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张建宾

作品数:13 被引量:84H指数:7
供职机构:天津市中医药研究院附属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西医结合科研计划课题天津市教委科研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11篇期刊文章
  • 1篇学位论文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13篇医药卫生

主题

  • 6篇针刺
  • 6篇针法
  • 4篇调理脾胃
  • 4篇脾胃
  • 4篇理脾
  • 3篇调理脾胃针法
  • 3篇血管
  • 3篇针刺疗
  • 3篇针刺疗法
  • 3篇刺疗法
  • 2篇血管内皮
  • 2篇血液
  • 2篇血液流变
  • 2篇血液流变学
  • 2篇验案
  • 2篇针法治疗
  • 2篇随机对照研究
  • 2篇糖尿
  • 2篇糖尿病
  • 2篇综合征

机构

  • 12篇天津市中医药...
  • 7篇天津中医药大...
  • 1篇天津市眼科医...

作者

  • 13篇张建宾
  • 7篇张智龙
  • 5篇杨元庆
  • 4篇李思
  • 4篇王栩
  • 3篇卢轩
  • 2篇陈宏
  • 2篇李华南
  • 2篇马菲
  • 2篇李洁
  • 1篇梅妍
  • 1篇周星娅
  • 1篇陈玲
  • 1篇金蓉
  • 1篇李树茂
  • 1篇贾慧霞

传媒

  • 2篇中国针灸
  • 2篇世界中西医结...
  • 1篇中医外治杂志
  • 1篇上海针灸杂志
  • 1篇辽宁中医杂志
  • 1篇南京中医药大...
  • 1篇中国中医基础...
  • 1篇中华中医药杂...
  • 1篇中华针灸电子...

年份

  • 2篇2025
  • 1篇2021
  • 2篇2020
  • 1篇2019
  • 1篇2018
  • 1篇2017
  • 3篇2016
  • 2篇2015
13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张智龙运用调神止痛针法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痛经验被引量:7
2016年
张智龙教授临证多年,精研经典,学验俱丰,擅用经方治疗急重症,疗效显著。文章介绍了张智龙教授运用调神止痛针法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痛的临床经验。导师认为痛证因神机失用,神不导气,气滞血瘀而为痛,治法重在调其心神,以神导气,令气易行,气行痛止,以"调神为主为先,通经为辅为用"为治疗痛证的基本原则,选水沟、内关及耳穴神门为基础方,辨证施治,精穴疏针,临证常收桴鼓之效。
张建宾张智龙
关键词:带状疱疹后遗痛验案
后天性麻痹性斜视案
2025年
报道1例后天性麻痹性斜视患者接受针刺治疗的情况。穴取双侧风池、四白、太阳、瞳子髎、解溪、太冲,风池穴予深刺纳阳针法,解溪施以青龙摆尾法,余穴常规针刺。留针40 min,每日1次,每周6次。治疗2个月后,患者复视消失,右眼外展灵活,眼位控制正位。随访1年未复发。
张建宾焦晓玲张智龙
关键词:后天性麻痹性斜视针刺从阳引阴
张智龙教授从脾虚湿盛论针刺治疗2型糖尿病浅析
2025年
2型糖尿病(type 2 diabetes mellitus, T2DM)又称非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是一种慢性代谢性疾病,发病率趋于年轻化,全球大约有4.51亿成年人患有糖尿病,患病率近1/11,T2DM约占糖尿病患者90%以上[1]。随着人们生活条件的改善和膳食结构的改变,T2DM的发病率呈现不断上升的趋势。高血糖会导致一系列健康问题,比如心脏病、中风、视力损伤、肾功能衰竭以及四肢血液循环受阻,严重影响了患者的生活质量。按照当前的增势预计,到21世纪中叶全球会有6.93亿T2DM患者。
杨元庆李思王栩卢轩陈宏张建宾
关键词:针刺疗法糖尿病脾虚湿盛名医经验
针刺对2型糖尿病足大鼠血管内皮因子的影响被引量:11
2018年
目的:观察"调理脾胃针法"对2型糖尿病足大鼠血管内皮因子及创面愈合情况的影响。方法:健康雄性Wistar大鼠35只,随机抽取10只作为空白组,并将剩余大鼠采用高脂高糖饲料联合采用腹腔注射STZ诱导及行足部手术的方式制作2型糖尿病足大鼠模型,而后将造模成功20只大鼠采用分层随机法分为针刺组10只、模型组10只,其中空白组大鼠不做任何干预;针刺组大鼠着针刺服后采用"调理脾胃针法"干预,连续针刺4周;模型组大鼠只采用相同方法抓取、穿衣,而不作干预。各组大鼠每周末测量创面愈合情况、空腹血糖及干预前后空腹血清胰岛素含量,并于末次干预后采血进行血脂、凝血时间、全血黏度、血管内皮活性因子检测。结果:与模型组比较,针刺组创面的愈合速度较快,空腹血糖下降显著,在各时间点均可明显提高创面愈合率、降低空腹血糖(P<0.05,P<0.01);与模型组比较,针刺组FINS含量显著下降(P<0.01),且组内比较亦有显著降低(P<0.01);与模型组比较,针刺组大鼠TC、TG、LDL-C水平显著降低,HDL-C水平显著升高(P<0.01);与模型组比较,针刺组大鼠全血黏度显著降低(P<0.01);针刺组DF大鼠创面愈合快、PT、TT、APTT相对延长,NO、6-K-PGF1α含量增加,ET、TXB2下降,与模型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调理脾胃针法"可有效降低大鼠空腹血糖及血清胰岛素水平,通过调节糖脂代谢、血液流变性、调节血管内皮细胞功能促进2型糖尿病足创面愈合。
杨元庆李思张智龙王栩李洁邢晓彤张建宾
关键词:针刺研究调理脾胃针法血液流变学血管内皮因子
血府逐瘀汤加减配合喉三针对缺血性卒中合并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患者呼吸紊乱及血氧调节的影响被引量:8
2020年
目的观察血府逐瘀汤加减配合喉三针对缺血性卒中合并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患者呼吸紊乱症状及血氧饱和度的影响。方法将72例缺血性脑卒中合并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36例。两组患者日间均以石学敏院士"醒脑开窍"针刺法及西医对症处理为常规治疗,试验组采用血府逐瘀汤加减配合喉三针[廉泉、旁廉泉(双)],对照组仅采用常规治疗。试验组早晚餐后半小时各服用中药汤剂1袋,同时于夜间8时进行针刺,1次/d,共治疗14 d。两组患者分别于治疗前、治疗后使用睡眠呼吸初筛仪检测呼吸紊乱指数(AHI)、最长呼吸暂停时间(s)、最低血氧饱和度Sa O2、Sa O2<90%的时间占总睡眠时间的百分比(Sa O2<90%T)及ESS嗜睡量表评分的变化。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AHI、最长呼吸暂停时间、最低Sa O2、Sa O2<90%T、日间困倦(ESS)量表评分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治疗后,试验组患者上述症状改善情况与对照组比较优于对照组,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治疗期间两组患者血压、心率、体温、呼吸等生命体征均平稳,未出现异常情况。结论血府逐瘀汤加减配合喉三针可有效降低缺血性卒中合并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患者呼吸紊乱指数,提高夜间睡眠时的最低血氧饱和度,缩短Sa O2<90%T的时长,改善睡眠时的低氧状态,改善嗜睡,提高日间生活质量。
马菲张建宾马永利王晓宇李华南
关键词:血府逐瘀汤缺血性卒中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呼吸紊乱指数
针刺对2型糖尿病大鼠胰岛素抵抗及胰岛β细胞形态学的影响被引量:27
2016年
目的观察"调理脾胃针法"对2型糖尿病大鼠胰岛素抵抗及胰岛β细胞形态学的影响。方法健康雄性Wistar大鼠36只,随机抽取10只作为空白组,并将剩余大鼠采用高脂高糖饲料联合小剂量(25mg/kg)腹腔注射链脲佐菌素的方式制作2型糖尿病大鼠模型,而后将造模成功20只大鼠采用分层随机的方法分为针刺组10只、模型组10只,其中空白组大鼠不做任何干预;针刺组大鼠着针刺服后采用"调理脾胃针法"干预,连续针刺4周;模型组大鼠只采用相同方法抓取、穿衣,而不作干预。各组大鼠于干预前及干预后每周末测量体质量、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以及干预前后测量空腹血清胰岛素含量及胰岛素敏感指数,并于末次干预后处死大鼠,摘取胰腺,做HE染色,观察胰岛结构。结果针刺1周后,针刺组大鼠体质量仍明显高于空白组(P<0.05),而模型组却与空白组大鼠体质量无明显差异(P>0.05)。针刺第4周末,模型组体质量均显著低于针刺组、空白组(P<0.05),而针刺组与空白组比较,体质量无明显差异(P>0.05);与模型组比较,针刺组空腹血糖及餐后2h血糖于针刺1周后开始显著降低(P<0.01),且针刺2、3、4周后,空腹血糖及餐后2h血糖均仍有持续显著降低(P<0.01);干预前针刺组与模型组大鼠空腹血清胰岛素均明显高于空白组(P<0.01),且胰岛素敏感指数明显低于空白组(P<0.01)。干预后模型组空腹血清胰岛素水平均显著高于针刺组与空白组,而针刺组与空白组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与模型组比较,针刺组胰岛素敏感指数显著提高(P<0.01)。胰岛HE染色则显示干预后针刺组形态学改变优于模型组,并接近于空白组。结论 "调理脾胃针法"可有效降低大鼠空腹及餐后2h血糖,并可降低空腹血清胰岛素水平,提高胰岛素敏感性,改善胰岛素抵抗现象,维持糖尿病大鼠体质量,以及促进胰岛结构及胰岛β细胞修复。
王栩张智龙杨元庆陈宏卢轩张建宾粟虹炎
关键词:调理脾胃针法2型糖尿病大鼠胰岛素抵抗形态学改变
调神止痛针法治疗少阳型原发性坐骨神经痛的临床研究
目的:  通过比较“调神止痛针法”和传统针刺法治疗少阳型原发性坐骨神经痛的临床疗效,以期为少阳型原发性坐骨神经痛的临床治疗寻求一种高效、可行的治疗方法。  方法:  将符合纳入标准的100例少阳型原发性坐骨神经痛患者,按...
张建宾
关键词:疗效评价
针刺对2型糖尿病足大鼠血管内皮因子的影响
[目的]观察"调理脾胃针法"对2型糖尿病足大鼠血管内皮因子的影响及创面愈合情况。[方法]健康雄性Wistar大鼠36只,随机抽取10只作为空白组,并将剩余大鼠采用高脂高糖饲料联合小剂量(25mg/Kg)腹腔注射链脲佐菌素...
杨元庆张智龙李思王栩李洁邢晓彤张建宾
关键词:调理脾胃针法血液流变学血管内皮细胞功能
超声检查右锁骨下动脉对早期动脉粥样硬化的临床价值被引量:4
2016年
目的通过对428例40岁以上受试者颈动脉及锁骨下动脉动脉粥样硬化性病变(以下简称为病变)的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探讨动脉斑块早期好发部位。方法采用彩色多普勒超声对428例受试者进行双侧颈动脉及右锁骨下动脉起始处进行探测,观察病变的有无、发生部位、发生时间。结果年龄在40~49组病变检出率最低,约为29.9%,而≥70岁组检出率最高约为94.0%,年龄与病变检出率之间存在正相关关系。40~49岁受试者右锁骨下动脉起始处病变检出率远高于颈总动脉分叉处,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在颈总动脉分叉处和右锁骨下动脉起始处均存在病变的受试者中比较两处病变大小,50~59年龄段受试者右锁骨下动脉病变较颈总动脉分叉处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动脉斑块最早发生于右锁骨下动脉起始部,而且在40~59岁之间,右锁骨下动脉斑块较颈总动脉分叉处的斑块大。
贾慧霞张建宾金蓉
关键词:动脉粥样硬化右锁骨下动脉斑块
针刺列缺穴治疗急性尿潴留验案一例被引量:1
2015年
患者女,45岁。主因持续尿闭半月余,于2014年8月23日就诊于天津中医药研究院附属医院针灸科。患者半月前因工作压力大,精神紧张,突发尿潴留,就诊于当地医院,诊断为压力性尿潴留,予导尿术以解除痛苦,为撤除导尿管,遂来天津中医药研究院附属医院就诊。刻诊:神弱少言,腹部膨隆,腹胀如鼓,腹肌略紧张,轻微压痛,无反跳痛,移动性浊音阳性。排尿困难,点滴不出,呼吸短促,舌淡,苔薄黄,脉细数。
张建宾张智龙
关键词:针刺疗法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