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宁 作品数:11 被引量:27 H指数:3 供职机构: 南京医科大学 更多>> 发文基金: 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 江苏省自然科学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更多>> 相关领域: 医药卫生 生物学 更多>>
选择性磷酸二酯酶4抑制剂ZL-n-91对人前列腺癌PC-3细胞和裸鼠移植瘤的影响 被引量:2 2016年 目的:研究选择性磷酸二酯酶4抑制剂ZL-n-91对人前列腺癌PC-3细胞人前列腺癌PC-3细胞和裸鼠移植瘤的影响。方法:将不同浓度的ZL-n-91(10,50,100,200μM)分别处理体外培养的前列腺癌PC-3细胞24 h和48 h,用CCK-8法测定ZL-n-91对前列腺癌PC-3细胞增殖的影响;将人前列腺癌PC-3细胞皮下种植裸鼠,待瘤体积达到100-200 mm3,口服ZL-n-91,定期测定动物体重、肿瘤体积、肿瘤重量、计算抑瘤率;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检测肿瘤组织Ki67的表达。结果:ZL-n-91能抑制PC-3细胞的增殖,药物浓度为100,200μM时,作用24 h后其抑制率分别达23.7%、58.1%,作用48 h后其抑制率分别达36.5%、70%。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并且其抑制增殖作用呈浓度和时间依赖性。荷瘤裸鼠经ZL-n-91治疗12天开始,给药组小鼠肿瘤体积明显小于对照组(P〈0.05),给药32天时,给药组肿瘤体积和重量约为对照组的1/2倍,其抑瘤率高达45.96%;免疫组化检测肿瘤组织中Ki67的表达,定量分析对照组和给药组阳性率分别为(40.7±0.18)%和(18.11±0.06)%,结果显示给药组小鼠肿瘤的增殖明显弱于对照组(P〈0.001)。结论:ZL-n-91对人前列腺癌PC-3细胞及移植瘤的生长有明显的抑制作用。 巩思嘉 林艳 李晓曦 周素瑾 赵正刚 赖姨梅 师惠 丁宁 李芳红 赵子建关键词:前列腺癌 PC-3 移植瘤 肠道菌群失衡诱发雄性小鼠生精障碍的研究 随着生活质量的提高,人类西方化的膳食结构中脂肪类摄入比例已高达40%,大量临床研究发现高脂膳食在引发肥胖和脂代谢紊乱的同时,对男性精子质量也会造成影响,主要表现为精子浓度、活力下降、染色体受损以及精子形态异常。有研究表明... 丁宁关键词:高脂膳食 精子发生障碍 文献传递 基于酶促重组等温扩增技术快速检测HPV16和HPV18的研究 目的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High-risk human papillomavirus,HR-HPV)的持续感染已被证实是宫颈癌最主要的致病因素,其中以HPV16、18型最为常见,在HR-HPV阳性宫颈癌病例中的占比为71... 丁宁关键词:人乳头瘤病毒 分子检测技术 握力训练应用于乳腺癌PICC置管患者中的效果分析 被引量:2 2020年 目的探讨握力训练应用于乳腺癌经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ICC)置管患者中的效果。方法选择2017年11月至2019年11月本院收治的乳腺癌PICC置管患者114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各57例。对照组行常规干预,观察组在此基础上行握力训练干预。对比两组并发症发生率、带管期间总体舒适度及训练依从性情况。结果观察组静脉炎、血栓、上肢肿胀发生率分别为3.51%、0.00%、0.00%,均低于对照组22.81%、14.04%、12.28%,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观察组带管期间总体舒适度0分、1~4分、5~7分、8~10分分别为15.79%、49.12%、24.56%、10.53%,均优于对照组5.26%、31.58%、40.35%、22.81%,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观察组训练依从性为96.49%,高于对照组75.4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握力训练应用于PICC置管患者中可降低并发症发生率,增强患者总体舒适度,提高训练依从性,值得推广。 丁宁 唐在君 吴小香关键词:乳腺癌 PICC置管 并发症 依从性 基于依从性量表建立依从性曲线对于乳腺癌术后恢复1年患者患肢锻炼依从性水平研究 2021年 目的探讨研究基于依从性量表建立依从性曲线对于乳腺癌术后恢复1年患者患肢锻炼依从性水平研究.方法此次研究,选取研究对象为2018年6月~2020年6月期间,我院中手术治疗的乳腺癌患者90例,使用术后功能锻炼依从性量表进行患者调查,并绘制依从性调查曲线,以此为基础分析探讨乳腺癌患者术后1年的患肢锻炼依从性水平.结果患者术后1年内,依从性呈现不断下降趋势,患者术后1年身体锻炼依从性、主动寻求依从性、注意事项依从性得分,明显出现下降趋势(P<0.05);不同时期,对患者术后患肢锻炼依从性进行两两对比分析,患者术后1年身体锻炼依从性、主动寻求依从性,与术后3个月、6个月相比,明显下降(P<0.05);术后1年患者注意事项依从性与术后3个月、6个月相比,不存在明显差异(P>0.05).结论研究数据表明,乳腺癌患者术后的患肢锻炼依从性较差,且随着时间增加呈现不断下降的趋势,这与多种因素相关,需要临床加强术后对患者的护理干预,确保患者术后患肢锻炼依从性. 丁宁 吴小香关键词:乳腺癌 高危孤独症谱系障碍幼儿情绪调节能力随访及脑影像学研究 目的: 孤独症谱系障碍(ASD)是一种严重影响患者终身社会功能的神经发育疾病,在各个年龄段的ASD人群中内向性行为和外向性行为问题发生的比例较普通人群均显著增加。纵向观察可见,ASD在幼儿期已存在一定程度上的情绪调节困... 丁宁关键词:孤独症谱系障碍 情绪调节能力 经阴道单孔腹腔镜在保留盆腔自主神经的广泛子宫切除术中的应用探讨1例(附手术视频) 2024年 宫颈癌是常见的女性生殖系统恶性肿瘤,其早期手术治疗的标准术式是子宫广泛性切除及盆腔淋巴结清扫,手术路径主要包括开放手术、微创手术和经阴道手术等[1]。随着微创技术的快速发展,微创手术被广泛应用于早期宫颈癌的治疗。 张慧林 丁宁 丁兰芳 李娟 张蕾 沈宇飞关键词:广泛性子宫切除术 n-6/n-3多不饱和脂肪酸营养失衡对小鼠精子发生的影响 被引量:3 2017年 目的:探讨n-6/n-3多不饱和脂肪酸营养失衡对小鼠精子发生的影响。方法:健康的30只C57/B6雄鼠随机分为对照组(CON)、高脂组(HF)、花生四烯酸组(HF+AA)。喂食16周,做合笼实验并记录致孕率,通过精子动力分析仪检测小鼠精子活力和数量的变化,用Elisa试剂盒测血清中睾酮和甘油三酯水平。通过病理组织染色观察小鼠睾丸组织的形态学变化。利用Realtime-PCR的方法检测小鼠睾丸中Dazl基因表达水平的变化。结果:高脂组、花生四烯酸组与对照组相比精子活力[(16±0.01;12.33±2.83 vs72.2±12.73)%,P<0.001],精子数量[(7.5±1.13;6±0.14 vs 13.87±0.35)million/m L,P<0.001],致孕率[(28.57;14.29 vs 78.57)%,P<0.001]及血清睾酮含量[(0.35±0.14;0.27±0.07 vs 3.51±0.7)ng/m L,P<0.001]均显著性降低。高脂组、花生四烯酸组与对照组相比,血清中甘油三酯的含量显著增高[(0.74±0.04;0.74±0.04 vs 0.45±0.04)mmol/L,P<0.001]。病理组织染色观察到花生四烯酸组小鼠睾丸组织出现了明显异形,曲细精管内部的初级精母细胞明显缺失,管腔中从初级精母细胞到精子的发生过程出现了变异,精子的数量也显著性下降。参与精子生成过程中的减数分裂前的有丝分裂增殖期、精原细胞的发育等过程的Dazl基因在高脂组和花生四烯酸组小鼠睾丸中的表达量与对照组相比显著降低(0.87±0.05;0.65±0.03 vs 1.07±0.04,P<0.05)。 丁宁 张欣 刘姗姗 林艳 李晓曦 李芳红 赵子建关键词:精子活力 精子发生障碍 多不饱和脂肪酸 高脂饮食对雄性小鼠生殖功能和睾丸内氧化低密度脂蛋白变化的影响 被引量:9 2016年 目的脂代谢紊乱可导致雄性不育,但其影响精子发生及睾丸微环境的机制尚不明确。文中旨在探讨高脂饮食对雄性小鼠生殖功能以及睾丸内氧化低密度脂蛋白(Ox-LDL)表达变化的影响。方法 16只8周龄雄性C57BL/6J小鼠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正常饮食组和高脂饮食组,每组8只。分别给予标准饲料与高脂饲料维持饮食干预连续喂养16周。检测血清三酰甘油(TG)、总胆固醇(TC)、氧化低密度脂蛋白(Ox-LDL)以及睾酮水平;取附睾尾测定精子数量和活力,HE染色观察睾丸结构变化,免疫组织化学分析小鼠睾丸组织中Ox-LDL的免疫定位和表达变化。结果与正常饮食组相比,高脂饮食组小鼠体重显著增加(P<0.05),血清TG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高脂饮食组较正常饮食组血清TC升高[(2.31±0.33)mmol/L vs(6.54±0.31)mmol/L,P<0.01],血清Ox-LDL升高[(0.32±0.03)mg/L vs(0.44±0.06)mg/L,P<0.01],血清睾酮降低[(3.64±0.43)mg/L vs(0.40±0.14)mg/L,P<0.01],小鼠精子浓度降低[(9.95±0.75)106/m L vs(5.66±1.51)106/m L,P<0.01]和精子活动率降低[(54.69±17.84)%vs(32.48±5.80)%,P<0.01]。HE染色显示高脂饮食组较正常饮食组睾丸间质细胞、睾丸生精细胞与腔内精子数量明显减少,同时免疫组织化学显示Ox-LDL定位于睾丸间质细胞周围且表达明显升高(P<0.01)。结论睾丸局部微环境中,Ox-LDL升高可能抑制了Leydig细胞的睾酮合成,进而影响了睾丸生精功能。 靖俊 丁宁 丁晓萌 彭龙平 胡学春 赵子建 姚兵关键词:高脂饮食 OX-LDL HPV DNA和mRNA检测的应用现状和对比分析 被引量:6 2023年 人乳头瘤病毒(HPV)是全世界最常见的性传播病毒之一,其高危亚型的持续感染是宫颈癌的主要致病因素。HPV分子检测在宫颈癌的预防和筛查中发挥了重要作用,检测方法主要分为两类——基于病毒DNA和mRNA的检测。HPV mRNA检测相较于DNA检测尚不成熟,但能更好地反映病毒转录活性从而预测潜在的宫颈癌前病变。本文结合两类检测方法的原理及应用现状,对比并阐述两者优缺点和应用价值。 丁宁 徐文健 张慧林关键词:HPV 分子检测 宫颈癌筛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