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天然
- 作品数:6 被引量:11H指数:2
- 供职机构:宜宾市第一人民医院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PI-RADS v2.1评分及PSA衍生指标对移行带和外周带前列腺癌的诊断价值研究
- 2025年
- 目的探讨2.1版前列腺影像报告与数据系统(PI-RADS v2.1)评分及PSA衍生指标对移行带和外周带前列腺癌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2020年2月至2024年7月期间完成多参数MRI检查并获得完整病理结果的连续736例前列腺患者资料,根据PI-RADS v2.1评分及病灶位置分为移行带组、外周带组,移行带组纳入条件为移行带评分3~5分,且外周带评分<3分;外周带组纳入条件为外周带评分3~5分,且移行带评分<3分。统计所有患者的总前列腺特异性抗原(tPSA)、游离PSA与tPSA比值(fPSA/tPSA)、前列腺体积(总PV)和移行带体积(TZPV),并计算前列腺特异性抗原密度(PSAD)、移行带PSAD(TZ-PSAD),通过单因素、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探讨移行带前列腺临床显著癌(csPCa)的独立危险因素,通过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评价各因素的诊断效能。采用上述相同方法探讨外周带csPCa的独立危险因素及其诊断效能。结果共纳入292例患者,移行带组189例(csPCa35例),外周带组103例(csPCa 44例)。移行带组的tPSA、PSAD、TZ-PSAD、PI-RADS v2.1评分均为csPCa的独立危险因素,但TZ-PSAD的诊断效能高于tPSA、PSAD,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Z=3.020、2.051,P<0.05)。PI-RADS v2.1评分联合TZ-PSAD对移行带csPCa的诊断效能[ROC曲线下面积(AUC)=0.912]优于各因素单独应用,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I-RADSv2.1评分的阈值为≥4分,TZ-PSAD的阈值为≥0.455 ng/ml^(2)。外周带组仅PI-RADS v2.1评分为独立危险因素,阈值为≥3分。结论PI-RADS v2.1评分及PSA衍生指标对移行带和外周带csPCa的诊断价值不同。对于移行带,PI-RADS v2.1评分与TZ-PSAD的诊断效能相当且显著高于其他指标,两者联合可进一步提高诊断效能;对于外周带,PI-RADS v2.1评分具有较高的诊断效能,而PSAD与tPSA的诊断效能差异不大,PI-RADS v2.1评分+PSAD联合模型可适当提高诊断效能。
- 王思然曾云富齐鑫张瑜刘天然李玉春
- 关键词:前列腺癌前列腺特异性抗原移行带
- 乳腺假体并发症的Silicone序列MRI特征被引量:3
- 2016年
- 目的分析乳腺假体植入术后并发症的MRI表现,探讨其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2013年6月至2015年6月收治的9例乳腺假体MRI特征。结果 1假体退行性样改变:Silicone-Sup序列上表现为片状不规则混杂信号或气泡样无信号结节。2假体包膜挛缩、假体变形移位:表现为假体边缘呈波浪状,囊壁增厚。3假体破裂(分囊内破裂和包膜破裂):囊内破裂Silicone-only序列表现囊内曲线状、弧线状低信号;包膜破裂表现为假体包膜连续性中断、假体周围间隙内存在结节状或片状假体信号。结论 MRI是诊断乳腺假体并发症的首选方法,视野全面,无需压迫,诊断准确率高。
- 陈竹碧刘天然左稳韩文彬
- 关键词:并发症磁共振成像
- 探讨CT联合MRI在小儿脑瘫解剖学改变诊断及康复治疗中的应用研究被引量:7
- 2023年
- 目的探讨CT及MRI联合在小儿脑瘫解剖学改变诊断及康复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2020年5月~2022年10月医院收治的120例脑瘫患儿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均实施CT和MRI检查明确解剖学改变,并进行康复治疗。统计CT、MRI及联合对小儿脑瘫解剖学改变的诊断结果;采用CT、MRI及联合方法对患儿的康复效果进行评价。结果CT联合MRI诊断小儿脑瘫无解剖学改变占比为0.00%,低于MRI的8.33%和CT的15.00%(P<0.01),且MRI诊断小儿脑瘫无解剖学改变占比低于CT(P<0.01);CT提示康复治疗后,52例小儿的脑内病灶有所改善;MRI提示康复治疗后,55例小儿的脑内病灶有所改善;联合检查提示康复治疗后,62例小儿的脑内病灶有所改善;基本康复和显著性改善患儿治疗后CT检查脑白质面积、MRI检查中央前沟体积和额上沟体积均高于治疗前(P<0.05),且治疗后基本康复和显著性改善患儿上述指标均高于无明显疗效患儿(P<0.05),基本康复患儿上述指标均高于显著性改善患儿(P<0.05)。结论在小儿脑瘫解剖学改变诊断及康复效果评价中,CT及MRI均有一定的应用价值,且二者联合的效能更高。
- 贺军李凯刘天然桑词兰
- 关键词:计算机断层扫描小儿脑瘫康复治疗
- 采用改进型摄影方法提高0~3岁婴幼儿胸部数字X线摄影甲片率的临床研究被引量:1
- 2023年
- 目的 探讨采用改进型摄影方法对0~3岁婴幼儿胸部数字X线摄影甲片率的影响。方法 回顾性分析2021年5—8月在医院行常规胸部数字X线摄影的100例0~3岁婴幼儿的临床影像资料并设为对照组,另回顾性分析2021年10月至2022年1月在医院行改进型摄影方法胸部数字X线摄影的100例0~3岁婴幼儿的临床影像资料并设为试验组,统计甲片与非甲片数量、摄片不良因素发生率,比较两组甲片与非甲片变化及摄片不良因素发生率的变化。结果 试验组甲片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非甲片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相比,试验组头部未居中放正、胸廓未对称居中、屏气较差、体表异物的摄片不良率因素发生率较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拍摄范围不当、曝光不当、防护不当,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通过改进型摄影方法对0~3岁婴幼儿进行胸部数字X线摄影,能够提高甲片率。
- 罗旋贺军李凯刘天然牟静平
- 关键词:婴幼儿数字X线摄影影像技术
- 冠状动脉瘤的CT表现探讨
- 2016年
- 目的应用128层CT及双源CT行冠状动脉成像(CTCA)以评价冠状动脉瘤的CT表现。方法前瞻性纳入2011年3月-2014年4月行CTCA检查患者1 108例,通过容积再现、最大密度投影、多平面重建、曲面重建观察冠状动脉血管形态、血管壁光整状态。结果共发现3例冠状动脉瘤。患者1左冠前降支(LAD)近段葡萄状突起;患者2 LAD及左冠回旋支(LCX)、右冠状动脉(RCA)弥漫性扩张伴局部梭行扩张;患者3左主干(LM)起源于肺动脉,LM、LAD及LCX、RCA弥漫性扩张。结论 CTCA是一种无创、简单、有效的诊断冠状动脉瘤的检查方法,可为冠状动脉瘤高危人群筛查首选。
- 陈竹碧左稳王建秋蒲月英韩文彬桑词兰李凯刘天然
- 关键词:冠状动脉血管成像动脉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