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文献类型

  • 12篇专利
  • 1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5篇医药卫生
  • 2篇自动化与计算...

主题

  • 9篇细胞
  • 5篇循环肿瘤细胞
  • 5篇肿瘤
  • 5篇肿瘤细胞
  • 3篇微流控
  • 3篇干扰素
  • 2篇三坐标
  • 2篇通路
  • 2篇自身免疫
  • 2篇自身免疫疾病
  • 2篇微流控芯片
  • 2篇免疫疾病
  • 2篇分子
  • 2篇靶点
  • 1篇单采
  • 1篇单细胞
  • 1篇蛋白
  • 1篇电磁铁
  • 1篇修饰
  • 1篇抑制剂

机构

  • 14篇上海交通大学...
  • 1篇教育部
  • 1篇厦门大学

作者

  • 14篇吴玲玲
  • 3篇董樑
  • 3篇沈南
  • 3篇潘家骅
  • 3篇朱寅杰
  • 3篇曲波
  • 3篇薛蔚
  • 2篇秦玉婷
  • 1篇金迪
  • 1篇潘志英
  • 1篇苏殿三
  • 1篇俞卫锋
  • 1篇曹明
  • 1篇陈海戈
  • 1篇田婕
  • 1篇肖秀英
  • 1篇张松
  • 1篇林晓琳
  • 1篇田婕
  • 1篇卓萌

传媒

  • 1篇癌症

年份

  • 4篇2025
  • 2篇2024
  • 2篇2023
  • 2篇2022
  • 1篇2020
  • 1篇2019
  • 1篇2017
  • 1篇2015
14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μ-阿片受体激动剂通过MOR/AKT/Slug途径促进膀胱癌循环肿瘤细胞的形成:一项包含随机对照试验的综合研究被引量:1
2023年
背景与目的μ-阿片受体激动剂(μ-opioid receptor agonists,MOs)是膀胱癌(bladder cancer,BC)患者手术和慢性疼痛治疗过程中不可或缺的麻醉镇痛药。MOs是否会影响膀胱癌的进展和转移仍未阐明。本研究关注MOs对BC循环肿瘤细胞(circulating tumor cell,CTC)形成的影响,旨在提供潜在的治疗靶点。方法利用不同的临床前模型来确定MORAs对BC进展的影响。利用新型免疫捕获微流控芯片分析MORAs是否影响小鼠模型和临床BC患者的CTC数量。生物信息学分析、全转录组测序和分子生物学方法被用于研究潜在机制。结果血行转移和原位BC小鼠模型显示,MORAs治疗后肿瘤转移明显增加。在小鼠模型和临床试验患者中,MORAs治疗后检测到间质和/或上皮细胞CTC数量明显增加。从机制上看,MORAs通过激活MOR/PI3K/AKT/Slug信号通路促进CTC的形成,并促进BC细胞发生上皮–间质转化(epithelialmesenchymal transition,EMT),而敲除MOR、Slug或阻断PI3K可抑制EMT过程和CTC的形成。结论MOs通过促进CTC的形成来促进BC的转移。在MO治疗期间,可针对EMT-CTC轴采取预防措施,以抑制BC患者相关的肿瘤转移或复发。
汪晓强张松张松金迪施郁淼张艺琪吴玲玲吴玲玲苏殿三苏殿三陈海戈潘志英杨朝勇陈海戈曹明
关键词:AKT膀胱癌循环肿瘤细胞MORSLUG
一种香叶木素的用途及其动物模型的建立方法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香叶木素的用途及其动物模型的建立方法,涉及香叶木素的新用途,尤其涉及香叶木素用于治疗系统性红斑狼疮的应用。香叶木素是一种天然黄酮类化合物,由于其天然的理化性质,相比于生物制剂,稳定性会更强,潜在副作用也会...
沈南江晓跃曲波吴玲玲
文献传递
一种高效的循环肿瘤细胞分型检测的微流控芯片及其修饰方法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高效的循环肿瘤细胞分型检测的微流控芯片及其修饰方法。该芯片包括一个轴对称的捕获区域,所述捕获区域的一端连接有一个第一入口、一个第二入口和一个第三入口,另一端连接有出口;其中,所述第一入口和所述第三入口相对...
肖秀英林晓琳吴玲玲韩婷曹姣卓萌张鹏
一种用于高粘度液体免疫反应的微流道结构
一种用于高粘度液体免疫反应的微流道结构,包括微流道,微流道的一端设置有进液口,微流道的另一端设置有出液口,微流道的底面和顶面上均各自沿流动方向间隔设置有若干个曲折状扰流结构,曲折状扰流结构的高度沿微流道的流动方向依次递增...
田野徐恬董樑吴玲玲朱寅杰潘家骅薛蔚
一种联合检测细胞外囊泡RNA和蛋白的方法及试剂盒
本申请提供一种联合检测细胞外囊泡RNA和蛋白的方法,所述方法通过一种微流控芯片进行检测,所述微流控芯片的通道表面依次修饰有检测靶标RNA的分子信标和磷脂双分子层,所述磷脂双分子层的表面修饰有捕获细胞外囊泡的膜蛋白结合分子...
杨朝勇吴玲玲公艳丽冯健洲曹姣
一种用于细胞捕获的流动识别纳米囊泡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细胞捕获的流动识别纳米囊泡,其特征在于,包括由天然细胞膜或仿生膜包绕形成的球体结构,所述膜的膜界面上通过物理、化学或生物作用修饰有特异性识别分子。本发明还提供了使用该纳米囊泡捕获循环肿瘤细胞的方法。另...
杨朝勇吴玲玲宋彦龄
文献传递
细胞周期依赖激酶1的特异性酶活性抑制剂RO‑3306的用途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细胞周期依赖激酶1的特异性酶活性抑制剂RO‑3306在制备用于治疗自身免疫疾病中的用途,所述的自身免疫疾病是由异常干扰素通路活化引起的。细胞周期依赖激酶1的特异性酶活性抑制剂RO‑3306通过降低干扰素通...
沈南吴玲玲秦玉婷曲波
文献传递
基于三坐标空间定位的组织三维空间组学方法
本发明公开了基于三坐标空间定位的组织三维空间组学方法,该方法包括通过多轮DNA连接反应对组织细胞中的DNA、RNA、蛋白质、染色质以及糖类等分析物进行XYZ三维空间编码,再通过测序技术解析相应的空间位置和生物学信息,进而...
杨朝勇 陈新吴玲玲 曹姣
基于三坐标空间定位的组织三维空间组学方法
本发明公开了基于三坐标空间定位的组织三维空间组学方法,该方法包括通过多轮DNA连接反应对组织细胞中的DNA、RNA、蛋白质、染色质以及糖类等分析物进行XYZ三维空间编码,再通过测序技术解析相应的空间位置和生物学信息,进而...
杨朝勇陈新吴玲玲曹姣
基于微/纳界面的循环肿瘤细胞分离和异质性分析
目的:循环肿瘤细胞(CTC)的检测分析是最具应用前景的液体检测技术,对癌症诊断、疗效监测、预后评估、个体化治疗等具有重要意义。由于CTC数量稀少、异质性强,给CTC的分离和检测带来巨大挑战。本研究旨在通过构建微/纳界面,...
吴玲玲
关键词:CTC循环肿瘤细胞纳米球
文献传递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