组(5.69±1.40)低于对照组(7.00±1.69)(P<0.05);术者对患者术中配合满意度评分研究组(7.31±1.20)高于对照(6.13±1.25)(P<0.05)。上述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椎间孔镜下髓核摘除术患者在术前进行术中手术姿势的模拟演练指导可提高患者术中的配合度,减低术中患者恐惧程度。
- 徐淑梅卫陈刚单小耘
- 关键词:腰椎间盘突出症术前护理
- 髓核细胞及其生物力学研究进展被引量:1
- 2011年
- 随着社会的老龄化进程,退行性疾病的发病率有所上升,腰椎间盘突出症在成人中的发生率较高,主要原因是椎间盘退变。首先纤维环、髓核细胞逐渐衰老、凋亡,并导致细胞结构改变和细胞外基质成分减少。对髓核细胞力学特性的研究可阐明力学因素在髓核蜕变发病过程中的机制,同样也为髓核组织工程中相关力学因素的研究提供新的思路,为利用组织工程治疗椎间盘退变提供相关实验依据。
- 牛建鹏卫陈刚任龙韬
- 关键词:髓核细胞腰椎间盘突出症细胞外基质成分椎间盘退变
- 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行闭合复位防旋股骨近端髓内钉内固定术后应用骨肽注射液对骨代谢及骨密度的影响分析
- 2020年
- 探讨骨肽注射液对股骨粗隆间闭合复位及股骨近端固定患者骨代谢及骨矿物质密度的影响。方法:选择在本院进行治疗的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例数为100例,按照入院顺序分组原则,各组50例,其中50例在闭合复位防旋股骨近端髓内钉内固定术后应用骨肽注射液(观察组)、50例组进行传统治疗(对照组),将各组指标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与对照组在引流、住院时间、出血量、手术时间等方面存在显著差异(P<0.05)。骨密度、骨钙素和血清碱性磷酸酶水平观察组明显不同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防旋股骨近端髓内钉内固定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闭合性复位后用骨肽注射治疗并取得明显效果,值得研究和推广。
- 刘星明王彦人卫陈刚
- 关键词:骨肽注射液骨代谢骨密度
- Inter Tand等手术方案治疗老年髋关节骨折疗效分析
- 刘星明王彦人卫陈刚
- 该研究通过随机方法将收治的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病人分组,分别给予Inter Tan、PFNA和DHS方法治疗,随访时间8-18个月,x线随访比较两组患者术前、术后即时、术后4周和术后24周时骨折分离距离。结果Inter T...
- 关键词:
- 关键词:髋关节骨折手术方法
- 经皮椎体成形术与抗骨质疏松药物治疗老年脊柱骨折的临床效果观察
- 2021年
- 经皮椎体成形术与抗骨质疏松药物治疗老年脊柱骨折的临床效果观察。 方法:从本院选取老年脊柱骨折患者80例,随机分为两组,每组各40例,对照组患者实施经皮椎体成形术治疗,观察组患者给予经皮椎体成形术与抗骨质疏松药物治疗,对比两组治疗有效率、生活质量评分和疼痛及生活自理能力。 结果:患者治疗有效率高于对照组;生活质量评分高于对照组;疼痛评分低于对照组;生活自理能力高于对照组(P<0.05)。 结论:经皮椎体成形术与抗骨质疏松药物治疗老年脊柱骨折有效改善患者临床症状,具有较高推广价值。
- 卫陈刚
- 关键词:经皮椎体成形术抗骨质疏松药物
- 国产InterTan髓内钉内固定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疗效分析被引量:8
- 2018年
- 目的探讨国产Inter Tan髓内钉内固定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自2011-01—2014-08采用国产Inter Tan髓内钉内固定治疗的41例股骨粗隆间骨折。结果 38例获得完整随访,随访时间平均45(24~66)个月。17例获得解剖复位,21例为非解剖复位。末次随访时骨折均愈合,未出现股骨头切割、螺钉退出、螺钉向内移位进入关节腔、骨折再移位等并发症。1例骨折复位较差,出现轻度髋内翻(颈干角110°)。1例下肢轻度内旋畸形,2例下肢较对侧轻度外旋畸形。结论国产Inter Tan髓内钉内固定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尤其是治疗A0分型中A1、A2型骨折时具有微创、操作简单、可对抗骨折端旋转和移位、使骨折端加压、防止螺钉退出或内移、防止股骨头切割等优点,可取得良好疗效。但是,Inter Tan髓内钉内固定治疗A3型股骨粗隆间骨折时存在一定的缺陷,需要改进。
- 张占文艾亦君刘艳梅李少林李伟冯润秋卫陈刚
- 关键词:股骨粗隆间骨折内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