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逊
- 作品数:7 被引量:33H指数:2
- 供职机构:广东省中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广东省中医药管理局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老年COPD病人并发吞咽障碍风险预测模型的构建
- 2025年
- 目的:分析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病人并发吞咽障碍的影响因素,分别构建Logistic回归模型和决策树风险预测模型。方法:选取2021年7月—2023年7月在我院住院治疗的250例老年COPD病人为研究对象,采用病人信息调查表进行调查,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筛选老年COPD病人并发吞咽障碍的影响因素,构建老年COPD病人并发吞咽障碍的Logistic回归模型及决策树模型,并分析其对老年COPD病人并发吞咽障碍的预测效能。结果:250例老年COPD病人中有120例发生吞咽障碍,吞咽障碍发生率为48%。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牙齿缺失≥6颗及存在营养不良、认知障碍、口腔衰弱、中重度COPD为老年COPD病人并发吞咽障碍的危险因素(P<0.05)。构建的决策树模型合计6层、17个节点,选择牙齿缺失情况、营养状态、认知障碍、口腔衰弱以及COPD严重程度5个解释变量,其中营养状态为老年COPD病人并发吞咽障碍最重要的影响因素。老年COPD病人并发吞咽障碍的Logistic回归模型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下面积(AUC)为0.682[95%CI(0.620,0.739)],决策树模型AUC为0.747[95%CI(0.689,0.800)],2种模型的Delong检验结果显示Z=3.118,P=0.001。结论:老年COPD病人吞咽障碍发生率较高,牙齿缺失≥6颗及存在营养不良、认知障碍、口腔衰弱、中重度COPD为老年COPD病人并发吞咽障碍的危险因素,构建的决策树模型预测效能高于国Logistic回归模型,可为老年COPD病人预防吞咽障碍的发生及制定针对性的预防性护理干预措施提供参考。
- 陈艺萍丁美祝邵洒云周逊何文芳
- 关键词:吞咽障碍决策树模型预防性护理
- 择时穴位贴敷联合按揉对COPD急性期患者呼吸功能的影响被引量:1
- 2023年
- 目的:研究择时穴位贴敷联合按揉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急性期患者呼吸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19年12月至2021年12月来我院接受治疗的180例COPD急性期住院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择时贴穴组、非择时贴穴组、空白组,每组60例,空白组采取西医常规治疗,非择时贴穴组于工作日上午进行选穴贴敷及按揉,择时贴穴组择时进行选穴贴敷及按揉。比较两组临床疗效,比较三组治疗前后改良版英国医学研究理事会呼吸困难指数评估(mMRC)分级、呼吸功能第一秒时间肺活量(FEV1)、用力肺活量(FVC)、每分钟最大通气量(MVV),比较三组不良事件发生率。结果:择时贴穴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1.67%与非择时贴穴组85.00%无显著差异,两组均高于空白组71.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三组治疗后mMRC评分分级较治疗前显著改善,择时贴穴组改善情况优于非择时贴穴组及空白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三组治疗后MVV、FEV1、FVC明显上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三组治疗后MVV、FEV1、FVC比较择时贴穴组>非择时贴穴组>空白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择时穴位贴敷联合按揉可明显改善COPD急性期患者呼吸功能,临床价值较高。
- 李观蓝何志鹏何文芳陈艺萍周逊
- 关键词: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子午流注法
- 择时穴位贴敷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期患者喘咳症中的疗效被引量:14
- 2021年
- 目的探讨择时穴位贴敷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急性期患者喘咳症中的临床疗效。方法运用前瞻性观察性研究方法,选取广东省中医院2019年3月—2020年6月收治的COPD急性期患者9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三组,每组各3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1周,非择时穴位贴敷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穴位贴敷治疗1周,择时穴位贴敷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择时穴位贴敷治疗1周,于肺经最弱的申时与肾经气最旺的酉时配合进行穴位贴敷治疗。比较三组治疗后临床疗效、改良英国医学研究理事会呼吸困难指数(mMRC)分级情况及治疗前后肺功能指标水平、临床症状积分。结果治疗后,择时穴位贴敷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非择时穴位贴敷组、对照组,非择时穴位贴敷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 <0.05)。治疗后,三组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FEV1)、用力肺活量(FVC)均高于治疗前,择时穴位贴敷组FEV1、FVC均高于非择时穴位贴敷组、对照组,非择时穴位贴敷组FEV1、FVC均高于对照组(P <0.05)。治疗后,三组气短、咳痰、咳嗽、喘息积分均低于治疗前,择时穴位贴敷组气短、咳痰、咳嗽、喘息积分均低于非择时穴位贴敷组、对照组,非择时穴位贴敷组气短、咳痰、咳嗽、喘息积分均低于对照组(P <0.05)。三组治疗后mMRC分级情况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择时穴位贴敷组治疗后mMRC分级优于对照组(P <0.05)。结论择时穴位贴敷在COPD急性期患者喘咳症中临床疗效显著,可改善患者气短、咳痰、咳嗽等症状,提高肺功能,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何文芳熊淑云李观蓝周逊程丹微
- 关键词: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期
- 莱菔子热熨腹部腧穴缓解无痛结肠镜检查后腹胀的效果观察被引量:17
- 2019年
- 【目的】探讨莱菔子热熨腹部腧穴对缓解无痛结肠镜检查后腹胀的效果。【方法】将107例行无痛结肠镜检查后腹胀患者随机分为常规组35例、沙子组37例和莱菔子组35例。常规组给予常规护理,沙子组在常规组基础上给予沙子热熨腹部腧穴治疗,莱菔子组在常规组基础上给予莱菔子热熨腹部腧穴治疗,观察3组患者腹胀完全缓解时间及干预前后腹胀程度、每分钟肠鸣音次数和腹围的变化情况,并评价3组的腹胀缓解疗效。【结果】(1)脱落情况:纳入研究的107例患者中,共脱落6例,常规组、沙子组和莱菔子组分别脱落3例、2例和1例,最终各有32、35、34例患者完成试验。(2)干预后1 h,莱菔子组患者腹胀程度低于沙子组和常规组(P<0.05);干预后2 h,莱菔子组和沙子组腹胀程度均低于常规组(P<0.05),且莱菔子组比沙子组作用更明显(P<0.05)。(3)与干预前比较,3组患者干预后0.5 h的每分钟肠鸣音次数和腹围情况均无显著性变化,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4)莱菔子组的腹胀完全缓解时间短于沙子组和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沙子组的腹胀完全缓解时间略短于常规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5)干预后2 h,莱菔子组的腹胀缓解总有效率为100.00%,高于常规组的81.2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也略高于沙子组的94.29%,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莱菔子热熨腹部腧穴能促进肠蠕动,有效缓解无痛结肠镜检查后腹胀症状,缩短腹胀完全缓解时间,提高检查后的舒适度。
- 胡佩欣丁美祝李春伦朝霞付朝丽周逊黄楚君
- 关键词:莱菔子无痛结肠镜检查腹胀热熨疗法
- 肠涤清配合云南白药中药保留灌肠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临床疗效观察被引量:1
- 2016年
- 目的:采用肠涤清配合云南白药中药保留灌肠法,观察其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2014年9月至2015年9月收集的临床溃疡性结肠炎患者46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26例。对照组:常规调肠消炎片,及其他药物对症治疗。治疗组:在常规使用调肠消炎片的基础上,采用肠涤清配合云南白药中药保留灌肠法进行治疗。结果:治疗组与对照组效果比较,P〈0.05,有显著性差异,且治疗组能明显改善腹痛、腹泻、脓血便等主要症状。结论:肠涤清配合云南白药中药保留灌肠对于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临床效果显著,值得进一步研究开发。
- 周逊
- 关键词:溃疡性结肠炎
- 肠涤清合云南白药中药保留灌肠治疗溃疡性结肠炎52例疗效观察
- 2016年
- 目的:采用肠涤清配合云南白药中药保留灌肠法,观察其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2014年9月至2015年9月收集的临床溃疡性结肠炎患者52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26例。对照组:常规调肠消炎片,及其他药物对症治疗。治疗组:在常规使用调肠消炎片的基础上,采用肠涤清配合云南白药中药保留灌肠法进行治疗。结果:治疗组与对照组效果比较,P<0.05,有显著性差异,且治疗组能明显改善腹痛、腹泻、脓血便等主要症状。结论:肠涤清配合云南白药中药保留灌肠对于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临床效果显著,值得进一步研究开发。
- 周逊庞敏
- 关键词:溃疡性结肠炎
- “ASK-T”防误吸管理模式在降低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吞咽障碍患者误吸风险中的应用
- 2025年
- 目的探讨“ASK-T”防误吸管理模式在降低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合并吞咽障碍患者误吸风险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1年7月至2024年6月广东省中医院大学城医院呼吸病科收治的409例COPD患者中合并误吸风险的196例患者作为本次研究对象,其中将2021年7月至2022年12月期间收治的102例COPD合并误吸风险的患者设为改善前组,该组患者在住院期间接受科室原有的护理流程和管理模式,将2023年1月至2024年6月期间收治的94例COPD合并误吸风险的患者设为改善后组,该组患者则在科室引入实施创新改善项目:“ASK-T”防误吸管理模式后接受护理管理,2组患者均观察、随访4周,比较2组误吸风险等级、标准吞咽功能评价量表(SSA)评分、吞咽障碍指数量表(DHI)评分情况、误吸与吸入性肺炎发生情况、患者的营养状态以及对干预后的满意度情况。结果对比得出,实施改善措施后,改善后组患者的误吸风险等级明显低于改善前组(P<0.05),2组患者SSA评分、DHI各维度评分及DHI总评分较干预前均明显降低(P<0.05),且改善后组患者SSA评分、DHI各维度评分及DHI总评分较改善前组更低(P<0.05);随访4周结果显示,2组患者营养风险筛查NRS-2002评分均低于干预前(P<0.05),其中改善后组患者营养风险筛查NRS-2002评分明显较改善前组更低(P<0.05);对比显示,改善后组患者误吸及吸入性肺炎的发生率低于改善前组(P<0.05),患者对误吸相关预防措施的满意度评分较改善前组更高(P<0.05)。结论“ASK-T”防误吸管理模式在老年COPD合并吞咽障碍患者的护理中,能显著降低误吸风险及吸入性肺炎的发生率,有效改善患者的吞咽功能和生活质量,同时提升患者的营养状态。此外,该模式还显著提高了患者对干预措施的满意度,为老年COPD合并吞咽障碍患者的临床护理提供了科学、有效的管理策略,值得在临床中推广应用。
- 何文芳周逊丁美祝陈艺萍刘倩丽谈馨媛
- 关键词: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吞咽障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