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宋雨

作品数:31 被引量:8H指数:1
供职机构:天津理工大学更多>>
相关领域: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医药卫生电子电信电气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24篇专利
  • 6篇期刊文章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6篇自动化与计算...
  • 3篇电子电信
  • 3篇医药卫生
  • 2篇电气工程
  • 1篇航空宇航科学...
  • 1篇文化科学

主题

  • 14篇信号
  • 12篇脑电
  • 12篇脑电信号
  • 5篇情感识别
  • 5篇机器人
  • 4篇超声波
  • 3篇导管
  • 3篇导丝
  • 3篇电子设备
  • 3篇神经网
  • 3篇神经网络
  • 3篇收发
  • 3篇换能器
  • 3篇超声波换能器
  • 2篇低频
  • 2篇电极
  • 2篇电路
  • 2篇信号放大
  • 2篇信号放大电路
  • 2篇整流

机构

  • 31篇天津理工大学
  • 1篇天津大学
  • 1篇天津开发区中...

作者

  • 31篇宋雨
  • 26篇高强
  • 17篇刘俊杰
  • 6篇吉月辉
  • 5篇李栋
  • 3篇秦文静
  • 3篇李大华
  • 2篇印寿根
  • 2篇刘杨
  • 1篇李荭娜
  • 1篇崔建辉
  • 1篇孙磊
  • 1篇宋晓琳
  • 1篇李威

传媒

  • 2篇实验技术与管...
  • 1篇自动化与仪表
  • 1篇天津理工大学...
  • 1篇中国轻工教育
  • 1篇导弹与航天运...

年份

  • 5篇2025
  • 6篇2024
  • 9篇2023
  • 6篇2022
  • 4篇2021
  • 1篇2015
3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一种基于脑电信号的情感识别方法及系统
本发明涉及一种于脑电信号的情感识别方法及系统。该方法包括:获取多通道的脑电信号;对脑电信号进行初步特征提取,得到第一特征矩阵;获取基于域对抗网络的情感域对抗网络模型;情感域对抗网络模型包括特征提取器、标签分类器和域分类器...
宋雨白忠立田泽坤高强
一种超声波接收电路
本发明涉及一种超声波接收电路,包括:滤波放大电路、整流电路和波形变换电路;滤波放大电路,用于接受超声波回波信号,并将其进行滤波和放大生成滤波放大后的超声波回波信号;整流电路,用于对滤波放大后的超声波回波信号进行整流生成尖...
高强高云飞李栋宋雨毛泽民
文献传递
一种基于脑电信号的情感识别方法及系统
本发明涉及一种于脑电信号的情感识别方法及系统。该方法包括:获取多通道的脑电信号;对脑电信号进行初步特征提取,得到第一特征矩阵;获取基于域对抗网络的情感域对抗网络模型;情感域对抗网络模型包括特征提取器、标签分类器和域分类器...
宋雨白忠立田泽坤高强
文献传递
一种血管介入手术机器人的从端导管和导丝递送装置
本发明涉及一种血管介入手术机器人的从端导管和导丝递送装置,属于医疗器械技术领域。该递送装置包括导管操纵单元、导丝操纵单元、导管支撑单元和导丝支撑单元,待递送的导管同时水平穿过导管操纵单元和导管支撑单元,待递送的导丝同时水...
宋雨 李刘涛 吴佳彬 詹育高强刘俊杰
一种超声波接收电路
本发明涉及一种超声波接收电路,包括:滤波放大电路、整流电路和波形变换电路;滤波放大电路,用于接受超声波回波信号,并将其进行滤波和放大生成滤波放大后的超声波回波信号;整流电路,用于对滤波放大后的超声波回波信号进行整流生成尖...
高强高云飞李栋宋雨毛泽民
一种用于血管介入手术机器人的导管近端力测量装置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血管介入手术机器人的导管近端力测量装置。该装置包括:导丝驱动器以及导管驱动器同轴串联;导管驱动器包括导管旋转操纵器以及导管递送操纵器;导丝驱动器内设有导丝摩擦轮;导管旋转操纵器内设有齿轮;导管递送操纵器...
宋雨 李刘涛 赵学文 田雨李栋高强
一种基于脑电信号的残差特征金字塔情感识别方法及系统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脑电信号的残差特征金字塔情感识别方法及系统,涉及神经网络技术领域,该方法包括:获取按照国际10‑20系统放置的脑电图电极采集的待测试者的脑电图数据;构建待测试者的脑电图数据的特征矩阵,并对特征矩阵进行...
高强侯法政宋雨刘俊杰毛泽民
一种基于脑电信号的跨任务认知负荷识别方法及系统
本发明公开一种基于脑电信号的跨任务认知负荷识别方法及系统,涉及跨任务认知负荷水平分类技术领域,方法包括:对多个不同频段中的不同负荷等级的脑电信号进行频域特征的提取,确定多个脑电信号的节点特征;对每个频段上的不同负荷等级的...
宋雨王俊驰白忠立赵学文刘俊杰吉月辉
新工科背景下“脑机接口与智能系统”微专业建设研究与实践
2025年
随着脑机接口系统的智能化和快速发展,脑机接口领域对具备较高综合素质的多元化复合型人才需求愈加迫切。在新工科背景下,结合脑机接口与智能系统发展方向和市场需求,对“脑机接口与智能系统”微专业建设进行探索与实践。根据学校人才定位和实验平台资源,阐述“脑机接口与智能系统”微专业培养目标和课程设置。针对“脑机接口与智能系统”微专业特点,构建“生成式AI+讲授+讨论+实践”四结合微专业教学模式,分析微专业师资配备力量,并建立基于创新性实践活动的全过程多维度评价机制,以确保微专业的教学质量。根据初步试点实施效果与学生评价,研究与实践成果能够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并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实际开发能力和综合创新能力,并可为其他院校的工科微专业建设提供参考和借鉴。
高强李威吉月辉宋雨刘俊杰
关键词:脑机接口
基于视觉图片的脑—机接口控制研究
脑—机接口(Brain-computer interface,BCI)是一种不依赖于大脑的正常输出通路(外围神经和肌肉组织)而使人类大脑直接与计算机或外部设备进行通信的技术。基于脑电图信号(electroencephal...
宋雨
关键词:脑-机接口磁共振成像
文献传递
共4页<1234>
聚类工具0