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小丹
- 作品数:19 被引量:95H指数:5
- 供职机构: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普陀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上海市科学技术委员会资助项目上海市科学技术委员会科研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生物学更多>>
- miRNA-221对卵巢癌细胞生物学行为的影响分析被引量:4
- 2018年
- 目的:探讨微小RNA-221(microRNA-221,miRNA-221)对卵巢癌细胞生物学行为的影响。方法:对人卵巢癌细胞系OVCAR3瞬时转染miR-221 mimics为实验组,转染miR-negative control mimics为阴性对照组,不进行任何转染为空白对照组,转染48 h后进行四甲基偶氮唑蓝(MTT)比色法实验、流式细胞实验、Transwell迁移实验,观察卵巢癌细胞OVCAR3生长状况。结果:实时定量PCR(real-time PCR)检测显示实验组miR-221的表达水平较阴性对照组与空白对照组均有增高(P<0.05)。MTT检测显示,上调OVCAR3细胞内miR-221水平后,细胞增殖抑制率为(29.81±2.24)%,而阴性对照组与空白对照组分别为(2.49±0.28)%和(1.98±0.24)%,实验组与阴性对照组和空白对照组相比,细胞增殖抑制率增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流式细胞术检测显示实验组OVCAR3细胞凋亡率为(30.33±2.39)%,而阴性对照组与空白对照组分别为(8.13±0.71)%和(6.89±0.58)%,实验组与阴性对照组和空白对照组相比,细胞凋亡率增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Transwell迁移实验显示,转染miR-221 mimics后实验组、阴性对照组、空白对照组三组的细胞迁移能力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瞬时转染miR-221 mimics的上皮性卵巢癌(EOC)细胞系,细胞增殖受到抑制而对细胞的迁移没有影响,表明miR-221可能参与了EOC细胞增殖和凋亡过程。
- 朱小丹姚馨怡赵蕴芝陈超陈燕许文娟
- 关键词:细胞增殖细胞凋亡
- 血清雌二醇及性激素结合蛋白水平对围绝经期妇女肌少症的诊断价值被引量:2
- 2023年
- 目的研究血清雌二醇(Estradiol,E2)及性激素结合蛋白(Sex hormone-binding globulin,SHBG)对围绝经期妇女肌少症的诊断价值。方法选择2021年1月1日-2022年12月31日上海市普陀区利群医院收治的122例肌少症患者为肌少症组,选择同期126例健康体检者为非肌少症组。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nzyme linked immunosorbent assay,ELISA)检测血清中E2、SHBG水平,分析E2、SHBG水平与肌少症发病风险的相关性。根据Logistic回归分析确定围绝经期妇女肌少症发病的危险因素。采用ROC曲线分析血清E2、SHBG水平对围绝经期妇女肌少症诊断的预测价值。结果与非肌少症组相比,肌少症组患者四肢骨骼肌质量指数(Appendicular skeletal muscle,ASMI)、握力、步速、血清E2与SHBG表达水平均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且两组E2与SHBG均呈正相关。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患者年龄、血清E2与SHBG表达水平均为肌少症的发病因素(P<0.05)。随着年龄的增长,肌少症的发病率增长(P<0.05)。ROC曲线分析显示血清E2与SHBG表达水平对围绝经期妇女肌少症的诊断有较好地预测价值。结论血清E2与SHBG水平均为围绝经期妇女肌少症的发病因素,对肌少症有较好的诊断价值。
- 周平乐刘莎吴金霞章青朱小丹
- 关键词:血清雌二醇性激素结合蛋白围绝经期妇女
- 淫羊藿苷对顺铂致卵巢早衰大鼠卵巢储备功能的作用研究被引量:29
- 2019年
- 目的通过观察淫羊藿苷对顺铂腹腔化疗所致卵巢早衰大鼠卵巢卵泡数量和质量及卵巢颗粒细胞分泌抗苗勒氏管激素(AMH)的影响,从卵巢储备功能角度探讨淫羊藿苷治疗卵巢早衰的机制。方法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40只Wistar大鼠分为正常组、模型组、淫羊藿苷低剂量(25mg/kg)组和淫羊藿苷高剂量(75mg/kg)组4组,每组10只。实验开始日(第0天)予淫羊藿苷低剂量组淫羊藿苷25mg/kg(溶于0.5ml的0.9%氯化钠注射液中)腹腔注射给药,1次/3d,至第28天实验结束;淫羊藿苷高剂量组淫羊藿苷75mg/kg,其余方法同淫羊藿苷低剂量组。除空白组外,其余3组大鼠建立卵巢早衰动物模型,分别于第14、21天腹腔注射顺铂。第28天处死大鼠,采用ELISA法检测大鼠血清AMH水平,HE染色观察卵巢卵泡数量和形态的变化。结果与正常组大鼠比较,模型组大鼠血清AMH水平下降,卵巢卵泡数量减少,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与模型组大鼠比较,淫羊藿苷低剂量组和淫羊藿苷高剂量组大鼠血清AMH水平升高,卵巢卵泡数量增加,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淫羊藿苷可能通过促进卵巢颗粒细胞AMH的分泌,恢复卵泡正常募集和成熟,从而保护卵巢储备功能。
- 董若曦朱小丹樊伯珍张越陈燕陈超许文娟
- 关键词:淫羊藿苷卵巢早衰卵巢储备功能
- 烟酰胺单核苷酸对过氧化氢诱导卵巢颗粒细胞氧化应激损伤的保护作用及机制研究
- 2025年
- 目的探讨烟酰胺单核苷酸(nicotinamide mononucleotide,NMN)对过氧化氢(hydrogen peroxide,H_(2)O_(2))诱导人卵巢颗粒细胞系(COV434)损伤的保护作用及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体外培养COV434细胞,采用不同浓度H_(2)O_(2)孵育细胞2 h,CCK-8筛选H_(2)O_(2)有效干预剂量,建立H_(2)O_(2)诱导的COV434细胞损伤模型。NMN预处理COV434细胞24 h后,使用CCK-8检测细胞存活率。将COV434细胞分为Control组、H_(2)O_(2)组、NMN+H_(2)O_(2)组,H_(2)O_(2)组采用0.5 mmol/L H_(2)O_(2)处理细胞2 h;NMN+H_(2)O_(2)组采用800μmol/L NMN预处理细胞24 h后再用0.5 mmol/L H_(2)O_(2)处理2 h。检测各组细胞活性氧类(reactive oxygen species,ROS)、线粒体膜电位(mitochondrial membrane potential,MMP)、三磷酸腺苷(adenosine triphosphate,ATP)情况。通过Western印迹法检测凋亡相关蛋白Bcl-2、Bax的表达及通路Nrf2/HO-1蛋白的表达。结果与Control组相比,H_(2)O_(2)组细胞活力下降,ROS产生增多,MMP、ATP水平下降,细胞核Nrf2水平及HO-1表达升高,细胞质Nrf2及Bcl-2/Bax蛋白水平均降低(P<0.05)。与H_(2)O_(2)组相比,NMN+H_(2)O_(2)组细胞活力明显提高,ROS产生减少,MMP、ATP水平升高;细胞核Nrf2、HO-1及Bcl-2/Bax表达均显著升高,细胞质Nrf2表达显著降低(P<0.05)。结论NMN预处理对H_(2)O_(2)诱导的COV434细胞氧化损伤具有保护作用,其机制可能与线粒体功能保护以及激活Nrf2/HO-1通路有关。
- 吴小梅朱小丹张忻佩严晓樊伯珍张逸
- 关键词:卵巢颗粒细胞线粒体氧化性应激
- 不同剂量顺铂腹腔注射建立大鼠化疗损伤性卵巢早衰模型被引量:16
- 2020年
- 目的探索不同剂量顺铂(CP)腹腔注射建立化疗损伤性卵巢早衰(POF)大鼠模型的方法。方法取48只雌性未生育Wistar大鼠分为6组,每组8只。在不同时间点腹腔注射不同剂量CP。对照组(A组)无处理;CP腹腔小剂量(1.5 mg/kg)注射1组(B组)、小剂量(2.0 mg/kg)注射2组(C组)和小剂量(2.5 mg/kg)注射3组(D组),均每日1次,连续5 d;CP腹腔注射大剂量1组(E组),4 mg/kg,间隔一周再次注射4 mg/kg;CP腹腔注射大剂量2组(F组),4 mg/kg,间隔一周注射6 mg/kg,建立大鼠化疗损伤性POF模型。观察大鼠一般情况、动情周期,检测体质量变化和血清抗苗勒氏管激素(AMH)水平,以及卵巢病理学改变和各级卵泡数量。结果与A组比较,各给药组大鼠动情周期明显紊乱,体质量明显下降,血清AMH水平也有明显降低(P<0.05),其中E组下降最为明显;各模型组大鼠卵巢各级卵泡数均有显著减少(P<0.05),其中E组、F组各级卵泡数量减少更为明显(P<0.01)。结论大鼠腹腔注射4 mg/kg CP,间隔一周再次注射,诱导化疗损伤性POF的造模效果更好,造模方法简便。
- 董若曦朱小丹樊伯珍樊伯珍
- 关键词:顺铂腹腔化疗卵巢早衰抗苗勒氏管激素
- 淫羊藿苷对腹腔化疗所致雌性大鼠卵巢早衰的卵巢储备功能的作用研究
- 卵巢早衰(premature ovarian failure,POF)是由多因素导致的卵巢功能提前减退的一种常见妇科内分泌疾病,一般定义为女性在40岁以前因卵巢卵泡耗竭引起的闭经,不孕,雌激素过少和促性腺激素水平升高等....
- 董若曦朱小丹樊伯珍许文娟
- 关键词:卵巢早衰淫羊藿苷卵巢储备功能实验药理
- 阴道微生态与绝经期女性盆腔器官脱垂的相关性被引量:6
- 2023年
- 目的 观察阴道微生态与绝经期女性盆腔器官脱垂(POP)的相关性,为该类患者的治疗提供参考。方法 选取2020年6月至2022年3月在上海市普陀区中心医院门诊就诊的109例POP-Q评分Ⅰ~Ⅳ度的POP患者为POP组,选择同期正常绝经期的女性体检者100例为对照组。POP组患者按POP程度分为POP轻度组(54例,POP-Q评分Ⅰ~Ⅱ度)和POP重度组(55例,POP-Q评分Ⅲ~Ⅳ度)。采集两组对象阴道分泌物,分别进行阴道微生态相关指标检测(显微镜检查、酶化学反应法检查),分析两组对象阴道微生态状态。结果 POP组患者阴道菌群密集度异常、阴道菌群多样性异常、优势菌非乳杆菌、菌群抑制、pH值异常升高、过氧化氢阳性、唾液酸酶阳性情况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POP组患者需氧菌性阴道炎(AV)、细菌性阴道病(BV)阳性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均P<0.05)。对照组患者外阴阴道假丝酵母菌病(VVC)阳性率高于POP组(P<0.05);而阴道菌群异常、白细胞酯酶阳性情况及滴虫性阴道炎(TV)阳性率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优势菌非乳杆菌、菌群抑制、AV、BV是POP发生的独立影响因素(均P<0.05)。POP重度组患者阴道菌群密集度异常、阴道菌群多样性异常、优势菌非乳杆菌、阴道菌群异常、pH值异常升高情况与POP轻度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POP重度组AV阳性率显著高于POP轻度组,而POP轻度组BV阳性率显著高于POP重度组(均P<0.05)。白细胞酯酶阳性、过氧化氢阳性、菌群抑制情况以及VVC、TV阳性率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优势菌非乳杆菌、菌群抑制、AV是重度POP的独立影响因素(均P<0.05)。结论 绝经期POP患者存在显著的阴道微生态失衡,阴道微生态失衡与绝经期女性POP可能互相影响,具有一定相关性。
- 胡佳贞张鑫涂少华朱小丹秦玲许岚林艳樊伯珍
- 关键词:阴道微生态盆腔器官脱垂影响因素
- 一种腹腔镜吸引装置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腹腔镜吸引装置,包括壳体,所述壳体转动连接有转动柱,本发明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该腹腔镜吸引装置,首先三爪钳连接吸盘后进入腹腔,三爪钳对吸盘可以进行良好的固定,打开外接负压吸引装置后,吸盘可以有效地对囊体...
- 陈燕樊伯珍赵蕴芝许文娟许岚朱小丹胡佳贞张忻佩陈超刘昊
- 补中益气汤对PTEN/PI3K/Akt/FOXO1通路介导的盆腔脏器脱垂大鼠子宫骶韧带组织胶原代谢的影响被引量:5
- 2022年
- 目的探讨正常大鼠和盆腔脏器脱垂大鼠子宫骶韧带组织中磷酸酶与张力蛋白同源基因(PTEN)/磷脂酰肌醇3-激酶(PI3K)/蛋白激酶B(Akt)/FOXO1信号通路表达差异及补中益气汤对其表达的影响。方法取健康无生育史雌性SD大鼠10只作为正常组;取20只自然分娩过3次的雌性SD大鼠制备盆腔脏器脱垂模型,造模成功后将大鼠随机分为模型组和补中益气汤组各10只。然后模型组和正常组大鼠给予生理盐水灌胃8周,补中益气汤组大鼠给予补中益气汤7 mL/(kg·d)灌胃8周。末次灌胃结束处死各组大鼠,Western blot法测定子宫骶韧带组织中PTEN、p-Akt/Akt、p-FOX1/FOX1、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1(GPX1)、含锰超氧化物歧化酶(Mn-SOD)、胶原蛋白Ⅰ(COL1A1)、胶原蛋白Ⅲ(COL3A1)蛋白表达情况,RT-PCR法测定子宫骶韧带组织中GPX1、Mn-SOD、COL1A1、COL3A1 mRNA表达情况。结果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大鼠子宫骶韧带组织中PTEN、GPX1、Mn-SOD、COL1A1、COL3A1蛋白表达量及GPX1、Mn-SOD、COL1A1、COL3A1 mRNA表达量均明显降低(P均<0.05),p-Akt/Akt、p-FOX1/FOX1蛋白表达量均明显增高(P均<0.05);与模型组比较,补中益气汤组大鼠子宫骶韧带组织中PTEN、GPX1、Mn-SOD、COL1A1、COL3A1蛋白表达量及GPX1、Mn-SOD、COL1A1、COL3A1mRNA表达量均明显增高(P均<0.05),p-Akt/Akt、p-FOX1/FOX1蛋白表达量均明显降低(P均<0.05)。结论盆腔脏器脱垂大鼠子宫骶韧带组织中PTEN表达下调,胶原蛋白COL1A1、COL3A1合成减少;补中益气汤可增加子宫骶韧带组织中COL1A1、COL3A1的合成,其作用机制可能与抑制大鼠子宫骶韧带组织中PTEN/PI3K/Akt/FOXO1通路介导的氧化应激有关,即上调抗氧化酶GPX1、Mn-SOD的表达抑制氧化应激引起的细胞凋亡、衰老和胶原蛋白的破坏。
- 严晓高立群林艳许岚张忻佩朱小丹胡佳贞樊伯珍
- 关键词:盆腔脏器脱垂补中益气汤
- 巨噬细胞通过分泌抗菌肽LL-37/hCAP-18调控卵巢癌细胞的增殖被引量:1
- 2016年
- 目的研究巨噬细胞是否通过分泌抗菌肽LL-37/h CAP-18对卵巢癌细胞的生长增殖进行调控。方法采用Millicell插入式细胞培养皿共培养人巨噬细胞和卵巢癌细胞株SKOV3;通过细胞计数法检测巨噬细胞对卵巢癌细胞增殖能力的影响;流式细胞术检测共培养上清中的相关细胞因子及LL-37的水平;实时定量反转录聚合酶链反应在mRNA水平检测巨噬细胞和SKOV3细胞中LL-37 mRNA的表达水平;应用LL-37中和抗体抑制LL-37的功能及活性,进而通过MMT细胞增殖实验探讨LL-37对巨噬细胞对卵巢癌细胞增殖的调控。结果细胞计数法检测结果显示,巨噬细胞与卵巢癌细胞SKOV3共培养后,可促进其增殖;共培养的上清中,LL-37及IL-6水平明显升高;实时定量RT-PCR在mRNA水平共培养中的巨噬细胞其LL-37基因表达升高,且其表达水平随时间的延长而增加;应用LL-37的中和抗体,可明显抑制巨噬细胞对SKOV3细胞的增殖促进作用。结论在与卵巢癌细胞共培养的环境中,巨噬细胞通过增强抗菌肽LL-37的表达和分泌水平促进卵巢癌细胞的增殖,LL-37在巨噬细胞促进卵巢癌的发展中扮演重要角色。
- 朱小丹许文娟严晓毕艳丽
- 关键词:巨噬细胞LL-37IL-6卵巢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