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余盈

作品数:3 被引量:40H指数:2
供职机构: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湖北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3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3篇医药卫生

主题

  • 2篇术后
  • 1篇导管
  • 1篇血栓
  • 1篇医护
  • 1篇医护一体化
  • 1篇深静脉
  • 1篇深静脉血栓
  • 1篇手术
  • 1篇手术患者
  • 1篇术后胃
  • 1篇术后胃肠功能
  • 1篇术后胃肠功能...
  • 1篇术后下肢深静...
  • 1篇前端
  • 1篇肿瘤
  • 1篇综合护理
  • 1篇胃肠
  • 1篇胃肠恶性肿瘤
  • 1篇胃肠功能
  • 1篇胃肠功能恢复

机构

  • 2篇华中科技大学...
  • 1篇华中科技大学

作者

  • 3篇余盈
  • 2篇熊丹莉
  • 2篇马培芳
  • 1篇邓莉莎
  • 1篇李素云

传媒

  • 1篇护理学报
  • 1篇中国临床护理
  • 1篇中文科技期刊...

年份

  • 1篇2019
  • 2篇2016
3 条 记 录,以下是 1-3
排序方式:
前端开口式PICC导管两种固定方法的对比研究被引量:2
2016年
目的探讨两种不同的固定方法在减少前端开口式经外周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eripherally inserted central catheter,PICC)自由进出体内的频次和减轻导管翼对皮肤受损的效果。方法将180例前端开口式PICC带管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方法,实验组使用无菌3M免缝胶带打2折后蝶形交叉固定导管翼。比较2组导管自由进出体内的频次和导管翼下皮肤受损的情况。结果观察组导管自由进出体内的频次和导管翼下皮肤受损情况少于对照组(χ2=27.233,P=0.000;P=0.000)。结论在前端开口式PICC导管维护中使用无菌3M免缝胶带交叉固定,可减少患者带管期间导管的移位和皮肤受损,保证患者治疗和用药安全。
余盈熊丹莉马培芳
关键词:PICC
医护一体化健康教育模式预防胃肠癌症患者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的效果观察被引量:38
2016年
目的探讨医护一体化健康教育模式预防胃肠癌症患者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的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1—12月住院手术的胃、结肠或直肠癌患者286例为研究对象,1—6月收治的148例患者为对照组,采用常规健康教育模式。7—12月收治的138例患者为观察组,采用医护一体化健康教育模式。比较两组住院期间及出院后2周内下肢深静脉血栓发生率、患者掌握下肢深静脉血栓相关知识情况。结果对照组和观察组分别有9例、1例患者发生下肢深静脉血栓,观察组下肢深静脉血栓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预防下肢深静脉血栓问卷得分(33.86±4.16)分,对照组(29.38±6.98)分,2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医护一体化健康教育模式在提高患者掌握下肢深静脉血栓相关知识程度、预防胃肠外科患者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发生有积极的作用。
马培芳李素云余盈邓莉莎熊丹莉
关键词:医护一体化健康教育胃肠恶性肿瘤深静脉血栓
综合护理对胃肠手术患者术后胃肠功能恢复及护理满意度的影响
2019年
探讨综合护理对胃肠手术患者术后胃肠功能恢复及护理满意度的影响。方法:选取本院2018年1月至2018年11月胃肠外科收治的100例手术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患者各50例,对照组患者采取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患者采取综合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肠鸣音恢复时间、首次排气时间、首次排便时间及对护理的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患者肠鸣音恢复时间、首次排气时间及首次排便时间均短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满意度为94%,对照组患者满意度为8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胃肠手术患者采用综合护理可以促进患者术后胃肠功能的恢复,有助于护患关系的和谐发展,可广泛推广使用。
余盈
关键词:综合护理胃肠功能满意度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