岳学锋
- 作品数:15 被引量:29H指数:3
- 供职机构:宁夏医科大学总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宁夏回族自治区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载缓释抗痨药HRZ涂层的自体髂骨修复兔脊柱结核病灶的疗效观察
- 目的:评估载缓释抗痨药HRZ涂层的自体髂骨修复兔脊柱结核病灶的疗效。 方法:新西兰兔脊柱结核模型60只,随机分为3组,每组20只:A组(实验组),病灶清除术后植入载缓释抗痨药HRZ涂层的自体髂骨;B组(对照组),病灶清...
- 岳学锋
- 关键词:脊柱结核自体髂骨抗痨药
- 文献传递
- 复合三联抗结核药涂层材料(HRZ/PLGA)在大鼠体内释药特性观察被引量:2
- 2016年
- 目的:观察复合异烟肼(H)、利福平(R)、吡嗪酰胺(Z)三联抗结核药的聚乳酸-羟基乙酸(PLGA)涂层材料(HRZ/PLGA)在大鼠体内的释药特性。方法:将84只成年SD大鼠随机分为A、B、C三组,每组28只。A组为复合抗结核药HRZ/PLGA涂层材料植入组;B组为抗结核药HRZ植入组;C组为空白未载药PLGA涂层材料植入组,于术后1d、3d、1w、2w、4w、6w、8w时分别麻醉各组大鼠4只,抽取腹腔静脉血液5ml,处死后取体内植入材料或药物周边1cm的肌肉组织,应用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检测肌肉组织及血清中H、R、Z三种药物的浓度,并于1w、4w时取血检测肝、肾功(AST、ALT、Ur、Cr),2w及6w时取植入局部肌肉组织进行形态学观察。结果:A组在术后3d时HRZ/PLGA涂层材料周边肌肉组织中三药浓度均达最高,2w后药物浓度下降趋势平稳,8w时H、R、Z三药平均浓度分别为0.87、0.92、1.61μg/g,均能达到各自10倍最低抑菌浓度(MIC);B组在术后3d时植入HRZ周边肌肉组织中三药物浓度均达最高,但药物浓度下降较快,4w时三种药物均不能检测到;C组不能检测到三种药物。A组肌肉检测药物浓度曲线较B组明显平稳、长程。A组静脉血中三种药物浓度明显低于植入HRZ/PLGA涂层材料周边的肌肉组织(P<0.05)。术后1w、4w时各组AST、ALT、Ur、Cr与术前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2w时A组及C组植入局部肌肉组织HE染色观察镜下见炎症细胞及PLGA降解产生空泡存在,6w时炎症细胞及空泡减少,A、B、C三组未见明显细胞坏死。结论:HRZ/PLGA涂层材料在SD大鼠体内释药平稳,持续时间较长,可实现体内局部用药的有效缓释;直接植入体内后组织生物相容性及可塑形性良好,为脊柱结核病灶清除后复合自体骨的局部有效给药提供了新方法。
- 赵晨王骞施建党杨宗强何胤岳学锋王鹏王自立
- 关键词:脊柱结核抗结核药聚乳酸-羟基乙酸缓释性能
- PILF手术治疗胸腰椎单节段脊柱结核的临床疗效
- 目的探讨后路椎间融合(Posterior Lumbar Interbody Fusion,PLIF)手术治疗胸腰椎单节段脊柱结核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1月至2015年1月我院收治胸腰椎单节段脊柱结核患者62...
- 施建党杨宗强牛宁奎丁惠强何胤赵晨岳学锋王自立
- 关键词:胸椎腰椎外科手术
- 文献传递
- 经后外侧入路椎管减压椎间融合内固定术治疗胸椎间盘突出症被引量:7
- 2016年
- 目的:观察经后外侧入路椎管减压椎间融合内固定术治疗胸椎间盘突出症的手术疗效。方法:选择2009年1月~2015年8月收治的47例单节段胸椎间盘突出症患者,采用椎管减压椎间融合内固定术治疗,其中经后外侧入路组26例,经侧前方入路组21例.术前两组患者的年龄、性别分布、病程、病变节段、突出类型、脊髓受压情况、临床表现、随访时间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记录两种术式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和手术并发症:术前及术后3d、6个月采用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评估疼痛情况;术后6个月采用Otani分级评定其临床疗效,采用改良胸脊髓神经功能JOA评分及神经功能Frankel分级评估神经功能恢复情况,影像学测算椎管矢状径残余率评估椎管减乐程度,CT薄层扫描审建评估椎间融合情况,动态X线片对固定情况进行评估。结果:经后外侧入路组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切口长度和住院时间均优于经侧前方入路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侧前方入路组术后发生胸腔积液4例、肺炎4例、脑脊液漏2例、肠麻痹5例,经后外侧入路组术后无上述并发症出现.两组并发症发生率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6个月两组Otani分级优良率无统计学差异(P〉0.05).术后3d经后外侧入路组VAS评分优于经侧前方入路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6个月两组患者的疼痛、神经功能及椎管有效容积均较术前明显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6个月,两组间VAS评分、JOA评分、神经功能Frankel分级和椎管矢状径残余率比较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CT三维重建显示两组椎间融合率均为10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动态X线片检查脊柱连续性及稳定性良好,无钉棒断裂和松动现象,椎间高度无明显丢失,
- 施建党岳学锋王骞牛宁奎丁惠强王自立
- 关键词:胸椎间盘突出症椎管减压椎间融合术后外侧入路侧前方入路
- 抗结核药缓释涂层在兔脊柱结核模型体内的抗结核性能及组织相容性观察被引量:3
- 2020年
- 目的:观察抗结核药异烟肼(H)、利福平(R)、吡嗪酰胺(Z)缓释涂层在兔脊柱结核模型体内的抗结核性能及组织相容性。方法:选取健康新西兰兔构建L4/5脊柱结核模型,将建模成功的60只模型兔随机分为A、B、C三组,每组20只,其中A组(实验组)病灶清除术后植入包裹HRZ缓释涂层的自体髂骨;B组(对照组)病灶清除术后植入包裹空白涂层的自体髂骨;C组(空白对照组)病灶清除术后单纯植入自体髂骨。术后观察实验兔一般状况及伤口情况;造模前1d、病灶清除术前及术后1d、3d、7d、14d、28d、56d、84d、112d进行血沉(ESR)、C反应蛋白(CRP)检测;术前以及术后14d、28d、56d进行肝肾功能检测;术后28d时A组随机处死5只兔,取心脏、肝脏、脊髓、脾脏及肾脏组织制作病理切片观察;术后56d行脊柱X线片检查后,每组随机处死5只兔在植骨部位局部取材进行骨-材料界面组织病理学观察。结果:术后B组1只兔切口感染,C组1只兔死亡、1只兔截瘫,其余兔术后一般状况良好。三组造模前和手术前的ESR和CRP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三组手术前的ESR和CRP均较造模前显著性升高(P<0.01)。三组术后1d时ESR和CRP均较术前显著性升高,3d时CRP达到峰值,7d时ESR达到高峰,此后逐渐下降;A组至术后56d时CRP降至造模前水平,84d时ESR降至造模前水平;B、C组至112d时CRP和ESR均仍显著性高于造模前水平(P<0.05)。A组术后7d、56d、84d及112d的ESR和CRP均低于同时间点B、C组(P<0.05),B组与C组同时间点无显著性差异(P>0.05)。三组间术前和术后14d、28d、56d的肝、肾功能指标比较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三组术后14d、28d、56d的肝、肾功能指标与术前比较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术后28d时A组心脏、肝脏、脾脏、脊髓及肾脏组织未见器质性改变及组织损伤征象。术后56d时A组植骨融合情况优于B组及C组(P<0.05),骨-材料界面组织病理切片骨小梁面积显著�
- 岳学锋岳学锋施建党施建党
- 关键词:脊柱结核异烟肼吡嗪酰胺
- 经后路肋横突切除术治疗胸椎爆裂骨折合并脊髓损伤临床疗效被引量:1
- 2015年
- 目的探讨经后路椎弓根系统内固定并肋横突切除术治疗胸椎爆裂骨折合并脊髓损伤的临床效果。方法对2006年4月-2013年12月间收治的29例的胸椎爆裂骨折合并脊髓损伤患者行经后路椎弓根系统内固定并肋横突切除术,术后随访观察其神经功能的恢复情况和局部脊柱的稳定性。结果 29例随访1~4.2年,平均2.1年。术后X线、CT结果示骨折及植骨均获骨性愈合,无钉棒断裂和松动现象。伤椎高度恢复95%以上21例,恢复90%~95%8例,末次随访伤椎矫正高度平均丢失1.3%。29例患者术后脊髓神经功能按Frankel分级,除A级3例未能恢复外,其余恢复1~2级。结论对延迟处理的合并脊髓损伤的胸椎爆裂骨折,经后路椎弓根系统内固定并肋横突切除术治疗具有减压彻底、神经功能改善率高、手术操作相对简单、安全。
- 蒋磊岳学锋
- 关键词:脊髓损伤
- 病灶刮除植骨联合类固醇激素注射治疗四肢长骨骨囊肿临床疗效
- 2016年
- 目的探讨病灶刮除、植骨、联合类固醇激素注射治疗骨囊肿的临床疗效及可行性。方法回顾分析2005年6月-2015年1月确诊为四肢长骨骨囊肿患者42例,男26例,女16例;年龄11~26岁,平均16.6岁。病程10~45个月,平均25个月。其中20例患者应用病灶刮除、植骨、联合类固醇激素注射方法治疗(A组),22例患者应用病灶刮除、植骨方法治疗(B组),根据患者病变骨皮质破坏情况决定是否采用内固定术,通过术后随访,根据改良的Neer X线分类系统进行临床治愈情况分型,评价类固醇激素注射在治疗四肢长骨骨囊肿的临床疗效。结果 42例患者术后病理检查均为骨囊肿,随访24~46个月,平均32个月。手术时间平均120min,无手术并发症发生,A组治愈率(95%)高于B组(68.18%)(P<0.05),A组1例患者复发,B组2例患者复发,接受单纯类固醇激素注射治疗后症状缓解。结论病灶刮除植骨联合类固醇激素注射治疗四肢长骨骨囊肿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安全可行。
- 杨宗强施建党何胤牛宁奎岳学锋赵晨
- 关键词:病灶刮除类固醇激素
- 复合三联抗结核药聚乳酸-羟基乙酸缓释微球体内缓释实验研究被引量:1
- 2016年
- 目的 :观察载异烟肼(H)、利福平(R)、吡嗪酰胺(Z)复合抗结核药/聚乳酸-羟基乙酸共聚物缓释微球在大鼠体内的缓释特性。方法:选取SD雄性成年大鼠84只,随机分成A、B、C三组,分别设为载药微球组、空白微球组、空白组,于术后1d、3d、1周、2周、4周、6周、8周时分别处死各组4只大鼠,处死时取微球周边1cm肌肉组织和腹腔静脉血5ml,应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检测肌肉组织和血清中三种药物浓度;在1周、4周时检测肝、肾功能,留取肝、肾组织观察其组织病理学变化。结果:术后3d时A组中肌肉和血浆中HRZ的药物浓度达到最高,1周后药物的浓度趋于稳定;8周时肌肉组织中HRZ的浓度分别为0.56、0.63、1.51μg/g,均达到了各自的10倍最低有效抑菌浓度,血浆中HRZ浓度分别为0.112、0.046、0.189μg/ml,肌肉中药物浓度和血浆中药物浓度行配对t检验,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B、C两组肌肉及血浆中均未检测出HRZ。在1、4周时,对三组大鼠肝、肾功能相关指标进行检测,A与C、A与B、B与C组间两两比较t检验,肝、肾功能各项指标在各检测点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A、B、C三组大鼠肝、肾组织病理学检查未见明显损伤。结论:HRZ/PLGA微球具有缓慢、平稳释放药物的特性,具有良好的组织生物相容性,可直接植入体内实现局部给药和缓释长程治疗的双重效果。
- 何胤赵晨施建党王自立杨宗强岳学锋苏胜杰张小敏
- 关键词:抗结核药聚乳酸-羟基乙酸微球
- 后路改良复位法结合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治疗难复性寰枢关节脱位中的临床研究
- 目的:评估后路术式中通过钢丝提拉复位联合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治疗难复性寰枢关节脱位的临床疗效、安全性及可行性.方法:收集广西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骨一科难复性寰枢关节脱位的患者13例,其中外伤8例,类风湿性关节炎5例,均伴有...
- 岳学锋张俊施建党牛宁奎何胤杨宗强王自立
- 关键词:椎弓根螺钉内固定难复性寰枢关节脱位
- 一种骨髓道过线器
- 一种骨髓道过线器,属医疗器械领域。本发明要解决在骨科手术中经过骨隧道穿入缝线的问题。本发明包括手柄、拨动轮装置、主杆、弯管、金属丝。弯管连接在主杆的远端,手柄连接在主杆的近端。中空结构内径相同且相互贯通对接。主杆呈柱状。...
- 岳学锋施建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