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龙 作品数:23 被引量:105 H指数:7 供职机构: 兰州大学第二医院 更多>> 发文基金: 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更多>> 相关领域: 医药卫生 文化科学 更多>>
日间手术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疗效和安全性的Meta分析 被引量:7 2018年 目的系统评价日间手术腹腔镜胆囊切除术(OPLC)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计算机检索Clinical Trials、EMbase、Web of Science、PubMed、The Cochrane Library(2018年2期)、中国知网(CNKI)、中国生物医学文献(CBM)、万方和维普数据库等,搜集国内外公开发表的有关OPLC的相关研究,检索时限均从建库至2018年2月。文献筛选、提取资料并评价纳入研究的偏倚风险由2名研究者独立进行,采用RevMan 5.3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共纳入12篇文献共5 232例LC患者。OPLC组在住院费用[SMD=-2.28,95%CI(-3.33,-1.23),P<0.000 1]、并发症[OR=0.64,95%CI(0.44,0.93),P=0.02]、中转开腹率[OR=0.31,95%CI(0.15,0.67),P=0.003]、术前等待时间[SMD=-2.50,95%CI(-4.15,-0.86),P=0.003]方面均优于住院腹腔镜胆囊切除(IPLC)组,而健康教育满意度[OR=0.27,95%CI(0.12,0.65),P=0.003]存在劣势,两组总体满意度[OR=1.20,95%CI(0.84,1.71),P=0.33]、再入院率[OR=0.54,95%CI(0.20,1.50),P=0.24]、手术时间[SMD=-0.22,95%CI(-0.52,0.08),P=0.16]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与常规住院手术比较,OPLC可显著缩短患者术前等待时间,降低患者住院费用,减少术后并发症及中转开腹的发生率,且并不增加患者的再入院率及手术时间,但可能会影响患者的健康教育满意度。本分析因原始资料所限可能存在偏倚,需要开展更多高质量的研究予以验证。 李龙 焦作义 罗长江关键词:META分析 弥漫型进展期胃癌的预后及手术方式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6 2016年 目的:探讨弥漫型进展期胃癌(advanced gastric cancer,AGC)的预后及手术方式的选择。方法:回顾性分析2005年至2010年兰州大学第二医院行根治性胃癌切除术的287例AGC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采用Cox回归模型分析弥漫型AGC预后的影响因素。根据手术方式的不同将其分为全胃切除组(n=120)和部分胃切除组(n=167),采用KaplanMeier法计算其生存率,生存率的比较采用Log-rank法检验。结果:单因素分析显示体质量指数、淋巴结切除数、Borrmann分型、肿瘤大小、T分期、N分期、TNM分期、切除范围、手术切缘、神经及脉管浸润、术后并发症均与弥漫型AGC预后相关(均P<0.01);多因素分析显示正常体质量指数、肿瘤大小、T分期、N分期、全胃切除、手术切缘、术后并发症是影响弥漫型AGC预后的独立因素(均P<0.05)。弥漫型AGC术后5年总体生存率和无瘤生存率分别为17.8%和13.6%,中位生存期和无瘤生存期分别为22和18个月。相对于部分胃切除组,全胃切除组可提高弥漫型AGC术后总体生存率和无瘤生存率(均P<0.01);全胃切除组具有更广泛的淋巴结清扫范围,较低的切缘阳性率和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均P<0.05或P<0.01)。结论:弥漫型AGC患者预后较差。较大的肿瘤直径、高T分期、高N分期、部分胃切除、高切缘阳性率和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是其预后不良的独立危险因素,根治性全胃切除术可使患者生存获益。 杨洁 李龙 张耕源 周辉年 俞泽元 焦作义关键词:预后 手术 曲妥珠单抗联合化疗治疗HER-2阳性晚期胃癌的Meta分析 被引量:10 2017年 目的系统评价曲妥珠单抗联合化疗治疗HER-2阳性晚期胃癌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计算机检索Clinical Trials.gov、Pub Med、EMbase、Web of Science、The Cochrane Library(2016年5期)、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CBM)、万方数据库、维普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和主要会议数据库(ASCO和ESMO)等,搜集国内外公开发表的有关曲妥珠单抗联合化疗与单纯化疗比较治疗HER-2阳性晚期胃癌的随机和非随机的对照试验,检索时限均从建库至2016年5月。由2名研究者独立进行文献筛选、提取资料并评价纳入研究的偏倚风险后,采用Rev Man 5.3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共纳入9个研究(包括3个RCT,6个非随机对照试验),合计1 034例HER-2阳性晚期胃癌患者。Meta分析结果显示,曲妥珠单抗联合化疗组(试验组)在完全缓解率[OR=2.76,95%CI(1.40,5.44),P=0.003]、部分缓解率[OR=1.81,95%CI(1.40,2.33),P<0.000 01]、总有效率[OR=2.09,95%CI(1.63,2.68),P<0.000 01]、疾病控制率[OR=2.20,95%CI(1.63,2.98),P<0.000 1]方面均优于对照组,而疾病稳定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OR=0.87,95%CI(0.66,1.14),P=0.31];安全性方面,试验组的腹泻发生率[OR=1.51,95%CI(1.10,2.06),P=0.01]和皮疹发生率[OR=4.35,95%CI(1.25,15.10),P=0.02]明显高于对照组,而其余的不良反应两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曲妥珠单抗联合化疗较单纯化疗可提高HER-2阳性晚期胃癌患者的治疗有效率,但可能增加腹泻和皮疹发生率。受纳入研究质量和数量所限,本研究结论可能存在偏倚,需要开展更多高质量的研究予以验证。 李龙 展昊 龙勃 周辉年 张耕源 焦作义关键词:晚期胃癌 曲妥珠单抗 靶向治疗 META分析 姜黄素与吉西他滨联用对胰腺癌细胞株增殖及凋亡的诱导作用 被引量:3 2018年 目的观察姜黄素对胰腺癌细胞应用吉西他滨化疗后增殖及凋亡的影响。方法通过对不同恶性程度的胰腺癌细胞株BxPC3、PANC-1进行细胞培养,将两种细胞分为对照组(A组)、吉西他滨治疗组(B组)、姜黄素治疗组(C组)、姜黄素联合吉西他滨治疗组(D组),采用噻唑蓝(MTT)法检测细胞增殖,膜联蛋白V-异硫氰酸荧光素(Annexin V-FITC)/碘化丙锭(PI)双染法检测细胞凋亡,PI单染色法检测细胞周期,明确药物阻滞细胞周期。结果BxPC3细胞单独应用吉西他滨化疗与联合姜黄素治疗比较,细胞活力由(83.27±4.13)%下降至(8.12±0.37)%(P=0.007),细胞凋亡率由(6.73±2.19)%增加至(26.33±3.71)%(P=0.006);PANC-1细胞单独应用吉西他滨化疗与联合姜黄素治疗比较,细胞活力由(83.77±6.03)%下降至(7.58±1.13)%(P=0.008),细胞凋亡率由(6.21±1.23)%增加至(25.08±3.24)%(P=0.005)。结论姜黄素联合吉西他滨可明显抑制胰腺癌细胞增殖,促进其凋亡。 罗长江 俞泽元 曹宏泰 李龙 罗瑞英 焦作义关键词:胰腺癌 姜黄素 吉西他滨 泛素结合酶UBE2T调控胃癌生长和转移的作用和机制研究 焦作义 罗长江 何雯婷 郭凌云 周辉年 曹宏泰 展昊 龙勃 李龙 1.课题来源与背景:Wnt/β-catenin信号通路的异常调节在胃癌进展中起着重要作用。然而,正在临床前或临床环境中应用于其他癌症(如结肠直肠癌和胰腺癌)的Wnt通路抑制剂的细胞毒性太强或对胃癌效果不佳;因此,该课题针...关键词:关键词:胃癌 小分子抑制剂 药物治疗 盐酸帕洛诺司琼注射液预防中重度化疗所致恶心呕吐疗效和安全性的meta分析 被引量:8 2017年 目的系统评价盐酸帕洛诺司琼注射液预防中重度化疗所致恶心呕吐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检索PubMed、Embase、Web of Science、Cochrane Library、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CBM)、万方数据库和维普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收集国内外公开发表的有关帕洛诺司琼预防中重度化疗所致恶心呕吐(chemotherapy-induced nausea and vomiting,CINV)的相关研究。由2名研究者独立进行文献筛选、数据提取,按照Cochrane Handbook 5.1对随机对照试验进行文献质量评价,并采用Rev Man 5.3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共纳入20项研究,共计4 919例患者。meta分析结果显示:帕洛诺司琼较第1代5羟色胺抑制剂(5-HT3RAS)预防急性〔RR=1.09,95%CI为(1.40,1.14),P=0.000 4〕、延迟性〔RR=1.26,95%CI为(1.15,1.37),P<0.000 01〕及全程〔RR=1.19,95%CI为(1.10,1.30),P<0.000 1〕CINV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亚组分析显示,帕洛诺司琼预防急性CINV方面,与格拉司琼(P=0.09)或昂丹司琼(P=0.08)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同样预防中度急性CINV方面与第1代5-HT3RAS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18),而预防延迟性和全程CINV方面帕洛诺司琼有优势;在预防重度化疗所致急性〔RR=1.10,95%CI为(1.02,1.18),P=0.01〕、延迟性〔RR=1.20,95%CI为(1.06,1.36),P=0.005〕及全程〔RR=1.18,95%CI为(1.04,1.33),P=0.008〕CINV方面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安全性方面,如头痛、便秘、腹泻、眩晕等不良反应,帕洛诺司琼与第1代5-HT3RAS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盐酸帕洛诺司琼注射液预防中重度CINV的疗效确切,且不增加不良反应,尤其在预防重度CINV方面,盐酸帕洛诺司琼注射液更优于第1代5-HT3RAS,可显著提高急性、延迟性和全程CINV的控制率。 李龙 展昊 龙勃 周辉年 焦作义关键词:帕洛诺司琼 化疗所致恶心呕吐 5-HT3受体拮抗剂 META分析 随机对照试验 腹腔镜下保脾胰体尾切除术治疗胰体尾部肿瘤疗效的Meta分析 被引量:3 2017年 目的:系统性评价腹腔镜下保留脾脏的胰体尾切除术在胰体尾部肿瘤治疗中的临床疗效。方法:检索多个国内外文献数据库,根据纳入排除标准,筛选出符合要求的文献,提取数据并进行文献质量评价,应用RevMan 5.3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共纳入13篇文献,总计814例患者,其中行腹腔镜下保留脾脏的胰体尾切除术399例,行腹腔镜下胰体尾联合脾脏切除术415例。Meta分析结果显示,腹腔镜下保留脾脏的胰体尾切除术患者的手术时间(SMD=-0.79,95%CI=-1.55^-0.03,P=0.04)、术中失血量(SMD=-1.00,95%CI=-1.76^-0.24,P=0.01)及住院时间(SMD=-0.77,95%CI=-1.34^-0.21,P=0.008)均明显少于腹腔镜下胰体尾联合脾脏切除术患者;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OR=0.83,95%CI=0.63~1.10,P=0.19)及再次手术治疗率(OR=1.54,95%CI=0.52~4.59,P=0.44)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腹腔镜下保脾胰体尾切除术治疗胰体尾部肿瘤有较好的临床疗效,不会增加术后并发症发生率。 曹宏泰 苏明莉 张耕源 李龙 焦作义关键词:胰腺切除术 脾切除术 腹腔镜 META分析 真实世界免疫抑制剂联合不同化疗方案新辅助治疗进展期胃癌的研究 2025年 目的:对比分析免疫抑制剂(信迪利单抗)联合不同化疗方案(两药和三药方案)在新辅助治疗进展期胃癌中的临床疗效,并探讨与疗效相关的临床特征。方法:回顾性收集2020年8月至2024年2月于兰州大学第二医院就诊的133例进展期胃癌患者临床资料。按治疗方案分为A(三药方案)、B(两药方案)两组,对比近期疗效病理完全缓解率(pathological complete response rate,pCR)、主要病理缓解率(major pathological response rate,MPR)、客观缓解率(objective response rate,ORR)、疾病控制率(disease control rate,DCR)及远期疗效总生存期(overall survival,OS)、无病生存期(disease-free survival,DFS),并进行亚组分析。结果:A、B两组近期疗效相近(pCR:18.46%vs. 27.94%,MPR:52.31%vs. 58.82%,ORR:76.92%vs. 76.47%,DCR:87.69%vs. 95.59%)。然而,在远期疗效方面,A组OS和DFS显著优于B组(P<0.05)。亚组分析发现,男性、胃窦癌、ECOG评分为0、T4期、无血管/神经侵犯者自三药方案获益更多。结论:信迪利单抗联合三药化疗方案在远期疗效方面优于两药方案,特定人群更受益。 车生富 高众提 庆会国 韩晶晶 王科深 李龙 龙勃 俞泽元关键词:胃癌 新辅助治疗 化疗方案 肝移植术后胆道梗阻的治疗进展 被引量:4 2018年 胆道梗阻是肝移植术后较为棘手的胆道并发症之一,发生率及病死率高,因此,预防和及时处理肝移植术后胆道梗阻对于患者长期生存至关重要。磁共振胆管造影成像(MRCP)作为一个可靠的无创性检测胆道并发症的工具,已经被广泛使用。内镜下逆行胰胆管造影(ERCP)是目前非手术治疗肝移植术后胆道梗阻的首选方式,内镜治疗和经皮肝穿刺胆管造影(PTC)治疗无效或梗阻症状较重者直接行手术治疗或再次肝移植。 罗长江 曹宏泰 李龙 焦作义关键词:胆汁淤积 肝移植 胃癌Lauren分型研究进展 被引量:10 2015年 胃癌是常见恶性肿瘤之一,是一种高度异质性肿瘤,根据Lauren分型将胃癌分为肠型和弥漫型。随着临床诊疗观念和技术的不断更新与进步,对胃癌进行规范化及个体化综合治疗已成为主要发展趋势,但不同的胃癌分型及分期,其临床病理特征、治疗方法及预后可能存在差异。 杨洁 武赞凯 李连顺 李龙 周辉年 焦作义关键词:胃癌 病理 预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