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英
- 作品数:19 被引量:24H指数:3
- 供职机构:北京建筑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北京市科技计划项目北京市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建筑科学文化科学农业科学交通运输工程更多>>
- 城市更新背景下北京通州区新华街道改造设计研究被引量:3
- 2019年
- 城市街道作为城市的外部空间,是展示特色风貌的重要窗口。随着城市的发展,人车混杂、环境恶化等问题日益突出,对街道进行合理的更新改造显得尤为重要。本文以通州区新华街道改造为例,探讨街道改造的解决方法,实现街区的整体复兴。
- 杨雯琼代海泉马英
- 关键词:城市更新街道改造新华街道
- 北京电力医院改扩建设计
- 2011年
- 分析了在北京电力医院改扩建工程中医院建筑的空间拓展方法和承接关系,从"以患者为中心"的人性化设计理念出发,综合考虑了医护人员、患者家属的工作环境和使用要求。对北京电力医院改扩建工程中的新旧建筑的空间联系、流线组织、环境营造和分期建设问题加以探讨,突出医院强化整体效能的思想,提供医院改扩建设计的新思想。
- 马英郭晋生晁军彭庆
- 关键词:医院建筑
- 国内非物质文化遗产博物馆现状研究被引量:4
- 2018年
- 随着国际化、工业化、城镇化的推进,许多非物质文化遗产正在逐渐消失。近年来,国内各界更加重视非遗的保护利用,建立不少非物质文化遗产博物馆(简称"非遗馆")^([1])。非物质文化遗产博物馆在非遗展示利用中是不可或缺的,它将非物质文化遗产聚集在一个空间里,能够整体系统地呈现非物质文化遗产面貌,在非遗展示利用方面有独特的优势。文章主要论述非物质文化遗产博物馆对于非遗展示利用的重要性以及现阶段国内非物质文化遗产博物馆的存在类型、展示方式、建筑特征等问题,可以为国内非物质文化遗产博物馆的建设提供理论基础和借鉴经验。
- 郭文豪张笑楠马英
- 关键词:建筑特征
- 高质量发展背景下城市环境无障碍化设计研究
- 2024年
- 因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高质量无障碍环境建设与城市发展存在不平衡不充分的突出问题。文章通过深入挖掘分析身障人群的基础数据,并充分调研分析无障碍环境建设现状,探讨城市无障碍化建设发挥巨大潜力的路径策略。文章选取分布在北京各区的多名全龄身障人士,用时长达半年跟踪收集其家庭成员构成、特殊照料需求、居住环境意向、活动场所类型等数据,总结该人群活动行为特征及无障碍环境建设典型问题,尝试提出室内、社区、城市三个尺度下的优化策略,意图推动无障碍化理念的普及和全民友好型城市的建设。
- 高孟圆马英李婧豪
- 关键词:无障碍环境
- 高校综合体育馆建筑内部空间集约化设计研究
- 近年来,我国高校综合体育馆的设计存在用地面积紧缺、运动种类不足、建设标准过高等问题。本文通过对现状问题进行研究,基于集约化设计理念提出高校综合体育馆建筑内部空间的设计思想。同时结合国内外优秀案例,从建筑内部空间布局形式、...
- 贾一丁马英
- 关键词:集约化设计
- 江西省九江市近代历史建筑特色研究
- 2019年
- 江西省九江市位于长江中游,其水道、陆路自然条件优越,地理、经济、军事战略位置较为重要,自古便是一个重要的港口商埠。近代以前九江的建筑风格和城市空间布局为中国传统风格。第二次鸦片战争后,九江列为开埠城市,这对九江的建筑风格产生了巨大的影响。文章从近代建筑风格产生变化的原因入手,主要阐述九江现存近代建筑的特色,对近代建筑风格进行分析和总结,希望能够对今后九江近代建筑的保护和城市发展有一定借鉴价值。
- 雷鑫马英
- 关键词:历史建筑建筑风格
- 基于节点-场所模型的轨交站域空间类型及特点研究
- 2022年
- 随着我国高速铁路的快速发展,以轨交站点为核心的区域空间提升已成为实现新城市模式探索的重要研究目标。然而,许多高铁站点区域仍存在规划区域过大、交通可达性差、功能定位偏差、业态同质化严重、发展理念欠缺等问题。在未来站城协同一体化发展的进程中,如何更完善地发挥站点触媒作用、挖掘节点场所价值的耦合机制与平衡点,充分发挥站城融合在优化城市空间形态与结构布局等方面的积极作用,已成为我国经济发展新阶段的必然趋势。
- 李天植马英
- 关键词:城市空间形态交通可达性
- 基于道路改扩建的北京乡镇地区街道整治近远期景观衔接研究——以房山区阎河路为例被引量:1
- 2020年
-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部分乡镇地区公路出现了通行能力不足的现实问题,为了保证经济的快速发展,解决通行能力不足的问题,对原有道路进行改扩建的项目越来越多。但是在改扩建过程中,有些道路面临着筹备期较长,近期又对道路两侧环境提升有着迫切需求的情况,从而二者之间矛盾凸显出来。文章以北京市房山区阎河路街道环境整治为例,从道路改扩建与近期街道环境整治的矛盾入手,分析了道路改扩建过程中如何考虑短期内的街道环境,从绿化区域划分、植物配置等几个角度探讨了道路改扩建过程中近远期景观衔接的设计策略,为今后我国乡镇地区的其他相似街道环境整治提供了一个能够借鉴的思路和方法。
- 张瑞王佳仪马英潘剑彬
- 关键词:道路改扩建街道整治
- 北京地区典型人工林林分密度对植物多样性和生物量的影响
- 2025年
- 为探究北京地区不同林分密度刺槐(Robinia pseudoacacia)林对植物多样性和生物量的影响,以5个林分密度刺槐林(1300、1700、2100、2500、2900株·hm-2)为研究对象,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Pearson相关性和结构方程模型,分析林分密度变化对林下植物群落多样性、刺槐生物量及其相互关系的影响。结果表明:①灌木的香农-威纳多样性指数和玛格列夫丰富度指数在林分密度为1700株·hm-2时达到最大值,且显著高于其他林分密度(P<0.05);草本的香农-威纳多样性指数和Pielou均匀度指数随着林分密度的增加呈现先减小、后增大的趋势,在林分密度为2900株·hm-2时达到最大值,林分密度为1700株·hm-2时的草本玛格列夫丰富度指数显著高于其他林分密度。②刺槐地上和全株生物量也在林分密度为1700株·hm-2时达到峰值;刺槐林下灌木生物量和灌草生物量同样在林分密度为1700株·hm-2时最大,且显著高于其他林分密度(P<0.05)。③灌木和草本植物的多样性指数之间存在显著相关关系,且灌木和草本玛格列夫丰富度指数与灌木生物量、灌草生物量呈正相关。④结构方程模型分析进一步证实了林分密度对刺槐林物种多样性和生物量的显著正向影响(P<0.01),且物种多样性和生物量主要受林分密度的直接效应影响。
- 李婧豪马英张彬彬吴南伟
- 关键词:植物多样性生物量刺槐林
- 上世纪九十年代以前北京市装配式公共建筑发展与变迁研究被引量:2
- 2016年
- 以时间为线索,以时代特点的影响将建国以来装配式公共建筑的发展历史分为几个典型阶段,梳理了当代北京市装配式公共建筑的发展与变迁,并选取典型建筑案例加以分析说明。
- 李雯马英樊则森
- 关键词:历史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