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慧娟 作品数:7 被引量:50 H指数:3 供职机构: 延安市人民医院 更多>> 相关领域: 医药卫生 更多>>
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住院患者营养现状调查及不良影响因素 被引量:1 2025年 目的 分析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COPD)住院患者营养现状及营养不良的影响因素。方法 选取2021年6月至2024年6月延安市人民医院收治的304例老年COPD住院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营养风险筛查2002(NRS 2002)评估患者营养情况,并据此分为营养良好组(NRS 2002评分<3分)及营养不良组(NRS 2002评分≥3分)。以单因素及多因素logistic分析老年COPD住院患者营养不良的危险因素。结果 304例老年COPD住院患者中营养不良172例(56.58%)。营养不良组血红蛋白、前白蛋白及白蛋白均低于营养良好组(P<0.05)。营养不良组年龄≥70岁、病情严重程度为Ⅲ级/Ⅳ级、低氧血症、慢性病种类≥3种、抑郁、社会支持低水平占比均高于营养良好组(P<0.05)。logistic分析显示,年龄≥70岁、病情严重程度为Ⅲ级/Ⅳ级、低氧血症、慢性病种类≥3种、抑郁、社会支持低水平是老年COPD住院患者营养不良的危险因素(P<0.05)。结论 多数老年COPD住院患者存在营养不良,高龄、低氧血症、慢性病种类≥3种、病情严重、抑郁、社会支持不足与营养不良有关。 姚慧娟 孟程关键词:老年人 营养不良 住院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非小细胞肺癌差异表达基因筛选、生物学功能富集及其与患者预后关系 被引量:3 2019年 目的采用生物信息学方法探讨非小细胞肺癌(NSCLC)差异表达基因筛选、生物学功能富集及其与患者预后关系。方法采用生物信息数据挖掘基因表达数据库(GEO),肿瘤生存数据库Kaplan-Meier Plotter和蛋白相互作用(PPI)数据库String中NSCLC差异表达基因。首先在GEO数据库中筛选NSCLC患者癌组织与正常肺组织差异表达基因芯片数据集,下载数据后选取三个数据集中重叠的差异表达基因为研究对象。对筛选出的差异表达基因进行基因本体论(Gene Ontology,GO)和京都基因与基因组百科全书(Kyoto Encyclopedia of Genes and Genomes,KEEG)生物功能及信号通路富集分析,同时应用蛋白-蛋白相互作用数据库(STRING)预测相关基因编码蛋白相互作用网络(PPI)。并对关键基因高低表达与患者预后关系进行分析。结果差异表达数据集GSE19804,GSE101929和GSE33532为研数据。选取了在三个数据集中均存在差异表达的65个基因为进一步分析对象。层次聚类分析显示65个基因在肿瘤组织与正常肺组织呈现明显的聚类。65个异常表达基因生物学过程主要富集于GTP酶活性调节,单细胞-细胞粘附,凋亡过程的负调节,细胞增殖的正调控,正调控血管生成,蛋白质自磷酸化等;细胞学组分为定位于膜的组成部分,质膜,质膜组成,细胞表面,细胞-细胞连接和肌动蛋白细胞骨架等;而分子功能富集于蛋白质结合,受体活性,ras鸟嘌呤核苷酸交换因子ac等。KEEG信号通路分析显示,上述差异表达基因主要富集于ll粘附分子(cams)。PPI主要为血管生成和细胞粘附等功能通路。CDH5,TEK,CALCRL,RXFP1和TNNC1为信号通路关键基因,上述基因高表达患者总生存时间显著低于低表达患者(P<0.05)。结论NSCLC患者存在差异表达基因普,差异表达基因大多参与了肺癌细胞发生、发展及迁移等生物学相关功能。CDH5,TEK,CALCRL,RXFP1和TNNC1为NSCLC信号通路关键基因,并与患者的 付世东 姚慧娟关键词:非小细胞肺癌 生物信息学分析 预后 血清TRAIL联合泛免疫炎症值对晚期NSCLC免疫治疗效果及预后的预测价值 2025年 目的探讨血清肿瘤坏死因子相关的凋亡诱导配体(TRAIL)联合泛免疫炎症值(PIV)对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免疫治疗效果及预后的预测价值。方法选取2021年4月至2023年4月在该院接受免疫治疗的晚期NSCLC患者152例作为NSCLC组,另选取同期在该院体检的健康志愿者76例作为对照组。根据晚期NSCLC患者治疗3个月后的治疗效果分为无效组和有效组,根据1年预后分为死亡组和存活组。检测所有研究对象血清TRAIL水平及计算PIV;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影响晚期NSCLC患者免疫治疗预后的因素;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TRAIL、PIV单项及联合对晚期NSCLC患者免疫治疗效果及预后的预测价值。结果与对照组相比,NSCLC组血清TRAIL水平降低,PIV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152例NSCLC患者免疫治疗3个月后完全缓解0例、部分缓解90例、疾病稳定37例、疾病进展25例,免疫治疗无效率为40.79%(62/152)。与有效组相比,无效组血清TRAIL水平降低,PIV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ROC曲线分析结果显示,血清TRAIL、PIV单项及联合预测晚期NSCLC患者免疫治疗无效的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0.784、0.797、0.877,2项联合预测的AUC大于血清TRAIL(Z=3.416,P=0.001)、PIV(Z=2.813,P=0.005)单项预测的AUC。152例晚期NSCLC患者免疫治疗1年后病死98例(死亡组),病死率为64.47%(98/152),存活组54例。死亡组和存活组PD-L1阳性联合分数(CPS)、美国东部肿瘤协作组(ECOG)评分、分化程度、血清TRAIL水平、PIV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CPS增加、血清TRAIL水平升高均是晚期NSCLC患者免疫治疗后死亡的独立保护因素(P<0.05),ECOG评分为2分和PIV升高均是晚期NSCLC患者免疫治疗后死亡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ROC曲线分析结果显示,血清TRAIL、PIV单项及联合预测晚期NSCLC患者免疫治疗后死亡的AUC分别为0.781、0.793 孟程 姚慧娟 苏雅星关键词:晚期非小细胞肺癌 预后 无创机械通气辅助呼吸治疗重症支气管哮喘合并Ⅱ型呼吸衰竭的效果观察 被引量:24 2019年 目的探讨无创机械通气辅助呼吸治疗重症支气管哮喘合并Ⅱ型呼吸衰竭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86例重症支气管哮喘合并Ⅱ型呼衰患者,随机分为2组各43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救治方案,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行无创机械通气辅助呼吸治疗。比较2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抢救成功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由急诊ICU病房转至专科普通病房的时间以及治疗后24 h的动脉血氧分压[p(O2)]、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p(CO2)]、动脉血氧饱和度(SaO2)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于重症支气管哮喘合并Ⅱ型呼吸衰竭患者,无创机械通气辅助呼吸治疗效果显著。 冯辉 姚慧娟关键词:无创机械通气治疗 重症支气管哮喘 血气分析 肺癌患者化疗期间肺部真菌感染病原菌分布及使用伊曲康唑的疗效观察 被引量:8 2019年 目的探讨肺癌患者化疗期间肺部真菌感染病原菌分布及使用伊曲康唑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8月至2018年12月间延安市人民医院收治的397例肺癌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临床资料包括患者感染发生情况、感染病原菌及其耐药性、治疗前后中性粒细胞、炎症因子水平和肺功能等资料,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肺癌患者化疗期间肺部真菌感染病原菌以烟曲霉菌、新生隐球菌以及白色假丝酵母菌的感染概率最高,在感染患者中的占比分别是26.2%、23.8%和23.8%。热带假丝酵母菌、光滑假丝酵母菌及毛霉菌的感染概率均较小。两性霉素B的耐药率总体高于伊曲康唑,尤其是主要感染菌烟曲霉菌、新生隐球菌以及白色假丝酵母菌对两性霉素的耐药率分别为18.2%、10.0%和30.0%,均高于对伊曲康唑的耐药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患者治疗后中性粒细胞计数明显少于治疗前,而超敏C反应蛋白(hs-CRP)、降钙素原(PCT)以及白介素-6(IL-6)水平在治疗后明显比治疗前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患者治疗后最大呼气第一秒呼出气体量容积(FEV1)、用力呼气量(FVC)和FEV1/FVC各指标水平均较治疗前有大幅度提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肺癌患者化疗后真菌感染率较高,尤其是烟曲霉菌、新生隐球菌以及白色假丝酵母菌,且患者采用伊曲康唑治疗效果较好,可以推广应用。 姚慧娟 付世东 李冬关键词:化疗 真菌感染 伊曲康唑 孟鲁司特钠联合布地奈德治疗咳嗽变异性哮喘的临床效果 被引量:13 2019年 目的探讨孟鲁司特钠联合布地奈德治疗咳嗽变异性哮喘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6月至2018年6月我院收治的120例咳嗽变异性哮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依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试验组与对照组,各60例。对照组采取布地奈德治疗,试验组采取孟鲁司特钠联合布地奈德治疗。比较两组的咳嗽缓解时间、咳嗽消失时间、IL-6、IL-4、TNF-α水平及临床疗效。结果试验组的咳嗽缓解时间及咳嗽消失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的IL-6、IL-4、TNF-α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试验组的IL-6、IL-4、TNF-α水平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的治疗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孟鲁司特钠联合布地奈德治疗咳嗽变异性哮喘患者的效果显著,可明显改善患者临床症状,值得临床应用推广。 姚慧娟 张馨月关键词:孟鲁司特钠 布地奈德 咳嗽变异性哮喘 噻托溴铵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中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 2015年 噻托溴铵,一种新型、强效、长效的选择性胆碱能受体(M受体)拮抗剂,具有长而持久的支气管扩张作用。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的治疗中已获得肯定。 姚慧娟关键词:噻托溴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