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季晓云

作品数:6 被引量:3H指数:1
供职机构:同济大学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6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6篇医药卫生

主题

  • 2篇护理
  • 2篇干扰素
  • 1篇胆囊
  • 1篇胆囊切除
  • 1篇胆囊切除术
  • 1篇胆汁淤积
  • 1篇胆汁淤积症
  • 1篇蛋白
  • 1篇新生儿
  • 1篇新生儿脑损伤
  • 1篇循证
  • 1篇循证护理
  • 1篇炎症
  • 1篇炎症反
  • 1篇炎症反应
  • 1篇意外脱管
  • 1篇诊疗
  • 1篇诊疗器械
  • 1篇妊娠
  • 1篇妊娠期

机构

  • 5篇同济大学
  • 1篇同济大学附属...

作者

  • 6篇季晓云
  • 2篇尹世萍
  • 2篇张竹筠
  • 1篇张晨
  • 1篇周敏
  • 1篇沈颖

传媒

  • 2篇临床和实验医...
  • 1篇中国卫生产业
  • 1篇检验医学与临...
  • 1篇世界中医药
  • 1篇中文科技期刊...

年份

  • 2篇2025
  • 1篇2024
  • 1篇2019
  • 1篇2016
  • 1篇2015
6 条 记 录,以下是 1-6
排序方式:
MyD88和TRIF在新生儿脑损伤中的表达及其与炎症反应的关系
2024年
目的探讨髓样分化因子88(MyD88)和β干扰素TIR结构域衔接蛋白(TRIF)在新生儿脑损伤中的表达及其与炎症反应的关系。方法前瞻性选取2021年10月至2023年9月入同济大学附属妇产科医院诊断并接受治疗的新生儿脑损伤患儿103例为研究对象,作为新生儿损伤组。同时选择同期无神经系统疾病的正常新生儿80例,作为对照组。收集所有新生儿的临床资料,并采集外周静脉血3 mL,检测两组新生儿血清中降钙素原、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IL)-2、IL-1β、IL-8和IL-6水平,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血清中MyD88和TRIF mRNA表达,采用Pearson相关性分析对MyD88和TRIF mRNA表达与炎症反应的关系进行分析,并采用受试者操作特征(ROC)曲线评估MyD88和TRIF mRNA表达在新生儿脑损伤中的诊断价值。结果两组新生儿的胎龄、年龄、出生体重、男性占比、生产方式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脑损伤组Apgar评分为(7.42±1.87)分,明显低于对照组[(8.78±4.72)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脑损伤组新生儿血清降钙素原、TNF-α、IL-1β、IL-2、IL-8和IL-6水平分别为(6.21±0.73)ng/L、(5.94±1.83)pg/mL、(8.93±2.95)pg/mL、(3.17±1.02)pg/mL、(32.98±9.83)pg/mL、(14.51±4.37)pg/mL,均明显高于对照组[(0.59±0.18)ng/L、(2.68±0.79)pg/mL、(4.19±1.36)pg/mL、(1.29±0.73)pg/mL、(7.37±2.91)pg/mL、(2.97±0.85)pg/m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脑损伤组新生儿血清中MyD88和TRIF mRNA表达水平分别为2.46±0.73、2.11±0.65,均明显高于对照组(1.03±0.29、0.79±0.22),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MyD88和TRIF mRNA表达均与炎症反应指标降钙素原、TNF-α、IL-1β、IL-2、IL-8和IL-6均呈正相关(P<0.05)。血清MyD88 mRNA检测诊断新生儿脑损伤的最佳临界值为1.561,敏感度和特异度分别为77.50%和86.25%,ROC曲线下面积(AUC)为0.868(95%CI:0.804~0.932);血清TRIF mRNA检测诊断新生儿脑损伤的最佳临界值为
庄玮清季晓云
关键词:脑损伤髓样分化因子88新生儿炎症反应
可重复使用诊疗器械集中管理的实践及效果
2019年
对全院可重复使用诊疗器械,包括手术器械、内镜器械、口腔科器械、针灸火罐等采用集中管理,提高器械清洗、打包、灭菌、发放的质量。[方法] 将可重复使用的诊疗器械,包括手术器械、内镜器械、口腔科器械、针灸火罐等,集中回收至消毒供应中心进行处理后,集中下送至各临床使用科室,将实施集中化管理前和实施集中化管理后器械的清洗、打包、灭菌、发放质量数据进行分析和统计。同时,统计护士发生缺陷的时间段和主要人群,有针对性地对其进行整改。[结果]通过科学的管理方法,是低年资护士在操作过程中能正确地掌握各类技术,同时加强了繁忙时间段护士的人员配比,减少了错误的发生率。集中管理实施后,可重复使用诊疗器械的清洗、打包、灭菌质量有显著提高。[结论] 对可重复使用诊疗器械进行集中管理可有效提高处置质量,提高临床科室的满意度。
汤霞敏张晨花文祥季晓云宋晓园
关键词:消毒供应中心
品管圈降低胃管意外脱管率及提高护理人员素质的效果评价被引量:3
2016年
目的对品管圈降低胃管意外脱管率及提高护理人员素质的效果进行评价。方法选取该院2014年1月—2015年12月期间收治的50例置入胃管患者作为该次研究对象,根据患者的入院时间将其分为对照组(2014年1—12月)与观察组(2015年1—12月),每组30例,其中对照组实施常规胃管护理,观察组采取品管圈进行护理,对比两组患者的胃管意外脱管率、护理人员的综合护理质量。结果观察组患者的胃管意外脱管率为6.67%,明显低于对照组,同时观察组护理人员的服务态度评分、沟通能力评分、护理技能操作评分及健康宣教评分均明显较对照组高(P<0.05)。结论品管圈应用于置入胃管患者中,不仅可减少患者发生胃管意外脱出的情况,同时可以提升护理人员的综合素质与护理质量,应用效果显著,值得在临床中进一步推广实施。
张竹筠沈颖尹世萍季晓云蒋健骏
关键词:品管圈胃管意外脱管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中循证护理的运用效果观察
2015年
目的研究循证护理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将56 例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28 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实验组给予循证护理.结果:①观察组满意度为96.43%,对照组为78.57%,对比有统计学意义(P〈0.05).②观察组并发症率为3.57%,对照组为21.43%,对比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患者接受循证护理后,有利于控制并发症发生率,提高护理满意度,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尹世萍戚雅敏季晓云蒋健骏张竹筠
关键词:循证护理腹腔镜胆囊切除术
TPOAb、IFN-γ及Th1/Th2与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的关系
2025年
目的探讨甲状腺过氧化物酶抗体(TPOAb)、γ干扰素(IFN-γ)及辅助型T细胞(Th)1/Th2与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ICP)发生的关系,及其对妊娠期患者发生ICP的诊断价值。方法前瞻性选取2023年1月至2023年12月入同济大学附属妇产科医院(上海市第一妇婴保健院)分娩的130例ICP患者作为ICP组,依据血清总胆汁酸(TBA)水平高低分为ICP轻度组(餐后血清TBA水平19~39μmol/L,n=79)和ICP重度组(餐后TBA水平40~99μmol/L,n=51)。选取同期在同院分娩的130例正常单胎妊娠孕妇为对照组。比较ICP组和对照组患者血清中TPOAb、IFN-γ及Th1/Th2水平,比较不同严重程度ICP患者血清中TPOAb、IFN-γ及Th1/Th2水平;采用Pearson系数检验分析患者血清中TPOAb、IFN-γ及Th1/Th2水平与疾病程度的相关性;采用受试者操作特征(ROC)曲线分析TPOAb、IFN-γ及Th1/Th2对ICP的诊断价值。结果ICP组患者血清中TPOAb、IFN-γ及Th1/Th2水平分别为(20.51±6.37)pg/mL、(171.29±28.74)pg/mL、0.91±0.14,均明显高于对照组[(9.73±2.49)pg/mL、(125.73±31.96)pg/mL、0.52±0.11],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ICP重度组患者血清中TPOAb、IFN-γ及Th1/Th2水平分别为[(24.69±5.33)pg/mL、(186.24±31.59)pg/mL、1.32±0.17],均明显高于ICP轻度组[(15.42±4.81)pg/mL、(157.43±27.18)pg/mL、0.91±0.15],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清中TPOAb、IFN-γ及Th1/Th2水平与ICP患者病情严重程度呈正相关(r=0.317、0.409、0.334,P<0.05);TPOAb、IFN-γ、Th1/Th2及联合检测的ROC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0.894、0.836、0.859和0.929,TPOAb、IFN-γ、Th1/Th2联合检测AUC明显高于TPOAb、IFN-γ、Th1/Th2单独检测(P<0.05)。结论ICP患者血清TPOAb、IFN-γ及Th1/Th2呈高表达,且随着ICP严重程度增加变化幅度升高。血清TPOAb、IFN-γ及Th1/Th2水平对ICP具有一定的诊断价值,而且三者联合诊断价值更高,可为后续临床的治疗和干预提供参考。
夏婷季晓云
关键词: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甲状腺过氧化物酶抗体Γ干扰素TH1/TH2
子宫内膜癌组织中NF1和SKAP1水平及其与临床病理特征和生存期的关系
2025年
目的 分析子宫内膜癌组织中神经纤维瘤基因(NF1)和激酶相关磷蛋白1(SKAP1)表达及与临床病理特征、生存期的关系。方法 选取2018年1—12月在该院妇科进行手术治疗的89例子宫内膜癌患者作为研究组,另选取同期在该院因子宫肌瘤或子宫脱垂进行全子宫切除的80例患者作为对照组。检测子宫内膜癌组织和正常组织的NF1、SKAP1信使RNA(mRNA)水平,以及NF1、SKAP1蛋白阳性表达情况。采用Pearson相关分析子宫内膜癌组织中NF1 mRNA水平与SKAP1 mRNA水平的相关性。采用Kaplan-Meier法分析NF1和SKAP1水平与患者生存期的关系。结果 研究组NF1 mRNA水平低于对照组,SKAP1 mRNA水平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01)。NF1和SKAP1蛋白主要位于细胞质和细胞膜中,子宫内膜癌组织中NF1蛋白阳性表达率低于正常组织,SKAP1蛋白阳性表达率高于正常组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01)。Pearson相关分析结果显示,子宫内膜癌组织中NF1 mRNA水平与SKAP1 mRNA水平呈负相关(r=-0.253,P=0.017)。不同肌层浸润深度、分化程度、国际妇产科联盟(FIGO)分期、淋巴结转移情况、脉管癌栓患者子宫内膜癌组织中NF1蛋白和SKAP1蛋白阳性表达情况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Kaplan-Meier法分析结果显示,NF1蛋白阳性表达患者累积生存率高于NF1蛋白阴性表达的患者,SKAP1蛋白阳性表达患者累积生存率低于SKAP1蛋白阴性表达的患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子宫内膜癌组织中NF1表达下调,SKAP1表达上调,且二者呈负相关,并与肌层浸润深度、分化程度、FIGO分期、淋巴结转移情况、脉管癌栓有关,可能成为预测子宫内膜癌患者预后的标志物。
季晓云周敏
关键词:子宫内膜癌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