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安国

作品数:5 被引量:10H指数:2
供职机构:北京大学肿瘤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北京市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4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5篇医药卫生

主题

  • 3篇细胞
  • 2篇趋化
  • 2篇趋化因子
  • 2篇瘤病毒
  • 1篇星状细胞
  • 1篇型别
  • 1篇炎性
  • 1篇炎性因子
  • 1篇移植瘤
  • 1篇胰腺
  • 1篇胰腺癌
  • 1篇胰腺星状细胞
  • 1篇右旋葡聚糖硫...
  • 1篇原位
  • 1篇原位移植
  • 1篇原位移植瘤
  • 1篇人乳
  • 1篇人乳头瘤
  • 1篇人乳头瘤病毒
  • 1篇溶瘤

机构

  • 5篇北京大学肿瘤...
  • 2篇北京大学第一...
  • 2篇首都医科大学...
  • 1篇河北医科大学...
  • 1篇教育部
  • 1篇解放军总医院...

作者

  • 5篇安国
  • 2篇赵威
  • 1篇丁慧荣
  • 1篇刘锡娟
  • 1篇田志华
  • 1篇马建国
  • 1篇刘敬弢
  • 1篇李勇
  • 1篇郭榕
  • 1篇李学松
  • 1篇刘彤
  • 1篇赵威

传媒

  • 2篇首都医科大学...
  • 1篇肿瘤防治研究
  • 1篇细胞与分子免...

年份

  • 1篇2025
  • 1篇2024
  • 1篇2023
  • 1篇2018
  • 1篇2015
5 条 记 录,以下是 1-5
排序方式:
人肺癌细胞原位移植瘤小鼠模型免疫细胞的多色流式细胞术检测方法的建立被引量:5
2023年
目的对肺癌原位接种的小鼠模型,设计并建立了11色的免疫细胞分类方法,对肿瘤微环境中的T细胞、巨噬细胞、自然杀伤(natural killer,NK)细胞进行更加细致的分型,从而获得有关影响肿瘤细胞进展的研究手段。方法建立11色的上皮细胞、T细胞、巨噬细胞和NK细胞的标志物荧光基团的搭配方案,对有免疫功能的小鼠血液样本进行鉴定。进一步原位接种PC-9细胞于裸鼠体内,通过该搭配方案分析鉴定M1型、M2型巨噬细胞,以及不同成熟程度的NK细胞。结果11色免疫细胞的搭配方案能够使各种标志物发挥到最大的荧光效应,减少荧光串色。对小鼠血液标本,通过流式细胞学分析可以得到准确的淋巴细胞、巨噬细胞和NK细胞的分类和分型。对原位移植瘤样本,能够更精准的区分肿瘤细胞和各种免疫细胞及细胞亚型。采用溶瘤病毒干预措施,发现干预后的免疫细胞各个分型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在原位移植瘤的模型中,该11色免疫细胞的流式荧光抗体搭配方案可以对肿瘤微环境中的多种免疫细胞进行精确分类,为研究不同免疫细胞和肿瘤细胞之间的相互作用提供了有效的手段,并可以应用于大量的肿瘤微环境研究中。
杨敏燕翔刘锡娟安国丁慧荣蔡英葛会争
关键词:免疫微环境免疫细胞溶瘤病毒
肿瘤间质细胞中Gal-3通过抑制氧化磷酸化增强胰腺癌对吉西他滨耐药性的研究
目的:半乳糖凝集素-3 (Gal-3)在胰腺癌的发生和发展中发挥多重作用,会导致患者预后不良。既往研究表明,Gal-3参与调控肿瘤微环境,但Gal-3如何介导肿瘤细胞与间质细胞相互作用,且这种调控影响是否与肿瘤细胞能量代...
安国张文龙田志华董斌刘敬弢赵威
关键词:胰腺癌胰腺星状细胞吉西他滨
结肠炎小鼠模型的病理机制研究被引量:4
2018年
目的研究右旋葡聚糖硫酸钠(dextran sodium sulfate,DSS)诱导小鼠溃疡性结肠炎(ulcerative colitis,UC)模型引发的病理、免疫机制,以期为UC的治疗提供新的线索。方法将24只8周大的C57BL/6J清洁级子鼠分为DSS水溶液喂食1、3、5 d组以及无DSS水溶液对照组4组,每组6只。免疫组织化学检测小鼠结肠病理特征;应用实时定量聚合酶链反应(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PCR)验证免疫因子在小鼠UC组织的表达状态。结果随着小鼠饮用DSS水溶液时间的增加,其体质量逐渐下降,结肠长度逐渐缩短,脾增大。小鼠肠黏膜组织HE染色结果显示,DSS水溶液喂食5 d组的小鼠肠黏膜有肠溃疡的症状,髓过氧化物酶(myeloperoxidase,MPO)染色可观察到中性粒细胞广泛浸润;此外,与对照组相比,炎性反应因子及炎性反应相关因子包括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α,TNF-α)、白介素-1α(interleukin-1α,IL-1α)、IL-1β、IL-6、趋化因子配体-1[chemokine(CX-C motif) ligand 1,CXCL-1]、CXCL-2和环氧化酶-2(cyclooxygenase-2,COX-2)表达水平显著增高。结论 DSS水溶液喂食5 d可形成UC模型,并伴随炎性反应因子、趋化因子大量浸润,提示UC的发生发展与炎性反应因子浸润密切相关,可能通过抑制其免疫因子的释放而控制UC疾病的进展。
杨敏安国赵威赵威
关键词:溃疡性结肠炎右旋葡聚糖硫酸钠炎性因子趋化因子
Anti-GM1影响裸鼠NK细胞分化和杀伤活性研究
2024年
目的研究抗单唾液酸神经节苷脂抗体(Anti-GM1)通过调节自然杀伤(NK)细胞分化,抑制裸鼠NK细胞的自然杀伤活性。方法多重免疫荧光染色鉴定人肾癌组织中NK细胞的分型特点。选择雄性BALB/c小鼠6只,GM1皮下注射每周1次,一共三周,以此来免疫小鼠制备Anti-GM1。选取6只BALB/c-Nude裸鼠,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裸鼠分为对照组(CON组)及实验组(Anti-GM1组),CON组用IgG连续腹腔注射7 d;Anti-GM1组用Anti-GM1连续腹腔注射7 d。7 d后经颈椎脱臼法处死裸鼠,取裸鼠脾脏并制成单细胞悬液,将脾细胞与YAC-1细胞共培养4 h。用LDH法检测NK细胞的杀伤活力。使用流式细胞术进行检测,根据CD27和CD11b表达来界定NK细胞亚群,同时检测CD107a的表达情况。ELISA检测NK细胞的γ干扰素(IFN-γ)及颗粒酶B(GzmB)分泌水平。结果人肾癌组织标本中有明显的NK细胞浸润现象,并且GzmB也呈现阳性表达。Anti-GM1可以显著抑制NK细胞的杀伤活力。与CON组相比,Anti-GM1组可以促进NK细胞向成熟亚群进行分化。Anti-GM1组NK细胞的CD107a水平显著下降。Anti-GM1组NK细胞的IFN-γ及GzmB分泌水平较CON组下降。结论NK细胞可以浸润在人肾癌组织中,并且能够分泌GzmB,发生自然杀伤作用。Anti-GM1可以促进NK细胞的成熟,但抑制NK细胞的杀伤活力,与其抑制NK细胞CD107a表达和抑制NK细胞的IFN-γ及GzmB分泌有关。
李浩东袁昌巍秦飞安国张文龙马建国李学松
关键词:NK细胞
通用引物SPF1/GP6++与SPF1/GP6+聚合酶链式反应检测多型别人乳头瘤病毒敏感度的比较被引量:1
2015年
目的对比通用引物SPF1/GP6++与SPF1/GP6+PCR两种方法检测人乳头瘤病毒(HPV)的敏感度和感染型别范围。方法以包含HPV16全长DNA序列的质粒为模板,应用HPV L1基因型别特异性引物进行PCR扩增,获得15种型别HPV模拟靶基因序列并克隆入p EASY-T1载体,将梯度稀释的重组质粒掺入50 ng正常人基因组DNA,模拟各型别HPV感染的待测样本,对比SPF1/GP6+和SPF1/GP6++两组通用引物的检测敏感度。进一步在68例人宫颈癌组织DNA样本中进行对比验证。结果与SPF1/GP6+PCR比较,SPF1/GP6++PCR对HPV11,31,34,39,51,52,53,56,58,61和66型别的检测敏感度提高了1到2个数量级,对于HPV16,18,33和35常见感染型别的检测敏感度相似。应用SPF1/GP6++PCR检测宫颈癌组织HPV感染的总阳性率为98.5%(67/68),检测到11例双重感染和2例三重感染;而应用SPF1/GP6+PCR检测的总阳性率为95.6%(65/68),仅检测到7例双重感染。结论在SPF1/GP6+PCR基础上建立了SPF1/GP6++PCR方法,并证实SPF1/GP6++PCR具有更高的检测敏感度和更广的HPV型别检测范围。
安国李勇刘彤郭榕
关键词:人乳头瘤病毒通用引物聚合酶链式反应宫颈癌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