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李志刚

作品数:16 被引量:66H指数:5
供职机构:中交第二公路勘察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建筑科学交通运输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8篇期刊文章
  • 7篇专利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10篇建筑科学
  • 9篇交通运输工程

主题

  • 7篇主缆
  • 6篇悬索
  • 6篇悬索桥
  • 4篇索鞍
  • 4篇主索
  • 4篇主索鞍
  • 4篇垂度
  • 3篇长江大桥
  • 3篇大桥
  • 2篇吊索
  • 2篇墩柱
  • 2篇应力
  • 2篇预应力
  • 2篇预制
  • 2篇预制拼装
  • 2篇振动
  • 2篇支梁
  • 2篇柔性系杆
  • 2篇竖向
  • 2篇体外预应力

机构

  • 16篇中交第二公路...
  • 2篇长江大学
  • 1篇长沙理工大学
  • 1篇合肥工业大学

作者

  • 16篇李志刚
  • 10篇彭元诚
  • 8篇丁少凌
  • 7篇刘琪
  • 5篇任蒙
  • 5篇吴晓勤
  • 5篇丁德豪
  • 5篇张维
  • 4篇张世平
  • 3篇邵俊
  • 3篇杨兴
  • 3篇徐林
  • 2篇舒江
  • 1篇朱玉
  • 1篇王鹏
  • 1篇任伟新
  • 1篇陈杨明
  • 1篇王晓宁
  • 1篇阳霞
  • 1篇许健

传媒

  • 3篇桥梁建设
  • 2篇世界桥梁
  • 1篇振动与冲击
  • 1篇建筑钢结构进...
  • 1篇西部交通科技

年份

  • 4篇2025
  • 2篇2024
  • 2篇2023
  • 2篇2022
  • 2篇2021
  • 1篇2018
  • 2篇2017
  • 1篇2015
16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高温后方钢管型钢混凝土短柱轴向力学性能研究被引量:4
2021年
为探究加热时间、钢管宽厚比和型钢含钢率等参数对火灾后方钢管型钢混凝土短柱力学性能的影响,对9根未经加热和12根加热不同时间后的短柱进行轴向静力荷载试验。通过分析荷载-轴向应变曲线,讨论了高温后试件的剩余承载力、延性及刚度退化的变化规律,最后提出了常温下方钢管型钢混凝土短柱极限承载力的计算公式。结果表明:所有试件均为鼓曲破坏,鼓曲处混凝土局部发生破碎,但其核心混凝土仍保持为一个整体。试件高温后的剩余承载力随加热时间先小幅增加后稳步下降;其下降幅度随着型钢含钢率的增加而减小,当含钢率接近9%时基本保持不变。延长加热时间可以提高试件的延性,试件加热130 min后延性系数约提高71%。增加内外含钢率比及加热时间能够减缓试件刚度退化的速率。基于提出公式所得的计算承载力与试验结果较为一致,可应用于工程实践。
陈洋艺李志刚阳霞
关键词:轴压试验极限承载力延性刚度
横向新增主缆形成空间四主缆的悬索桥扩建结构及方法
本发明公开了横向新增主缆形成空间四主缆的悬索桥扩建结构及方法,属于土木工程桥梁技术领域,包括既有加劲梁,既有加劲梁拼宽扩建部分通过新增吊索连接到新增主缆上,新增主缆设置在既有主缆远桥轴中心线侧;新增主缆中心距离桥轴中心线...
任蒙丁少凌张世平刘琪彭元诚李志刚丁德豪张维吴晓勤邵俊
一种悬索桥双层不同垂度四主缆扩建结构及扩建方法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悬索桥双层不同垂度四主缆扩建结构及扩建方法,包括:下层扩建加劲梁和既有悬索桥加劲梁上下平行布置,并通过腹杆连接形成双层桁架结构;所述下层扩建加劲梁通过梁底横向悬索横梁、新增吊索将荷载传递至新增主缆;新增主...
任蒙丁少凌张世平刘琪彭元诚李志刚丁德豪张维吴晓勤王鹏
燕矶长江大桥约束体系设计被引量:11
2023年
燕矶长江大桥为主跨1860 m双层桥面钢桁梁悬索桥,主缆采用不同垂度四主缆布置,针对该桥结构特点,采用MIDAS Civil软件进行有限元静力计算,采用SAP2000软件进行有限元地震响应计算,对该桥纵、横、竖向约束体系进行设计。通过对比研究中央扣、纵向弹性约束、纵向限位挡块方案的可行性及减少伸缩装置规格的程度,确定采用纵向限位挡块进行纵向限位,伸缩装置规格可由D3000 mm减小为D2000 mm;采用电涡流-摩擦组合型纵向阻尼装置减小地震作用下梁端纵向位移,有效抑制梁端高频往复运动,改善支座和伸缩装置工作环境。横向约束采用球型钢支座限制加劲梁梁端横桥向摆动。通过分析梁端支座负反力消除措施适用性,竖向约束采用塔连杆方案,改变传统竖向约束方案的工作模式,更好适应反复的拉压力和纵向高频往复位移。
李志刚王铖铖彭元诚丁少凌
关键词:悬索桥钢桁梁
一种单层改造双层交通的四主缆悬索桥扩建结构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单层改造双层交通的四主缆悬索桥扩建结构,实现单层悬索桥改造为双层交通的结构扩建,在增加车道数量的同时,充分利用既有悬索桥本体结构的富裕承载力,降低了投资规模;技术方案包括:既有悬索桥加劲梁、下层加劲梁和桥...
任蒙丁少凌张世平刘琪彭元诚李志刚丁德豪张维吴晓勤邵俊
一种竖向四主缆的悬索桥拼宽结构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竖向四主缆的悬索桥拼宽结构,能够根据需要对既有悬索桥的桥面系进行拼宽处理,实现了工程意义的悬索桥拼宽;直接在悬索桥加劲梁两侧进行拼宽,与接线衔接顺利,同时占地较少;技术方案包括:既有悬索桥加劲梁、拼宽加劲...
任蒙丁少凌张世平刘琪彭元诚李志刚丁德豪张维吴晓勤邵俊
湖北燕矶长江大桥动力特性研究被引量:2
2023年
湖北燕矶长江大桥为主跨1860 m的双层桥面钢桁梁悬索桥,采用内外缆不同垂跨比四主缆布置方式,内主缆跨度布置为(550+1860+450)m,跨中垂度142.445 m,垂跨比1/13.058;外主缆跨度布置为(510+1860+410)m,跨中垂度153.345 m,垂跨比1/12.130。为研究这种新型大跨悬索桥的动力特性,采用ANSYS软件建立大桥成桥状态有限元模型,在内缆垂跨比不变的前提下,仅改变外缆垂跨比,分别取1/13.058、1/12.700、1/12.400、1/12.130(最终方案)、1/11.800、1/11.500、1/11.200,探讨桥梁动力特性随外缆垂跨比的变化规律,并分析主缆锚固方式对桥梁动力特性的影响,最后对四主缆最终方案与不同垂跨比[1/13.058,1/12.130]双主缆方案的动力特性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外缆垂跨比从1/12.700增大至1/11.500,可使桥梁侧向刚度和扭转刚度有所提升;桥梁一阶反对称和正对称竖弯自振频率随外缆垂跨比的增大而表现出先增大后减小的规律,其中一阶正对称竖弯自振频率以四主缆最终方案为最大;主缆锚固方式对桥梁动力特性影响很小;四主缆最终方案较垂跨比在[1/13.058,1/12.130]范围内的双主缆方案具有更高的竖向刚度。综合分析表明,在塔高受限条件下采用内缆垂跨比1/13.058、外缆垂跨比1/12.130的四主缆方案具有更优的动力特性。
丁少凌丁少凌李志刚
关键词:垂跨比动力特性
湖北燕矶长江大桥体系构思与总体设计被引量:15
2022年
湖北燕矶长江大桥集高速公路与城市道路功能为一体,该桥采用单孔跨越通航水域和断裂带的主跨1860 m双层桥面钢桁梁悬索桥方案。大桥邻近机场,航空限高导致桥塔高度受限、主缆垂跨比偏小、主缆规模偏大。为解决上述问题,提出一种新的不同垂度四主缆悬索桥结构体系,该体系主要特征为:4根主缆横向对称分两侧布置,同侧2根主缆采用不同垂度,加劲梁间隔交错悬吊于2组不同垂度的主缆上,不同垂度主缆按纵向前、后错开锚固于地锚。该体系降低了单根主缆规模,抗风稳定性较好,位于外侧的下主缆的跨中段可降低到桥面之下以增大垂度,较好地解决了桥塔高度受限的建设难题。基于该体系,大桥上主缆跨度布置为(550+1860+450)m,跨中垂度142.445 m;下主缆跨度布置为(510+1860+410)m,跨中垂度153.345 m。大桥缆索采用镀锌-铝合金镀层高强钢丝,加劲梁主桁采用华伦式桁架,锚碇采用可换式预应力锚固系统,桥塔采用门楼造型,基础采用钻孔桩。
彭元诚丁少凌任蒙李志刚张维
关键词:大跨度悬索桥桥梁设计
一座异形斜拉桥的动力有限元模型与验证被引量:11
2017年
以一座异形钢结构人行桥为工程背景,探究了一种简洁有效的主梁模拟方法。给出了建立异形斜拉桥动力有限元模型的完整步骤;利用环境振动试验测试的模态结果,验证了所建模型的准确性和建模方法的有效性;运用有限元模型修正技术,对模型参数进行了分析和优化。结果表明该模型能较真实地反映实桥的动力特性,建模方法有很好的工程应用价值。
李志刚阳霞任伟新
关键词:有限元模型环境振动试验有限元模型修正
一种可调拱座刚度的柔性系杆拱桥结构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可调拱座刚度的柔性系杆拱桥结构,包括在承台上设置的桥墩柱肢和连接在桥墩柱肢的两个柱肢顶部之间的门式框架横梁;所述门式框架横梁上固结有拱座,该拱座与拱肋固结,柔性系杆穿过所述门式框架横梁后锚固于其端部,形成...
刘琪彭元诚聂尚杰徐林杨兴李志刚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