蒋楠楠
- 作品数:9 被引量:14H指数:2
- 供职机构:贵州省社会科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贵州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课题更多>>
- 相关领域:经济管理文化科学政治法律哲学宗教更多>>
- 关于“以史为鉴、开创未来”的认识被引量:1
- 2022年
- 坚决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以史为鉴、开创未来"的重要指示精神,在新的征程上努力开创美好新未来,必须坚决做到以维护核心作为发展基础,以科学理论作为发展旗帜,以高质量发展作为发展主题,以服务人民作为发展目的,以自我革命作为发展保障。
- 王俊蒋楠楠
- 关键词:以史为鉴
- 中国共产党经济思想的动力源泉、伟大实践与经验启示
- 2024年
-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国共产党经济思想形成、发展和保持旺盛生命力的不竭动力源泉。百年中国共产党经济思想的科学性不仅经过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社会主义革命、社会主义建设探索以及改革开放新时期的历史检验,而且指引着中国人民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后创造了彪炳史册的中国奇迹。坚持党的领导、坚决维护核心、坚信中国道路以及坚定渐进改革,是从百年中国共产党经济思想的演进中得到的宝贵经验启示,这对于高质量全面推进中国式现代化进程具有重大理论意义和现实价值。
- 王俊蒋楠楠
- 关键词:中国共产党经济思想动力源泉
- 财政分权与地方政府竞争被引量:3
- 2021年
- 经济学认为,相对需求而言,社会资源是稀缺的,稀缺资源的事实使经济参与者为获取有限资源而展开竞争,竞争既存在于市场,也存在于政府之间,研究政府竞争就必须分析为竞争创设激励的财政分权。从财政为何分权、中国式财政分权、地方政府竞争形式、财政分权影响政府竞争的机理以及财政分权激励地方政府竞争的经济效应等问题入手,对财政分权与地方政府竞争的相关研究进行文献梳理。
- 王俊蒋楠楠
- 关键词:财政分权地方政府竞争
- 新常态背景下欠发达地区文化建设研究
- 2023年
- 新常态已经成为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一种逻辑,作为意识形态而存在的社会文化也应该与时俱进。就欠发达地区而言,有必要挖掘新常态背景下所隐藏的发展机遇来改变以往的文化发展失衡状态,并从文化层面改善欠发达地区的发展思维,从而缩小与发达地区间的文化差距。
- 蒋楠楠
- 关键词:欠发达地区文化建设发展诉求
- 民营经济区域竞争力分布与提升路径研究——基于东中西部样本的因子分析实证被引量:1
- 2020年
- 选取东中西部17个省份作为研究样本,运用因子分析方法分析各区域民营经济竞争力水平与分布特征。研究表明,东部地区整体竞争力显著强于中西部地区,中西部地区竞争力近年来虽有较大提升,但多数地区仍存在规模不足、效率不高和贡献较低等问题,有必要通过政策体系完善、产业结构优化、经营成本降低、融资困境化解以及企业文化构建等举措来有效提升民营经济发展质量。
- 王俊蒋楠楠
- 关键词:民营经济
- 乡村振兴背景下文化治理的内生动力与文旅融合路径研究被引量:2
- 2022年
- 乡村振兴的实质是文化的振兴与文化的自觉,乡村振兴的全面推进离不开乡村文化的有效治理,乡村振兴的走稳走实离不开文旅融合的良性互动。文旅融合不仅是解决村民“离乡”、村落“空心”、村屋“陈旧”、认同“缺失”和归属“渐远”的重要抓手,还是寻回“乡愁”、重拾“乡音”、守望“乡土”、发展“乡业”和振兴“乡村”的有效路径。该文基于乡村振兴的时代背景,探讨如何激发并释放乡村文化治理的内生动力,探寻构建乡村文化与旅游产业融合发展的有效路径,从而解决乡村文化治理与文化建设中的重点和难点,进而夯实乡村振兴的文化基础与文化底蕴。
- 蒋楠楠
- 关键词:文化治理内生动力
- 神圣与世俗:空间转换与自我表征——基于西南少数民族地区石崇拜信仰考察被引量:5
- 2019年
- 神圣与世俗是人类生命与精神在空间存在的两种维度和两种样式,二者间不仅有着理论上的辩证逻辑,而且有着生活中的现实关联。我国西南少数民族地区的羌族、仡佬族、苗族、白族以及藏族等少数民族均具有独特的石崇拜信仰,这些少数民族以'石'为尊、以'石'为祖,'石'既作为'常见物'出现在其现实生活中,具有典型的世俗性,也作为'显圣物'存在于其宗教信仰中,具有特殊的神圣性。本文通过对川、黔、滇西南少数民族地区石崇拜现象的深入田野调查发现,'石'通过禁忌和仪式不断的在神圣与世俗的二元空间中进行自然转换,并借助颜色认同和独特外形选择的双重途径来进行着自我表征。
- 蒋楠楠蒋楠楠
- 关键词:西南少数民族
- 石崇拜神话叙事中的象征意象与功能表达
- 2025年
- “石”存于圣俗之间,在特定神话叙事加持下,作为世俗之物的“石”的神圣性不断得到凸显并演化为一种特殊显圣物。“石”的“俗中显圣”使石崇拜信仰成为了物的一种宗教性表达。这种宗教性表达不仅内嵌着石崇拜神话的象征符号,而且蕴含着石崇拜信仰的功能特性。石崇拜信仰与神话作为早期人类文化的重要载体,始终在文化传承与信仰实践中互为表里,呈现出互构共生的关系。从信仰象征来看,透过对与“石”相关联的“神”“祖”“示”“社”等文字训诂考古,可窥见石崇拜的原始宗教意涵与符号象征意象,这些符号意涵和意象实际上均与人类社会的土地崇拜和生殖崇拜紧密相连。在与“石”相关的感生神话和创世神话叙事中,“石”是孕育生命的母体并被赋予了神秘强大的力量。文字意象交融背后本质上表现出一种原始与朴素的神圣象征思维,而母体与力量则共同构成了石崇拜信仰的双重符号象征。就功能表达而言,石崇拜神话叙事从多重功能维度展现并阐释了石崇拜神话如何通过隐喻与仪式实践介入现实生活,从而维系社会道德与生态平衡。无论是“以石为计”中的生计支持与生态智慧、“以石庇护”中的护佑需求,还是“以石还魂”中的转世隐喻以及“以石为规”中的道德约束,皆彰显出石崇拜信仰所具有的多重实践意义。
- 蒋楠楠
- 关键词:神话叙事象征意象少数民族神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